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

受俄軍傷亡慘重的影響,小亞細亞半島的戰爭緩和了下來,聯軍除了繼續騷擾轟炸外,就是偶爾登陸一次搞破壞。

奧斯曼政府想要趁機反攻,可惜現實不允許。剛剛經歷了一次大敗,人員、物資損失都很嚴重。奧斯曼帝國的交通不便,沒有辦法短期內完成補充。

中東戰區,費斯拉夫中將正望着耶路撒冷嘆氣。宗教城市就是麻煩,裡面的標誌性建築太多,要是不小心打壞了,後面會非常的麻煩。

要不然的話,費斯拉夫早就下令炮轟了。不能使用重火力只是一方面,他還必須要控制主力部隊的傷亡。

練兵主要目的是爲了練,奧地利不是俄羅斯,可以不把士兵的生命當一回事。

爲了減少損失,費斯拉夫中將盡可能的使用炮灰部隊攻城,這也是進展緩慢的原因。

衛兵提醒道:“將軍,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

費斯拉夫點了點頭,轉身進入指揮部。

……

一名青年軍官站了起來,滿臉的愁容,配上稚嫩的臉頰,怎麼看都讓人覺得彆扭。

“將軍,不能這麼強攻了。再這麼下去,戰爭還沒有結束,我們手中的軍隊就先損失殆盡了。”

毫無疑問,青年軍官指揮的部隊被當做了炮灰用。土著士兵在奧地利軍隊沒有地位,平常時期沒有編制,需要的時候才臨時徵招。

費斯拉夫面無表情的回答道:“瑞克少校,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不怕犧牲是軍人的本質,你要做得是學會適應。

如果擔心部隊傷亡大,那就自己要想辦法把傷亡降下來,而不是在這裡向我報怨。

現在你指揮的是殖民部隊,這樣的傷亡我們可以不在乎。如果有一天你指揮的是正規軍,這個傷亡數字,已經可以送你上軍事法庭了。”

犧牲的是炮灰,費斯拉夫自然不在乎。如果正規軍損失那麼大,他就要想想怎麼和國內解釋了。

實際上,弗朗茨也不在乎士兵傷亡,但是傷亡必須要有價值。如果是軍官的決策失誤,導致部隊損失慘重的,即便是贏得了戰爭,仍然需要追究責任。

相比之下,炮灰部隊的地位就低的多了,死了再招就行了,維也納政府根本就不會過問。

這次戰爭,除了耶路撒冷外,就是通過實戰培養青年軍官的指揮能力,基本上都高配了。

比如說:瑞克就是殖民部隊的一名師長,要不然一名少校,還沒有資格出現在軍事會議上。

瑞克的青年軍官急忙解釋道:“不是的將軍,我只是認爲這種盲目進攻沒有意義。

在不能使用重炮的情況下,我們這樣強攻,很難取得效果,或許換一種更有效的攻城方式。

比如說:就地徵招青壯,讓奧斯曼人自相殘殺,削弱城內守軍的士氣。或者是驅民入城,消耗敵人的糧食。”

這兩種辦法,實際上在之前的軍事會議上已經有人提過了。被否決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因爲名聲。

爲了撈取政治資本,維也納政府已經喊出了收復聖地的口號。不看寂寞的羅馬教廷,也自發跳出來搖旗吶喊。

一大幫不怕死的戰地記者,從歐洲大陸來到了這裡。奧地利軍隊的一舉一動,都被無數人的目光盯着,費斯拉夫中將自然不會採取極端措施。

這種做法自然有人不理解,這年頭大家的名聲都不好,奧地利在殖民運動中手段同樣不乾淨,何必在乎名聲了。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費斯拉夫搖了搖頭:“不行,軍事是爲政治服務的,耶路撒冷的地位非同一般,我們必須要考慮國際影響。

如果你們手中的士兵傷亡超過了三分之一,可以先暫停攻城,我們已經切斷了水源,裡面的人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這次戰爭就是一次實戰訓練,把你們學習的知識,活學活用到戰場上,損失是其次。”

看似輕鬆的回答,實則充滿了無奈。把希望寄託在敵人的準備不足上,這可不是一名將領應該做的。

可現實需要,費斯拉夫已經將情況彙報給了維也納政府,得到的是答覆是:耶路撒冷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沒關係,奧地利不差這點兒時間,但國際聲譽萬萬不能壞。

又一名青年軍官提議道:“要不我們放開一條口子,派人散播謠言,鼓動當地的***教徒進入耶路撒冷保衛聖地。

還有我們抓到俘虜,也可以製造機會,讓他們逃回耶路撒冷。無論城內的守軍接不接納,對我們都有利。”

這種隱晦的手段,看起來就要文明的多了。

費斯拉夫點了點頭:“這個建議不錯,命令北邊的巡邏隊放水,故意留下一道口子,允許人員進出。

再派人和當地的實力派好好談談,讓他們引導當地的***進入耶路撒冷,不配合的直接找個藉口處理掉。

不管城內的守軍放不放人進城,先把人給我送到城下再說。做得謹慎一下,不要讓人發現了。”

……

血紅的晚霞在漸漸消退,俄波雙方還在激烈的廝殺着,戰場上已經是屍山血海。

生死存亡的時刻,波蘭軍隊表現出的勇氣令俄國人大吃一驚。然而這改變了戰爭的走向,隨着時間的推銷,波蘭軍隊兵力上的劣勢,漸漸暴露了出來。

夜幕降臨,黑夜阻擋了俄軍的兵鋒,雙方被迫收兵。搖搖欲墜的基輔又堅守了一天,作爲守備軍官普雷塔爾已經心力交瘁。

以不足俄軍五分之一的兵力,他已經堅守這座城市一個星期,援兵依然沒有抵達。周邊的友軍早就潰敗了,基輔已經淪爲了一座孤城。

拖着疲憊的身體,清點了一下傷亡,普雷塔爾只剩下一聲嘆息。

波蘭政府在基輔地區部署了一個步兵師和兩個守備團,總兵力高達1.6萬,現在能夠作戰的已經不足一半。

這還是戰爭爆發後,普雷塔爾頂着壓力,將基輔地區的兵力全部集中了起來的結果,要不然可擋不住俄軍一個星期。

城外的戰略要地已經丟失的差不多了,白天俄軍就攻入了城內,如果沒有援兵,基輔失守是註定的結果。

普雷塔爾對援軍已經不再抱有幻想,他只是期待政府不要浪費掉這1.6萬守軍用生命爭取到的時間。

夜深了,部署完守備任務後,普雷塔爾給波蘭政府寫了最後一封信,或者說是遺書。

基輔地區到華沙的電報已經被切斷,現在只能採取原始的通信方式,這封信能不能送到波蘭政府手中都是一個未知數。

這次普雷塔爾沒有求援,理智告訴他,在基輔地區和俄國人決戰是非常愚蠢的。

最好的戰場在華沙,儘管把戰場放在首都損失會非常大。但沒有民衆基礎,想要以弱勝強太難了。

戰爭總是需要犧牲的,在普雷塔爾看來,爲了勝利沒有什麼代價是不能付出的。

今天基輔地區的守軍可以爲國家犧牲,那麼明天作爲首都的華沙同樣可以做出犧牲。

作爲波蘭大革命的領導者之一,波蘭獨立後普雷塔爾主動離開了權利中心,選擇了鎮守最不受歡迎基輔前線。

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就做好了爲國家犧牲準備。俄羅斯帝國不好對付,沙皇政府捲土重來,在很多人的預料中。

只是這個時間來得太早了一些,獨立後的波蘭並沒有復興起來,短短的幾年功夫後再次淪爲了魚肉。

……

華沙,當東布羅夫斯基首相收到普雷塔爾的遺書時,基輔地區淪陷、普雷塔爾自殺的消息也隨之傳來,拔出了最後一顆釘子,俄國人的兵鋒直指斯盧奇河。

放下了手中的書信,東布羅夫斯基搖了搖頭。在他看來普雷塔爾太過理想主義,到了現在這一步波蘭王國能夠保住就不錯了。

與其幻想着集中兵力在華沙地區重創俄軍,不如指望普魯士人的援兵快點兒抵達。

就在基輔失守的前一天,波蘭議會已經選舉威廉一世爲國王,普波合流已成定局。

戰爭進行到現在,波蘭王國已經失敗了。在這短短的半個月內,波蘭王國已經損失八萬軍隊,丟掉了五分之一的國土,拿什麼和俄國人決戰?

戰爭失敗總是需要有人負責的,作爲失敗者,東布羅夫斯基這個臨時首相,距離引咎辭職的日子已不遠矣。

沒有辦法,在俄國人的壓力下,波蘭社會各界都主張和普魯士人妥協,換取柏林政府出兵保護。

這些年的政治生涯,東布羅夫斯基也不是白過的,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單純的革命者。

結合目前的局勢一分析,他就知道普俄兩國暗中有交易。脣亡齒寒的道理柏林政府不可能不知道,然而普魯士人依然遲遲不動,這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戰爭什麼結束,已經不是波蘭政府能夠決定的了。估摸着等俄國人把約定的地盤拿到了手,就是大家坐下來談判的時候。

國際社會的干預,只見打雷不見下雨。如果英法真的想要干涉這次戰爭,那就直接出兵波羅地海威逼聖彼得堡,保管沙皇政府會做出妥協。

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兩百三十一章、融資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三十一章、甲午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一百七十二章、戰爭轉折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一百章、發飆的……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三十九章、官僚的處理辦法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四十一章、閱兵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十五章、逼宮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九十一章、成熟第三章、新的麻煩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五章、躺贏戰術第五十八章、收網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一百七十三章、投機者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一百二十八章、殖民之路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
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兩百三十一章、融資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三十一章、甲午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一百七十二章、戰爭轉折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一百章、發飆的……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三十九章、官僚的處理辦法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四十一章、閱兵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十五章、逼宮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九十一章、成熟第三章、新的麻煩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五章、躺贏戰術第五十八章、收網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一百七十三章、投機者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一百二十八章、殖民之路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