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

曹操並不認識諸葛亮,當他問衆大臣這諸葛亮是誰時,一旁的程昱就回答道:“這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人,隨叔父諸葛玄遷移到了荊州,後又在鹿門書院裡學習,與龐德公的從子龐統並稱爲伏龍與鳳雛,而這諸葛亮就是那伏龍。至於龐統卻被招致到了劉贇的麾下,與那徐庶徐元直並稱爲‘雙子星’之一。”

當曹操聽到諸葛亮與龐統並稱爲伏龍、鳳雛之時,忍不住就問道:“仲德,這諸葛亮比起你來怎樣?”

“主公,此人常將自己比擬爲管仲、樂毅,也多次受到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人的稱讚,所以盛名之下無虛士應該不假。如果真要拿老臣與此人相比,應該是在伯仲之間吧。”

曹操沒想到程昱竟然給了諸葛亮這麼高的評價,而一旁的夏侯惇卻是越發地不服氣道:“一個小小的學子又哪能跟軍師相比,等我將劉備、諸葛亮二人擒下後,我必將二人的頭顱獻於主公。”

說實話曹操也有些不相信程昱的話,於是他對夏侯惇是鼓勵了一番後,便點齊十萬兵馬讓夏侯惇出征宛城。當曹操出兵的消息傳到宛城後,張飛是笑着就對關羽說道:“二哥,現在曹操的大軍終於來了,我看就讓那孔明前去迎敵便是了,哈哈哈。”

兩人正在說話之時,劉備卻走了過來,對兩人說道:“夏侯惇引兵來犯我宛城,不知該如何迎敵纔好?”

“哥哥何須煩惱,讓那孔明出去迎敵便是了,我倒要看看他如何打退敵軍?”

張飛的話令劉備是吃了一驚,只見他嚴肅地就對張飛說道:“孔明用智,兩弟逞勇,大敵當前應該同心抵禦纔是,哪裡來得這般推託。”

看着劉備那生氣的樣子,關張二人的心裡卻是暗笑不已。當劉備手捧印綬將調兵的權力交給了孔明後,孔明唯恐關張二人不從,所以並不接受。

而此時的劉備又親手摘下了自己的佩劍後,說道:“軍師,備將此劍交與你,誰敢不從必當軍法從事。”

孔明在接過了寶劍與印綬後,這才高坐帥位併發號施令道:“從即日起我大軍將撤出宛城,並帶走城裡所有的百姓。我已經派人在新野選好了安置百姓的地方,而你們所要做的就是儘快讓百姓們遷移到新野去。”

“什麼,這一仗不打就要撤退,而且還要帶走所有的百姓。諸葛小兒,你究竟在搞什麼鬼,這樣的命令我老張不從。”

沒想到張飛是第一個跳出來與孔明叫板的人,可是當張飛看到劉備那嚴厲的眼神時,不由得縮了縮脖子又站回了隊伍中去。

而這時的孔明只是笑了笑,便說道:“我之所以要撤出宛城,就是爲了要保存我軍的實力。現在我軍人馬不到兩萬,雖有城池據守,但又能守到何時呢。而曹軍勢大必會輕視我等,等他們佔了宛城之後,我必會給他們致命一擊的。”

當孔明小聲說出自己的謀略後,張飛等人無不是倒吸了一口涼氣。同時他們心裡也在想;難怪要遷走城中的百姓,沒想到這孔明也是一個狠人啊。如果真如他所說的那樣,倒也不失爲一條妙計。

當孔明的命令傳達下去之後,衆大臣也紛紛勸說城中的百姓們遷往新野,否則等曹操的大軍一到必會屠城的。而那些百姓們也聽說過曹操的殘暴,同時也感念劉備的恩情,於是便遵照了劉備的命令拖家帶口地就遷往了新野。

好在新野離宛城也並不是很遠,當曹昂與曹安民率領的先鋒軍抵達宛城城下時,城裡的百姓們也早已撤往了新野。當曹昂與曹安民意氣風發地走進了宛城之後,曹昂就對曹安民說道:“我早就說過那劉備就是一條喪家之犬,他哪敢與我大軍爭鋒,現在我等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宛城,等到大都督來後,必會與我等論功行賞的,哈哈哈。”

當晚曹昂與曹安民兩人是大設酒宴,並慶祝他們旗開得勝的勝利。而就在數千先鋒軍被勝利衝昏頭腦之時,躲在一處民宅裡的陳到是冷笑地說道:“喝吧,等你們喝醉之後,就是我等收割人命之時。”

當時間來到下半夜時,數千先鋒軍早已是爛醉如泥,除了一些還在當值的曹軍外,其他人等早已進入了夢鄉。而這時就見從數家民宅中走出來了上百道人影,此刻就見陳到一揮手,就說道:“立刻點燃城裡的木柴與火油,我要讓宛城變成一座火城。”

隨着陳到的一聲令下,數十道黑影就消失在了夜幕裡。原來這一切都是諸葛亮之計,他早就算準了曹軍會輕敵,所以將城裡的百姓們遷走之後,他就在城中埋下了大批的火油與木柴。同時也令陳到點燃木柴與火油後,殲敵於宛城中。

沒過多久,東南西北四處就燃起了熊熊的烈火,而那些還在熟睡的曹軍們是瞬間就燒死在了烈火之中。當曹昂和曹安民被吵鬧聲驚醒後,才發現他們的住處也燃起了大火來。

這時候的曹昂和曹安民方知中了諸葛孔明的詭計,於是紛紛穿好衣物就衝出了房門。當兩人聚集了數百軍士後,就逃命般地朝城門處衝去。可是當他們纔剛逃到城門邊時,就遭到了箭羽的襲擊。

而曹昂一見有劉備軍把守城門後,是忍不住就大喊道:“他們的人數不多,想要活命的就隨我一起衝。”說着曹昂是揮舞着大刀就朝那些放箭的人是衝了過去。

眼看着曹昂就快要衝到城門處時,忽然一名騎將是挺槍就朝曹昂刺去。而曹昂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時,就被陳到是一槍刺破了咽喉,並跌倒在了馬下。

而這時候跟在曹昂身後的曹安民見曹昂落馬後,是大怒地就朝陳到是殺了過來,可惜他的武技比起陳到來差的太多,兩人才交手不到五個回合,曹安民就命喪在了陳到的槍下。

看着自己的主將先後死在了陳到的手中後,其他的曹軍是一鬨而散並各自逃離了被追殺的範圍。

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四十章 徐榮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
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四十章 徐榮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