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九章、陽謀

經過了長達半年的談判,英奧兩國終於達成了一致。1877年11月12日,兩國代表在巴黎簽訂《英奧自由貿易協定》,奧地利正式加入自由貿易體系。

不得不說巴黎會議就是喜劇,本來是爲了調和各國矛盾,消弭國際衝突的,結果想幹的沒幹成,不相干的條約反而誕生了不少。

想想也對,好歹也是各國高層會晤,沒有一點兒成果,怎麼好意思回去呢?

跑題是必然的,一切都是爲了政績。截止到目前爲止,巴黎會議上已經先後產生了八個條約,涉及到了歐洲大部分國家。

這還是隻是明面上的,暗地裡有多少密約,就沒有人能夠知道了,總之巴黎會議沒有白開。

……

凡爾賽宮,拿破崙四世一摔杯子,怒罵道:“該死的英國佬、該死的奧地利蠢貨,他們一定是故意的!”

拿破崙四世的猜測沒有錯,英奧自由貿易談判實際上在維也納進行,跑到巴黎去簽訂條約,那是英國人強烈要求的。

原因自不用說,法國人那麼編排維多利亞女王,倫敦政府也不能沒有反應啊!

外交抗議可沒有辦法堵住法國人的嘴,法國報紙可是連皇帝的花邊新聞都敢刊登,何況是英國女王呢?

從最初的“詛咒”,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桃色新聞,甚至出現了豔情小說,內容是不堪入目。

海峽是無法阻隔娛樂八卦傳播的,通過傳播這些報紙、小說,早就漂洋過海進入了不列顛,並且在暗地裡傳播了出去。

內容爽不爽是一回事,可是這太有辱國格了,讓英國民衆非常的不高興。大家要求倫敦政府制止法國人的惡劣行徑。

當然,這其中英國王室應該發揮了主要作用。迫於各方壓力,倫敦政府自然要採取行動了。

既然無法堵住法國人的嘴,那就搞一個大新聞,轉移大家的視線,順便敲打一下法國人。

《英奧自由貿易協定》無疑是最好的殺手鐗,直接打在法國人的要害上。一旦處理不好,本就正在掉隊的法蘭西,就要真的走向沒落了。

財政大臣艾倫:“陛下,現在不是和他們計較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把影響降到最低。

英奧兩國已經達成協議,估計要不了多久,兩國就會採取行動,拉攏更多國家加入自由貿易體系。

現在遊離在自由貿易體系之外的歐洲大國,就剩下我們和西班牙。眼下無論如何也要穩住西班牙人,不然我們就麻煩大了。”

不得不承認英國人的外交手段就是厲害,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先後拉攏了荷蘭、比利時、葡萄牙、普魯士、俄羅斯、北歐聯邦等國加入。

現在奧地利又加入了自由貿易體系,那麼剩下的瑞士、德意志聯邦帝國、希臘、黑山,自然也會加入自由貿易體系。

法蘭西再次被孤立了,僅剩的西班牙無論如何都必須要抓緊。好在,西班牙王室是拿破崙三世擁立的,妥妥的親法派。

外交大臣蒙特羅:“沒有這麼簡單,西班牙人這次未必會和我們站在一起。

英奧兩國手中的籌碼太多,他們能夠給出的價碼,會比我們高得多。

我們的優勢主要是西班牙政府親法,不過在利益面前,這種優勢能夠發揮多大作用也很難說。

現在的局勢已經非常明顯,輪到我們做出決定了。目前這種半自由貿易模式,在之前還可行,現在已經成爲了最糟糕的選擇。”

“半自由貿易體系”,這是拿破崙三世參考歐洲各國的經濟政策,根據法國的實際情況,制定的經濟政策。

簡單的來說,就是對法國需要的工業原材料,實施免關稅、或者是低關稅,對本國能夠生產的商品,則實施貿易保護政策。

某種程度上來說,在此之前法奧兩國經濟政策有些類似,都在保護國內的工商業。

遺憾的是奧地利把握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率先完成了工業轉型,本身還有農業做支撐,現在已經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中去了。

法蘭西就不一樣了,自身資源匱乏不說,國內的資本家們還不喜歡投資製造業。

即便是拿破崙三世鼓勵發展製造業,也沒能改變法國資本更喜歡放高利貸的本質。

流入製造業的資金不足,工業發展自然就滯後了。造成這一切的核心因素,實質上就是法國本土工業原材料缺乏。

儘管法蘭西也是殖民帝國,可同時也是沙漠帝國。廣袤的殖民地,大部分都是沙漠,殖民地產出相對不足。

加上吞併了資源更加匱乏的意大利地區,這讓法蘭西的資源危機變得更加嚴重,不得不依賴進口。

現在全世界超過七成的工業原材料出口,都被英奧兩國給壟斷了。爲了打擊競爭對手,擁有原材料定價權的英奧,人爲哄擡原材料市場價格。

靠進口工業原材料發展工業,成本自然就上去了。在國際競爭中,法國工商業產品的競爭力明顯不足。

財政大臣艾倫:“侯爵閣下,加入自由貿易體系說起來容易,真要是實施了,我們首先就要考慮國內的工商業能不能經得起衝擊。

根據巴黎日報統計的數據來看,我們國內生產的工商業製品,總體成本相對英國人要高出我2.9%,比奧地利要高出2.7%。

可國內工業生產成本高是事實,如果放開市場保護,直面國際競爭我們將處於不利地位。”

工業生產成本高,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除非把原材料價格打下來,要不然無解。

拿破崙四世:“如果工業生產成本相差兩三個百分點,似乎也不是無法彌補。

英奧兩國資本也是需要賺錢的,他們不可能以成本價銷售,那麼國內的企業無非是少賺一些。

政府還可以通過降低稅收,縮小這個差距。只要頂過了第一波衝擊,我相信國內的企業能夠在競爭中站穩腳跟。

最不濟,我們也能夠靠距離,優勢保住本土市場,不會讓局面更加糟糕。”

聽了拿破崙四世的話,財政大臣艾倫嚇了一跳,急忙勸阻道:“陛下,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這個差距是所有產業加起來的總體差距。

如果具體到某一產業,成本差距還有可能會放大到百分之二三十,這已經不是調整稅率能夠彌補的了。”

開玩笑,報紙上刊登的數據,天知道有多少水分,究竟是通過數據分析,還是憑空猜測都沒有人知道。

法國政府沒有專門的統計機構,需要數據的時候,都是經濟專家負責估測,政府再根據需求進行藝術加工。

艾倫沒有想改變這一切,作爲財政大臣他知道了太多的真相,偏偏法國民衆又無法接受比不上英奧兩國的事實。

不要說現在了,原時空普法戰爭過後,法國民衆都不承認自己比不上德意志。

第一次世界大戰說是德法矛盾導致的,實際上也是法國人的驕傲導致的。一戰打沒了法國人的傲氣,纔有了二戰的躺屍。

與其統計出真實數字不敢公佈,還不如干脆不統計,大家一起裝糊塗算了。

自由貿易體系,平常時期喊喊口號就行了,要是當了真,那是會死國的。

除了金融業具備優勢外,法國的大部分產業都會受到衝擊。高利貸帝國的產生,不是沒有原因的。

拿破崙四世眉頭緊鎖,毫無疑問他又被打臉了。這種感覺非常不爽,顯得他這個皇帝很無知。

“那麼該怎麼解決眼下的問題呢?英奧兩國一起搞自由貿易體系,絕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加入了進去,剩下的國家也堅持不了多久。

到時候不光是歐洲,全世界都會被自由貿易體系所覆蓋,法蘭西真的可以獨善其身麼?”

拿破崙四世不是不明白,反而是看得太明白。英國人搗鼓的自由貿易體系本身就是一個陽謀,即便是知道了也擋不住。

現在法蘭西的工業沒有爆發,暫時還可以遊離在外。一旦國內的工商業進一步發展,到時候迫於現實,法蘭西還是要加入進去。

當然,還可以選擇挑戰世界。原時空德國人就是因爲缺乏原材料和市場,在自由貿易體系中又缺乏話語權,逼急了過後才挑起戰爭的。

現在法蘭西的局面,比德二帝國自然要好很多,可是危機依然存在。除非不發展製造業,要不然危機早晚被引爆。

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一百一十四章、超級走私商道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五章、躺贏戰術第三十九章、雲涌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一百一十四章、誤入的卡車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四章、裁軍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一百五十七章、戰略vs戰術第九十三章、謊報軍情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
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一百一十四章、超級走私商道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五章、躺贏戰術第三十九章、雲涌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一百一十四章、誤入的卡車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四章、裁軍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一百五十七章、戰略vs戰術第九十三章、謊報軍情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