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

十月初,立冬。

天氣雖然未下雪,但氣溫一日比一日低。

《鬼谷子》曰: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幹而逆之。

平原城外,廣袤的農田早已經荒蕪,森林被砍伐一空,很多湖泊、沼澤,水位下降得厲害,已經有消失的趨勢。

要知道,春秋戰國時期華北平原的氣候跟長江流域沒什麼區別,擁有諸多繁雜的水系以及成羣的湖泊河流,同時還棲息着大量的象羣以及河馬。

西漢的時候黃河流域都是種水稻,關中、洛陽、漳水、黃河兩岸以及泰山濟水一帶,全都是水稻種植區,直到小冰河時期,氣候變化,才改爲粟米和小麥的種植。

而現在別說糧食種植,就連原本該有的大量動植物,也都開始消失。

城市方圓數公里,都彷彿沒有了人煙,變得空蕩蕩的,宛如一片人間鬼域。

除了袁軍居住在城池周邊,將近二十萬人馬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以外。

主要也是原本平原城附近的十多萬百姓都已經遷移,商業貿易和農業發展也因爲戰爭而徹底停下,導致此地徹底荒廢。

但正所謂破壞容易建設難,想要重新再恢復前幾年的盛況,也不容易。

因此陳暮也沒有再把百姓遷移回來的打算,反正只要等到冀州平定下來,兩地徹底變成一地,黃河以北的平原國遲早還是會恢復生機。

劉備和陳暮走在長滿雜草,早已經荒蕪的城外河流旁邊,原來的冀州軍營地都已經拆除掉,城內畢竟居住空間有限,因此二十多萬人馬除了少部分,大多都居住在城池外圍。

南城外還殘留有大量的袁軍舊址遺蹟,二人一邊走着,劉備還在那裡感慨:“平原國以北數座城池,一戰之後,都荒蕪得快變成深山老林了。田地都長滿了雜草,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恢復到當初的盛況。”

陳暮說道:“大哥是在可惜平原當年的繁華吧。”

“人間繁華,自是令人歡喜。”

“可是戰爭在所難免。”

“這我也知道。

劉備嘆道:“只是心有感觸而已。”

陳暮笑道:“大哥也不必心憂,待平定冀州,平原繁華自然重歸以往,甚至更勝一籌亦是說不定。”

“希望如此吧。”

劉備點點頭,又說道:“四弟,明年開春就進攻河北,你有幾成把握?”

陳暮沉吟道:“七三之數吧。”

“哦?”

劉備驚訝道:“你這麼有信心?”

陳暮指着北方道:“袁紹舉州郡之力進攻青州受挫,聊城之戰白白折損了不少人馬。魏郡之戰,我與二哥連續猛攻安陽,連佔他幾座城池,俘虜殺死不下六萬,他已經元氣大傷。”

劉備說道:“可是伯圭那邊也遭到重創,軍情司那邊偵查到的情報,冀州如今尚有接近二十萬兵力,少了伯圭那邊,總兵力與我們大體相當。”

陳暮笑了起來:“但是袁紹一定不會想到,我已經派人去襄助伯圭,伯圭兄素來有恩必還,有仇必報,公孫度陰襲他的仇恨,絕不會忘,因此他必定東擊遼東,屆時再讓天子下詔讓鮮于輔重新召集烏桓鮮卑各部,南下冀州,則又是三路夾擊之勢也。”

劉備又驚又喜道:“四弟居然早有籌劃?”

“是啊。”

陳暮長嘆道:“袁紹實力強大,我們就得多聯合盟友,才能一起擊敗他。”

“嗯。”

劉備點點頭。

二人緩緩步行在城外,無數軍隊在城池內外進進出出,不斷向周圍蔓延,將青州軍的勢力範圍漸漸擴散出去。

城池斑駁地停留在歲月裡,曠野寂靜無聲,遠方山嶺聳立,野草枯黃,河流也像是失去了顏色。

這個冬天,似乎比以往更加寒冷。不管是百姓還是貴胄,彷彿都在過得艱難。

接下來的數日,劉備和陳暮迅速將主力部隊調集過河,駐紮於各地,原來的崗哨、重要據點重新啓用,張飛和田豐親率兩萬人馬,開始往鄃縣行動,試探性進攻。

鄃縣守軍幾乎沒有任何抵抗,棄城逃走。

奪取鄃縣之後,劉備也不再繼續追擊,而是固守當前地盤,同時傳信後方,讓荀彧繼續籌措糧倉,訓練後備役,準備來年的北伐戰爭。

袁紹回了魏郡,亦是偃旗息鼓,不敢再有任何動作,雙方反倒是幾次書信來往,虛與委蛇,裝作表面和平。

但誰都知道,只是因爲冬天來了,不方便再次發動戰爭而已。

等到來年春天,第二次戰爭不會久。

時間匆匆流逝。

到了十一月,天氣更加寒冷,簌簌的雪花飄滿了整個河北,整個冀州平原,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白。

洛陽。

浩大的皇宮當中,劉虞正在章德殿與幾名大臣開會,與會者有司徒趙溫,司空楊彪,光祿勳種拂,大司農士孫瑞等。

太尉朱儁還在養病,太常馬日磾今年已經七十有餘了,最近身子骨不太好,似乎是察覺到了天命已至,上個月就向劉虞請辭告老還鄉。

馬日磾是關中扶風人,如今關中戰事已經差不多,段煨連戰連勝,李傕覆滅在即。馬日磾得知之後,老懷欣慰,便想在死之前,再回到家鄉扶風茂陵。

劉虞怕他冬季出行有意外,便讓他留在洛陽,等來年開春,天氣稍微暖和一些,再準他的奏摺,讓他回到長安擔任京兆尹。

但沒想到馬日磾還是生病了,這次朝政會議,他也沒法參加,讓人唏噓不已,感嘆年華逝去。

此時大殿內氣溫非常低,北宮的一些宮殿因爲年久失修,坍塌了不少。玉堂殿是唯一有地暖的宮殿,但那些鐵管差不多已經鏽得差不多,不能用了。

古代防鏽,一般是塗漆,可畢竟不能長久,多年下來,腐蝕得差不多。劉虞清廉,不想再花錢重新造地暖,因此只能用火爐取暖。

幾人像一羣老友一樣,坐在火爐旁邊,說着朝政大事。

“陛下,大喜啊。”

楊彪拿出尚書檯最新上來的奏摺,笑着說道:“子歸派大將徐正進攻遼東,公孫度人在遼西,猝不及防,丟了大半的土地,公孫瓚趁勢進攻,大敗公孫度,收復遼東,指日可待了。”

劉虞高興道:“好事啊,沒了公孫度,幽州就徹底平復了,到時候朕再讓鮮于輔統籌烏桓鮮卑,明年就可以再次南下進攻袁紹,收復冀州了。”

楊彪點點頭道:“子歸也是這麼想的,他已經上書請天子現在就下詔書讓鮮于輔去行事。”

“好。”

劉虞說道:“我待會就去寫詔書。”

趙溫鄙夷道:“公孫度長途跋涉陰襲公孫瓚,即便成功了,因爲糧道過於遠,也只能撤兵回遼西,他估計以爲袁紹會助他得涿郡,卻不知道袁紹狼子野心之徒,只會顧自身,利用他之後,又怎麼會去管他的死活呢?”

“這等蠢物,覆滅是遲早的事情,等收復遼東之後,再派新的遼東太守去吧。”

“陳子歸上書說那徐正似乎是不錯的人選,此人被陳子歸派去三韓之地,久知邊關風貌,且有大將之資,當能鎮守遼東。”

“嗯,待收復遼東,便讓這徐正爲遼東太守吧。”

劉虞點點頭。

劉備兄弟爲漢室江山立下汗馬功勞,雖然這徐正是他們的人,但這並不妨礙提拔他。

只要是人才,劉虞都願意升他們的官。

幾人又說了一些天下大事。

比如劉表上書,說願意出兵討伐袁術,但誰都知道,他這是在想分一杯江東的羹。

還有曹操數次上書彈劾呂布,請求讓朝廷收回呂布的徐州牧之職,因爲呂布勾結袁術,圖謀兗州,但幾個人都很默契地沒有答應。

其它的一些瑣事也不少,討論了許久之後,定下了章程。

劉虞斑白的頭髮不知道何時從束髮中脫落了下來,遮住了他滿是皺紋的額頭,幾個老頭最年輕的楊彪都已經五十七歲,劉虞更是已經快到古稀之年,時光過得真快。

等事情談得差不多,劉虞便打算邀請幾個老友在宮中一起吃飯,宮內的廚房總是有不少各地上供來的好東西,他一個人吃總吃不完,放着容易壞。

便在這時,一名宦官常侍急匆匆進門,快速來到劉虞身邊,低聲說了一句。

劉虞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整個人呆滯在原地。

“陛下,怎麼了?”

楊彪察覺到他的失色,連忙詢問道。

劉虞的表情從最開始的不敢置信,再到眼神中露出痛苦,最後都化爲了絕望,語氣中帶着一絲絲哽咽,輕聲道:“翁叔病逝了。”

“什麼?”

幾人大吃一驚,萬萬沒想到馬日磾居然在這個時候病逝了。

場內瞬間相顧無言,雖然馬日磾的年紀非常大,但前幾年一直很硬朗,誰又能知曉,這幫老夥計當中,最先死的,居然是他呢?

“翁叔!”

趙溫聲音顫抖地喊了一句,整個人搖搖晃晃,幾欲昏厥。

劉虞眼角流出眼淚,悲慼道:“逝者如斯,江山易老啊,我們......去看看翁叔吧。”

一羣老者,互相攙扶着,巍巍走出宮殿,坐上馬車,緩緩向宮外駛去。

馬日磾去世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洛陽。

朱儁這兩個多月來,一直在休養身體,每日按照醫生的叮囑,不要過分大喜大悲,堅持服藥,鍛鍊身體。

這一日清晨,他正在府邸家中逗弄孫子,他的長子朱皓前兩年調回洛陽,擔任將作大匠,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總歸是一件好事。

朱儁不僅擔任太尉,還有錄事尚書。按理來說,今日朝議,他肯定會參加。

但劉虞擔心他的身體狀況,讓他好好休養,等身體恢復之後,再回到朝廷,甚至繼續出山領兵征討冀州。

到中午的時候,朱儁感覺胃口不錯,連吃了三大碗米飯,身體非常棒,他不由高興地對管家說道:“陛下是多慮了,我前些日子昏厥,估計也是一時高興過頭,你看我現在的身體多好,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我感覺我再上陣殺敵,都沒有問題。”

管家附和道:“家主身體自然是好的,但陛下的心意也是好的,現在這寒冬臘月,家主休養身體,等來年開春,天氣暖和的時候,再領兵出征,必能爲陛下收復山河。”

“哈哈哈哈哈。”

朱儁高興不已,忽然瞥見庭院武器架子上的寶雕弓,大笑道:“此正是狩獵之時,我欲去城外狩獵,你去召集家中護衛隨我前往。”

管家遲疑道:“這......家主,陛下讓家主在家休養,且此時天氣正寒,恐怕不宜狩獵。”

“嗯?”

朱儁皺眉道:“我沙場征戰多年,騎馬射箭無一不精,身體自然無礙,且又穿了棉衣,還怕招惹風寒嗎?你自去召集人手,休得囉嗦。”

“唯。”

管家無可奈何,只好去召集家丁來。

這些家丁都是沙場精銳親衛,從戰場上退下來後保護朱儁看家護院,每日待在家中無事,早就手癢,聽聞朱儁要去狩獵,紛紛大喜,連忙準備好武器裝備準備跟朱儁出去。

朱儁穿了棉衣,披上披風,一行數十人浩浩蕩蕩出府,順着洛陽西城街道,準備往北面的邙山而去。

但纔剛到朱雀街,就看到街頭太常府邸聚集無數車馬,將道路堵塞。

朱儁納悶道:“怎麼了這是?”

家丁蒼頭探頭道:“我去給將軍問問。”

說罷策馬過去。

馬日磾在城中威望甚高,不僅達官貴人前來弔唁,連平民百姓也爭相前來。

蒼頭問了一名百姓,百姓不知劉虞等滿朝上下都在對朱儁特意隱瞞,將馬日磾病逝的消息告訴了他。

蒼頭同樣不知道劉虞等人對他隱瞞的事情,回過頭對朱儁道:“將軍,太常病逝了。”

“什麼?”

朱儁瞬間呆若木雞,騎在馬上久久不願意相信,過了許久,忽然大叫了一聲“翁叔”,然後眼前一黑,整個人瞬間從馬上栽倒下去。

“將軍!”

好在蒼頭眼疾手快,一把將他抱住。

周圍家丁惶恐不已,紛紛跳下背,過來將他扶起。

朱儁整個人臉色已是花白,顫抖着聲音說道:“扶我去太常府,我要再看翁叔一面。”

“將軍......”

“扶我去。 ”

“唯!”

蒼頭無奈,只好在衆人攙扶下,帶朱儁去了太常府邸。

劉虞等人聽聞朱儁前來,都大吃一驚,醫師說過,朱儁不能大喜大悲,他知道消息,恐怕不妙。

但現在人都已經來了,也無可奈何,只好過去見他,吩咐人將他扶進來看一眼。

朱儁勉強見禮之後,來到了府邸大堂,看到了被放置在涼蓆上已經閉目的馬日磾屍體,瞬間悲憤上涌,大叫了一聲後,再次倒下。

一時間,整個會場雞飛狗跳,一片慌亂。

人們擡着朱儁回府,又叫來醫師救治,這才勉勉強強保住了性命,但身子骨已是大不如前,病若遊絲了。

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六章 定徐州(1)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四十章 奇襲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七章 定徐州(2)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三章 盧植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通知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說明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
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六章 定徐州(1)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四十章 奇襲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七章 定徐州(2)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三章 盧植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通知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說明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