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

聽到諸葛亮的問話,龐統詭異地笑了笑,說道:“想讓關羽平安的離開建平郡,那你就留在我軍營中當人質吧,等到什麼時候剿滅了劉備,再放你出來怎樣?”

“士元,你好歹也是荊州名士,更是名門之後,你這麼做不覺得有失你龐家的名聲嗎?”

“孔明,你也是擅長謀略之人,難道你就沒聽說過兵者、詭道也的道理。我還是那句話,你走他留,他走你留,你自己選擇吧。”

龐統那無賴的話語把諸葛亮給氣得不行,過了好一會兒諸葛亮才說道:“龐士元,你可別後悔你剛纔所說的話,到時有你哭的時候。”

“孔明,以我漢軍的實力,你覺得劉玄德還有翻身的機會嗎?還有我知道你在謀算什麼,不就是想要攻打我涪陵郡,並來個圍魏救趙之計。可惜你太小看我益州人馬了,涪陵郡早有徐元直和馬季常在那裡坐鎮了,就等着你們荊州軍去自投羅網。”

龐統此言一出,諸葛亮頓時就沒有了聲息。過了好一會兒諸葛亮纔回過神來說道:“當初主公三顧茅廬時,亮曾獻計於主公拿下那益州來,這樣就能形成退可攻、進可守的局面。可誰知攝政王大人棋高一着,先一步搶下了益州來,使得主公瞬間就失去了生息之地,這也就是所謂的一步錯滿盤皆輸。不管亮如何努力幫助主公振作起來,但先手已失,這也意味着大勢已去。這麼多年來亮一直在研究着攝政王大人的發展進程,從王爺清醒過來的那一刻起,所做的事情讓亮驚爲天人。而且攝政王大人好像還有預知未來的本事,往往能避開吉凶化險爲夷,這不得不讓亮懷疑王爺卻有神鬼莫測的能力。

最讓亮吃驚的是;王爺不僅能征善戰,還精通詩詞歌賦,他作的每一首詩詞都讓世人是歎爲觀止,這不得不讓亮感嘆什麼叫做驚才絕豔。亮在隆中時,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可自從遇到了王爺之後,才知道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爭輝。王爺所做的一切又豈是亮能比擬的,所以能敗在王爺的手上亮心服口服。

士元,其實亮留不留下來已經不重要了,主公敗局已定,亮就算是使出渾身的解數也是無力迴天,所以亮想拜託士元一件事情,若士元能答應下來,亮願去雒陽城面見攝政王大人。”

一聽諸葛亮願留下來後,龐統立刻就說道:“孔明,你有什麼事情儘管說,只要是某能辦到的絕不推辭。”

“好,亮的請求就是;在漢軍攻下武陵郡時,王爺能否饒我家主公一命?”

“這···”聽到諸葛亮的請求後,龐統頓時就有些爲難了起來。因爲這已超出了他的底線,所以他不得不說道:“孔明,此時統不能做主,而且劉玄德野心太大,一旦放了他就等於是縱虎歸山,徐州之事我家主公還歷歷在目,又怎可輕易地饒了他的性命。不過此事我願替孔明上報給主公,至於能不能放過那劉玄德,可就不是統能做主的事情了。”說着龐統立刻叫人準備了紙筆,並當着諸葛亮的面是修書一封就派人送往了雒陽城。

接下來的日子裡,龐統沒有在進攻秭歸城,而是留在帳中與諸葛亮秉燭夜談。同時諸葛亮也讓陳式帶信回了武陵郡,讓劉備暫緩對涪陵郡的進攻。現在涪陵郡已有了準備,而且還有徐庶、馬良等人坐鎮那裡,劉備絕不會是這兩人的對手的,所以諸葛亮一再囑咐劉備加強武陵郡的防守,暫時放下對涪陵郡的進攻。

再說那劉贇接到龐統的信件後,立刻召來衆大臣就說道:“益州戰事已平息,荊州軍慘敗退回了武陵郡。而龐士元出兵建平郡時,已將關羽困在了秭歸城裡。現在士元來信說諸葛亮已去了他的營中,想替劉備求情,並讓本王饒過那劉備一命,不知諸公可有什麼意見?”

“主公,那劉玄德常周旋於諸侯之間,今日降這位明日投降那位,實在是無恥至極。而且此人野心極大,並不是甘願誠服之人,所以豐的意見是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田豐一出口,衆大臣紛紛贊同他的意見,要將劉備是斬草除根。而劉贇又將目光看向了賈詡、沮授、劉曄等人時,沮授首先就開口說道:“主公,劉備身邊也有不少的能臣武將,若只殺劉備一人,並保全其他人的話,倒也能應下此事來。”

沮授的話同樣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而賈詡是最瞭解劉贇的一個人,他知道劉贇並未將劉備放在眼中。再加上劉備已是山窮水盡,又哪裡還能翻得起浪來,所以賈詡笑了笑就說道:“主公,那劉備已是走投無路,殺不殺他又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正如公與所說的那樣,劉備身邊確實有不少的人才,若能歸到主公的帳下,豈不如虎添翼一般。”

聽到賈詡的話後,劉贇也跟着是笑了起來說道:“還是文和深知吾心,那劉備確實已不重要了,若他願降,可將他的家小全都送到雒陽城來。只要有了劉備在我手中,其他人等還敢不聽令乎!”

劉贇之所以不想殺劉備,確實是想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納入他的帳下。再說劉備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就算他的野心再大,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又有誰還會跟着他一起流離失所呢,所以這也是劉贇吃定了劉備的原因。

只要將劉備困在了雒陽城裡,並讓他與關張二人分開,加上他的家小也在自己的監視之中,何懼劉備的反叛。

當劉贇力排衆議,並親自修書一封送往了龐統大營後,便也時刻關注起了武陵郡的動向來。當龐統在收到劉贇的回信後,是哈哈大笑地對諸葛亮說道:“孔明,我家主公的胸襟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比擬的。你快來看看我家主公同意了你的請求,只要那劉備帶家眷進京並俯首稱臣,我家主公便既往不咎,這是何等的仁慈與胸懷啊。”

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四十章 徐榮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
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四十章 徐榮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