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

信仰危機是問題,同樣也是機遇。這個時候羅馬教廷自顧不暇,爲政府插手教會內部事務創造了有利條件。

政府有權懲戒神職人員,那麼從今往後教會就只能裝孫子了。

要不然就查你違反教規,多得不敢說,十個神職人員中查出七八個違反過教規的,那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剩下的兩三個也不要得意,沒有違反教規,那也只是暫時的,或者是沒有查出來。只要政府願意,早晚都可以查出問題來。

落井下石的遠遠不只是弗朗茨一個,信仰危機讓教會在民衆心目中的地位大減,各國政府不約而同的削減教會特權。

隨着這場風波的結束,歐洲大陸持續千年的皇權和神權之爭也落下了帷幕。這一次皇權取得了全勝,教會喪失了翻盤的機會。

這都是未來的事情了,拿破崙三世現在還來不及享受勝利果實,亂七八糟的思想不斷在法國刷新民衆們的三觀。

反對教會的民衆和支持教會的民衆在巴黎大街上大打出手,還有人動了槍。最後還是拿破崙三世下令駐軍救場,平息了這場大戰

潛伏的革命黨人還以爲革命時機到了,紛紛跳出來搞事情,一時間巴黎羣魔亂舞。

巴黎亂了,意大利地區亂得更加厲害。紛亂的局勢,讓革命黨人看到了機會。

意大利青年黨創始人馬志尼和意大利民族獨立救國軍領袖加里波第都已經秘密回國,準備發動武裝起義,推翻法國人的統治。

起義還沒開始,起義軍內部就發生了分化。思想領袖馬志尼和軍事領袖加里波第發生了觀念上的衝突。

加里波第激情飛揚的說道:“拿破崙三世的行爲,已經和教廷發生了決裂,羅馬教廷現在恨不得殺死他。

現在是最好的機會,我們可以聯合教會的力量發動起義,一舉推翻法國人的統治。”

意大利革命黨的力量非常有限,內部又分成了大大小小十餘個組織,大家只是在英國人的調和下暫時聯合了起來,實際上內部依然是各行其事。

爲了早日趕走法國人,加里波第主張聯合教會,利用教廷的實力推翻法國人的統治。

馬志尼義正言辭道:“不行,和腐朽的教廷聯合,這根本就不是革命,無非是給意大利換一個統治者。

我們革命的宗旨是趕走法國人,推翻封建統治,建立一個統一、自由的意大利。”

意大利青年黨的綱領中,封建統治也包括教廷,從一開始雙方就站在了對立面。

這一思想,已經在意大利地區廣泛傳播,獲得了大多數革命黨人的認同。

最初的目標是趕走奧地利人,現在換成了法國人,除了現實需要外,還有各方妥協的結果。

爲了降低難度,革命黨人決定先選擇頭號大敵法國做敵人,等趕走了法國人後,再考慮奧地利的問題。

理念上的分歧,讓革命黨陷入了分裂。這不是加里波第和馬志尼兩人不顧大局,而是他們個人妥協也沒有用。

這兩種觀點,在革命黨內部都有一幫支持者。誰都知道全世界最難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灌入別人的腦子裡。

經過了法國人的打壓,現在革命黨的主力都是熱血青年和理想主義者,這些人革命立場非常堅定。認定了的觀點,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起義還沒有來得及爆發,革命黨內部就先分裂了。不對,他們就從來沒有統一過,就連革命領袖都有十幾個,只不過加里波第和馬志尼影響力最大。

前者領導過武裝起義,是革命黨的武力擔當;後者是意大利大統一思想的提出者,是革命黨的思想領袖。

談不攏起義還是發動的,約翰牛的錢不好拿。革命黨人不事生產,要是沒有英國金主的資助,他們早晚都會被餓死。

事實上這個年代,歐洲很多革命黨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嘴裡含着高大上的口號,背地裡卻幹着男盜女娼的勾當。

沒辦法,人都是要吃飯的。革命黨人也不例外,要麼抱上一個金大腿,要麼就只能自食其力。

“自食其力”可不是那麼容易,革命黨人可不是一個兩個,又有眼高手低的臭毛病,想要養活這一大幫子人,可不是那麼簡單。

指望國民捐助,不如說是讓資本家們捐助。革命黨基本上都是通緝犯,國內根本就無法公開露面。

普通人兜裡本來沒有幾個錢,就算是他們肯慷慨解囊,那也是杯水車薪,只能靠數量湊。這又增加了暴露風險,知道的人多了也就不存在保密了。

最後還是隻能指望資本家掏錢,畢竟他們的實力雄厚,只是需要接觸有限的幾個資本家,就能夠籌集一筆經費,暴露的風險大減。

然而資本家們的錢不好拿,人家冒着生命危險支持革命,那也是要有回報的。

等革命成功後獲得回報,那是不可能的。沒有幾個資本家會那麼蠢,大部分人都不會看好革命黨。

就算是革命成功,也不等於他們能夠掌權。光有投入,看不到回報的買賣,可沒有幾個資本家做。

爲了獲得資金,替這些金主幹一個見不到光的勾當,也就不奇怪了。很多時候革命黨等於白手套,專門替資本家幹髒活累活。

當然,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替人背黑鍋的。警方查不出來的案件,就往革命黨身上推,那也是常有的。

有節操的革命黨人自然也不少,只不過這部分人通常都比較窮,需要自己出去工作賺錢。

大部分革命組織連發動一次起義的經費都湊不齊,迫於無奈這些人不得不和外國勢力接觸,以獲得經費援助。

那怕明知道是與虎謀皮,現實也逼得他們不得不妥協。

意大利革命黨就在現實面前選擇了妥協,面對法國人要是沒有支持者,誰都沒有取得勝利的信心。

這還有弗朗茨的鍋,當年打撒丁王國的時候下手太狠,打擊到了意大利人的自信心,讓他們對列強有濃濃的恐懼感。

後來加里波第領導那不勒斯民衆起義的時候,又遭到了法國人毒打,讓他們明白了什麼是“實力差距”。

這次意大利起義,還是英國人連哄帶騙的結果。倫敦政府向革命黨人保證,只要起義能夠成功,他們就會組織歐洲各國一起出面干預。

要不是有英國人背書,革命黨人也不敢放手一搏。畢竟前不久,他們才僥倖逃脫法國人的追殺,從意大利流亡到了不列顛。

加里波第不相信英國人的承諾,如果有的選擇,他也不願意這個時候發動起義。爲了增加成功率,他選擇拖教會下水。

“尊敬的馬志尼先生,現在最重要的是趕走法國人,讓意大利獨立建國,別的問題都可以押後處理。

教會的問題,革命成功了,我們有的是時間處理;要是革命失敗了,拿破崙三世會替我們處理。

到了現在這一步,起義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爲了勝利,我們必須要進行妥協。”

這個說法沒有毛病,拿破崙三世正在打壓教會,要是有現成的藉口送上去,肯定不會錯過。

馬志尼勉強接受了這個說法,不接受也不行,英國人花大代價把他們秘密送了回來,不折騰點兒動靜出來,怎麼可能交代得過去。

不過要說服手下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現在的理由還不夠,想要理想主義者們妥協,那不是一般的難。

……

磕磕碰碰之下,意大利人還是在1870年聖誕節前發動了武裝起義,在教會的暗中幫助下,起義軍一舉佔領了羅馬。

意大利地區羣情涌動,在革命黨人的策動下,各地起義層出不窮,彷彿新一輪的革命浪潮又爆發了。

突如其來的羅馬大起義,如同在拿破崙三世臉上打了火辣辣的一巴掌,爲新生的大法蘭西帝國蒙上了一層陰影。

凡爾賽宮,怒氣沖天的拿破崙三世當即咆哮道:“陸軍部立即派兵鎮壓,不惜一切代價,給我儘快撲滅這次叛亂。

把革命黨的首腦通通給我絞死,沒錯就是絞死,這次不用留情,都給我殺無赦。”

顯然,這個時候的拿破崙三世已經被氣炸了。最近的糟心事太多,已經超過了他的忍受極限。

陸軍大臣帕特里斯·麥克馬洪連忙回答道:“是,陛下。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今天平叛部隊就會開拔。”

皇帝陛下生氣了,那就必須要拿出最大的效率來。帕特里斯·麥克馬洪還是知道後果嚴重性的,不管怎麼說這個姿態必須要做出來。

當天就要部隊開拔前往鎮壓叛亂,從時間上來說確實緊了一點兒。不過沒有關係,只要自家部隊動了,那麼就可以給皇帝一個交代。

這是政治藝術的體現,必須要幹得漂亮。革命黨實力還不被帕特里斯·麥克馬洪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只要大部隊到了,隨時都可以剿滅叛亂。

唯一的難度在於怎麼把敵人一網打盡,不給未來留下隱患。

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兩百一十一章、搞破壞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四十章、逼宮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十章、意外事件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十五章、轟動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三章、鴻門宴第十章、鑄幣稅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一百章、發飆的……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四十五章、黑死病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七章、巴黎公社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四十六章、廢除地方關稅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六章、神盾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二十二章、轉折
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兩百一十一章、搞破壞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四十章、逼宮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十章、意外事件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十五章、轟動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三章、鴻門宴第十章、鑄幣稅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一百章、發飆的……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四十五章、黑死病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七章、巴黎公社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四十六章、廢除地方關稅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六章、神盾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二十二章、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