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

崇禎十六年十五日凌晨,平時繁華的南京城卻顯得有些冷清。

每逢大戰降臨,無論何等繁華的城市都會遭受重大打擊,南京城自然不例外,山東軍從圍城到攻克一共用了一日一夜。

在這一日一夜裡,南京城被圍的水泄不通,就連水城都有幾百艘大小型水師戰船圍堵,水軍右統領江大奉了王爭的軍令,早早的封鎖了水城。

不過水師的目的是封鎖,並不是攻克,因爲南京建造不易,若是用重炮擊毀,修復更是難上加難,損失極大。

考慮到這一點,王爭已經在力所能及的不動用重炮毀壞南京城。

南京城最爲繁華的地帶自然是鼓樓街無疑,這裡平素到處都是士子們吟詩作賦,沿街喝賣的小商小販和行人如同行雲流水一般。

不過這一天,這些統統不見了蹤影,只是一隊又一隊手持刀槍來往巡視的山東軍兵士,南京城甚至有一些民居冒出滾滾黑煙。

昨夜,山東軍入城後,城內旋即大亂,官軍成爲亂兵,很多混跡城內的不法之徒趁機作亂。

這些都在王爭的考慮範圍內,山東軍進城內立即就有一部分兵馬開始進入大街小巷平亂,不過事情出了點差錯。

因爲誰也沒來過南京城,沒想到居然這麼寬大,足有尋常州城的數倍,就連山東軍境內極其繁華的蓬萊、濟寧等地都比不上三分之一。

況且山東軍又是分從各地入城,內城外城的城門,還有各處敵樓垛口,運河的枝脈合流,南京城內簡直像個迷宮。

起初的時候,山東軍雖然全力以赴,但卻並沒能立刻制止亂象,爲了保險起見,董有銀、黃得功等人均採用了由外到內的地毯式搜查。

這也是山東軍素來穩妥的做法,雖然會拖慢速度,但勝在仔細認真,好在太監盧久德手下的京營兵士是本地人,在他們的帶領下,山東軍很快就把每個街巷都搜查乾淨。

“咔嚓...”

忽然響起不起眼的聲響,古樸的民居中露出一道縫隙,一雙靈活的眼珠露出來來回查看。

果然,此時街上冷清得很,除了山東兵基本沒有其他人。

“孩兒他爹,怎麼樣?”

聽到婦人詢問,中年男子小心翼翼的把房門關上,說道:

“不知道,還沒人出去,看樣子城內的官軍是完了。”

“孩兒他爹,官軍有什麼好,欺壓咱們這平頭老百姓,還不夠多?”

中年男子嘆了口氣,擔憂的道:

“一個婦道人家,你懂什麼,咋知道這山東兵比官軍要好,現如今這天底下,哪還有咱們的活路,還是再等等。”

城內百姓會有這樣的對話也是正常,儘管山東軍在江北各地受人愛戴,但是由於江南士子們不遺餘力的宣傳,王爭所率領的山東軍早就成了豺狼虎豹。

得知破城的消息後,無論大戶們還是普通百姓,第一個想法就是緊閉門窗,自掃門前雪,生怕自家遭了兵災。

“得得得......”

忽然間,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一名身披鐵甲的山東軍戰兵哨官策馬停在鼓樓外,舉起手中文書大聲喊道:

“城內百姓聽着,安東候軍令:敢有掠人財物及婦女者按軍規處置,殺無赦!!”

“城內百姓聽着,安東候軍令:敢有掠人財物及婦女者按軍規處置,殺無赦!!”

喊了幾聲後,哨官看見周圍依然沒什麼動靜,當下也沒什麼意外,卻是從胸間掏出張告示,轉頭將其貼在顯眼的地方,這才上馬離開。

他離開後不久,鼓樓的二樓、三樓窗戶被人打開,露出不少面露沉吟的縉紳們,都在互相商量着什麼。

周圍的民居中則是像剛纔那樣逐漸開出一條門縫,許多百姓帶着遲疑的目光走出家門,來到告示旁邊仔細觀看。

最開始剛出門的時候,他們還是慌張的看着周圍,彷彿稍微有點動靜就會回頭狂奔回屋。

本來貼告示這種活都是由城內的步卒負責,但是南京城太大,步卒要想貼滿城內基本上一天就過去了,王爭只能動用部分騎兵,就這還用了半天功夫。

山東軍佔領南京城的第二天夜裡,南京城依舊非常寂靜,但是第三天一早,南京城內開始有百姓和商人走出門,整理倒塌的貨架和物件,商鋪開始陸陸續續的重新營業。

第三天的南京城依舊有些冷清,但卻比前兩天好了不少,一直到了五天後,南京城才恢復正常情況的一半。

即便這樣,南京城的繁華,依舊讓王爭等人歎爲觀止。

幾個百姓走出房門,三男兩女,他們蹲在地上默默無聲的將攤位擡起來,把散落到地上的手工品撿起來整理到一起,準備重新售賣。

畢竟,無論這南京城的主人怎麼換,只要不去擾民害民,日子一樣要照常過下去,從這幾天的情形來看,沒準比朝廷掌管的時候還要好。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只在乎跟着誰能吃飽飯穿的暖,過上更好的日子,其它什麼正統不正統,那都是生活穩定富足之後的事情。

中年男人蹲在地上,忽然聽到周圍寂靜下來,回身看了一眼,發現不少人都捂着嘴不斷後退,不斷低聲議論,好像看見什麼可怕的東西。

他擡眼一看,當時嚇得一屁股栽倒在地上,就連手裡的東西都顧不得,趕緊將頭深埋在地上,只希望對方能趕緊過去。

可他越聽越覺得不對勁,沉重的腳步聲離自己越來越近,最後停留在耳邊,一隊山東軍兵士竟然開始幫助他們整理貨架。

這中年男人擡起頭不可置信的看了看自己媳婦,官兵會幫百姓整理貨物,怎麼可能?

事實上,前不久王爭下令,一部分的山東軍兵士到城內幫助百姓和店鋪整理貨物,並且維修一些因爲作戰而受到嚴重損毀的民居。

山東軍的兵士們將刀掛在腰間,把虎槍和斧槍背在身後,戴着手套走到街上幫百姓重建家園,根本沒有士子們宣傳的那樣蠻橫。

忽然間,十幾個騎兵從南由北直奔進皇城,手中舉着一張紙,邊狂奔邊大聲喊道:

“安東候軍令,召各地州府官員進城!”

“和州願迎山東大軍入城!”

“鎮江知府聽侯爺至南京,將於明日親自前來,商談鎮江府官軍改編爲鎮江營一事!”

不斷有騎兵來回經過,出去的人基本都是傳達安東候王爭的各種軍令,往往是讓民心安定之舉。

不斷有山東軍兵士在內外來回跑動,將平素橫行街裡的地頭蛇抓住關押起來,還有那些到處刻字留名的士子。

士子們平素有個習慣,那就是吟到興頭上會朝牆壁上刻字題詞,這自恃風流的舉動,倒能讓山東軍十分方便的抓人,而且還是查有實據。

宵小之輩往往會躲,山東軍戰兵大戰可以,但是鑽到大街小巷抓人這種活就有些不擅長。

可士子們非常好抓,這些人往往集中在一起,美其名曰什麼詩會茶話,山東軍派一隊兵士過去,一個人能抓兩個,就跟到農舍裡逮雞沒什麼分別。

罪名也很好編排,在這種大亂初定的時候,沒有誰會再關注這些光說不做,空談大道理的東林士子,說他們是蠱惑人心,直接扔進去等待分配就行。

順帶一提,對山東軍有諷刺意味的,都會有軍兵去拿人。

有些不太好動作的,像錢謙益和侯方域這些,就會列個名單出來,派一些足夠身份的大將去拿人,王爭也可能抽空親自去和他們玩玩。

話說回來,那些直奔入皇城的騎兵,往往都是傳回來南京周圍境縣歸附的消息,例如某地知縣開城迎接山東軍入城,某地官兵接受山東軍的整改。

情況十分順利,山東軍攻克南京後,事情總算是朝好的一方向發展,周圍的一些縣境早在幾天前就派人表達歸附之意。

董有銀和黃陽分成兩路,前往和州與鎮江府整改外系,成立山東軍下轄的和州營與鎮江營,都屬於外系。

王爭進來之後,興高采烈的來到皇城,基本上別的地方都沒留意,因爲這是真正意義上看見的第一座文化古都。

不過還是有些失望,洪武年間大明的皇城,眼下並沒有什麼威嚴的感覺,只是充滿了淒涼和落破。

皇城內到處都是累積了一定厚度的落葉和碎石,裡面的桌椅和御案上佈滿了灰塵,應該很久沒有清掃和整理。

至少目前來看,這皇城還遠遠不能住人,所以王爭暫時住在軍營內,下令修復皇城。

戰兵們進來之後,首先進行了搶救性修復,五天過去纔將一個武英殿清理的差不多,看起來還像那麼回事。

其它地方不是王爭不想清裡,因爲眼下要用刀人力物力的地方太多了,有個能議事的地方就夠了,皇城剩下的部分只能慢慢來。

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幫助城內百姓修復被戰亂毀壞的民居,還有沿街堵塞的雜物和屍體,都要儘快清理出來,恢復南京城的流通。

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十章:意外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
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章:西方與東方的較量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十章:意外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