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

“登萊總兵是個虛職,向來只能管駐城,但是這王爭還掛着備倭都司的都指揮使的頭銜,真是官運亨通啊......”

“可不是,登萊總兵掛着備倭都司官身的不是沒有,很少罷了,可這回皇上加封了他驍騎尉呀,這可是正五品的榮勳,前幾任的吳惟忠,韓大虎等人都不曾有過,還是歷任登萊總兵的頭一遭啊!”

“看來接旨後要好好去巴結巴結了,這王爭手段多的很,聽說去年,就是劉部都在他手上吃癟了。”

“這位同僚說的是,這登萊兩府怕要變天嘍。”

前來傳旨的太監叫張京,倒是與韃子的章京相諧音,他傳完了旨,避開衆人來到王爭身前,拱着手似笑非笑的道:

“恭喜升官嘞!王鎮臺!”

張京是大內乾清宮的管事牌子,在司禮監的門下,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的人,本來當太監當到他這個份上,不是大事基本不會跑這麼遠的道兒來傳旨,一般這種活計都交給小太監來幹。

王爭一早便打聽清楚了這位欽差的來歷,稍微一尋思就能明白,張京這次來定然是有王承恩的授意在裡面,想試試自己的意思。

頓時是推脫了幾句,塞一塊金錠過去,笑着道:

“王公公的意思是...?”

張京一臉驚訝的看了一眼王爭,又是從上到下的掃視了一番,這纔是搓着手把金錠收了進去。

感受到金錠的重量,張京心花怒放,是搓着手笑道:

“王鎮臺倒是明白人,不怪乎兒王公公如此看重於你,倒不是什麼緊要的事,只是想讓我來給你提個口風,說是讓你安耐住性子,爲朝廷再立新功纔是真的。”

看見王爭面有沉吟,張京笑吟吟的提醒道:

“王鎮臺~?喲呵呵,那個,這都是王公公的意思,可都聽明白了?”

“明白明白。”

王爭轉念過來立刻就是說道,派人把張京好生送走後回到書房獨自想起來。

看王承恩這意思,是怕自己嫌官封的小,帶着登州營在這邊鬧出亂子,這才特意讓張京來安撫自己。

明白了前因後果之後,王爭倒是苦笑起來,這都是哪跟哪的事兒啊,雖說這登萊總兵自己早就是有收入囊中的打算,不過他還真沒有貪得無厭的那份心。

登州營到今天可不是靠的一口吃個胖子,那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升任登萊總兵估計已經有不少人暗地裡眼紅妒忌,直接到山東總兵豈不是立馬成了出頭鳥,到時候怕人人都要出來打上幾槍。

再者說,如今的登州營戰兵只剩下三千多人,其餘的兵力要留着防範地方,這點人數平定登萊倒是綽綽有餘,在整個山東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山東是大省,這可不僅體現在省境,自打明初以來山東就一直是稅賦與產糧大省,又同江南接壤,運河穿境而過。

這也造成山東商業經濟算是比較發達,地方富足,更是有濟寧這種繁華不遜於蘇杭的大城。

聖旨下來的第二天就是春節,這或許是老天給王爭最好的年節大禮,登萊官員就不說了,幾乎趁着過年過節這幾天來了個遍,把王爭的門檻都要踢破。

就連山東其他府境,諸如青州府、濟南府的官員也有些來湊個熱鬧,不過這些人除了道賀,大多數卻是來哭慘的,說起清軍的暴行一個比一個繪聲繪色。

其實他們說的大多也都是確有其事,去年的清軍入寇要不是王爭帶着登州營到後面鬧了一下子,這時候怕才完事。

就是這三個月,相比北直隸,山東也被多爾袞的正白旗塗炭不輕,竟然有二十幾座大小城池失陷。

作爲山東總兵的劉澤清本該帶兵統籌各地,協調抵禦建奴的入寇,但這小子壓根沒想過抵禦這碼子事,得到消息後,一早兒帶着人跑遠了。

直到上個月才慢騰騰的挪騰到東昌府駐紮,看這意思是提防着,萬一建奴再回來,立馬帶人掉頭跑到河南。

年前的時候劉澤清以山東總兵的名義煞有其事的上了一份奏疏,責任自身一點沒沾,全都推到那些失守城池的軍將身上,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數度轉戰”。

南直隸鎮守太監劉福那邊協調一番,負責清查此事的閣臣楊嗣昌與劉福也有交情,這事也就算過去了。

最後到了三月份,楊嗣昌清查完畢報了上去。

各地有調度有方功過相抵的,也有痛改前非自縊身亡的,在劉大總兵的奏疏裡,甚至出現地方軍將投敵獻城的。

總而言之,無論楊嗣昌如何左遮右掩,終究還是擋不住各地潰敗的大勢,最多就是調度有方減少傷亡,壓根沒什麼勝蹟傳出來。

在這種時候,王爭率領登州營突然來了這麼一場大捷。

崇禎將信將疑,當即命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專門查驗,最後都是純正的韃子首級,又驚又喜的時候,各級有司衙門自然要大大宣揚起來。

將韃子首級堆疊京官那是必須的,楊嗣昌本來和山東巡撫顏繼祖素有不合,這回本來想理所當然的給他定個死罪,可卻突然出現登州營這樣一場大捷,據說連老奴酋努爾哈赤的親女兒都給抓了活的回來。

楊嗣昌得到秉筆太監王承恩的提醒,態度立刻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翻轉。

當然了,他也明白,這時候若是再想把顏繼祖定罪是不可能的了,這等大捷,那老小子怎麼也能有一個馭下有方的功勞落到頭上。

儘管心裡有些氣,但楊嗣昌還是老老實實的上疏爲顏繼祖審辯,再一意孤行要整顏繼祖,只怕會如同王承恩說的那樣,死的將是他自己。

顏繼祖這次算是躺着也能拿功勞,撿了條性命回來,小心翼翼的送走傳旨欽差後立即就是提前操辦年貨,張囉着吧大紅燈籠在府前掛了一排。

當然了,欣喜若狂的同時,他自然明白是因爲誰這次才大過變大功,所以顏繼祖立馬行文登萊巡撫衙門,深切囑咐登萊的各級有司衙門,登州營的一切事情都要優先承辦。

其實就算顏繼祖不發話,王爭在登萊兩府也是風光無限,登州營孤軍深入,所有人都以爲是有去無回,羊入虎口。

但人家不禁回來了,建州一戰,更是斬首建奴三千餘級,這比北直隸各省的官軍斬獲加起來都要多。

王爭個人不僅直接坐到升登萊總兵的位子,更是有正五品驍騎尉的榮勳加身,被崇禎稱讚爲“勇冠三軍”,登州營也被贊爲三軍最勇。

這一戰實在是太過耀眼,這等光芒下,無人懷疑登州營目前的實力,就連山東總兵劉澤清的劉營都被比了下去,不少人暗地在說。

現在的山東,論起實力,當是王爭的登州營爲首。

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五十章:意外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
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五十章:意外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