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

官軍招安,當年還是闖塌天的時候,劉國能部下十幾營足有數萬人馬,但真正被收編的能有一萬就不錯,其餘的都是被左良玉、賀人龍這些人借各種名義奪走。

想想也是如此,但凡流寇被招安,無論你從前在農民軍中是什麼身份地位,也別想能安安穩穩的當官兵,而且劉國能還打聽到一件令人心灰意冷的消息。

除了自己,其餘幾個沒有反意的義軍頭領都死了。

這不是死於官軍之手,因爲劉國能和張獻忠、羅汝纔不同,他們爲了幫助朝廷和從前義結金蘭的弟兄反目,從此與各路的流寇都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不過你若是能保持原有的實力,起碼自保還是能做到的,可問題就出在這裡,像劉國能這種被招安的頭領都打算跟着朝廷幹,但卻都是被安排個不要緊的官職打發。

爲了配合朝廷的命令,手下原本的老營也是拆的拆散的散,從沒有什麼怨言,可五省官軍還是打心眼裡瞧不起他們這些往日的流寇,加上羅汝才、張獻忠等人復起,對他們的提防也就更深。

到如今,各人手上的兵權沒剩下多少,被昔日兄弟尋仇的時候纔會連抵抗能力都沒有,聽說都是力戰身亡。

劉家雖然是歸德府的大戶,但卻一直沒人有什麼官身,規模再大也就是地方豪強的性質,所以纔會一直被官家欺壓。

所以在劉國能受到山東軍的消息,說是山東總兵願意收編自己部卒的時候,心底其實嘆了口氣。

他只希望對方能和左良玉不同,或者說比左良玉好一些,給自己留下點心腹保命,他總覺着李自成不會輕饒了自己。

“劉遊擊,進去吧,大帥要和你單獨談談。”

這天一早,剛剛受到消息的劉國能來到位於開封府城內的軍營中,聽到門前兵士的話,他深深吸口氣,大步走了進去。

進去的時候,劉國能一眼就見到揹着手站在最北側的那人,帳中除了他自己就只有這個人,自然是那位山東總兵無疑了。

儘管沒看見正臉,但劉國能卻依舊從背影中看得明白,知道眼前這位大帥是個年紀輕輕的小夥子,怕也就在二十六七歲上下,當時就有些吃驚。

從前還是闖塌天的時候,榮陽大會他也名列十三家之一,各方的大王頭目都是見過,無一不是年近四十,虎背熊腰的壯漢,這樣的年輕人是如何駕馭整個山東軍的。

在外面那些畢恭畢敬的軍士個個都是精神抖擻,看樣子比自己的老營都要精銳。

來之前,劉國能自然要做做功課,既然今後要在山東軍下轄混,就要把內部的分制搞清楚,不過知道這些的他卻有些吃驚。

千總這個職銜在其它地方早就爛大街,但是在山東軍內卻不然,能坐到這個位置,基本都是在正兵中自領一營的角色,已然是不簡單了。

守備的職銜,要麼是在正兵中總領一府的大將,要麼是戰兵中的副營官,前者爲一府中地位極高之人,後者則是精銳中的骨幹,隨時可能補正,要是成爲山東十二戰兵營營官之一,更是風光無限。

山東軍中的四名方面大將,是除了總兵以外地位最爲顯赫的,但這四個人除了副總兵黃陽以外,其餘三個在朝廷上也就是個參將的銜頭,只比自己高出一級。

知道全部的劉國能,其實是帶着受寵若驚的心思來的,心道這位山東總兵爲何要給自己個如此高的職位。

他連忙的朝最前方那年輕人跪了下去,一邊報上自己的名號和籍貫,一邊爲自己前一段時間跟着賀人龍來開封城外做出的事情道歉。

不過若是一般的人,在這種時候一般都是要將責任推卸到賀人龍等人的身上,但劉國能卻並沒有提這些,只是不斷的說自己鬼迷心竅,罪該萬死。

“...卑職只求大帥法外開恩,能給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些話王爭聽過不少,一般人被招安也就是說這些,不過劉國能話中的態度卻也能聽出些真誠。

招安的形式劉國能見過一次,若是按官府常見的套路,這個時候那山東總兵無非就是要說些皇帝聖明的話。

不過劉國能低着頭跪在地上,卻聽王爭說道:

“劉家原本是歸德府地方望族,因爲受了商丘知縣與陸家等豪強的污衊,這才被扣上叛賊的帽子,本帥都已經調查好了。”

聽對方講到這裡,劉國能眼中先是不解,而後再是濃濃的驚喜,這時又見王爭朝他微微一笑,溫和的道:

“如今河南等地戰亂紛紛,遼東戰事吃緊,所以本帥已經提你爲山東軍駐開封府正兵統領,你所部兵馬盡數充爲山東軍正兵。”

說到這裡,王爭向前走了幾步將他扶起來,道:

“至於商丘知縣和陸家,本帥已經知會了李巡撫與歸德知府,相信不久後便會有相應處置。”

反應過來後的劉國能眼中已經帶有淚花,拼命的“通通”磕頭,帶着哭腔說道:

“大帥大恩,某劉國能此生不敢忘!”

王爭方纔話已經說得夠清楚,劉國能不是傻子,山東軍在開封府的除了王爭親率的十二營戰兵以外,根本沒什麼正兵。

任命自己爲開封正兵統領,也就是將兵事將全權交給自己的意思,劉家在山東軍的扶植下也將在歸德府重新破土,漸漸的成爲一方豪強。

“劉統領你這是做什麼,快起來,山東軍在戰時沒有跪禮,今後你還要和其餘的兄弟多多學習軍禮。”

王爭與他微笑說了幾句,背手轉過身去,淡淡說道:

“如今遼東戰事吃緊,料想本帥不會在河南久留,到時這開封府一應諸事可全交劉統領了,還有,杞縣李氏那邊,你需要多跑跑。”

杞縣李氏的事情劉國能已經聽說過,居然是山東軍議司左軍議李巖的親族,據前段時間傳出的消息來看,開封府地方豪紳的事情也就是李氏做主,自然需要多多協商。

山東軍是督臣楊嗣昌檄令援剿的客軍,只要還有人在這河南地界上就依然能打着援剿的名頭,不過這名頭也不能做太多事。

好比聚耕農莊,很多事都需要藉助豪紳的名義暗中進行,麻煩的很。

接下來的幾月,由於杞縣李氏和劉國能的互相協助,再加上山東方面增派了不少民夫,所以很快就在開封一帶建起了幾處農莊。

這些農莊是以李氏的名義搭建,但內中卻依然是王爭在操控。

求訂閱,求推薦,求月票,下一更十一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明神宗平倭詔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
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明神宗平倭詔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