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

時光匆匆而過,半個月轉瞬即逝。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沒有任何意外,格來爾登陸成功的消息傳開後,迅速被媒體放大化了。

儘管不知道格來爾小鎮是哪個疙瘩,反正在英格蘭島上就對了。大陸聯軍都打到了英格蘭本土,後面的戰爭還有懸念麼?

當所有人觀點近乎一致的時候,不是真理也是真理。即便是最理性的政客,也免不了要受影響。

華盛頓

作爲這次戰爭的當事國之一,合衆國政府現在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國務卿皮特·尼德邁爾抱怨道:“現在的局勢,簡直是糟糕透了。從這場戰爭爆發開始,我就再也沒有收到過好消息。

英國佬簡直就是廢物,到現在都沉浸在往日裡的容光中。除了會吹牛逼外,再也不會別的了。

被人偷襲登陸成功這麼久,都沒有把敵人趕下海,還好意思說這只是意外。

……”

不是皮特度量小,實在是英國盟友太坑了。儘管合衆國自身也是坑貨,但這不妨礙皮特鄙視英國人。

作爲一名合格的美國民衆,“恨英國人”只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

當然,在這個時空,合衆國民衆需要恨的對象有點兒多,法國、西班牙、神羅都是仇人,不過英國人還是牢牢佔據着榜首位置。

縱使現在大家成爲了盟友,一時半會兒仍然難以扭轉這種深入骨髓的觀念。

皮特祖上也是來自英格蘭,但他仍然是一名合格的美國人。現在英國人表現這麼坑,自然要鄙視了。

拿起手中的雪茄,吞吐了一波煙霧,羅斯福擺了擺手道:“英國人的表現確實拙劣,不過格來爾小鎮失守,對英倫三島保衛戰確實影響不大。

對我們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發生了這種事,想必華爾街那幫傢伙,現在總不會要求我們繼續和英國人綁在一起吧?”

華爾街不喜歡神羅獨具特色的國家主義,可不代表大家就要和神羅死磕到底。

格來爾小鎮淪陷,軍事上影響不大,政治上的影響卻是驚天動地。

受此影響,原本中立的秘魯、玻利維亞,已經宣佈加入大陸聯盟,並且向大洋聯盟宣戰。

大洋聯盟中的巴西、阿根廷、烏拉圭三國,也以爲了儘快恢復世界和平爲由,單方面宣佈停火。

現在雙方正在進行停戰談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三個醬油黨是要跳船了。

至於被敵人壓着打的墨西哥、哥倫比亞,那就更不用說了。原來的政府早就倒臺了,新政府從上臺開始就低下了膝蓋。

就連合衆國派往兩國的援兵,都被這兩個不講規矩的傢伙,聯合敵人一起給繳了械。

最令合衆國難以忍受的還是蠢蠢欲動的聯盟國,局勢的驚天逆轉,讓聯盟國的農場主們看到了機會,想要趁機擴張自家的農場。

如果只是這些,倒也不是無法忍受,關鍵在於聯盟國那幫農場主,將目標投向了合衆國。

沒有辦法,全世界最好的土地,不是在聯盟國,就是在合衆國。想要開發農場,瞄準北方的合衆國準沒錯。

在這種背景下,但凡是有點兒頭腦的都知道,再和英國人攪和下去,合衆國就真的危險了。

能夠在華爾街立足的都是聰明人,先天上的敏銳判斷力,加上趨於利弊的本性,羅斯福不認爲這些傢伙會頭鐵的和神羅玩兒命。

國務卿皮特肯定的回答道:“自然不會,那幫傢伙現在一個個都自顧不暇了。

他們和英國人聯繫的太緊密了,一旦不列顛戰敗,華爾街也會跟着損失慘重。

據說他們已經從倫敦抽離資本了,可惜英國佬不配合,現在還在僵持中。”

英美兩國資本家就用實際行動,闡述了“什麼是資本無國界”。

英國資本在合衆國擁有大家投資,而華爾街那幫金融大佬,同樣在倫敦配置了大量金融資產。

現在的倫敦,就是像是二十一世紀的紐約,匯聚了來自全世界的資本。但凡是規模大點兒的金融機構,都在倫敦配置了大量金融資產,比如說:股票、債券、期貨、黃金……

區別只是在於其它國家的金融資本,還沒有能夠掌握政治話語權,投資的時候也喜歡分散下注。

華爾街這幫傢伙就尷尬了,因爲嫌棄神羅金融市場的種種限制,他們長年重倉倫敦。

尤其是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政府更是多次發行國債,從外界募集資金,

因爲最初的誤判,得出了錯誤結論。利率高的英國債券,很一大部分都被這些傢伙吃進了。

等意識到了風險,再想要脫手離場,一時半會兒又找不到足夠的接盤俠。

不光是債券,還有商業貸款,華爾街同樣沒有少幹。

如果留心一下就會發現:英國資本是美國政府的最大債主,而美國資本又是英國政府的債主。

初看是三角債,實則是英美資本已經合流,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原時空,美國就是這麼被拖下水的。現在更加悲劇,迷迷糊糊的就上了賊船,想下都下不來。

……

慌亂的不光是美國人,同樣陷入困境的還有智利和日本,同樣是難以下船。

智利犯愁,主要是在敵人和維也納政府勾搭的時候,他們卻跑去和英國人玩了。

現在秘魯和玻利維亞搖身一變,成爲了大陸聯盟的成員國,智利的處境一下子就尷尬了下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前期進攻奧屬南美的時候沒有出全力,一致都在外圍繞圈圈,沒有給守軍造成太大的傷亡。

手中沾染的鮮血越少,結下的仇恨就越淺,迴旋的餘地也就越大。

相比得罪神聖羅馬帝國而言,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個豆丁,完全不值得一提。

日本就苦逼了。在大洋聯盟衆多成員國中,除了世界公敵英國人之外,就數日本的敵人最多、最有份量。

在十年前的菲律賓戰爭中,日西兩國結下了血仇,遭到重創、丟掉列強寶座的西班牙,對日本人恨的是咬牙切齒。

看看正在持續的日俄戰爭就知道,如果有機會,毛熊肯定不會放過日本人。尤其是在位的,還是一位極端仇視日本的存在。

本來得罪了大陸聯盟中的老二、老三,就已經夠苦逼的了,偏偏日本海軍又參加了此前的馬六甲海戰。

儘管海戰是輸了,並沒有給神羅海軍造成太大傷亡,可還是免不了被維也納政府另眼相看。

同時得罪了大陸聯盟老大、老二、老三,日本政府現在想要跳船,連一個居中說和的對象都找不到。

所謂的用犧牲精神震懾大陸聯盟,那就是一個笑話。血戰到底固然可怕,但是架不住大陸聯盟國家多。

又不是一家出手,各國一起分攤損失,縱使需要付出的傷亡再大,分攤到各國頭上的,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在這種背景下,玩兒四千萬玉碎,沒準“玉”最後真的會碎。

國際上熱鬧紛紛,歐洲媒體也開始推波助瀾。各大媒體都有自己的情報來源,加上一定的藝術加工之後,就堂而皇之的刊登了出來。

本着做好事不留名的原則,大陸聯盟中的空軍在轟炸英倫三島的時候,順便將印刷好的報紙也拋灑了下去。

明明英國人主導的大洋聯盟只是搖搖欲墜,並沒有土崩瓦解,可是到了報紙上大洋聯盟已經解體了,現在就剩下了不列顛和死黨在負隅頑抗。

理論上來說,這種誇大事實的政治新聞,在神聖羅馬帝國是禁止刊登的。

不過眼下明顯是例外,出於瓦解英國人抵抗士氣的目的,新聞管理署直接發了特批涵。

正好利用這些報紙長期以來的公信力,增強新聞的說服力,打擊英國人的抵抗士氣。

至於由此導致的後患,那只是小問題,後期完全可以彌補回來。和儘快贏得這場戰爭相比,完全不值得一提。

受刺激最大的自然是愛爾蘭人。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到了大英帝國沒落的時候。獨立的契機已經出現,要是再不跳出來搞事情,那就說不過去了。

從10月份開始,愛爾蘭地區就不太平了起來,各種復國軍、游擊隊、抵抗組織全部都冒了出來。

靠本地人組成的警察,明顯是鎮不住場子。爲了儘快恢復愛爾蘭島的和平穩定,駐紮在島上的英國軍隊,已經開始疲於奔命。

就連原本穩定的蘇格蘭地區,都有人蠢蠢欲動。

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五章、黑死病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八章、毒瘤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四十六章、廢除地方關稅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七十七章、釜底抽……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四章、奧地利的名將們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九十一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一百零三章、作死遇到坑隊友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六十七章、挑戰者與維護者第一百四十八章、自找麻煩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九十三章、算計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
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五章、黑死病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八章、毒瘤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四十六章、廢除地方關稅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七十七章、釜底抽……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四章、奧地利的名將們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九十一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一百零三章、作死遇到坑隊友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六十七章、挑戰者與維護者第一百四十八章、自找麻煩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九十三章、算計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