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

噫!

砰!

先是一聲馬蹄嘶鳴,緊接着“砰”地一聲,連人帶馬,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不止是一人,跑在最前面的五名斥候都沒有逃過,因爲離得近,沒有來得及止步,全被絆馬索絆倒。

頓時泥土飛揚,前面的陷馬坑離濺射出大量的灰色煙塵。

秦嚴選的埋伏點非常好,官道的左側是一個矮坡,下面是附近村莊的一塊菜地,人藏在土坡下面的反斜坡,上面官道的人根本看不見。

而右側則是一片土溝,上面長了茂密的雜草和一些樹木,司衛們用樹枝覆蓋在身上,就趴在道路兩側的蓬蒿荊棘叢裡。

幾乎是敵人遊騎過來的瞬間,絆馬索從地上被拉起來,將最前面的幾名遊騎絆倒,司衛們立即衝了出去。

籲!!

後面的第二隊和第三隊遊騎同時拉起繮繩,讓自己胯下的戰馬停下來,同時其中一人扭頭往回跑,其他人則是第一時間抽出腰間的武器準備戰鬥。

往回跑的這人並不是膽小怕事,而是要立即回去報信。斥候遊騎的任務,並不是在荒野上與敵人進行戰鬥,而是查探到敵人的情報之後,要第一時間給本營那邊進行反饋。

所以在很多次的斥候交鋒戰鬥中,在偵查到敵人情報之後,往往都是迅速分散逃走。只有實在逃不掉的情況下,纔會出現拼死一戰,掩護隊友把重要情報帶回去。

袁軍的斥候小隊已經是精銳當中的精銳,雖然還沒有搞清楚眼前是什麼狀況,不知道爲什麼自家大後方會出現敵人,可先走一個報信,幾乎已經成了本能。

然而就在那名遊騎第一時間扭頭往回跑的時候,一直冷箭嗖地從旁邊林間飛來,徑直貫穿了他的喉嚨,鮮血頓時涌出,遊騎滿臉不甘地從馬上倒下去。

鞠義放下手中的弓箭,抽出腰間的刀,率領他自己的十多名親衛從林間涌出來,對着中間的遊騎們虎視眈眈,將後面的道路堵塞住。

前面是軍情司的司衛,後面是鞠義率領的親衛,兩邊已經呈現包夾之勢。

袁軍兩名遊騎隊長對視一眼,

並沒有說話,僅僅一個眼神交流,幾乎同時知道了對方心中的答案——分散突圍,各安天命!

這本來就是斥候常見的一個戰術,如果有的選的話,他們也不願意這麼選。但鄉亭官道不比平原地區,左右兩側有大量的田園、村莊以及一些叢林、丘陵,地勢非常複雜,不利用騎兵逃跑。

且敵人前後將他們包圍夾起來,要是前後衝的話,基本就是選擇和敵人硬拼。在人數少於敵人,周圍又有大量絆馬索、陷馬坑之類的陷阱,直接莽撞衝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們只能選擇突圍!

沒有任何猶豫,後面的遊騎隊長大聲道:“回頭,殺過去!”

五名遊騎集體回頭,舉起手中的環首刀。

前面有陷阱,直接衝的話會落入陷阱裡,後面的敵人人數更多一些,但至少沒有陷馬坑,只要衝過去,就有一線生機。

另外四名遊騎則是分散,有人往左側小樹林裡跑,有人往右側田埂菜地裡衝,頃刻間衆人就做鳥獸散。

鞠義沒有去管軍情司那邊,他是後方練兵大將,和軍情司也沒有什麼交集,自己訓練出來的手下自然有他們自己的一套配合,軍情司那邊也有他們的打法,互相摻和只能添亂,因此各管各的。

幾乎是在五名遊騎衝過來的剎那,鞠義就死死地盯住了徑直對着他衝來的那名遊騎隊長。他又把手中的刀插回了刀鞘,雙手張開,手指頭不斷地虛握以調整姿態。

作爲西涼人,從小與馬匹和羌人打交道,鞠義太清楚怎麼空手去控制一匹正在全力加速奔馳的馬。或者說,這種事對他來說太小兒科。

如果是一匹已經開足馬力狂奔的戰馬,或許還有難度。但不管是汽車還是馬,從起步到最高速度,都需要一短時間做鋪墊。燃油動力的汽車從零加速到百最少也得四五秒呢,更別說一匹馬。

所以實際上纔剛剛起步的一匹戰馬在鞠義眼中,還不如人跑得快。他雙手虛張,頃刻間馬匹就已經衝到了他的面門前,眼看就要一頭撞在他身上,將他撞飛的時候。

就看到鞠義身子驟然一縮,側身躲開。然後雙手猛然環住了戰馬的脖子,藉助戰馬的力量整個人瞬間彈起來,一腳飛踢,將馬上的斥候踢下去。

“砰!”

斥候隊長重重地摔在地上,戰馬卻被鞠義奪走。

不止是他,其他斥候也一一被鞠義訓練出來的精銳親衛制服,這些人三四人一組,或是正面吸引注意力,或是側面偷襲,一個個身手矯健,配合緊密,很快就把五名斥候全部拿下。

而那邊軍情司的十名司衛也不敢示弱,他們雖然不像鞠義那樣,因爲出身於西涼,有特殊地對付馬匹的辦法,但卻準備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工具。

比如繩子製作的套馬索,漁網,叉子之類。

幾乎是在這邊的四名遊騎分散逃走的瞬間,幾張大網就直接撒了出去,首先被困住的就是兩名往菜地裡跑的遊騎,菜地泥土質感很軟,馬匹根本跑不起來,輕鬆就被漁網給網住。

另外兩名一人被藏在草叢下的司衛用叉子合力給活生生地叉下來,一人則被連環手弩近距離射成了馬蜂窩,總計十五名袁軍斥候,瞬間就全軍覆沒。

沒辦法,這已經是袁軍斥候唯一能夠逃跑的辦法。因爲官道的寬度並不適合九名騎兵一起並排跑,甚至只適合三人並排。

如果九人一起回頭的話,人家只需要把繩索拉起來,弄倒前面的三人,後面的幾人全要被自己人絆倒。

所以分散突圍只能是所有策略中的唯一選擇,可惜的是,還是敵不過鞠義和軍情司。

鞠義是太熟悉馬匹,軍情司則是妙招齊出,無所不用其極。

雙方各有千秋。

在抓了一批俘虜之後,一行人立即快速打掃戰場,然後押着馬匹和俘虜飛快地逃離現場。

袁軍的斥候並非只有這麼幾人,而是一批接一批,作爲一支擁有四萬人的大軍,顏良麾下絕不可能就只有幾十名斥候,而是擁有數百,乃至於近千。

他在北面官道安排伏兵,來回傳信的斥候不斷,一旦被人發現有一批斥候失蹤,很快就會起連鎖反應,讓敵人警覺起來。

而打掃戰場讓敵人沒有警覺就不同,畢竟斥候是從本營往各部傳信,少了一批,只要不是本營那邊察覺,其它各部是不知道的,所以現在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在爭取時間。

俘虜被抓到了數裡外的一處軍情司隱蔽據點當中,鞠義一直在房間外沒有去過問。掄起拷問水平,他肯定也沒法跟從事特殊職業的軍情司探子相比。

過了一會兒,秦嚴和老周出來,對鞠義沉聲道:“陶校尉,問出來了,袁軍的所有部署,一切詳細作戰全都交代得很清楚。”

鞠義略微驚訝,他沒有第一時間詢問敵人的部署是什麼,而是問道:“袁軍的精銳斥候什麼時候這麼脆弱了,居然這麼快全招了,我倒是沒想到袁紹麾下的士兵竟然變得如此差勁。”

失去了自己以及先登死士之後,袁紹果然變得越來越不行了。就連一軍之精銳的斥候兵,竟然都變成這樣。要是換以前的先登死士,怕是到死都不會吐一個字。

然而秦嚴和老周卻是對視一眼,笑道:“其實倒不是袁軍精銳變得差勁,而是司命曾經給早期軍情司司衛們訓練過審訊技巧,除了肉體折磨以外,司命說最重要的是打開敵人心理防線,而最簡單有效的,便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

鞠義一臉納悶,這個詞倒是新鮮得很。

“簡單來說,就是分開審訊,我們提出的條件就是最先招供的人放一條生路,其他人則死。”

秦嚴解釋道:“我們這次抓了十二個俘虜,這些人肯定不是人人都視死如歸,只要一個人開口,那麼就很容易獲得我們需要的東西了。”

“原來如此。”

鞠義明白了,腦子裡思緒萬千,目光不自覺地看向南方,忽然想起了當初陳暮和劉備一紅臉一白臉勸降自己的時候。

那個時候,或許也正是在利用自己復仇的心理,他們才故意激怒自己的吧。

.......

.......

一大早,洛陽軍就再次開始出動。

各營像是演練了無數次一樣,士兵們列着整齊的戰陣來到營外校場集合。

等各營都集合之後,所有人才開始往營外走。

整個軍營外面人頭攢動,人山人海,各營士兵按照部署順序就位,他們列好隊伍,踩在夯土地面上,塵土四揚,發出整齊的“咣咣”聲。

乍一看上去還有點兵荒馬亂,但實際上所有人都在按部就班,兩萬多人的軍隊,整齊得像是兩千個人在開大會一樣。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很高的紀律性,在潰敗的時候容易盲從,在列隊的時候,一樣也會形成服衆。

因爲那些不服從管理的刺頭要麼就已經被踢出軍隊,要麼就已經去了別的地方。

陳暮騎着馬匹在玄甲重騎的保護下從軍營裡出來,不遠處關羽正在指揮着麾下士兵開始往河邊移動,他身上綠色長袍隨風飄動,整齊的鬍鬚這次直接紮成辮子。

“司命!”

幾名司衛悄然靠近過來,對他說道:“前面有消息過來了。”

“哦?”

陳暮翻身下馬,詢問道:“什麼情況。”

司衛取出一份簡易地圖,在上面比劃着道:“袁軍總計約四萬大軍,由校尉岑壁領一萬人駐守在洹北亭南麓的林裡,此林乃往北官道必經之路。”

“嗯。”

陳暮點點頭:“預料之中的事情,還有呢?”

司衛又道:“校尉孟岱領五千人埋伏於北面官道口,說是一旦前面顏良敗退,他就作爲第一道援軍爲阻擋。”

“緊接着是校尉馬嚴,校尉史煥,此二人分別駐紮於洹北亭南面的趙家塢堡一帶,以及離官道口約三裡處的陽平鄉,袁軍每隔數裡,就埋伏了數千人馬以做策應。”

“袁軍這是在做分段阻擊呀。”

陳暮沉吟道:“陶將軍那邊是做什麼打算?”

司衛道:“陶將軍已經抵達了洹北亭以西約三十里處,正在往洹北亭移動。”

“好。”

陳暮點點頭:“我知道了,去吧。”

“唯!”

司衛領命而去。

得到情報之後,陳暮立即找到關羽跟他通氣。

得知袁軍的打算,關羽大笑道:“那顏良已經無計可施了,此戰正好將其殲滅,一舉蕩平魏郡。”

陳暮說道:“我原本只是想擊敗顏良文丑,卻不料敵軍自己犯錯,那便打一場殲滅戰。這一戰如果能全殲敵人,那麼整個魏郡都會一蹶不振,袁紹元氣大傷矣!”

“嗯。”

關羽點點頭:“今日,我必不會放過顏良!”

說罷,二人催促着馬匹行動。

大軍緩緩移動到河邊,管亥再一次率領先鋒軍渡河,佔據了視野寬闊的洹河以北。

其實顏良不是沒有想過趁着他們渡河的時候進攻,但本身這邊的視野太寬闊,三四里外的地方一覽無餘,除非他們有騎兵能夠迅速出擊,可惜騎兵全軍覆沒讓他們沒有辦法。

既然無法半渡而擊, 那他們也只能想別的辦法。顏良與關羽的決鬥陷入僵局,體力跟不上,拿不下關羽,顏良也不想送死,自然只好選擇詐敗。

冷厲的秋風呼嘯而過,吹過浩瀚的華北平原,吹過一望無際的田野,拂動着山崗上林木徐徐飄動,令人心曠神怡。

袁軍營寨同樣是大早就開始行動,一列列的士兵迅速在營外擺開陣型。但相比於上一次密密麻麻,無邊無垠的人海,這一次人數似乎少了近一半,只有不到兩萬人。

只是不管怎麼樣,兩方的人數依舊是以海量來計算,不斷攢動的人頭以及一眼看不到的人海,都在預示着一件事——這是一場大規模戰爭!

關羽越衆而出,遠處的顏良同樣站在隊伍最前面,二人隔着一箭之地,森然的目光當中,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殺意。

今日。

便已是決戰了!

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七章 馬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七十章 等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請假條。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三章 得兗州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
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七章 馬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七十章 等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請假條。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三章 得兗州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