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

第466章 青州十年往事

興武三年這個年陳暮是回青州過的。

年後按照公曆來算已經是二月,進入開春之後,天氣回暖不少。但也僅限於氣溫回到零度以上,春風如刀削斧劈,穿得少了還是能凍死人。

若以往時刻,漢朝各地百姓除了蝸居在家不敢出門,也只有遇到迫不得已的事情時,纔會從屋中出來。

但現在棉衣已經普及,每家每戶,雖然不可能每人都有一身,但家家戶戶都至少有一件,誰要出門就穿棉衣,青州很多集市,哪怕是年後也依舊繁榮,極大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商業發展的前提條件是生產力足夠,青州的生產力就保持得很好,百姓皆有田土,使得各地糧價很低,人人都吃得起飯,從事手工業者比例逐年開始增加。

走在臨淄的街道上,你就會發現小攤小販叫賣不迭,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各類房屋鱗次櫛比,店鋪招牌懸掛林立,風鈴聲清脆動耳。

在以往整個大漢,也只有在洛陽的東西二市,才能看到這般風景。而且更有趣的是,隨着城市化的擴張,城東的城牆已經開始拆毀,新修建的居然是一棟棟三四層高的水泥房屋。

青州目前已經開始大規模土法煉鋼,土法煉鋼或許質量堪憂,但經過科學的改進和研究,產量大大提升,雖不能與後世工業鋼鐵比較,但在古代,已經相當不錯。

很多東西其實在古代就有,比如光武帝時就有杜詩發明水力鼓風爐,能將爐內溫度提升到1200度以上,現在經過馬鈞改良,最高溫度可以達到1600度。

用水裡鼓風爐,再加上土法煉鋼,每年能夠生產的鋼鐵數量並不少。

如果只按照目前人口數量和需求來算,青州其實已經不缺鋼鐵,缺的是能夠產生工業變革的東西。

蒸汽機早已經發明出來,而且馬鈞改良得非常不錯,功能跟瓦特製造的蒸汽機相差不大。

一開始陳暮還以爲製作蒸汽機一定需要橡膠,後來才發現根本用不着這玩意兒。

只需要用火浣布,也就是石棉或者普通麻繩就行,再好一點就杜仲膠,天然橡膠,後來的航天材料。

這讓陳暮有些慶幸,還好沒阻止馬鈞做各種密封性實驗,不然科研成果也許又會拖延許久。

不過他不知道也正常,穿越者也不是全知全能的,一直以爲要橡膠才能改變世界。

卻不知道,瓦特製造蒸汽機的時候,就是用的普通麻繩封閉活塞,並取得了實用性極高的效果。

只不過相比於橡膠,火浣布或者普通麻繩以及杜仲膠之類的東西效果要稍微差一些。

並不是因爲密封不夠好,而是火浣布和杜仲膠產量低得可憐,石棉主要產自西域,現在一片混亂採不了礦。

杜仲膠更不用多說,和巴西橡膠隨便砍一刀就能流出無數粘稠的汁液沒得比,只能通過杜仲葉、皮、籽進行榨取,數量低得無法量產。

普通麻繩的缺點就是時間久了容易漏氣,所以這三樣東西只能幫助馬鈞製造出完美的蒸汽機,卻無法讓蒸汽機量產出來。

不過目前蒸汽機至少已經出了成品,等到橡膠到位,可以量產的時候,陳暮期待着有一天能看到火車面世。

華夏五千年文明,不缺乏能工巧匠,缺的是一個科學的引路人。

陳暮現在就在做這個引路人。

只是他也只知道一個籠統的方向,知道工業革命需要蒸汽機,也知道蒸汽機的原理,但具體構造,還是得依靠匠人們的智慧。

至少現在有個方向,而且是正確的方向,這就足夠了。

在過完年後,陪着父母妻兒家人休息了半個多月,陳暮就又進入了緊張的工作狀態。

上班摸魚是不可能摸魚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作爲公司十佳員工,勞動模範,還是整個青州的掌舵者,陳暮的任務遠比劉備的任務重許多。

今年過年,青州開了大會,各路將領、官員、學者、教授,劉備一一會見,對他們過去一年的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和肯定,然後然後在發完獎勵之後,就跑到渤海前線去了,當起了甩手掌櫃。

難怪諸葛亮會累死。

還好陳暮這個人張弛有度,摸魚倒是不摸魚,但不是還有沮授荀彧幫忙嗎?

有這兩個頂尖內政加上戰略家在,別說一塊小小的青州之地,就算是整個大漢都沒什麼太大問題。

齊國相府邸內,陳暮正在辦公,早春的暖陽透過窗子灑落在書桌上,府邸二層小樓內,竹影森森,案牘公文堆積如山,旁邊的紙簍中卷着成捆的畫卷和書帖。

一道道命令發佈下去,目前徐州得了一半,還分了冀州約五分之一的地盤,劉備勢力得到擴充的同時,還有很多問題要處理。

門外傳來輕盈的腳步聲,荀彧高高瘦瘦,長袍飄飄,緩緩步入廳內,見到陳暮在忙碌於桌案筆硯間,輕笑道:“尚書令,事情已經做妥了。”

“嗯。”

陳暮舒了口氣,正待要隨口誇獎幾句,倏地又擡眉想了想,納悶道:“哪件事?”

“所有的事。”

“所有的事?”

“正是。”

荀彧掰着指頭數:“今年春收與夏耕、官府給予百姓的補貼、各地督郵巡視組的安排、下一批往北送的糧草,還有今年出海的船隻”

他每說一件,陳暮眉間就舒緩一分。

林林總總幾十餘件大小事,居然都安排妥當,只能說,不愧是荀彧荀文若。

“好了好了。”

陳暮擺擺手,示意他停下來,說道:“去年出海的船隻到了哪裡?”

“尚書令請看。”

荀彧掏出一張船員繪的地圖來,他還是那麼喜歡叫尚書令。

陳暮接過地圖研究,看到如今青州的海船已經不再拘泥於朝鮮半島,而是開始往北探索,去歲就到了海參崴,今年的目標就是庫頁島。

衆所周知,人類的起源在非洲。非洲與歐亞大陸是相連在一起,所以智人的腳步遍佈非洲和歐亞大陸並不奇怪,而北美大陸卻完完全全孤懸海外,有土著其實是件很意外的事情。

但瞭解之後就會知道,在智人生活的幾萬年前,俄羅斯和北美阿拉斯加其實是相連的,所以歐亞非的智人一路遷徙到了北美,成爲了後來的印第安人就很合理了。

現在是東漢時期,氣候變化導致白令海峽不再冰封,想徒步走過去自然不現實。不過如今的人類也更新換代,擁有了船隻,穿越海洋不再是夢。

去太平洋肯定是作死,但只要順着朝鮮半島一路北上,過海參崴,到庫頁島,再繞道千島海峽,終有一日能從白令海進入北美。

到時候玉米、辣椒、紅薯、土豆等等高產農作物將會傳入大漢,還有最重要的可以讓蒸汽機量產的橡膠。

人不能一直原地踏步,探索世界纔是未來的趨勢。

哪怕現在青州還只是偏安一隅,但派出一支船隊,總共數百上千人,全副武裝,在沿途皆是土著野人的世界,只要不是西方羅馬帝國文明忽然也跑去美洲大陸,那一路上基本是無敵的存在。

所以這樣百利而無一害,且能夠對未來發展有幫助的事情,憑什麼不做?

即便這個過程需要幾年,甚至是十幾年。

但終有一日,當青州的船隻摸索出一條完美的航線,可以無數次地來返北美大陸的時候,或許也就是華夏人第二次在這個世界上發出吶喊,且讓全世界都爲之顫慄的時候。

“嗯,很好。”

看着地圖上已經探索的區域,陳暮滿意地點點頭。改革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不管是一統天下還是向未知探索,都可以同步進行。

等到打下江山,再派出船隻,蒸汽機還得猴年馬月才能量產。萬一打江山得花個幾十年,老了才一統天下,那纔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荀彧見到他高興的模樣,依舊有些好奇問道:“尚書令,彧自去年接手此事,但一直不明白船隻爲什麼要北上?據彧所知,越往北,天氣就愈加酷寒,冰天雪地,每年都有很多船員傷病而死,爲何還要繼續呢?”

陳暮搖搖頭:“其實這個項目已經進行了四年了,因爲勞民傷財,且沒有任何意義,大哥也不止一次讓我叫停。但我卻一直堅持,就是因爲要證明一些事情,要做到一些事情,要尋找一些東西。”

“莫非是,不死藥?”

荀彧聽到他要找東西,略微愕然,傳聞秦始皇派徐福東渡尋找仙山,就是爲了不死藥,莫非陳暮也是擔心人之天命,因而提前有所行動,若是如此的話,這樣的行爲可不是什麼好事。

哪料到陳暮笑了起來:“這世上哪有什麼不死藥,那不過是始皇遭了徐福欺騙的一場夢而已。我雖不想死,可人終有壽至之時,哪有什麼長生不老之術。”

“可是.”

荀彧遲疑。

要不是爲了不死藥的話,又何必每年這樣花那麼多錢,死那麼多人,派出那麼多船隻去做無意義的事情呢。

然而陳暮卻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文若啊,你知道這天地有多大嗎?”

“額”

荀彧不說話了,他不是神仙,又怎麼知道呢?

陳暮知道,地球面積5.1億平方公里,海洋佔71%,可這些又如何能跟他去說?

甚至讓他畫一個世界地圖,也不是不行。

可那樣的話,他又如何解釋自己知道的這一切?

都不是傻子,肯定會有懷疑。

所以一定要探索,至於在陳暮有生之年,船隊能探索到什麼地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我們這一生,一輩子,都只縮在這方天地裡,又什麼時候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天有多高,地有多大。”

陳暮淡淡地道:“人啊,一定不要忘了探索之心,何況今日青州之富庶,便是取之大海,那爲什麼我們不能去看看大海彼岸是什麼,也許在那一方天地,有比現在更好的土地呢?”

“彧明白了。”

荀彧點點頭,對於陳暮的深謀遠慮,他一向是佩服的。

也許現在這些探索並沒有什麼用,誰又能知道,未來以後,這些探索就能夠給大漢帶來不同的變化?

兩人又聊了一些青州各地治理的問題,等到午後一起吃了飯,荀彧這才離去處理新的任務。

到了下午,沮授又找上門來。

“子歸,好消息。”

他一進門,就樂呵呵地說道。

“哦?”

陳暮笑眯眯地問道:“還有好消息?”

“曹操奪回兗州心切,打算奇襲定陶,斷呂布糧道,一開始成功了,哪知道呂布回防及時,親自領軍將他擊退,曹軍大敗而歸,退回廣戚。”

沮授樂道:“幸好呂布糧草不足,無力追趕,不然的話曹操這次麻煩大了。”

“嗯。”

陳暮點點頭道:“這次他們兩敗俱傷是我們最樂意見到的情況,要是呂布糧草充足的話,也許就得讓孫堅出兵了。”

“對了子歸。”

沮授說道:“如今我們新得半個徐州,另外半個徐州又被曹操得了,倒是可惜了些,不如干脆利用呂布驅狼吞虎,將曹操消滅,我們再出兵,那樣徐州和兗州,豈不是盡歸我們?”

“人心不足蛇吞象,公與兄還是莫太貪心的好。”

陳暮笑了笑。

目前青州主要兵力還是得防備袁紹,徐州和兗州哪怕可以得到,但卻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到時候兗州歸了劉備,袁紹必然南下,到那個時候反而會給袁紹突破口。

如果看地圖的話,就會看到現在青州的戰略很高明,高明到什麼地步呢?

後世著名攪屎棍大嚶帝國的國策,就是這個戰略。

曹操得了半個徐州,都是肥沃土地,讓他發展幾年必然壯大。因此引呂布入兗州,分掉大半個兗州,曹操得小半個兗州加上半個徐州,則兩方勢力相衡。

這就是大嚶帝國分而治之的套路,同時要是細究起來,也是華夏文明歷代高明帝王的頂尖權謀之術,可謂是將曹操吃得死死的。

現在呂布和曹操能在這片地方,朝廷、袁紹、劉備,三方都不好介入。

可一旦劉備下場,那袁紹必然下場,只會把情況變得更亂。

所以維持現狀最好。

等搞定袁紹之後,劉備就能一躍成爲北方霸主。而黃河以南地區則因爲一直分裂,沒有一個統一的雄主,面對劉備的實力,必然不堪一擊,屆時就可以輕易拿下他們,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這個戰略說起來容易, 可如果深陷於居中,天下南北諸侯無數,郡郡割據,縣縣爲王,能看清楚局勢的有幾人?

荀彧和沮授也許都能看出來,但沮授還是有些貪心,卻不知有些事情,欲速則不達,很多謀略佈局,大型戰略,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甚至需要幾十上百年,數代人才能做到,比如秦國一統天下便是如此。

一口吃不成胖子,什麼事情,都得一步一步來。

聽到陳暮的話,沮授也是頗爲惋惜地道:“可惜呀,徐州和兗州明明近在咫尺”

“好了公與,不要急,等擊敗了袁紹,他們,都不過是冢中枯骨爾。”

陳暮笑了笑,站起身,伸了個懶腰,說道:“走吧。”

沮授不解道:“去哪兒?”

“琅琊國。”

“去琅琊國做什麼?”

“去迎接”

陳暮看向南方,目光深邃而又充滿了意味深長:“一位客人。”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二章 孟德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請假條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請假條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
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二章 孟德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請假條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一章 董卓兵敗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請假條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