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

清河城離糧倉駐地並不是很遠,所以劉贇一行沒過多久就趕到了駐地。這裡修建的糧倉平日裡都有駐軍守衛,當劉贇他們趕到的時候,立刻就有人通知了駐地的官吏。

當那名叫胡全的官吏在看到莊毅的時候,頓時就上前拱手地說道:“沒想到是太守大人親臨,卑職這廂有禮了。”說着他就叫人打開了大門準備放莊毅等人進去。

而莊毅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就對劉贇等人說道:“王爺,此人叫胡全,就是這糧倉的管事,平時這裡都有上百人的護衛看守糧倉,所以裡面的糧食絕不會有什麼差錯的。”

當那名叫胡全的人一聽說是攝政王大人到了,頓時嚇得就跪在了地上給劉贇行禮。劉贇擡了擡手讓他起身後,就說道:“本王來巡查糧倉的事宜,既然你是糧倉的管事,那就隨本王一起進去看看吧,順便也給本王說說現在糧倉裡存放了多少糧食。”

胡全起身後,連忙將劉贇等人請進了駐地,並稟報道:“回攝政王大人的話,現在整個糧倉裡有存糧十萬擔,今年的新米還沒有收上來,所以陳米佔了七成。”

“這陳米都放了多久了?”

“回王爺的話,陳米最多不超過兩年。”

劉贇在建糧倉時就曾說過,每年新米收上來後,就將陳米賣出去釀酒或者是做成飼料。而陳米的保質期也最好不要超過兩年,畢竟放置太久陳米也會生蟲和變質的。

當劉贇揮手讓身邊的侍衛們去巡查各糧倉的糧食時,他自己則帶着張郃等人巡查着糧倉裡的安全及防禦。而胡全也不時地指出哪裡存放着水源,哪裡需要重點防禦。

而就在劉贇等人巡視的時候,一名侍衛跑了過來,並稟報道:“啓稟主公,七號倉發現存糧不符,五號倉和四號倉也有同樣的情況出現。”

當劉贇來到四號倉時,一名侍衛連忙上前稟報道:“啓稟主公,這裡存放了不少變質的糧食,根本與兩年的陳糧不符合。”

聽到這名侍衛的稟報後,劉贇親自抓起了一把米並聞了聞說道:“胡全,你來告訴本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

此時的胡全早已嚇得跪在了地上,並不停地叩首道:“王爺饒命,這都是幾家大糧商放進來的腐米,他們說只等新糧收上來後,就將這些腐米換回來,請王爺饒了小人的性命吧。”

就在胡全磕頭求饒的時候,一名侍衛又跑來稟報道:“啓稟主公,七號倉和六號倉少了近兩萬擔大米,其中都是用一些雜草和泥土來充數的。”

聽到此話,劉贇的臉色頓時就變得難看了起來。同時他那滿身的殺氣也壓得胡全是忍不住哀嚎道:“王爺請饒命啊,這都是太守大人和崔家安排我這樣做的。”

當劉贇的目光又看向了莊毅時,莊毅的兩條腿忍不住就顫抖了起來。只聽“噗通”一聲,莊毅就跪在了劉贇的面前,同樣是哀求道:“王爺請饒命,都怪下官貪婪纔不得不拿腐米和雜草來濫竽充數,還請王爺恕罪。”

“莊毅,你很好,竟敢監守自盜。來人,將此二人拿下並封鎖糧倉,我要在午飯前知道這裡面所有的事情。儁乂,本王令你接管清河郡的軍營,同時派兵接手清河城和糧倉的防禦。”

“是,末將謹遵王爺的命令。”說着張郃帶着幾名侍從就離開了糧倉。

現在的張郃只感覺心中很是氣悶,他沒想到下面的人竟然敢瞞着他幹出如此腐敗的事情來,看來自己這刺史之位怕是要當到頭了。

而就在張郃調集人馬之時,莊毅和胡全也把他們知道的事情是全都說了出來。牽扯到糧倉倒賣案的不僅有官吏,同時還有翼州的幾家大糧商,而崔家竟然排在了第一位。

由於崔家有了釀酒的技術,所以他們需求的糧食也比較多。再加上崔家與劉贇的關係,因此崔家的生意是越做越大,而膽氣也是越來越肆無忌憚了。

糧倉裡的糧食都被崔家和另外幾家糧商拿去倒賣了,而換來的錢也被官吏和商人們給分掉了,本來說好等新糧收上來後,就補一些陳糧回來。可惜他們沒料到劉贇會在這時候巡查糧倉,因此也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當張郃在接管了清河城後,凡是被點到名的官吏統統被抓進了大牢,而那幾家糧商同樣被監管了起來。當劉贇親自領兵來到崔家時,崔家的家主崔泓領着全家人在大門處是迎接了他。

當劉贇一臉怒氣地走進崔家後,就對崔泓說道:“舅父,可知道我來崔家的原因?”

崔泓苦笑地點了點頭,道:“這幾年我崔家確實有些跋扈了,還請子安多多擔待。”

“確實很跋扈,竟然敢在鄴城裡肆意妄爲、縱馬揚鞭,惹得鄴城裡的百姓們是怨聲載道。而且你們的膽子更是大得沒了邊,竟然還把手伸進了糧倉裡,真以爲沒有國法了嗎?”

劉贇的一聲怒喝,頓時嚇得崔泓等人是跪在了地上。其實劉贇對崔家並沒有多少親情,自從他們家搬到青州後,更是少了來往。要不是當初劉贇親自來拜會了崔家,說不定這親情也就斷了。

而現在的崔家竟然仗着他的名聲,幹出這等倒行逆施的事情來,不嚴懲簡直就不能平民憤,所以劉贇一拍桌子就說道:“凡是參與了此案人等統統給我抓回去,同時崔家的酒坊和造紙坊也統統收回,等查明瞭此案後,依律法行事。”

崔家可是清河郡裡的大家族,而牽扯此案的正是崔泓的長子崔霸及幾家庶子。當崔泓、崔霸和數十名崔家子弟被帶走後,整個崔家頓時就陷入了一片哀嚎之中。

這時候做爲崔家的長老崔密不得不站了出來,說道:“快快寫信去青州求太王妃救命,同時也去信給季珪,讓他替咱們崔家求求情,否則我崔家離大難不遠也。對了,在鄴城肆意妄爲、縱馬揚鞭的是哪房子弟,快快抓回來嚴懲不貸。”

“稟長老,去鄴城玩耍的正是家主的長孫崔俊和一班官家子弟,說不定這會兒也被官兵給拿下了吧,否則攝政王大人怎麼會知道這些事情。”

聽下面的人這麼一說,崔密頓時就無語了起來。看來崔家還真是太得意忘形了,因此纔有了這一劫,現在也只能去求青州的太王妃來救自家的族長和子弟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一百四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
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一百四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