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

[]

青州軍無論從人員精銳程度,還是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都要比張郃的冀州軍強。

乃至軍隊人數也比張郃多了不少,雙方總兵力一個五萬,一個四萬。

所以從實力的角度出發,如果是在野外相遇,正面對壘,那麼兩邊勝率,最少也得八二開。

冀州軍二,青州軍八。

那麼既然勝率這麼高,陳暮爲什麼還要讓曹操來幫忙?

一開始就把甘陵圍住不就好了嗎?

也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不明白陳暮一番騷操作的意義在哪裡。

然而我們要想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背水一戰的原理是什麼。

原理是利用士兵們處於絕境下拼死一戰的意志來擊垮敵人,從而取得勝利。

街亭之戰馬謖選擇在沒有後路的孤山上紮營,就是想利用這個心理。

作爲提出攻城爲下,攻心爲上的一名優秀人才,馬謖也算是三國時比較優秀的心理學帶師了。

可惜薑還是老的辣。

張郃又不傻,不可能平白無故給你破釜沉舟,背山一戰的機會。

所以他只是圍而不攻,斷掉水源,等馬謖軍自己出現嚴重缺水的問題之後,才趁着馬謖軍無比混亂的時候,一舉將其擊敗。

而如果他一開始就進攻的話,由於馬謖是孤山安營,一是仰面進攻,二是人家背山一戰,強行打的話,張郃只有落敗的下場,絕無獲勝的可能。

因此同樣的道理,如果一開始陳暮就選擇進攻。張郃是守城戰,且孤城死守,拼命一搏,那麼即便人數佔優,也很難攻破張郃,打到最後,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兩敗俱傷。

所以陳暮一定要把張郃從城內引出來,甚至哪怕張郃出城之後,也不能強行和他打,徐徐圖之,緩慢誘之。等待張郃軍糧草一日比一日少,纔是進攻之時。

明白了這個道理,

那陳暮的一系列舉動,自然也就很好理解。

簡單來說,就是在逼張郃從他的烏龜殼裡出來,故意放開包圍圈,讓他以爲有突圍的機會。

可實際上,卻是個陷阱,沒有了城牆保護,張郃即便想拼死一戰,勝率也要小很多。

這就是整個戰術的過程。

上戰場打仗並不是小混混打羣架,呼朋喚友併肩子上就完事了。

敵人在城裡,那就得想辦法讓他們出來,比如圍點打援戰術。

敵人糧食多,那就想辦法斷了他們的糧草,比如奇襲烏巢。

敵人兵力充沛,那就想辦法擾亂他們的軍心,比如昆陽之戰和淝水之戰。

萬事萬物,都講究方法,不能什麼東西全靠莽,必須要有頭腦,要用最好的辦法戰勝敵人。

十二月下旬,凌厲的北風吹拂,當黎明還未破曉,天空微微發白的時候,無數穿着紅色棉衣,外面套着小札甲的漢朝軍服士兵緩緩地沿着古老的黃河故道蜿蜒而行,往南而去。

五鹿墟,在春秋時期爲晉國的一座小城。上千年演變,到了漢朝早已經成了一堆廢墟,如趙武靈王的叢臺一般,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遍地枯草在風中搖曳。

不過此地雖然早已經破敗,卻是東西南北的一處咽喉之地。它位於元城東北,剛好處於大河故瀆東岸,是張郃軍南下入元城的必經之路。

太史慈抵達五鹿之後,就立即開始構築營寨,以張郃進入元城還有兩日路程算,抵達五鹿,則還有一日的路程。

這意味着太史慈必須一天之內,就得建造出一些防禦工事來攔在張郃軍南下的必經之路上。

“壘土鑄牆,製造牆寨!”

太史慈一聲令下,軍中所有的輔兵和工匠們就開始行動起來。

所有的士兵都井然有序地展開工作,一列列帳篷迅速搭建,一排排土牆寨拔地而起,依靠着五鹿廢墟曾經還殘存的一些牆壁,築造起大量土牆。

土牆和木柵欄在軍事構造中十分重要,曹操西征馬超時,一夜鑄造冰城,實際上就是利用沙土澆上水一晚上凍出大量的牆寨而已。

不過曹操那是在黃土高原附近,土地結構比較鬆軟,沙土較多,而冀州屬於中原腹地,黏土很多,自然不需要這麼麻煩。

從早上日出時分,到傍晚黃昏末刻,忙碌了一整天之後,在大河故瀆東岸,密密麻麻豎起了數十座大小不一的矮牆土寨,在牆寨後面則以品字結構坐落了三座營盤。

這是太史慈根據陳暮畫的營盤佈置圖來構造的,在營盤內部還星羅棋佈了十多個小營寨,總計約一萬兩千的軍隊,以各校尉、軍司馬爲首,分散其中。

雖然很複雜,且容易造成指揮混亂。但如果是在指揮能力較爲出衆,且比較善於防守的將領手中,比如晚年曹仁,這樣的營盤有那麼一兩萬人就能夠發揮出極大的作用,輕易可以抵擋數萬大軍的衝擊。

唯一的問題就是太史慈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指揮能力,畢竟太史慈這些年也挺慘的,一直在給陳暮當郵差跑腿,真正上戰場的次數屈指可數,沒有積累太多的戰場經驗。

不過陳暮當然不可能讓太史慈現在就獨當一面,讓張遼去沙亭阻攔元城的來兵,也只是給張遼練練手而已。

實際上包括後來的五子良將,張遼徐晃,還有太史慈趙雲典韋黃忠這些頂尖大將,現在他們的統帥能力都非常的低,領兵經驗太少,需要一定時間成長。

目前整個青州集團,也就只有劉備關羽陳暮有大型軍團級的領兵經驗。

而且劉備還是個二把刀,只適合指揮一兩萬人以下的小規模作戰,超過數萬人的軍團級大戰,他就很難指揮得動,屬性版裡的統帥能力實在太低。

歷史上的徐州大戰,夷陵之戰就是例子,超過一兩萬人的大戰,他就基本沒贏過。

至於現在能贏,比如討伐張純張舉,討伐董卓,皆是十多萬級別的軍團大戰,是因爲這些戰役並不是他指揮的結果。

張純張舉叛亂之戰,後方統籌是沮授,前線指揮是荀攸。討伐董卓之戰,前期一直是以陳暮爲首的謀士團做策劃,後期陳暮一走,劉備感情用事的弱點就暴露出來,爲了轉移百姓而放棄攻打長安。

所以劉備其實並不適合做統帥,過於意氣用事,也過於感性不夠理性。小規模作戰的時候他可以憑藉多年戰爭經驗取勝,大規模軍團會戰,他上去的結果只能是一團糟。

而關羽的統帥能力的成長性還是相當高,所以從青州黃巾開始,陳暮就一直在有意培養,現在也只能算是勉勉強強,可以達到鎮守洛陽的地步。

因此太史慈現在只是一個命令的執行者,作爲前軍先抵達戰場上,在張郃的必經之路設下防禦工事而已。

真正的指揮作戰,還是得陳暮本人親自到場。

入暮時分,在陶館做好了一切佈置的陳暮終於抵達了五鹿墟。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荒丘,大大小小的土包與矮寨牆壁融爲一體。積雪已經被剷除,縱橫交錯的土牆與遠處平原上的皚皚白雪交織在一起,透露着一絲蒼涼。

想要一天之內製造出那麼多標準的防禦工事當然不容易,所以太史慈是在原來五鹿城廢墟之上,利用曾經的一些殘垣斷壁進行地改造。

五鹿墟的西面是黃河古道,還殘留着大片坑坑窪窪的河道,東面則是起伏不定的一片丘陵,唯一能夠讓大軍行走的道路,便是沿着黃河古道東側的北面官道,而這裡,則一定會經過五鹿墟。

看到這片地形,陳暮非常滿意,對太史慈道:“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建造塔樓和瞭望塔,這樣就少了高處的弓箭手壓制,如果能有塔樓的話,張郃必死無疑。”

太史慈無奈道:“這不能怪我,就這條件。在一天之內能夠造出那麼多土牆已經很不錯了,想要完善的軍事設施,至少得花數天時間。”

“呵呵。”

陳暮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怪你,就是感嘆一下而已。不過這次張郃不死也脫層皮,打起精神來,今夜好好休息,明日將會是一場惡戰。”

“明白。”

太史慈點點頭。

陳暮領着太史慈管承王丹李波等一衆將領去了大營主帳,安排了今夜的崗哨執勤任務,然後讓阿大阿二張龍趙虎等近侍去休息,自己在帳中看書。

一直到深夜,凌厲的北風呼嘯,不知道是不是北方西伯利亞刮來的冷風,夜晚時分下起了冰雹加沙雨雪,打得帳篷砰砰響動。

像這樣惡劣的天氣對於行軍來說顯然是極爲困難,張郃不得不駐紮在野外,等這股天氣停下再繼續行軍。

而張郃卻不知道,他的一切舉動,早已經被陳暮派去的斥候看得一清二楚。

三萬大軍的動向是瞞不住的,雖然張郃也有斥候一直在周圍遊弋巡視,可陳暮的斥候只需要穿上棉衣,外門套上白色的披風,在雪地裡一趴,張郃的斥候就算從旁邊過去都看不見。

風雪交加,行軍幾乎停滯。一直等兩日後,風雪停下來,張郃才能繼續艱難地前行,往元城的方向而去。

其實張郃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改道,往魏城的方向走。

但太難了。

要知道古代可不是現代那種到處都是高速公路,交通發達的時代。

即便是大平原的冀州,長滿了雜草,坑坑窪窪的土地以及山包丘陵樹木無處不在,人可以走過去,可攜帶着武器裝備糧草的馬車,幾乎不可能行走在荒野上。

所以張郃只能走官道,而且官道也很難走,道路同樣是顛簸不停,還有積雪,每日行軍速度慢得令人髮指,日行二十多裡。

雖然比起當年陳暮在秦嶺山脈中,又是積雪,又是陡峭山林,每日行軍十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能走完120公里的道路稍微好一點,但也強不到哪裡去。因爲這意味着要比原定計劃慢了近一倍,原本兩天就能抵達元城,現在要五六日。

到了第四日午時,大軍順着大河故瀆往南去元城的官道繼續前行,蜿蜒的官道上,很多士兵都凍得渾身青紫,艱難地往前走着。張郃裹着棉衣,臉也被凍紫了,手上長了凍瘡,說着話嘴裡都不斷地冒着寒氣。

“這是到什麼地方了?”

他問。

帶路的斥候答道:“前方五里就到了五鹿城的廢墟,過了五鹿,就是元城。”

元城離五鹿只有七八里。

聽到這個消息,張郃精神一振,對身邊的傳令兵說道:“跟將士們說,還有七八里就能到元城,今夜就能好好休息,洗個熱水澡,吃頓熱飯,讓將士們加把勁,繼續趕路。”

傳令兵立即分散去了各營,沿途不斷大喊。到現在爲止,張郃軍光非戰鬥減員,也就是凍死的人,就不下百人,甚至還有不少得病被拋棄的。

因此一路走來,士兵們的士氣都非常低,聽到這個消息,所有人都精神爲之一震,加緊趕路,步伐都快了許多。

這與望梅止渴是同一個道理。

大軍緩緩向前,繼續行了約二里,張郃在隊伍最前面,就看到遠處飛雪迸濺,一匹快馬奔馳而來。

官道泥濘,而且不整齊,雖然現在馬蹄鐵已經普及,但這樣跑馬還是很傷馬匹,一般的斥候即便出去查探,也只是讓馬匹緩慢步行,分散出去,絕不會在雪地裡縱馬狂奔。

張郃皺起眉頭,心裡隱隱感覺到有些不妙。

等到那斥候再近一些,他的心頓時涼了半截,因爲那斥候的肩膀上,居然還明晃晃地扎着一根羽箭。

“將軍!”

斥候翻身下馬,忍着劇痛單膝跪地說道:“前方五鹿墟已經被人佔領,敵人打出的旗號是陳與太史!”

“什麼?”

張郃大驚失色:“你確定是陳與太史,不是張?”

說真的,五鹿墟有敵人埋伏他不奇怪。

因爲張遼就在館陶。

可奇怪的是打出的旗號居然不是張,而是陳和太史,那就是讓張郃最心涼的事情。

在青州軍中,可以打出旗號的就只有將軍級別。

陳暮和太史慈鎮守在廣宗,旗號早已經被張郃知道,所以他很清楚“陳”字旗與“太史”旗代表的是誰。

張遼出現在這裡,張郃並不覺得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應該在身後的廣宗守將陳暮和太史慈出現在二百四十里外的五鹿墟,那就是一件極爲驚悚的事情。

因爲這意味着,他佈置的障眼法,幾乎沒有任何作用。當他從甘陵出發的時候,人家也幾乎同步從廣宗出發,比他先一步抵達。

自己。

完全都被人家玩弄於鼓掌之間!

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三章 得兗州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二十章 儒生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六章 馬鈞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七十七章 馬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六章 漢末毒師請假條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請假條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
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三章 得兗州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二十章 儒生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六章 馬鈞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七十七章 馬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六章 漢末毒師請假條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請假條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