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

六安州城下,一座營盤靜靜佇立在原野上。

城上滿是身穿紅色衣甲,手持嶄新長槍的山東軍外系兵士,幾名什長聚在一起,一邊朝對面“高”字旗號營盤指指點點,一面漏出些許不屑的表情。

駐紮在州城內的六安營,隸屬於山東軍外系,營官原來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千總,山東軍入城後有功,被提拔爲守備,麾下三千名外系兵。

要說整個廬州府境內,經過山東軍改編和裁撤的原朝廷兵馬總數至少要有幾萬人,這些兵馬分成數個營駐紮在各地,級別最高的是一名有朝廷參將銜的山東軍主將。

據說這名主將原來曾是巡檢司的鹽丁,跟着王爭一步步走到今天,屢立戰功,所以纔得到了這麼一個外放的實權差事。

幾名什長好像聽到什麼動靜,頓時放下嘴邊的閒聊,正色揮手下令。

不多時,厚重的城門被下面肅立的山東軍外系兵士推開,隨着一陣馬蹄聲,三位穿戴精細盔甲的將官由南北大道,寸刻不停的縱馬疾馳出城。

城外的高傑部大營,仍是一片懶懶散散的景象,幾名穿着破爛紅衣的官兵,手裡拿着槍頭都不知道飛到哪去的長槍站在牆上。

高傑是潼關之戰中倖存的唯一一個還沒有戰死或投降大順的總兵級別大將,原本他帶着幾萬部衆追隨孫傳庭與李自成決戰,失敗之後便一直髮足狂奔。

途中逃到湖廣境內的時候,他陡然間聽聞孫傳庭戰死的消息,當即是又驚又懼,緊跟着沒幾日,就又傳來白廣恩投降李自成的消息。

高傑深知李自成和自己有奪妻之恨,投降大順一途徹底封死,而且白廣恩對自己所部動向盡知,所以不敢久留,只能繼續向南狂奔。

一路上高傑不斷收攏潰兵,可一昧逃跑很容易喪失軍心,部下就這樣不斷收攏和潰散,也才勉強維持在五千多人的數量,當然了,這其中少不得大量的老弱摻雜。

現在的高傑正處於人生最低谷之時,用走投無路,入地無門來形容最爲恰當,可就是這個時候,他偶然聽聞原秦軍將領左光先和河南總兵陳永福歸順山東的消息。

這件事在高傑眼裡就像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已經容不得多想,爲了躲避大順軍的追殺,只能慌不擇路的逃到剛剛被山東軍攻佔的廬州府。

“大帥,有人來了!”

“是誰?”

高傑聽到門外親兵稟報,顯得十分慌張,幾乎是立即從座位上站起來,不待那親兵回話,便是從門外正正走進來三個人。

爲首那人,腰間掛着腿裙,走起路來精光閃閃一大片,其餘兩人身上同樣披掛整齊,頭戴鐵盔紅纓,就連手上都有手套包裹。

“來者何人?”

高傑暗暗一驚,雖有此問,但心中的答案其實已經七七八八。

爲首那員將官正色昂頭說道:

“本將乃是安東侯爺帳下,廬州府外系兵馬副將劉勝安,這兩位,一個是山東歷城軍校一期結業學院黃棟,一位是南京來的標兵信使。”

聽了這話,高傑總算是放下一口氣,眼下他就像沒孃的孩子,手裡的兵馬看似不少,但在這種亂世根本連保護自己都做不到。

來的都是山東方面的能人,雖然那歷城軍校一期學員他沒聽說過,但看這裝束,顯然也是十分重要的角色。

當下,高傑放下尊卑,低頭道:

“幾位總算是來了,快裡面請。”

“不必了!”劉勝安一擺手,在高營主帳上下環視一眼,看樣子是怕玷污了自己這新式精造的全套甲,只是站在門前說道:

“侯爺有令,要親自見見你,這就跟我們走吧!”

高傑顯然有些猶豫,畢竟這麾下兵馬纔是在世道安身立命的資本,雖說高部戰鬥力不強,人數也多是東拼西湊,但最起碼比什麼都沒有要強。

看見他眼中猶豫的神色,黃棟冷笑一聲,雙手環胸走向前幾步,拿起武器架上的一根鐵杖,邊撫摸邊道:

“高總兵,你要正視自己如今的地位!”

“就你高部這點人馬,最後經過裁撤留下來夠格入冊外系的,人數絕不超過兩千,怕眼前的六安營都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

說到這裡,黃棟輕鬆的將鐵杖放回去,靜靜說道:

“侯爺麾下光是戰兵就有四大營、明威中軍十萬之衆,外系、嫡系正兵各營,還有地方的外系兵員,保安司幹吏,緝鹽司鹽丁更是數不勝數,你這點人馬,又算得了什麼?”

“高總兵,人要向前看!你和李自成有死仇,當今朝廷無能,還能走哪一步,既然這步棋都下了,就要走到底纔是。”

這鐵杖是高傑專用兵器,尋常都要兩三個兵士共同擡舉才行,高傑更是常常單手持杖在軍中揮耍,以示自己力大無窮,並且因此得意不已。

這一個什麼歷城一期畢業的學員,看樣子文質彬彬,但手中竟然有這麼大的力氣,拿着自己的鐵杖觀看許久,竟然臉不紅氣不喘?

而且這人說話間抑揚頓挫,條條是道,在高傑看來,簡直是少見能文能武的全才。

由此看來,人稱山東軍人才輩出,倒不是虛言。

想到這裡,高傑舉目望去,看見營內的老弱病殘,覺得這人所說不假,目前自己也只有歸順山東一條路可走了。

當下,他回身吼道:

“來人,收拾大營,等待山東軍來人改編!”

......

高傑囑咐自己親信配合山東軍改編裁撤之後,自己則是帶着十幾個親兵,騎上馬跟着那位來自山東的標兵前往南京。

廬州府到南京,需要在合肥城南三十里處碼頭租借船行的船隻,不過上次董有銀率部經過的時候爲避免麻煩,已經一道將船行買下來,所以現在就沒什麼租用一說了,全是山東軍的船。

沿途的道路並不平坦,但勝在安穩,這其實是高傑這輩子經過最安穩的地方,廬州府和南京近鄰的一帶已經被山東軍佔領一段時間。

王爭已經在此建立初步政權,所以到處發展的都很快,城管局下屬三司分署用最快的速度在各地建立起來。

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
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