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

高起潛爲監軍,十月底,督關寧大軍十幾三萬,號稱五萬出京,兵未至,皇令先到。

原來是崇禎皇帝下旨,嚴令總督天下兵馬的盧象升不可貽誤戰機,速與建奴決戰,將其驅趕出京畿之地,以保社稷平安。

盧象升接到聖旨,仰天哀嘆,連道不可,欲與崇禎平臺相見,但崇禎不許,反倒再次下旨,令盧象升速與建奴決戰。

不得已,盧象升召集衆將連連商議後,定下十一月份出兵......

就在盧象升整軍備戰的時候,千里之外的建州衛,被建奴尊號爲“興京”的赫圖阿拉城十幾裡外皇覺寺。

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一座雕像建在皇覺寺不遠處高聳而立,雖飽經風霜,卻堅挺依舊,這座雕像的主人騎着高頭駿馬,披着八旗鎧甲,頭上戴着的也是避雷針頭盔。

下方用滿文和漢文刻印着數個大字,這時候一支約莫數十人的小隊伍悄悄行進到這附近,見到四下無人後這纔將目光放在這雕像上。

只見這雕像下刻着的赫然便是——“天眷大清文武從昌運高皇帝”十二字。

即使是再不明事理的人,見到這一行小字也能明白這座雕像代表的人是誰,正是讓天下漢人提起便咬牙切齒的老奴酋努爾哈赤。

王爭擡起頭看着雕像上神態自得,自信環身的努爾哈赤,卻是狠狠的啐了一口,正要下令將雕像砸毀,卻立刻意識到如此去做的大爲不妥。

這是在清朝皇覺寺門前的奴酋雕像,砸毀的動靜太大,難免會打草驚蛇,不能爲了自己一時的快意斷送了全盤謀劃。

登州營自從進入建州衛地界後,便規定了行軍路線。

王爭統帶兩總,其餘三總分別由黃陽、董有銀、高亮三將統帶,白日進入深山紮營,夜晚走出行動。

這麼做雖然安全性大大提高,卻使得登州營潛入到赫圖阿拉城下比預期多花了一倍的時間,到了現在,除了最後三日的保命糧以外,登州營只剩下了十天的糧食。

這個消息被王爭封鎖下來,只有登州營的高級將吏才知道,他們每一個都清楚的明白,這次登州營真的是背水一戰。

這是場豪賭,若勝,可以大捷聞名天下,若敗,自當身死名烈,王爭儘管敬仰,但心中卻不想當個受萬人敬仰的烈士,他的野心大着呢!

若是攻不下赫圖阿拉,那整個登州營的精銳將盡數喪失在建州,以往擁有的一切,都將化爲過眼雲煙!

登州營這個大機器用超負荷功率在運轉,這造成的效果也是建奴絕對意想不到的,僅僅用了三天,登州營各部便完成了在赫圖阿拉城外的合圍,而且逐漸逼近。

十月二十一日,登州營秘密將皇覺寺封鎖,扣押寺內所有僧侶後,這裡便臨時成爲王爭召集衆將的地方。

王爭穿着鐵甲在大雄寶殿上來回踱步,看了一眼神像,回頭問道:

“亮子,你說的可是真實情況,這消息若是不屬實,大家可全都要死在這裡!”

高亮聽到後,立刻抱拳道:

“稟將軍,末將所說都是實情,據軍士們連夜觀察,赫圖阿拉城並沒有實行宵禁,而且就連夜晚,也沒有關閉城門!”

見到衆人驚異的神情,高亮怕大家不信,又是保證道:

“末將願立下軍令,若情況不屬實,便不回登州!”

王爭點點頭示意知道了,但心裡仍然不敢相信。

他已經料到赫圖阿拉有重兵防護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絕不會想到,建奴竟然自大到這種地步。

事實上,王爭早先已經在寺院的和尚口中瞭解到虛實。

清軍在赫圖阿拉城內駐軍並不多,只有鑲黃旗甲賴額真一名,被皇太極封爲“興京將軍”,下轄牛錄額真十名統帶清兵三千。

除此之外,城內還有巴牙喇護衛營三百餘員,不過自從遷都後,巴牙喇營唯一負責的便是汗王宮內的努爾哈赤親族,向來在汗王宮內不出一步,對於城內情況更是不聞不問。

經過數十年的鏖戰,清兵早就不將明軍放在眼裡。

在他們的印象中,赫圖阿拉這個名字代表的是“天眷興盛”,就連一些八旗族人都是禁忌,更別提中間還隔着大半個遼東的明軍,就算前線後撤幾百裡,他們也不可能打到這裡來。

不過這三千清兵與一個巴牙喇護衛營,還是足夠頭疼,若是強攻不說能不能攻得下來,損失慘重是一定的。

如今得到赫圖阿拉城根本沒有設防的消息,王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好像所有人都以爲這是一塊硬骨頭,沒有人敢去啃上一口,等你狠下命來上去啃了一口,卻發現是一塊肥肉。

王爭同衆人細細的討論如何才能以最小的損耗拿下赫圖阿拉,畢竟這裡雖然不設防,但在城內的也是三千清兵,不比三千水賊。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出來的都是久經陣戰的精銳,人數又多於清軍,所以大家並不懼怕清兵,都是躍躍欲試,不斷的請戰。

將領們激動是因爲看見了天大的功勞可以奪取,但身爲主帥的王爭卻需要審時度勢,儘管心情一樣激動,卻要盡力去平復。

商議半日,最後還是黃陽提出一個點子。

赫圖阿拉城內住着的是努爾哈赤親族,城外也住着上萬人,這些人多是一些不被待見的漢人、蒙古人。

這些人在城外整日車水馬龍的熱鬧,登州營兵士想混進去也很輕鬆,只要搞上一身破破爛爛的衣物套在身上,那些守門的旗丁怕是都不會仔細瞧上一眼。

城雖然進不去,但神不知鬼不覺的潛入到城下卻很輕鬆。

這個點子提的極好,王爭沉吟半晌後也是採納下來,又在衆人面前誇讚了黃陽幾句,不過他仍是不驕不躁,並沒看出來什麼十分高興的神情。

赫圖阿拉不似盛京那樣有八道城門,只有兩道城門爲鑲黃旗駐守,城樓也並不算高大,頂多只有十丈左右,這與城高池深的蓬萊城形成鮮明對比,。

王爭不明白,從這樣一座簡陋的城池走出的野蠻政權,居然能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從這種落後地方走出的軍隊,竟然能號稱戰無不勝。

歸根結底,還是現如今的明朝腐敗到了根子上,崇禎皇帝即位後雖然勤政,但終究大廈將傾,難以挽回。

若王爭沒有來到這裡,現在這赫圖阿拉城下仍舊會一直相安無事下去,直到韃子入主中原...

潛入的行動中雖然戰士們刻意避免與外人接觸,但天下終究不會有太過順利的事,就在第七天。

登州營剛剛完成合圍潛入,王爭還沒來得及下令總攻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
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