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

當閻圃在聽到程畿的笑聲時,就知道巴西郡算是徹底的拿下了。只見他朝程畿等人是拱了拱手後,便說道:“能免去一場不必要的戰爭,在座的各位功不可沒,我一定會將此事稟報給攝政王大人,我相信王爺也絕不會忘了大家的功勞的。”

能得到程畿等人的支持,確實是免去了一場數萬人的生死。當徐庶與龐德等人進入巴西郡城時,也正式宣佈了巴西郡的改旗易幟。同時徐庶也親自接見了程畿、樸胡和杜濩等人,並再次向他們保證了攝政王大人的決議,至此夷人族和賨人族也算是融入進了漢人的圈子。

就在徐庶派出大軍並加強對巴西郡的防禦時,劉璋派出的使者也分別抵達了兗州、荊州及建業。當曹操在看完劉璋送來的書信時,不由得是長嘆了一聲,道:“劉子安好手段啊,趁中原局勢風雲變換之時,竟派兵襲擊了漢中。現在又起兵發往了西川,看來他是對西川志在必得啊。”

“主公,那劉子安下了一步好棋,如果真讓他得了西川,那他的漢軍就將立於不敗之地了。”

“是啊,文若說的不錯,現在的漢軍已不是我們一家能抵抗得了的了,不如暫時與劉景升講和,並聯盟西川、江東、荊州一起北伐怎樣?”

聽了程昱的話後,曹操頓時就沉思了起來。而這時的鐘繇卻說道:“這樣恐怕不太好吧,我們纔剛跟與那劉子安簽下了互不侵犯的條約,這纔沒過多久就反悔,以後世人又將如何看待主公以及我曹軍呢。再說那劉子安也不是易於之輩,他肯定會在青、翼、司、徐等地佈下重兵。一旦我等一起北伐,必會是一場暗無天日的大戰,若是取勝還好說,但要是敗了就得承受劉子安的報復,不知諸公可想好了是否真要這麼做。”

“打就打,難道我夏侯惇還怕了他劉子安嗎?”夏侯惇對他弟弟的死一直對漢軍是耿耿於懷,所以一聽到要北伐,他是第一個站出來並表示了支持。

而其他的大臣包括曹操可不這麼想,一旦真與漢軍結怨,那絕對會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混戰,到時究竟會便宜了誰還真不好說。

而就在大家議論紛紛之時,曹操終於開口說道:“先派人去打探一下漢軍的虛實,然後咱們再派使者前往荊州和江東,看看他們兩家是否願意與我曹軍結盟。這次咱們的對手可是實力強悍的劉子安,他比起那董魔頭和袁公路來不知要強上多少倍,所以咱們的這次結盟必須在暗中進行,決不能讓那劉子安察覺出任何的痕跡出來。”

當大家問起派誰去當說客時,王朗是毛遂自薦地站出來,說道:“我與那劉景升以及孫仲謀都有些淵源,不如就讓我去探探他們的口氣吧。”

王朗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後又被任命爲了會稽太守。當年孫策攻打會稽時,王朗率軍抵禦,但最終還是敗在了孫策的手上,這才轉戰兗州並依附在了曹操的麾下。

聽到王朗自願要去當說客,曹操和衆大臣們都點頭同意了他的意見。而就在曹操收到劉璋書信的同時,劉表也一樣看到了劉璋送來的書信。此時的劉表已經臥牀多日,他也知道自己可能時日無多了,所以對劉璋請求援兵一事根本就不想管。

再說劉表的心中還是向着朝廷的,而且對劉贇收復大漢十三州的行爲也很是認同,所以他在回絕了劉璋的使者後,便叫來了蒯良、蒯越、蔡瑁等人說道:“現在攝政王已派兵進入了西川,而西川的迴歸也已經是迫在眉睫,所以我荊州兵馬絕不參與此事。如果哪一天漢軍來到了我荊州,我希望你們能看清局勢,千萬別做出對不起列祖列宗的事情來。”

其實當初蒯越和蔡瑁也有心結識劉贇,可當他們看到劉贇所實施的新政時,心裡頓時就涼了半截。他們可都是荊州的世家門閥,又豈能甘心交出自己的權力和田產來呢。

現在看到劉表已經表明了態度,他們也不由得是重新考慮起了自己的利益來。當劉表拒絕出兵西川的事情傳到了新野時,劉備和孔明都忍不住有些焦急了起來。

當初孔明可是把西川當成了他們的基地,沒想到卻被劉贇搶先了一步。現在劉贇不僅佔據了漢中,還開始向西川進兵,這豈不是徹底打亂了他定下來的計劃了嗎?

此時的孔明很不甘心地皺了皺眉頭,說道:“主公,現在該是下決斷的時候了,要是讓那劉子安拿下了西川的話,那主公的基業可就要化爲烏有了。”

劉備自然聽出了孔明話裡的意思,那就是趁劉表病重時,拿下整個荊州來,這樣他才能出兵西川,並阻止劉贇的行動。可是現在他的兵力才兩萬多人,而且還要隨時防備着曹操的反撲,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兵力去奪取襄陽城了,這讓他又如何能拿下整個荊州來呢?

而此時的孔明彷彿看穿了劉備的心事,只見他捋了捋自己的短鬚就說道:“主公無需擔心那曹孟德,如果不出我所料的話,曹操很快就會派出使者來與那劉荊州結盟了。現在的形勢對所有的諸侯都很不利,再加上劉贇的強勢,我相信他們也絕不甘心就這樣向劉贇俯首稱臣的,所以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聯起手來共同對敵。”

當孔明說到這裡的時候,劉備頓時就感覺眼前一亮。而孔明又繼續說道:“現在劉荊州已病入膏肓,就差一個人來主持荊州的大局了。而大公子劉琦並不得劉荊州的喜愛,所以最終的荊州牧之位非二公子劉琮不可。一旦讓二公子坐上了荊州牧之位,恐怕就更難奪取那襄陽城了。”

正如孔明所說的那樣,二公子劉琮登上了荊州牧之位後,就等於是蔡家掌管了荊州的大權。而劉備可是蔡家兩姐弟的眼中釘,一旦劉琮繼承了州牧之位,必會將他們趕出荊州之地的,而到了那時他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
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攻會稽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