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看着郭破虜襯着一張略顯老成的臉一聲不吭隨着自己的晝夜兼程的趕路就不由得好笑,這半個多月來兩人吃夠了苦頭。
郭襄不由的想起楊笙來。想起她她微微翹起嘴脣略帶嘲弄的笑容,想起她安靜的坐着仰望天空顧及的樣子,想起她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奮不顧身的時候,想起她一雙平靜卻翻滾着驚濤的眼睛,想起她懶散的靠着樹木的樣子……
郭襄任馬兒向前奔馳,眯着眼睛看着天空。不知道她在天山上還好不好,像那樣一個賴不住寂寞的人卻要居住在冷清的縹緲峰上長達四年之久。
郭襄想起自己離開姑蘇的那一天,楊笙沒有來送自己。那一天是帶着怎樣的心情離開。但是郭襄知道如果楊笙來送了行自己一定會比那更難過。
丐幫不愧是天下第一幫派,三個月前已經查到楊雲失蹤的蛛絲馬跡。郭襄次趟來少林寺一是爲了告訴無色大師楊雲的信息,而是爲了見到楊笙共商對策。
黃蓉收到無色禪師的信之後,就派手下丐幫弟子前去打聽。至兩個月前,黃蓉收集齊所有的訊息總結出來事情的大概。
半年前,一個白衣少女從天而降劫持楊雲,兩人先是向着山東的方向走去,後有折轉向着崑崙的方向走去。至於少林寺排除的五十名僧人則是被另外一股神秘力量牽引,向蒙人大草原追去。
至於那白衣少女是山東海沙幫的大小姐,姓徐單名婉君,武功不弱一手暗器功夫更是出神入化。丐幫弟子也曾到海沙幫中打探消息,但是海沙幫半年前就人去樓空神秘失蹤了。讓人疑惑的是崑崙山上有什麼值得徐婉君劫持楊雲前往的。
楊笙靜靜的聽完郭襄的訴說,作爲穿越人士的她這個時侯也是一團霧水。楊笙輕輕的拍打着手最終問出了一個自己很疑惑的問題,郭襄怎麼知道自己在少林寺?難道是人精一樣的黃蓉猜到的。
郭襄微微一笑,眼睛中透露一雙狡黠。“你從山東一路上走走停停遊山玩水到河南,沿途都有丐幫弟子把消息傳回襄陽。”
楊笙不由的莞爾,丐幫應該是當今天下第一情報網絡。不過崑崙山上又有什麼大的門派勢力想要分的一杯羹了。以後暗戀郭襄崑崙三聖現在應該還羽翼未豐!朱子柳的後人還沒搬到崑崙山上。
楊笙感覺到有什麼東西快要抓住了,卻總也想不起來。到底還有什麼?光明頂。方臘。明教。
楊笙皺起眉頭,略帶紫色的眼睛中閃過一絲殺氣。她怎麼可以忘記明教和方臘呢?雖然明教要一直等到元末才大放異彩,但是它在這片土地上已經存在幾十年了。野心勃勃的方臘,後世傳說中的宋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不是正希望宋朝亂成一團嗎?如果用二哥楊雲要挾父親讓他放棄抗擊蒙古人,在等到蒙哥親征的時候在襄陽兩敗俱傷,他好趁機揭竿而起坐收漁翁之利……
但是楊笙不明白,一走私鹽起家的海沙幫爲什麼爲參與其中。難道海沙幫與明教勾搭上了,這不應該啊!楊笙的確心細如髮,很快就猜到事情的大致。
郭襄見楊笙鐵青,不由得輕聲問道:“楊笙。你知道虛姐姐她們把那個海沙幫的登徒子徐春徐公子怎麼處置的嗎?”
楊笙恍然大悟。她不知道虛美人最後怎麼處置的徐春,但是一定不會好過。這就是江湖啊!想不到一個當初打不上眼的徐春還惹出這麼大的禍事來。
楊笙站起身來,輕輕的說道:“上崑崙!”
楊笙去跟無色禪師告別,派駐守在少寺山下的逍遙派弟子把郭破虜送回襄陽城,又讓手下的人前往大草原尋找父母大哥,自己和郭襄帶着逍遙派弟子坐着馬車前往崑崙。
郭襄本想兩人快馬趕到崑崙山的。楊笙看着郭襄這兩個月來晝夜兼程以致消瘦的只有手掌大小的臉龐否決了這個提議。楊笙乘坐馬車採取了八百里加急傳軍情的趕路方式,每到一處換馬換人連夜趕車同樣可以節約時間。
無色禪師最終還是不放心楊笙與郭襄兩人單獨上崑崙,派了羅漢堂八名弟子跟隨兩人上崑崙。楊笙看見無色禪師略顯擔憂的神色,或許他是擔憂楊雲和那五十名僧人。但是楊笙心中卻無比的疑惑,自從幾十年前少林寺封山以來還沒有像這樣大張旗鼓過,一個小小的楊雲值得羅漢堂首座如次嗎?
郭襄看着楊笙閉着眼睛安穩的靠在自己肩頭傳出均勻的呼吸聲氣就不打一處來。這一路上楊笙做最好的馬車吃好的玩好的根本就失去遊山玩水的,一點都不想是去救人。這也就罷了。可是楊笙還拉着她去縣衙搶劫,堂堂郭二小姐郭大俠黃女俠之女居然淪落到用錢需要打劫的地步,而且還是打劫的官府。
郭襄看着楊笙哪一張漂亮的但卻異常不安分的臉心中涌現出一股無賴。自己雖然被人叫做小東邪,但比起眼前這個一點不遵守世俗規則的人來那是差遠了。
楊笙從郭襄的肩頭挺身坐起來,半眯着眼睛搖頭晃腦的說道:“郭襄,你才我在山東遇見誰了?”
郭襄沒好氣的問道:“誰?”
楊笙像沒長骨頭的蛇,從新軟軟的躺在郭襄身上,“神鵰大俠!所以我纔不到山東去查詢海沙幫。”
果真郭襄的精神一下就來了,一雙大眼睛睜得瞪大,使勁的拍打着楊笙的頭,“什麼時候的事情,你怎麼從來沒有說過?”
楊笙眯着眼睛,將從縹緲峰到山東的所有事情包括在酒樓裡遇到楊過和神鵰的事情詳詳細細的說了一遍,當然她省去了到全真堂偷《先天功》不光彩的那部分。
郭襄捂着腦門,想到楊笙讓神鵰大俠請吃霸王餐的事情,不由的感嘆楊笙實在是沒救了。
郭襄看着楊笙滿不在乎的臉不由的想到,如果那一天楊笙對大宋皇帝的寢宮感興趣了,她是不是會把皇帝老兒趕出去自己搬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