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

法國人肆無忌憚的在墨西哥擴張勢力,自然引發了墨西哥各界的不滿,馬西米連諾一世也捲入了其中。

沒有注意到身份轉變的馬西米連諾,採取了激化矛盾的措施,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他直接向拿破崙三世抗議:法軍肆意妄爲、侵犯了墨西哥的主權,結果自然是悲劇的。

站在法蘭西的立場上,這些法軍的做法無疑是符合他們利益的。

擅長變臉的拿破崙三世,沒有理會抗議。反而指責馬西米連諾和墨西哥政府沒有管理才能,連維持國家穩定都做不到,還要由法國人代勞。

雙方都在直擊要害,打起了嘴仗。因爲內部鬥爭加劇,胡亞雷斯領導的共和派叛軍逃過一劫。

要知道,胡亞雷斯領導共和派游擊隊最危機的時候,僅僅只剩下了數百人,躲在深山老林中苟延殘喘。

馬西米連諾沒有意識到叛軍的危害,他赦免了很多共和派政治犯,還讓這些人給胡亞雷斯帶去了一封信。

還在信中保證:只要承認他的皇位,放棄武裝叛亂,他就赦免所有叛軍。

好吧,實際上是馬西米連諾欣賞胡亞雷斯這些愛國分子,企圖用和平手段解決問題,吸收這些人爲己用。

峽谷深處,墨西哥自由軍指揮部,胡亞雷斯熱情的歡迎逃過一劫的戰友。

一名中年男子說道:“總統閣下,這是馬西米連諾給你的信。”

毫無疑問,馬西米連諾一世的做法並沒有收到預想中的效果,被赦免的政治犯依舊不認同他這位皇帝,更不存在所謂的感恩戴德。

原因非常的現實,馬西米連諾不能滿足他們的利益需求,雙方註定了成爲敵人。

在很多人眼中,這次政治赦免還是他們人生中的污點,會被人懷疑革命的忠誠度,只有咔擦掉皇帝才能夠洗刷。

看了一遍信,胡亞雷斯冷笑着說:“這個蠢貨在白日做夢,居然想要我們投降。”

說完,胡亞雷斯掃視了衆人一眼,看大家的反應。結果令他很滿意,沒有人主張投降。

一名親信提議道:“總統閣下,這也是一個機會。如果能夠藉機幹掉外面的政府軍,我們的危機就解除了。”

胡亞雷斯點了點頭,法國人和墨西哥政府軍聯手圍剿他們,自由軍被壓縮在了一偶之地。

不要看峽谷地區廣闊,可是當地的人口不多,並且多是印第安部落。

胡亞雷斯也是印第安人,自由軍中也多是印第安人,才生存了下來。然而印第安人部落之間的矛盾並不比和白人少,忽悠炮灰也不是那麼容易。

能夠堅持到現在的大都是他親信,反而是這部分剛剛被赦免的共和黨人,忠誠度無法確定。

胡亞雷斯鼓舞士氣道:“大家放心吧,困難只是暫時的。美國內戰就要結束了,無論誰是勝利者,都不希望看到一個墨西哥皇帝。

很快我們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將法國侵略者趕出去,順便推翻那個白癡皇帝。”

毫無疑問,現在他們已經和南北雙方都勾搭上了。只不過因爲內戰的關係,雙方並沒有給他們提供支持。

南方政府不敢得罪列強,沒有做出明確答覆。北方政府雖然公開反對馬西米連諾繼位,卻也不想刺激英法奧西。

不要看馬西米連諾似乎只是法國人推上位的,實際上英奧西三國同樣表示了支持。

只不過法國人直接出兵了,在墨西哥佔據了主導地位。馬西米連諾政治手段又不過關,沒有能夠利用三國制衡法國人。

這也是胡亞雷斯不願意妥協的原因之一,一個政治白癡註定坐不穩江山。如果馬西米連諾是一個梟雄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幹這麼幼稚的事。

赦免了政治犯,無疑是壯大了自由軍的組織能力。或許這些人扛槍打仗不行,可是他們能夠忽悠更多的人造反。

……

維也納體系崩盤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到了美國。林肯總統鬆了一口氣,歐洲局勢發生變化必定會牽制各國的精力,給他們創造統一美國的機會。

很快他又一臉苦澀,無論歐洲局勢怎麼變換,起碼也要先把南方政府幹趴下才行啊!

可是他精心準備的大會戰,變成了和南方政府的消耗戰。平均下來每天減員一個團,已經持續了幾個月,依然看不到獲勝的機會。

即便是北方政府擁有人力優勢,那也從戰爭爆發前的1.65:1,下降到了現在的1.3:1,這個優勢已經不在明顯。

蝴蝶效應是強大的,人口優勢的削弱,直接導致了北方戰爭潛力大幅度下降。

如果不是林肯堅持推行了廢奴法案和宅地法,調動了大家參軍的積極性,現在獲得勝利的已經是南方政府了。

國務卿薩法爾開口說道:“總統閣下,根據我們收到的情報分析,俄國人和普魯士王國開戰的機率高達七層。

英法兩國多半是要支持普魯士的,西班牙立場不明,奧地利人應該很矛盾。

維也納政府既想要俄國人失敗,增加他們在俄奧聯盟中的話語權;又不想看到普魯士王國做大,增加他們統一德意志地區的難度。

戰爭一旦爆發,英法肯定會在其他地區給俄國人添麻煩,沙皇政府對我們的支持恐怕馬上就會停止。”

薩法爾的話無疑是告訴了林肯,不要指望歐洲局勢失控,各國就會放棄對美國內戰的干預。

這次歐洲變局,牽扯最深的無非是英法和俄羅斯關係破裂,而英法奧西四國干涉同盟並沒有發生內部矛盾。

就算是歐洲局勢牽扯到了他們的精力,各國在美洲地區的力量同樣可以干涉這次戰爭。畢竟南北雙方的實力太過接近,外力加入隨時可以打破平衡。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林肯做出了最壞的打算。

“製造輿論,重點強調英法奧西四國干涉我們的內政,把內戰持續不斷的責任推給他們吧!

同時聯絡我們支持的革命黨和獨立組織,現在需要他們出力了。不求他們取得成果,只要能夠分散各國注意力就行了。”

美國招人恨,也不是沒有原因的。1848年過後,歐洲各國的革命黨、獨立組織,基本上都在這裡進行了會師。

比如說:匈牙利獨立組織、法蘭西革命黨、西班牙革命黨、愛爾蘭獨立組織、意大利燒炭黨……這些機構都沒少拿美國人的資助。

當然,這個年代的美國政府還沒有那麼霸氣,不敢直接給這些組織資金援助,大都是通過捐款的方式在美國民間募集。

不管怎麼說,美國聯邦政府還是給他們提供了幫助。不然的話,像匈牙利獨立組織這種失去了根基的組織,早就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誰讓他們的匈牙利民族只有六十萬呢?其中,一半人進入了勞改隊,爲奧地利的交通建設出工出力。

而匈牙利地區底層民衆卻搖身一變,成爲了奧地利族。不管血統和文化傳統的事,人家自己認爲是奧地利人,那就是奧地利人。

沒辦法,誰讓他們做匈牙利人的時候,身份是農奴,根本就沒有在匈牙利共和國獲得人權。

即便是這個非法組織只存在了幾個月,不過用來做宣傳還是夠了。

就連之前的農奴制,那也有匈牙利王國統治者背鍋。反正和偉大的皇帝沒有任何關係,是皇帝廢除農奴制,給了大家土地。

人數衆多的底層民衆不買賬,高層領導人又在大革命時期被一窩端,正常情況下匈牙利獨立組織就該消失了,可是依然被美國人扶持了起來。

或許這只是習慣性的,不過這也令維也納政府非常的不爽。這次奧地利參與干涉美國內戰,剷除匈牙利獨立組織就是弗朗茨說服政府的理由之一。

同樣,法國革命黨在革命失敗過後,也流亡美國政治避難。西班牙革命黨雖然還在和政府做鬥爭,可是也少不了來自美國的資金支持。

愛爾蘭獨立組織更不用說,愛爾蘭人都差點兒全部搬家過來了,獨立組織自然也跟着來了,算是這幾個組織中人數最多的。

國務卿薩法爾反對道:“總統閣下,這些組織實力有限,最多也就折騰一點兒小風波,很難起到多少作用。

而且,這麼幹恐怕後果會非常嚴重,搞不好會激怒各國,讓我們的局勢更加惡化。”

不是薩法爾看不起這些組織,實在是除了西班牙外,英法奧三國現在都很穩定,不具備爆發革命的條件。

猶豫了一下,林肯總統苦笑着說:“都到了這一步,無論我們幹不幹,他們都會站在我們的對立面。

當然,如果這次會戰我們輸了,沒準他們又變成了我們的盟友,誰知道呢?

把事情做隱晦一點兒,聯邦政府的人不要出面,找支持他們的金主出頭逼他們動手。

無論是發動起義,還是刺殺政要,又或者是組織遊行,只要分散一下各國的注意力就行了。

我記得意大利燒炭黨還曾經策劃過刺君案,企圖以此挑起法奧戰爭,我們也可以暗示各個組織效仿。”

底線神馬的本來就不存在,如果可以攪亂各國,減輕他們的壓力,林肯總統不介意幹得更出格一些。

國務卿薩法爾點了點頭,到了這一步確實只能冒險了。

反正最糟糕的情況也無非是美國分裂,在列強的干涉下目前美國統一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低了,要是不冒險,根本就沒有沒有可能。

……

特拉華,一座豪宅內匈牙利獨立組織正在開會。說是開會,不如說是匈牙利獨立組織幕後的金主們,向他們問責。

美籍匈牙利資本家亞雷斯特質問道:“斯蒂芬,都這麼多年了,你們半點兒動靜都沒有。難道你們忘記了曾經的誓言——復興偉大的匈牙利麼?”

斯蒂芬正是匈牙利獨立戰爭失敗後的漏網之魚,因爲當時出訪奧斯曼帝國尋求幫助,躲過了維也納政府的清算。

高層都掛掉了,他這樣的革命黨中層就成爲了領導人。後面奧斯曼帝國慫了,不敢繼續支持他們,被迫流亡到了美國。

經過了歲月的薰陶,曾經的熱血青年斯蒂芬已經不復存在,現在作爲匈牙利革命黨的首腦,他已經變成了一名政客。

斯蒂芬不慌不忙的解釋道:“亞雷斯特先生,匈牙利獨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

當年科蘇特先生,就是因爲太急躁了,纔會失敗的。

現在奧地利人的實力依舊強大,大革命過後匈牙利更是被一分爲七,維也納政府利用了匈牙利國內的少數民族制衡,我們現在發動起義很難取得成功。”

亞雷斯特冷笑道:“我也知道科蘇特那個蠢貨爲什麼失敗,可是你們退而求其次也不行麼?

就算是不能完全獨立,在新神聖羅馬帝國中取得一個邦國席位,這也做不到?實在是不行,取得自治的行省地位也是一個勝利啊!

你們都不需要武裝起義,只是發動民衆走上街遊行示威,給維也納政府施加輿論壓力,他們早晚都會妥協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匈牙利民族在美國的影響力幾乎爲零,不能給他提供助力。作爲一名成功的資本家,亞雷斯特的節操自然不高。

爲了更好的發展,他選擇了和聯邦政府合作,充當操縱匈牙利獨立組織的黑手。

從他對科蘇特的評價就可以看出來,他對匈牙利獨立組織不存在任何尊重。完全是站在上位者的立場上,在發號施令。

至於匈牙利能不能獨立,這關他什麼事?從個人利益角度出發,亞雷斯特寧願匈牙利一直不能獨立,他才能夠繼續保住現在的獨特地位。

現在出的這些注意,都只是爲了在奧地利製造混亂。維也納政府會不會妥協,這並不重要,只要匈牙利獨立組織搞出了動靜,他就可以給聯邦政府交差了。

相處了這麼久,斯蒂芬自然也摸清楚了亞雷斯特的本性,雙方都是在相互利用。

人都是需要生活的,十幾年時間過去了,包括斯蒂芬在內,很多匈牙利獨立組織成員都在美國有了產業。他們打理自己產業所花費的精力,遠遠超過了對獨立組織的投入。

至於匈牙利獨立的偉業,自然是交給中二少年去完成了,難不成還想要這幫老傢伙衝鋒陷陣不成?

這麼多年過去了,在奧地利登記在策的匈牙利人,只剩下了二十多萬,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在現實面前,很多人選擇性的更換了民族。或許在過幾十年後,這個民族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這些情況,衆人是一清二楚的。人都沒有了,還獨立個鬼。匈牙利地區的年輕一代,很多人都不知道匈牙利民族。

說白了,匈牙利民族出現的時間不過幾十年,如果不發生意外,他們的“民族之父”還活着。

在此之前,大家根本就沒有匈牙利民族這個概念。這也是很多匈牙利民衆接受奧地利族的原因,根本就沒有人告訴過他們,他們是屬於匈牙利族的。

現在都有人提出把匈牙利獨立組織改名爲奧地利革命黨,只不過遭到了老一輩的反對,這意味着對他們的努力全盤否定。

斯蒂芬想了想說:“亞雷斯特先生,現在冒然改變鬥爭方式,我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還要有一定的準備時間。”

在此之前,匈牙利獨立組織只有兩個業務,發展秘密黨員和搞刺殺。

組織民衆的事情不是沒有幹過,只不過結局通常都比較悲劇。人多嘴雜在任何地方都適用,往往在串聯的過程中,就不知道被誰給舉報了。

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和他們鬧獨立,絕大部分匈牙利地區民衆對目前的生活還滿意,沒有革命的意願。

經歷過大革命的老一輩,更是把他們視作洪水猛獸。獨立組織在匈牙利地區活動的時候,根本就不敢提獨立的事。

搞事情那是爲了獲取經費,如果美國金主停止資助,要不了幾年這個組織就解散了。

事實上,歷史上這個獨立組織就是半途夭折的,後面領導匈牙利獨立的和他們沒有半點兒關係。

亞雷斯特故作報怨道:“知道了,我要先看到成果。你們這樣消極怠工,會消磨民衆對你們的耐心。

現在組織民衆捐款都不容易了,尤其是最近幾年,匈牙利同胞都不移民美國了。”

獨立組織衆人臉色一沉,這纔是最關鍵的。沒有匈牙利人移民美國,也意味着他們組織難以吸收到新鮮血液。

這也意味着他們對美國政府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如果有一天他們完全喪失了價值,搞不好聯邦政府會和維也納妥協,直接賣掉他們。

在此之前,匈牙利獨立組織已經先後被很多國家賣過了,比如說:英、法、奧斯曼等國。

停留在這些國家的匈牙利獨立組織成員,都是突然遭遇意外,然後領了盒飯。

斯蒂芬額頭上已經冒出了冷汗,他明白了這不是商量,而是直接在威脅。如果幹不好這件事,美國人就要拿他們的人頭和維也納政府做交易了。

不要以爲這個年代容易藏身,就可以躲過維也納政府的追捕了。如果只是個把人,隨便找個鄉下小地方一藏,就萬事大吉。

可是對獨立組織來說,真要是離開了美國,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不是每個國家,都會給他們提供庇護。

斯蒂芬保證道:“亞雷斯特先生請放心,這次行動我們會竭盡全力,半年之內你就會看到成果。”

……

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一百五十一章、進擊的法國人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九章、打造:人設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九章、列強本色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一章、登基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一百二十七章、追趕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八十七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真第十八章、詐捐門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三百零五章、擠兌法郎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四章、奧地利的名將們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
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一百五十一章、進擊的法國人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九章、打造:人設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九章、列強本色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一章、登基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一百二十七章、追趕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八十七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真第十八章、詐捐門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三百零五章、擠兌法郎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四章、奧地利的名將們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