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

佛朗機炮,就算一般的營兵都沒有配備,韃子是更不可能有的,此刻卻出現在了遠處,那麼答案似乎顯而易見。

不過這個答案,無論祖大壽還是身邊的祖克勇等人都有些感到不可置信,因爲畢竟纔剛剛聽說洪承疇率領十三萬兵馬出關被打的大敗,這個時候怎麼會有其他官軍來援救錦州城。

很快,遠遠的清軍大營方向猛然爆發出一陣激烈的廝殺聲,無數火把交萃在夜空中,加之遠遠傳來的慘嚎,不少人原本蒼白的臉色現在都變得又驚又喜。

這情形再顯而易見不過,因爲清軍已經佔據絕對的優勢,不可能多此一舉的演這麼一出,祖大壽也有些意外,但仍然感覺不太真實。

謹慎的細細觀察了一會,祖克勇忽然指着清軍大營的方向,叫道:

“將軍,韃子大帳着火了!”

“孃的,真着火了!”

“是不是有援軍到了?”

霎時間,那些方纔還是有氣無力的遼東軍士卒紛紛在戰友的拉扯下起身,遠遠眺望過去,看到了他們最希望見到的一幕,清軍大帳那邊已然是烈火熊熊。

那邊負責看守的並不是圍攻錦州城的全部清軍,只有兩個部族的蒙古隨行軍,大約八千人,還有智順王尚可喜正藍旗漢軍四千餘人駐守。

除此之外,這個大營只有兩千鑲紅旗八旗兵可以稱得上主力,由一個都統率領,但周圍有不少小蒙古部落的駐地和朝鮮兵營盤,雖然人數都不多,但錯綜複雜的匯聚在一起就不可小覷了。

平日進攻錦州城的事情基本都交給錦州城外的蒙古部族、朝鮮兵與八旗漢軍負責,滿洲八旗基本是該吃吃該喝喝,看着那些炮灰上去送死就是了,所以駐紮在這邊的滿洲八旗已經很久沒有上陣。

“克勇,你帶人出去看看。”祖大壽按耐住激動的內心,強自說道。

聞言,祖克勇抱了抱拳,點齊兩千餘名遼東兵出城,偃旗息火,靜悄悄的往清軍大營那邊摸去。

......

“後面都點着了嗎?”

“回大帥,都點上了,就算還沒燒起來的也快了,錦州城那邊現在也該注意到了!”

見到黃陽跑回來,騎在馬上的王爭頭都沒回,只是側身一問,聽到他的回答後點點頭說道:

“發信號吧!”

王爭說完,立即就有一排標兵拿着火把上前,忽暗忽明的揮舞幾下,緊跟着大約二十幾個鳥銃手沖天齊齊開出一槍。

“砰——”

相對山坡上的火把,火銃的響聲可以傳到更遠,這便是山東軍全線進攻的信號,幾乎是下一刻,到處都響起喊殺聲,無數山東兵從暗地忽然出現,朝清軍大營發起迅猛的攻勢。

山東軍自從全殲了阿濟格率領的騎兵後,經過簡單的打掃戰場,立刻便馬不停蹄的趕往錦州,等多爾袞的探馬找到戰場時,錦州這邊正巧剛剛開打。

即便清軍效率很高,但以這個時代的信息傳播速度來看,從商議好再到出兵這整個過程下來,少說也要三五天的時間。

這時間雖然不長,但卻也足夠王爭從容的將錦州包圍打破。

其實王爭要做的並不是將錦州外圍清軍全部擊潰或者殲滅,只需要挑選一個薄弱環節,等到清軍一輪進攻結束精疲力盡開始修整的時候,再搞他一個突然襲擊。

不過世事難預料,誰也沒想到,清軍這次一打就打了三天三夜,王爭不想在這裡耽擱太久,正考慮要不要提前進攻的時候,清軍卻意外的停止進攻回營修整。

所謂戰事無常正是如此,不過若是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也許就能對戰局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所以王爭立刻決定就在這天夜襲。

山東軍自從進入遼東後到現在只暴露了一個騎兵營,這與王爭下的軍令不無關聯。

山東軍一出關,王爭這邊立刻就傳下一道死命令——只殺不俘。

無論遭遇的是蒙古人、漢軍還是滿洲八旗,爲了不拖累行軍速度,山東軍根本不會留下一個活口,甚至連刀槍衣甲這些軍需物資都不拿走,每打完一場戰鬥,往往都要用最快的速度轉進到另外一個地方。

王爭心知肚明,現在山東軍底子太薄,不能和對方硬拼,柿子還是要撿軟的捏。

清軍十幾萬,其中僅僅滿洲八旗勁旅就有五六萬,想吃掉只有一萬多戰員的山東軍甚至都不需要韃子親自動手,摸清動向後,下個命令讓各部的清軍都統、貝勒四面合圍就行了。

近兩萬大軍的行蹤自然不能一直都隱藏住,既然早晚都要暴露,那爲何不轟轟烈烈的幹上一場呢,所以王爭臨時更改了軍議司的部署,用幾天的時間策劃了這次解圍錦州的戰役。

軍議司的戰略部署只是在當時所知道的信息上分析,或許那參謀部在外人眼中頗有些明廷“小內閣”的意思,不過在王爭這裡,依然只是個可用可不用的參謀角色。

說來也很是意外,全殲了那部分正紅旗韃子騎兵后王爭多方打聽,最後才得知死在自己手上的,居然是那位威名赫赫的英親王阿濟格。

這個消息一下子就在山東軍內炸開了鍋,聽到的兵將幾乎都是不敢相信,甚至有不少樸實的兵士還掐掐自己是不是在做夢,人人都有些仿如夢中的感覺。

阿濟格,這等人物在其他明軍的眼中可謂是如同戰神一般的人物,莫說將其斬殺,就連擊敗都幾乎沒有過,居然就這樣被自己擊敗斬殺。

聯想後世聽見的那些阿濟格事蹟,王爭也不由得唏噓起來,這還真是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不過這個時候王爭又是想到,既然阿濟格能被自己殺死,那麼多爾袞呢,應該也不是傳聞的那麼厲害吧。

山東軍帶着連戰連勝的餘威,看見信號之後便是喊殺着從四面衝進清軍大營,伴隨着一陣短暫的廝殺,大門和哨臺很快易主。

幾個蒙古兵匆匆忙忙的在帳內跑出來,喊着蒙古話的時候手裡還拿着彎刀,身上土黃色的草原盔甲有些歪斜。

這個時候,一排約莫五六個山東軍戰兵並排衝來,見到這一幕,幾個蒙古人啞然失笑,漢狗居然也敢偷襲他們的大營?

真是活膩了!

短距離衝刺後,蒙古人中立刻倒下幾個,這些明軍手裡拿着的武器竟然如此鋒利,幾乎是輕易之間就洞穿了他們身上的草原盔甲。

一個小頭領模樣的蒙古人顧不得吃驚,幾乎是立刻就失去鏖戰的心思,眼珠一晃,彎身抓起一把沙土就朝眼前的山東軍兵士撒過去。

這個山東軍斧槍手下意識的擡起斧槍招架,但斧槍的槍桿怎麼能擋住沙土,這戰兵眼睛一下子被混進去不少,儘管還在硬挺着不放下斧槍,但眼睛是怎麼都睜不開了。

這蒙古小頭領嘿嘿一笑,扔下彎刀就朝馬匹的方向跑過去,跑了沒幾步,卻感覺身後傳來一陣勁風。

回頭一看,立刻嚇得魂都沒了,原來是另外一個斧槍手迎頭趕上,遠遠甩出了斧槍。

這斧槍豎直砸下,正好擊中蒙古小頭領的後腦處,頃刻間,這蒙古人連腦袋都凹下去一塊,紅色白的頓時流了一地。

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明神宗平倭詔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明神宗平倭詔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
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明神宗平倭詔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明神宗平倭詔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