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

登州營回到蓬萊已經有一個多月,管清天拿着軍議司覈算的戰損結果在堂上一念,大家當下就是什麼高興的心思都沒了。

王爭也是悲痛不已,這些陣亡在遼東的戰兵,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角色,隨便拿出去一個,就是劉澤清的家丁都比不了,居然就這麼扔在遼東一千多員,不心痛是假的。

不過打仗哪能不死人,特別是對付韃虜,這只是個開始,今後與韃子的大戰小戰說不定還要有多少。

王爭畢竟不是那種優柔寡斷的人,傷心不久很快就想通了,想着怎麼能慰勞一番,讓自己安心的同時,也能讓戰士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王爭來這邊之前曾是部隊服役的士兵,這一想自然而然就聯想到兩個字——勳章。

可不要小看了這小小的一枚勳章,對所有兵士的意義十分重大,後世拿了勳章的兵士都是當成寶,掛在身上行走在外倍兒有面子,精良做工更是能代代相傳。

勳章這件事王爭不可能去問別人,這東西在後世雖然常見,但在這時候怕是他登州營的創舉,當然要細細思量。

王爭讓玉兒研墨,連兩個人續幾夜都窩在書房裡商量,登州營後來聞名於世的勳章也就是在那時定下來的,只是這東西想起來容易,真正畫起來才體會到有多費腦子。

大約是幾天後,完善的勳章草圖連同王爭的親筆文書一同下發到軍議司,經由軍議司層層下達到登州營各級將士的身上。

這勳章看着簡單,卻非經年手藝的匠戶製作不成,不倒十天的功夫便開始陸陸續續產出成品,其實模樣只比銅錢大了一圈。

這頭一種也是最爲稀少的,用純金綴配點玉打製而成,一座迷你的赫圖阿拉城就刻印在上面。

這是專門爲去遼東立了大功的兵士而打造,除了這三千多枚,今後即便是登州營也不再生產,圖紙都燒了,爲的就是物以稀爲貴。

很快,這枚純金的勳章便一一發到了戰兵們的手中,起初大家並不以爲然,覺得這麼一個銅錢大小的金塊塊能值多少銀子,拿着又能有什麼用。

後來聽軍議司派來的文吏細細的講完,纔是有如獲至寶的感覺。

未成想這小小一枚勳章,今後可就是他們榮譽的見證,世上只有這三千多枚,其餘的兵士們不知有多羨慕。

說是發下去讓戰兵們佩戴,但大多數有家有室的兵士哪捨得拿出來風吹日曬,趁着當週的假期便回家好好的封存起來,並且臨走時還不斷的千叮嚀萬囑咐,讓自己老婆兒子當成最重要的東西保存。

這可是自己殺韃子的榮譽見證,說是傳家寶都不爲過,自然要代代相傳。

趁着這次機會,王爭也在登州營內頒行了一整套的勳章制度,除了每場戰役特製的限定勳章以外,登州營還要有上中下三種勳章,獎賞給平日操訓與任務突出的兵士。

不過只有戰役的限定勳章纔是純金打製,其餘的勳章都是銀剛所造,但是這並不影響兵士們的熱情似火。

這三種分爲戰鬥勳章、操訓勳章與傑出軍功勳章,圖案分別是兩把交叉的鋼刀,面目嚴謹正在操訓的披甲兵士,與一頂旌旗飄揚的軍帳。

新增的《登州營勳章軍功條例》中明確規定了三種勳章的獲得方式,勳章每三月與拉練一同結算與發配兵士,一經發下,如何處置就都是兵士們自己的事了,王爭不加干預。

本來王爭曾有些擔憂,因爲這時候的人和後世不一樣,後世通用的東西在這裡不一定能吃的開,但後來卻覺得是自己多慮了。

王爭現在對兵士們的待遇可謂是全大明最好的,不僅餉銀從不間斷,月月足額發放,而且一旦入了正兵籍就有五畝田地的賞賜,這次頒行的勳章制度則讓軍士們覺得榮耀加身,歸屬感更強。

據軍官們上報,說是自打勳章制度開始實行,兵士們每每提及戰兵獲得的赫圖阿拉勳章便是眼紅不已,登州營自此武風盛行。

好比同列奔行的馬兒,只有競爭才能產出更多的良駒,兵士也是這個道理,一支軍隊如果競爭力經久不衰,那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必然直線上升。

王爭看着軍議司報上來的公文也是不斷點頭,今後日常的勳章種類要增多是一定的,但又要巧妙的控制住,既不能過多的發放,也不能發放的太少。

目前自己就只想出這麼多,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正想着,忽然從門外跑來一名兵士,也許是由於勳章制度,這名兵士跪在地上都是腰板挺直,抱拳肅聲道:

“啓稟將軍,京師欽差已到境內。”

崇禎十二年的二月二日,正值春節的前一天,欽差終於從北直隸來到蓬萊,隨同前來的不只是司禮監的人,還有幾名兵部官員。

除此之外,陪同前來的還有登萊巡撫徐人龍與萊州府一應有司官員。

王爭和登州府知府孫化龍立即帶着府城文武官員出十里相迎,接了欽差往蓬萊而去,隨行的官員足有幾百號人,徐人龍更是安排隨從僕人一路吹鑼打鼓,旗牌當先,熱鬧非常。

王爭不禁感嘆,這欽差的排場就是大。

很快,在校場內,傳旨的司禮監欽差太監小心翼翼拿出金黃色的卷軸,慢慢在半空鋪開,咳咳幾聲,尖細的喊道:

“登州府海防副總兵王爭接旨~”

“末將王爭,率登州營衆將士接旨,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爭與登萊兩府的官員立即匍匐跪下接旨,周圍的登州營將士旌旗招展,陣容更是整齊,幾乎是王爭話音剛落的同一時間便立即半跪在地,頭向地面,行迎天大禮。

“登州海防副總兵王爭,率登州營將士攻陷韃虜興京城赫圖阿拉,俘嫩哲等一干宵小奴賊,克謹、忠貞,有大功於朝,着升實授兩級,授總督登萊沿海兵馬備倭都司都指揮使,充任登萊總兵官,掌總兵大印,仍率登州營駐防蓬萊,掌登萊二府海防、備倭,糧械、兵馬調度諸務...”

不過這聖旨還沒完,太監換了一頭繼續念道:

“...登州營將士勇猛敢戰,斬奴級三千,立不世之功,當屬三軍之首,朕心甚慰!營官王爭指揮、操訓有功,加封五品驍騎尉,誇功於天下,是爲,勇冠三軍!!”

“其餘一應諸事,兵部及各部院、有司協調相幫...”

話音落地,全場皆驚。

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
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