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就在西涼亂成一團的時候,公孫瓚在幽州也遇到了麻煩。

幽州黃巾忽然捲土重來,這是誰也沒想到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公孫瓚手裡剛巧沒有士兵。

別看他去年還指揮着數萬人馬,與劉備鄒靖一起討伐張純張舉叛亂。

可之前也說過,東漢帝國的常備軍,只有中央北軍。

現在又加一個南軍。

地方郡兵得看各郡的財政狀況設立。

除了邊關必須要有郡兵以外,東漢內陸腹地比較安全的地方,比如冀州、徐州、豫州、兗州等地,即便有郡兵也很少。

所以公孫瓚在打完仗以後,部隊就很快解散了,他雖然家財萬貫,可養不起那麼多人。

他這兩年與鮮卑烏桓做生意做得正嗨,又是當幽州刺史,又是與胡人交易,利用烈酒、糧食賺了大錢,又把北地的馬匹賣到中原去,身價已然數億之巨。

結果眼看錢權並收,即將達到人生巔峰的時刻,幽州黃巾復起,給了公孫瓚很大的打擊,不僅破壞了他的生意鏈,連存儲各地的貨物都被搶走。

這讓暴脾氣的公孫瓚勃然大怒,還沒等朝廷的詔書抵達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砸錢在涿郡募兵,畢竟他也是幽州刺史,有守土之責。

一月初的時候,公孫瓚已經從鮮卑慕容部借來了一萬騎兵,又自己招募了三萬步兵,剛好朝廷的詔書也已經下來。

升公孫瓚爲度遼將軍,銀印青授,秩兩千石,正式邁入兩千石大員的行列,命令他平定幽州叛亂。

公孫瓚因禍得福,雖然生意鏈被破壞了,貨物也被劫走,損失了很多錢。

但沒想到居然升官了,這讓公孫瓚大喜,命令士兵出征。

與涼州官員只能守不同,幽州畢竟沒有外患,東部鮮卑的日子過得還行,不像中部鮮卑一樣,在幷州深陷戰爭泥潭,所以沒有南下的意圖。

烏桓去年才被打了個元氣大傷,

丘力居在山窮水盡之前,不得不把張純張舉獻出來,投降朝廷,現在估計也沒那膽子叛亂。

所以公孫瓚要打的,其實也就是幽州十餘萬黃巾而已,對於黃巾的戰鬥力,公孫瓚還是很有信心。

不過公孫瓚的新任別駕從事,今年18歲的田豫卻勸說他不要下大力氣剿滅叛亂。

這讓公孫瓚覺得奇怪,於是詢問緣由。

田豫說道:“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而不旋踵者,機也。故聖人常順時而動,智者必因機而發。今將軍遭難得之運,蹈易解之機,而踐運不撫,臨機不發,將何以享大名乎?”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機遇難得,如果現在公孫瓚就撲滅了黃巾,那麼朝廷估計也不會重視,還不如先放任黃巾不管,讓它發展壯大,等到一定程度再剿滅,功勞也會更大。

翻譯成後世大家都理解的話,那就是養寇自重,畢竟如今的幽州已經不像前幾年那麼混亂,各方勢力也都算安穩,除了黃巾以外,公孫瓚已經沒有敵人。

要想立功的話,雖然眼下的黃巾確實不錯。問題是輕易剿滅就會讓朝廷覺得這不是一件大事,從而不會給予太多功勞。

田豫的話讓公孫瓚深以爲然,於是按兵不動,一邊上奏摺誇大幽州黃巾的實力,一邊屯兵靜觀其變。

幽州黃巾暫時擋在廣陽郡,上谷郡又是烏桓人的地盤,黃巾無法南下,就只能去東面,攻打遼西郡,一時間幽州也是遍地烽火狼煙,戰亂不斷。

不過如果說幽州這邊的情況還算是在公孫瓚的掌控當中,那麼交州那麼的情況就很差了。

和帝人口普查的時候,交州整個一州的人口就只有八十萬人。

然而當時人口普查,是隻算漢人,不算少數民族的。

交州就是後世的廣東廣西。

當時交州南蠻人口也達到一兩百萬人,在交州其實他們纔是主人。

結果朝廷一道政令,新任交州刺史張津不得不收稅,使得南蠻叛亂,殺死各地太守,聚衆數十萬造反。

現在的南越蠻首領雖然不是沙摩柯,但也個個都是悍勇之輩,在交州掀起腥風血雨,到處追殺漢人,不僅交州這樣,連荊州也是如此。

荊州就是後世的湖南湖北,湖北還算好,湖南在當時的地理位置已經很偏,包括荊州南面武陵、零陵、桂陽等郡,也就是後世的湘西吉首、永州懷化、婁底邵陽那邊,在漢朝都算是蠻夷化外之地。

這些地方也紛紛發生暴動,使得交州和荊州南面很快戰火連天,四處都是兵荒馬亂。

新任長沙太守袁術的內心是崩潰的,因爲他纔剛剛到任沒幾個月就碰上了這檔子事,簡直是欲哭無淚。

但誰讓袁術有個好爹呢。

這種情況下,袁家出了力氣,朝廷緊急任命袁術爲右將軍,允許調用荊州的兵馬,讓他平定叛亂。

荊州當時候其實也是一團亂麻,劉表是初平元年,也就是190年被董卓任命來的荊州,現在根本不是荊州刺史。

如今的荊州刺史叫王睿,並沒有完全掌控荊州,各地宗賊勢力猖獗,蠻夷與地方豪強不服王命,割據地方是時有發生的事情,王睿根本沒有能力平定叛亂。

原本袁術是長沙太守,按道理來說,雖不是王睿屬下,卻在戰時要受王睿節制。

結果朝廷一道政令,袁術升爲右將軍,乃是妥妥的主將,王睿就只能跟着袁術混,給袁術充當下屬。

不過王睿這個人屬於那種狗眼看人低的貨色,曾經因爲孫堅粗鄙而對他十分無禮,後來就被孫堅給殺了,可見他並不會對給袁術擔任下屬有意見。

畢竟袁術的出身可高貴得多,汝南袁家四世三公,天下名望所歸。

袁術有袁家撐腰,很快就拉起一支大軍過來。

而且不是普通軍隊, 是精銳之士。

荊州離豫州不遠,袁術是袁家嫡子,受到的幫助可比袁紹大得多,在豫州稱霸的汝南袁家出錢出人出力,馬上給袁術湊了幾萬大軍過來,暫時穩住了局面。

然而沒過多久,原本在歷史上應該於187年叛亂的區星、周朝、郭石等人也因爲受不了朝廷剝削而反叛,荊州遍地烽火。

到中平六年二月的時候,袁術面對各地叛亂,已經做不到剿滅,只能勉強抵擋,不得不瘋狂給朝廷上書求援。

與此同時,涼州那邊的形勢也不容樂觀,韓遂大軍圍城一個多月,皇甫嵩和董卓軍隊纔剛抵達長安沒多久,暫時處於休整階段,還沒有兵進涼州,因此冀縣也是危在旦夕。

而就在涼州幽州交州荊州一片混亂之際,太常劉焉在這一日,悄然走入了皇宮之中。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02章 劉焉進宮)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請假條。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請假條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九章 壽誕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請假條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說明通知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二十章 儒生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請假條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四章 推諉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三章 得兗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
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請假條。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請假條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九章 壽誕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請假條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八十六 鞠義復仇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說明通知第一百一十七章 再不戰,就要老死了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二十章 儒生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請假條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四章 推諉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三章 得兗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二百一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