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

來人帶着豐厚的禮品,並且聲稱沒什麼特殊的要求,只是希望山東軍對徐州的大戶們一視同仁,庇護他們的安全就好。

說起來也是,眼下敢和順軍和西軍作對,真正有能力在這些流寇手中保護他們這些大戶地主的,也就是安東候王爭的兵馬。

聽到這這話,王爭自然是笑呵呵的滿口答應下來,只要是有了名目進入徐州,到時候這些人可就是案板上的魚肉,怎麼揉捏還是今後的事情。

過年這幾天,除了徐州來人較早以外,像是歸德府的孔巒,濟寧商會首領的郝掌櫃,還有睢州的鄧茂、陳璜等外系將領、文吏都是過了幾天纔派人前來送禮。

山東內部也是一樣,平度州的費鵬飛、鹽幫首領範若海同樣是備齊了厚禮,不過與外系不同,這些人是直接親自帶着人給送到歷城,足見誠意。

說起來,還是山東軍內部這些人覺得王爭平日和家人親近的太少,送賀禮也不是什麼急切的事情,拖幾天讓王家團聚一下也好。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巡撫範若海,監軍陸九在這幾天裡都是親自登門恭賀,態度頗爲恭敬,已經完成了從上司到下屬的地位轉變。

他們都在歷城,往來倒也方便,說不上幾句話便是離開。

除了這些王爭需要單獨接見的各方重要人士,其餘山東軍的將領、軍議司的文官們則是找好了日子,在這段時間裡扎堆前來賀歲,省了王爭一個個接見的麻煩。

他們見到小王毅後往往都是面露吃驚,說什麼有其父必有其子,都是不吝惜誇讚,不過近期有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是關於魯王府的。

去年多爾袞趁着兵諫的功夫偷襲嵫陽,導致安東候王爭落得陷藩重罪,魯王朱以派橫死嵫陽。

那個時候魯王世子還在守陵,並且之前被憤怒的魯王剝奪了襲爵之權,所以繼承者只剩下了朱以派的弟弟朱以海。

不過按規矩,朱以海還不能直接襲爵,要等到崇禎十六年的春季才能行大典祭祀襲爵。

雖然對這些狗屁規矩有些看不慣,但王爭依舊沒有幹待。

得到這個消息的當日,王爭派一個營編制的鹽丁在魯王府的陵寢之地周圍設卡嚴查,不得任何人出入。

據說魯王世子帶家僕試着衝了幾次,但那些鹽丁蠻橫得很,根本不管你是不是什麼魯王府世子,殺了幾個家僕後,硬是把世子連拉帶拽的給弄了回去。

負責此事的鹽丁大頭目顯然非常重視,最後幾天的時間恰巧是過年,可他卻沒有回家和親人團聚,拿着腰刀走進陵寢之地,面對面盯了世子好幾天,就連吃喝拉撒都要跟着。

最後王爭聽到此事後對這名鹽丁大頭目依功進行擢升,考慮到這名鹽丁大頭目沒有回家過年,所以將他調到其家鄉本地的正兵營,充任正兵什長。

王爭這也算是送佛送到西,幫朱以海解決上位的一切麻煩。

這點朱以海其實也想不通,兩方不過是有個利益關係,王爭如此殫精竭慮的想要自己襲爵,究竟是所圖爲何?

不過無論他怎麼想,都不明白王爭心中打算,最後也只能是帶着疑惑在成爲魯王的路上繼續走下去。

就在今年的年初,崇禎皇帝下旨,襲封朱以海爲魯王,主理魯王府,而安東候王爭護衛新魯王朱以海有功,去年的陷藩之罪竟然就這麼功過相抵了。

這個消息委實讓不少人感覺意外,陷藩可是重罪,去年身爲督師的閣臣楊嗣昌陷藩,竟是不敢面對崇禎,畏罪身死。

眼下安東候王爭陷藩,許多人爲此竊喜不已,本以爲朝廷會給予重罰,未成想竟是這般的敷衍了事。

其實不少人對於老魯王朱以派的死因還是心存疑慮,王爭把山東經營的像個四處不透風的鐵桶,往日根本連個小毛賊都沒有。

嵫陽作爲翁州府治,又是魯王府所在,山東軍的正兵大將刑一刀親自於此坐鎮,往日裡都是兵馬雲集的地方,憑山東軍的實力,一支清軍怎麼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潛入到魯王府。

還有發生的諸多事情,說起來也太巧了一些。

正巧那天,山東軍一向嚴密的防務不知爲何卻鬆弛下來,而且鬆弛的離譜,近乎於直接敞開大門迎接清軍入城。

平常到處都是的鹽丁一個人不剩,護莊隊不再巡邏,哨卡都被撤走,厚實的城門變得脆弱不堪,清軍到了那,輕易的一推就算是破城了。

這清軍目的也太過明確了一些,據城內的百姓說,他們根本不在城內燒殺劫掠,一進城就直奔魯王府。

幾個時辰之內,將王府內的人殺了個乾乾淨淨,想要找個活口問一問根本不可能。

這不禁讓人回想起來,從前發生的那些怪異事情。

向來都是膽小如鼠的山東總兵劉澤清,竟然會畏罪自盡,緊跟着劉家在日照無故消失,山東軍每佔領一個地方,當地的朝廷軍將往往都會成批的陣亡和被關押。

最後繼任的明面上看不出來什麼,但時間長了就會發現,其實這些人都是唯山東軍馬首是瞻。

還有那種種撲朔迷離的事件,似乎都在指向同一個人——王爭。

某些想明白後的聰明人,在新年的喜慶晚上,卻忽然感覺後脊背發涼,這個王爭,究竟有多麼深的心思。

......

同樣是春節,滿清盛京城,睿親王府。

春節的睿親王府卻並不怎麼喜慶,依舊顯得莊嚴肅穆,多爾袞手裡捧着一本漢語書籍,正目不轉睛的看着。

忽然,一名侍衛快步走進來,跪在地上叩頭說道:

“睿親王,查到了,查到了!”

聽到這話,多爾袞擡了擡眼,說道:

“先讓本王猜一猜,是不是那個王爭散佈的謠言?”

那侍衛臉上一驚,連忙諂媚的笑道:

“睿親王英明,正是那大明國的王爭!”

揮了揮手,等那侍衛下去,多爾袞自言自語的問道:

“洪先生,王爭此人如何?”

隨着一陣沉重的腳步聲,穿着滿清朝服的漢族大臣邁步從屏風後面走出,沉思半晌,面色似有掙扎,但最後還是說道:

“此子,日後必是大清一統天下的最大障礙。”

聞言,多爾袞冷哼一聲,將書摔到桌子上,負手走到門前,深吸一口氣,看向山東方向,冷冷說道:

“好一齣計換魯王,禍水東引,足見此人圖謀不小。”說到這裡,多爾袞再次冷哼一聲,回身看了一眼洪承疇,微笑道:

“洪先生既如此說,那本王,必除王爭。”

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
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