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

自從劉贇在收下了郭嘉與陳羣這兩位頂級謀臣後,他整個人也變得是越來越意氣風發了起來。同時這一路上他與郭嘉等人也是相談甚歡,再加上崔琰和劉曄也是有大才之人,所以幾人在談論起當今的朝政時,也是抽絲剝繭、妙語連珠。

而劉贇時不時地插上幾句,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也更加得到了郭嘉與陳羣的認可。在史書上郭嘉可是有“才策謀略,世之奇才“之稱,而經過了一番交流後,劉贇也不得不承認郭嘉確實有鬼才之名。同時他那天馬行空的想法,讓劉贇也由不得是拍案叫絕。

而另一位大賢陳羣其才智也不在郭嘉之下,只不過在曹操身邊的謀士太多,所以才遮住了陳羣的光芒。陳羣出身名門,乃是東漢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曹操入主徐州時,被闢爲司空西曹掾屬,後轉任參丞相軍事。曹操封魏公時,任魏國的御史中丞。後拜吏部尚書,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後,歷任尚書令、鎮軍大將軍、中護軍、錄尚書事。曹丕駕崩後,陳羣受詔輔政。曹睿即位,任司空、錄尚書事,累封潁陰侯。青龍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病逝,諡號“靖“。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廟庭。

陳羣乃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同時陳羣還歷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盡職,爲曹魏政權的禮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每當劉贇一想起二人的豐功偉績時,就連他睡覺也會被笑醒。一行人經過數天的行程後,終於抵達了濟南城。而此時的濟南城早已成了歡樂的海洋,從各郡縣趕來的百姓們也是絡繹不絕,他們都是來祝賀濟南王世子成婚的大喜事的。

濟南王父子這幾年把青州治理的是政通人和,那一件件的民生政績讓老百姓們是感恩戴德,所以一聽到濟南王世子要成親的消息後,老百姓們都自發地來到了濟南城,並祝福這對新人。

當劉贇將蔡琰接進了濟南王府後,他母親崔氏對蔡琰也是極其的喜愛,而劉康也更是喜不自勝地說道:“回來就好,我與你母親早就盼着這一天了,要是你們能產下個一男半女來那就更好了,哈哈哈。”

劉康的話把蔡琰羞得是擡不起頭來,而崔氏同樣是笑盈盈地說道:“孩子們纔剛回來,這一路上肯定是辛苦了,等在家裡歇息兩日後,在給你們補上這婚禮吧。好歹我濟南王府也是皇親國戚,決不能弱了在雒陽城時的場面。”

劉贇對他父母的安排倒也沒什麼反對的,反正結一次也是結,再來一次他也同樣能接受。不過家裡還有一位未過門的妻子那就是張角的女兒張寧了,趁着這次的機會劉贇就想將兩個女孩子是一起娶了。

當劉贇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給劉康後,劉康揉了揉腦袋是頭痛地說道:“臭小子,你還真是會給我出難題啊,那張姑娘可是叛匪之女,要是被別人知道了我父子倆的人頭都不夠砍的。不過你既然想一次娶兩個媳婦過門,那也只能是一明一暗的來了,張姑娘的身份說什麼也不能暴光的。”

就在劉贇點頭稱是的時候,劉康又小聲對他說道:“文姬可是知道你與張姑娘的事情,別到時候弄得家裡是雞犬不寧那可就麻煩了。”

而此刻的劉贇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後,就說道:“父王,文姬是知道寧兒的事情的,一會兒我再去跟她們說說,這樣就不會出什麼亂子了。”

也不知道劉贇是用了什麼手段說服了二女,竟然還真同意了他的決定。兩天後,濟南城裡是張燈結綵,濟南王府更是熱鬧非凡。就連鄭玄、孔融也來到了濟南王府裡給兩位新人祝福,就更不用說劉贇手下的那幫文臣武將了。

還好這幾年濟南王府也是家大業大,就連養豬場也擴大了不少,所以三天的流水宴也讓大家吃得是喜笑顏開,就更不用說王府裡的那些美酒了。

而就在劉贇成親後的數日,幽州竟然傳來了戰事。前中山相張純、前太山太守張舉與烏桓人連盟,發動叛亂,進攻到薊下,燒燬城郭,虜略百姓,殺護烏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部隊達到十餘萬人,並屯住在了肥如。

同時張舉自稱爲“天子“,而張純自稱爲“彌天將軍安定王“,並且還傳書到各州郡,說是要代替漢朝。當劉贇在得知了此事後,連忙召集文武大臣並說道:“這張氏二人還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敢自稱天子和安定王,諸位可有什麼良策替陛下分憂嗎?”

“主公,這等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我青州軍早已是磨刀霍霍,就等主公你一聲令下了。”

黃忠的話剛說完,立刻就得到了武將們的響應。而田豐則搖了搖頭說道:“主公,張氏二人謀反是在幽州,如果我們冒然出兵的話,必會惹來朝廷的非議的。我看咱們先屯兵在渤海郡一帶,等朝廷的聖旨下來後,在出兵也不遲。”

聽到田豐的話後,劉贇點了點頭說道:“元晧兄說的不錯,我等決不能冒然興兵,就依元晧兄之策,先屯兵在渤海郡的範圍內吧。這次奉孝與季珪兄與我同去渤海郡,而其他人等就繼續留在這裡吧。對了元晧兄,長文兄剛到我青州,政務上的事情就請你多帶帶他吧,以後這青州政事就交與你們二人了。”

當田豐和陳羣領命之後,劉贇又說道:“明日一早我等就回渤海郡去,子義,你率五千鐵騎和一萬步兵隨我一同前往渤海郡。”

“是,謹遵主公的命令。”

第二天一早,劉贇在告別了自己的父母以及兩位妻子後,就率軍返回了渤海郡,同時與他一起前往的還有郭嘉和崔琰,而典韋和許褚做爲劉贇的護衛,也是緊隨其後地跟在了劉贇的身邊。

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
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