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

要知道,荀悅當初可是陳羣舉薦給劉備的。

而陳羣對於荀悅的瞭解幾乎不下於荀彧。因爲最瞭解你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你的對手。陳羣和荀悅本就是完完全全的對手關係。

荀家和陳傢俬交頗深,自然同輩之間的競爭不小。在這之中,荀悅和陳羣之間的鬥爭是最激烈的。

不同於荀彧完全的是保皇黨,並不針對世家。荀悅對於天子姓什麼不甚在意,他完全針對的就是現在尾大不掉的世家。

而陳羣與之恰恰相反,本身完全就是爲了世家的強大。

爲什麼陳羣明知道荀悅和自己的思想完全相反,還把這麼個死對頭舉薦給劉備?

就是因爲他深知荀家的恐怖,更深知荀悅的恐怖。

荀家有多麼厲害?荀彧荀攸,光是這兩個人就足以證明了。

像其他的還有荀諶,這個人雖說在歷史上並不出名,但他乾的一件事非常出名,那就是說服了韓馥投降,將冀州交給袁紹。再之後袁紹失敗了他就不知所蹤。

要麼怎麼說荀家無賴呢!出衆的眼光讓他們一上來就把注壓在了曹孟德的身上,並且帶過去諸多優秀的謀士。

因爲曹操是個潛力股,一旦成事,荀家就是其下的第一世家,一步登天。與此同時,荀家還不忘在當時最強的諸侯袁紹那裡下注,讓袁紹名正言順的得到了冀州。這等大功,足以保證荀家在袁紹麾下的地位了。

荀家深喑雪中送炭之道。在當時最好的選擇曹操和當時最強的諸侯袁紹最艱難的時期,各送給他們一份大禮。

相較之下陳家就要遜色不少了,完全是跟着荀家混的小弟,根本拿不出手。

不過好在陳羣爭氣,知道自己鬥不過荀彧,隱忍不發。因爲他知道忠於漢室的荀彧遲早有和曹操鬧翻的那天。直到荀彧死了,才站了出來。

他所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徹底的將世家推向了神壇。而他們押注的遠房親戚司馬家,最後成功篡奪的曹氏的天下。

陳羣的眼光完全不下於荀彧,甚至更有甚之。歷史上他和荀彧完全是翻版的諸葛亮和司馬懿,打不過你我熬死你,等你死了我就是勝者。

荀悅的能力陳羣可是一清二楚,內政能力幾乎不下於自己,戰略目光更是恐怖至極。要不然陳羣也不會將這個死對頭推薦給劉備、自找麻煩。

陳羣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就算被荀悅分去了劉備的倚重,但只要劉備能夠成事就好。畢竟論起內鬥,荀悅和陳羣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人無完人,荀家的這些英才一個個能力是沒得說,但都太過高潔了,內鬥能力幾乎爲零。尤其是荀彧,明知是死,也要和曹操剛一波。

而荀悅這貨也是這樣,歷史上漢獻帝都成爲所有人眼中的傀儡了,但荀悅還是義無反顧的貼了上去,與荀彧一樣多次和曹操硬剛。

這種性情高潔的人太容易對付了,都不用陳羣出手,劉備最後若是成事都會主動架空、罷免甚至弄死荀悅,以安世家之心。

……

“報!劉備麾下長史荀悅求見刺史!”

在刺史府內休息的陶謙一改愁眉苦臉,大喜道:“快!快將使者請進來!”

前線一封封的戰敗戰報快將陶謙逼瘋了,曹操的大軍幾乎是勢如破竹的直搗下邳。就是陶謙派遣徐州第一大將曹豹率領大軍前去迎戰,結果也是屢戰屢敗。

若不是麾下還有三萬的丹陽精兵駐守下邳城,再加上自己對於無故攻打自己曹操十分看不慣,陶謙投降曹操的心都有了。

畢竟他已經是命不久矣,所擔憂者無非是自己的兩個兒子。可二子皆不是可立之人,因而陶謙一直在物色能夠接管徐州而且還能照顧自己妻小之人。

早在荀悅剛剛投入劉備麾下之時,就聯繫上了陶謙,而且許以重諾,只要陶謙能夠將徐州讓與劉備,荀悅便以荀家之名義保證陶謙二子的生存和前途問題。

作爲漢末四大世家之一的荀家自然有資格說出這話,畢竟沒有那個諸侯會爲了區區兩個廢物就得罪荀家。

當時年邁卻依然壯心不已的陶謙並沒有答應荀悅的條件,當然他也沒有拒絕。估計他還想要再當幾年的土霸主,等自己不久於人世的時候在將徐州交出去。

可是沒想到曹操這麼快就打了過來,弄得陶謙憂心不已。

曹操爲了奇襲效果,攻打徐州這一戰可完全是不宣而戰。陶謙對其這種行爲十分的不齒,更是拉不下臉來投降與其,所以他只能選擇頑抗到底。

“仲豫,卻不知玄德公是否願意前來相助與吾?”

等到荀悅被帶了上來之後,陶謙急忙道。

荀悅微微一笑:“陶刺史請放心,我主早就看不慣曹孟德這種背信棄義之輩,已經命雲長將軍率領三萬大軍前來相助!”

陶謙大喜道:“好好好!玄德賢弟果然仁厚!有關將軍前來相助,我徐州定然安全無虞。卻不知關將軍何時能到?”

“雲長將軍還需十數日日才能到,還望大人在此之前能夠守住下邳城。”

“這!”陶謙面色頓時難看了起來,以曹操的進兵速度,最多三五天就要兵臨下邳城下了,陶謙真的沒信心在數萬如狼似虎的曹軍圍攻之下守住下邳近十天。

“十數日之後,恐怕我下邳已經失守了啊!卻不知仲豫能否催促一下關將軍?”陶謙道。

荀悅心中一笑,上鉤了!

“關將軍麾下皆是步卒,輜重頗多,行兵速度本就慢,而且還要防備曹軍半道偷襲,實在無法加快行軍速度啊!”荀悅故作爲難道。

陶謙臉上閃過一絲失望,確實啊!劉備剛剛得到消息,就是率領輕騎從豫州前來也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

“不過若是拋棄大部分的糧草輜重,或許可以進兵快些,可後勤無法保障,如何作戰啊!”荀悅有意無意的說道。

聽了這話,陶謙頓時眼前一亮:“仲豫勿擾。我麾下的沛郡還未落在曹賊手中,若是關將軍信任與某,不妨暫時在那裡駐兵。其中有不少的糧草,足夠三萬大軍數月之用的了。而且周圍沿路的小城也可爲關將軍提供後勤保障,只需我修書一封即可。如此一來,關將軍就是不帶多少輜重,亦可進兵了吧!”

荀悅恍然大悟道:“刺史果然英明!在下愚笨,怎麼就沒想到這一招呢!如此一來關將軍只需七八日即可趕到下邳。”

聽到還需七八天,陶謙又開始愁了起來:“恐怕我下邳就是連七八日都堅持不下來啊!”

下邳現在的情況陶謙雖說不清楚,但猜也能猜的七七八八。

本來城內的世家就和陶謙不對付,遇到這種情況估計一個個的都有投降或者散逃之心了,人心思動,想要守住下邳談何容易?

“大人不是還有三萬丹陽精兵嗎?守住下邳城五六天還不是綽綽有餘?”荀悅疑惑道。

“有兵無將,爲之奈何?”陶謙嘆息道。

“不是還有曹豹將軍嗎?他可是徐州第一猛將啊!”

“呵呵,第一猛將。”陶謙自嘲道。以前他是看不慣世家,但更看不起寒門,纔將諸多的寒門將才拒之門外,這才讓草包曹豹坐上了這徐州第一猛將的位置。

而且曹豹之前的屢戰屢敗,外加上反覆無常的性格,陶謙根本無法信任他。

“若是大人不介意,可否讓隨我前來的一員小將嘗試一下?”荀悅看出陶謙臉上的自嘲,故作遲疑的說道。

“哦?何人?”陶謙臉上看不出喜怒,不鹹不淡的說道。

“陳到,陳叔至!”

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五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五百章 瘋狂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三百四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七百零六章 獻祭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八百一十六章 可悲的國王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遼東第七百零六章 獻祭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一章 我是袁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一百二十章 遠航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八百一十八章 打招呼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的妥協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七百一十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
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五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五百章 瘋狂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三百四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七百零六章 獻祭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八百一十六章 可悲的國王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遼東第七百零六章 獻祭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一章 我是袁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一百二十章 遠航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八百一十八章 打招呼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的妥協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七百一十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