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

就在呂布派出人馬準備攻打彈汗山時,一身傷痕的步度根來到了呂布的面前,並拜服地說道:“多謝呂將軍的救命之恩,我僅代表鮮卑一族正式向大漢朝廷俯首稱臣,還請呂將軍看在我鮮卑一族誠服的份上,就饒了那些彈汗山的鮮卑人吧。”

聽到步度根的話後,呂布知道他是在爲彈汗山的鮮卑人請降。於是呂布在點了點頭後,就說道:“我給你一天的時間去說服那些彈汗山的鮮卑人,如果他們依然不肯放下武器的話,那可就休怪本將軍手下無情了。”

就在呂布將步度根打發下去之後,他又派人前往了平城,並向陳宮等人是稟報了此戰的大捷。而陳宮在接到呂布大捷的消息後,也同樣派出了快馬是趕往了鄴城,並向劉贇稟報了這一喜訊。

第二天當呂布率軍前往彈汗山時,早已說服了那些鮮卑人的步度根,是親自在帳庭外迎接了呂布和他的大軍。當呂布在接受了中西兩部的投降後,就對步度根說道:“既然軻比能已死,那你們兩部鮮卑就合成一部吧,等拿下了東部鮮卑及素利後,也將東部鮮卑併入你部,這樣你們鮮卑一族才真正地合爲了一族。”

聽到呂布的話後,步度根知道素利和他的東部鮮卑也成了漢軍的囊中之物。而就在素利急匆匆地趕回赤峰山時,赤峰山的帳庭早被張遼率領的大軍給攻克了下來。當素利才趕到一半路程之時,就接到了自己的帳庭被攻克的消息。

此時的素利在怒火攻心地想要搶回自己的地盤時,卻在半道上中了張遼的埋伏,除了少數人存活下來外,包括素利、沙末汗等人都成了漢軍的刀下亡魂。

數日後,呂布與步度根等人趕到赤峰山時,張遼卻早已在那裡恭候他們多時了。張遼與呂布也算是老熟人了,當年兩人同在雁門關服役,張遼對呂布的武技可是佩服得不行,所以一見到呂布後,就欣喜地說道:“溫侯,數年未見,您還是這般的威風啊。”

“文遠,你現在也不錯啊,自從你跟了攝政王后,這加官晉爵一樣沒少,比起當年來你可是強上太多了。”

“溫侯廖讚了,這都多虧了攝政王大人的提攜,纔有了文遠的今日。溫侯,您遠道而來,末將已在帳庭中準備好了酒宴,這次咱們可得不醉不歸纔是,哈哈哈。”

當鮮卑三部正式合併之後,步度根與他的手下們是親自前往了鄴城,並向漢庭是俯首稱臣。當劉贇在見到步度根後,便將他請進了王府,說道:“步度根,既然陛下赦免了你們的罪行,那以後你們鮮卑一族也正式成爲了我大漢的子民。在這裡本王可以向你保證,只要你們遵守我大漢的律法,本王將對你們是一視同仁。”

“多謝陛下和攝政王大人的恩典,從此以後鮮卑一族爲陛下和攝政王大人是馬首是瞻。”

“很好,你能明白這個道理本王很欣慰。你們鮮卑一族依然由你來統領,不過我會派一些官員去教導你們學習漢人文化,這樣你們也能更快地融入到我漢人中來。彈汗山和陰山是我賜給你們的牧場,同時也是你們抵擋外族入侵的橋頭堡,到時我會在這兩個地方設立都護府,並幫助你們禦敵。對了,雲中、定襄和平城將會建成貿易市場,並方便你們購買到需要的東西。”

當步度根代表鮮卑一族向大漢王庭俯首稱臣後,又再次趕回了彈汗山駐地。現在鮮卑三部統一之後,人數也近達到了數十萬人,其中兵力就有近五萬。

而劉贇則派出了呂布來收攏那些兵力,同時他還向鮮卑人派出了大批的官員去教導他們學習漢人文化,至此鮮卑一族總算是誠服在了劉贇的腳下。

現在劉贇收攏的異族兵力就達到了十萬人馬,這還是他特意挑選了一番後,才組成的異族聯軍。這支異族聯軍包括了羌胡人、氐人、鮮卑人、烏桓人和匈奴人。

而就在劉贇平定了整個異族部落後,他也開始治理起了八州的民生來。現在涼州、雍州、幷州、司州、幽州都還在恢復期,而高句驪等地也還在進行着移民計劃,所以劉贇將八州無主的田地收爲國有後,也開始將土地分發給了那些耕種的百姓們。

這些國有的土地是不能進行買賣的,就算沒有了耕種者也將會被收回國有。至於八州之地裡的那些世家豪門,他們擁有了多少土地都會被朝廷收稅,不管你的家族有多顯赫都不得逃稅。

這一新的律法出來就得到了不少世家門閥的抵制,可是當他們看到一隊隊的漢軍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時,頓時就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瞬間就萎了。

雖然這律法保住了民生,但劉贇也不想將事情做的太絕,他把不少的商業機會都轉交給了那些世家門閥,讓他們組建起了一個商會來,這樣也算是給了他們一個掙錢的機會。

其實劉贇早就通過糜竺、張世平、蘇雙、甄氏等人建起了一個大漢商會來,這裡面可包括了糧食、布匹、牲畜、木材、酒業、書籍、農具等各項與民生有關的東西。不過鹽、鐵、礦卻不在其中,因爲這幾項已被收爲了國有。

就在劉贇治理他的地盤之時,曹操也終於是拿下了揚州以北所有的地盤,而橋蕤的投誠更是讓他多出了五萬的兵力來。最倒黴的就屬那荊州軍了,不僅沒有拿到絲毫的好處,反而還則損了不少的兵力和糧食,這可把劉表給氣得差點吐出鮮血來。

不過劉贇並沒有忘記他這位皇叔,除了賜封劉表爲鎮南將軍及成武侯後,又對他的部下們是大肆地封賞了一番,這才總算是平息了劉表的怒火。

而曹操在得到揚州一半的土地後,並沒有停下他前進的腳步,當他將衆大臣召集到府上後,就說道:“這次咱們進攻揚州只得到了一半的土地,與我們當初擬定的計劃不符,所以剩下來的地盤我們一定要奪回來。同時那荊州離揚州也近在咫尺,而劉表此人根本就沒有進取之心,所以本將軍代他管理荊州的事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