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風波(五).

……

……

不談德慶皇帝與趙俊臣的心思變化。

卻說,就在德慶皇帝召見趙俊臣的時候,朝中各大勢力也紛紛打探到了趙俊臣遇刺的詳細情況。

對此,朝中各大勢力也是各有心思與準備。

*

周府。

自從周尚景失去了內閣首輔之位、行事愈加低調、並且這些日子以來總是一味的配合德慶皇帝表態之後,周尚景的府邸已是漸漸有些冷清了,不再似從前一般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許多牆頭草官員也不似從前一般時常前往周府跑動、向周尚景請安討好,反倒是不遠處的沈常茂府邸日漸熱鬧。

周尚景的聲勢,看起來似乎是冷清了許多,但明眼人皆是看得出來,周尚景雖然失去了首輔位置,但他權勢未降、“周黨”的核心成員們也依舊是對他忠心耿耿,他此時的低調態度,也只是一種暫時的潛伏罷了。

這一天,周尚景原本正在文淵閣內處理朝務,得知了趙俊臣遇刺的事情之後,周尚景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件事將會產生的種種後續影響,就馬上派人全力調查這件事的真相,自己也回到府中坐鎮、密切關注局勢變化。

趙俊臣遇刺的詳細情報傳開之後,刑部尚書張伯崇很快就求見了周尚景,並且向周尚景稟報了案情的最新進展。

“閣老,按照趙大人的說法,行刺他的人乃是一名操着山西口音的矮壯漢子,右臉上有顆黑痣,行事熟練、出手兇狠,似乎是慣犯出身,刑部收到消息之後,馬上就進行了調查,已是在案宗之中找到了此人的身份,這名兇徒名叫張威,原本是軍戶出身,後來他聚攏了一些青皮無賴,成爲了太行山附近的馬賊,燒殺搶掠作惡無數,只是他辦事警惕、行蹤不定,所以地方衙門也一直奈何不了他,直到前些日子才發現了他的蹤跡,並且派了駐軍剿滅,可惜這個張威隻身逃脫、並未落網,從此失去了蹤跡,卻沒想到他竟是來到了京城,並且還出手行刺了趙俊臣大人……”

書房之內,張伯崇向周尚景詳細稟報道。

周尚景聽完了張伯崇的稟報之後,一張老臉卻是沒有任何的表情波動,只是語氣平淡的搖頭說道:“兇徒的具體身份、過往經歷,只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老夫也並不關心,老夫只想要知道這名兇徒的幕後指使者的身份!在這方面,你們刑部要多多費心,此外……”

說到這裡,周尚景看了張伯崇一眼,語氣略有緩和,又說道:“刑部在捉拿兇手之際,要多多配合一下順天府,若是可以先一步捉到兇徒,不妨將這場功勞讓給順天府,因爲趙俊臣遇刺的事情,薛貴身爲順天府尹,恐怕會面臨許多刁難,卻也需要這場功勞穩固一下位置,你我也需要多多幫襯他一下……伯崇你以爲如何?”

張伯崇目光微微一閃,卻是有些不情願。

畢竟,趙俊臣遇刺之事影響極大,破案後的功勞也高,若是他能夠帶領刑部破案,他這位新任的刑部尚書也能夠迅速樹立威信、徹底坐穩刑部的位置,反之,若是要將這場功勞割讓給順天府,張伯崇就要花費很多精力安撫刑部官員,利弊選擇,一眼盡知。

不過,張伯崇畢竟是顧全大局之輩,也知道順天府對周尚景的重要性,所以他猶豫了片刻之後,還是垂首道:“下官謹遵閣老吩咐,刑部接下來一定會全力配合順天府查案。”

周尚景敏銳的察覺到了張伯崇的不情願,卻是說道:“老夫也知道伯崇你的爲難之處,不過事有輕重緩急,這次就暫且要委屈你一下了,不過,薛貴擔任順天府尹多年,在京城內人脈最廣,你若是可以幫助薛貴挺過難關,想來薛貴也會有所回報,有了薛貴的支持,你今後在京城內辦事也會方便許多,卻也不必過份計較眼前的利益得失。”

張伯崇連忙說道:“周閣老您言重了,我與薛大人都是您的門人,相互扶持也是應該的,下官自然不會斤斤計較。”

說完,張伯崇似乎又想到了什麼,突然低聲說道:“閣老,下官聽到一種說法,說是趙大人遇刺的事情與朝廷的商稅整頓有關,似乎是有人不願意看到趙俊臣整頓商稅,所以纔派人刺殺……而首輔沈常茂一向是朝中反對商稅整頓的領袖人物,因爲爭奪‘黃黨’官員的事情,他昨天晚上更是與趙俊臣當衆發生了衝突,以沈常茂的性子,必然是深恨趙俊臣……”

說到這裡,張伯崇的語氣神秘,試探道:“閣老,您說咱們在查案之際,要不要略施手段,把案情牽扯到沈常茂身上?這樣一來,沈常茂的首輔之位就會動搖,或許就會回到您的手中……”

聽到張伯崇的試探之後,周尚景看似昏花的老眼微微一閃,似乎也有些意動。

事實上,聽聞了趙俊臣遇刺的事情之後,周尚景第一時間就產生了這般想法。

不過,周尚景最終還是搖頭道:“爭權奪勢、黨派傾軋的事情,暫且還是先放一放吧,如今朝廷局勢不穩,咱們這些人也不能光顧着相互算計,身爲朝廷大臣,當務之急還是幫着陛下穩定局勢,若是朝廷局勢一亂再亂,最終不可收拾,對咱們這些人而言也沒有長遠好處……”

說着,周尚景的老眼之中閃爍着睿智的光芒,繼續說道:“更何況,老夫將內閣首輔的位置讓給沈常茂,卻也是刻意爲之,如今的局勢頗是複雜,商稅整頓的事情又會引發一連串的變動,這般情況之下,內閣首輔的位置未必好坐,一旦出現了變故,也最是容易背黑鍋,說它是一個燙手山芋也不爲過,也唯有沈常茂看不清形勢,纔會急不可耐的搶到手中,還自以爲撿了一個便宜……等這個山芋沒那麼燙手之後,老夫自然會收回來,但現在的時機還不成熟……”

聽到周尚景的解釋之後,張伯崇眼中閃過了一絲敬佩,既是敬佩周尚景的長遠眼光,也是敬佩周尚景的爲臣之道。

別看周尚景是朝中權臣,這些年來爭權奪利、打壓異己、結黨營私之類的事情皆是做了許多,但與朝中的其餘幾位權臣不同,周尚景一向是顧及着朝廷大局,做事也一向都有底線,更懂得將自身利益與朝廷利益結合到一處,這或許就是周尚景這些年來一直能夠掌控朝野局勢的真正原因!

而就在張伯崇恭聲答應之際,周尚景卻又說道:“不過,老夫雖然不會刻意利用此事針對沈常茂,但趙俊臣就說不定了,以他的性子,必然會藉着這次機會興風作浪、鬧出一番大動靜……罷了,這件事咱們不用參與,任由趙俊臣對付沈常茂就好,卻也不能讓沈常茂在首輔位置上太順利了……”

說着,周尚景的表情漸漸慎重,向張伯崇認真叮囑道:“所以,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裡,不論朝廷局勢如何變化,你都不要理會,只要專心查案就好,一定要將這件事徹底查清楚!老夫總覺得,趙俊臣遇刺之事,絕不是那般簡單,隱藏在幕後的真相,或許要比沈常茂的事情更加重要!”

近段時間以來,周尚景總覺得朝中有一股隱藏勢力在暗暗涌動,似乎圖謀不小,但周尚景卻是一直查不到這股隱藏勢力的根底,這也讓周尚景的心中愈加警惕。

如今,周尚景隱隱覺得,趙俊臣遇刺之事或許就與這股隱藏勢力有關係!

*

而就在周尚景向張伯崇面授機宜的同時,七皇子朱和堅也收到了趙俊臣遇刺的詳細消息。

依然是在七皇子府的書房之中,朱和堅卻已是徹底失去了練習書法的心情,只是冷冷盯着眼前的秦曦,眼中隱隱有殺機涌動。

只是,秦曦此時正垂首跪在朱和堅的身前,卻是看不到朱和堅的神色變化。

“根據最新消息,刺殺趙俊臣之人是一個操着山西口音的矮壯漢子,在他刺殺趙俊臣之前,趙俊臣曾與趙山才私下碰面……有趣,我記得你找來暗殺趙山才的那個刺客,名叫張威,乃是太行山的馬賊出身?也是身材矮壯,右臉上有一顆黑痣?真是巧,竟然完全一樣!”

盯了秦曦片刻之後,朱和堅終於開口了。

聽到朱和堅的詢問,秦曦的身體微微一顫,知道自己不僅辦砸了差事,還給七皇子朱和堅招惹了天大的麻煩,所以他再也沒有了往日裡的沉穩冷靜,心中頗是有些慌亂。

不過,雖然是心中慌亂,但秦曦還是向朱和堅詳細稟報了自己所知的消息,答道:“殿下,刺殺趙俊臣的兇徒特徵,確實與張威完全相符,得知此事之後,屬下也連忙派人聯繫了張威,想要向他詢問究竟,只是張威以及中間人張展堂皆是突然間失去了蹤跡……恐怕,這件事確實是張威所爲,應該是張威認錯了人,在他暗殺趙山才的時候,卻是錯將趙俊臣誤認爲是趙山才,並且暗中尾隨進行刺殺,所以才引發瞭如今的事情。”

朱和堅怒極而笑,說道:“你向我保證過,刺殺趙山才的事情將會是萬無一失,這就是你所說的萬無一失?刺殺趙山才之事,何等重要?你尋找人手的時候,就不能找些有眼睛的?”

朱和堅很憤怒,但他的語氣依舊是緩慢低沉,卻進一步增加了話語中的壓迫力。

聽到朱和堅的斥責,秦曦身體微微一顫,卻也不敢反駁什麼,只是垂首聽訓。

見到秦曦這般模樣,朱和堅對他愈加不滿意了。

似乎是認爲自己訓斥秦曦只是浪費時間,朱和堅的表情愈加冰冷之餘,卻是換了話題,問道:“事到如今,你打算怎麼挽回局勢?”

秦曦連忙答道:“屬下已是讓人暗中搜索張威與張展堂的蹤跡,發現了他們之後,屬下就馬上殺他們滅口,絕不會讓他們落入官府手中。”

見秦曦終究還明白當務之急,朱和堅的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說道:“這件事,你親自領人去辦!不要再出紕漏了!”

聽到朱和堅的吩咐,秦曦暗暗鬆了一口氣,連忙保證道:“還請殿下再信任屬下一次,屬下這次絕不會再有紕漏!”

說完,秦曦向朱和堅行禮之後,就起身離開了朱和堅的書房,卻是準備親自領人辦事。

看着秦曦離去的背影,朱和堅的眼神愈加冰冷。

突然,朱和堅開口道:“賈倫!”

隨着朱和堅的聲音落下,一名年輕太監推門而入,垂手站在朱和堅的身前,表情恭敬,但眼神冷漠。

這名年輕太監其貌不揚,卻已是貼身服侍了朱和堅多年,名叫賈倫,一向負責朱和堅與內廷方面的聯絡事宜,乃是朱和堅的真正親信。

“這個秦曦、還有秦曦手底下的那些人,當然還有那個名叫張威的亡命徒,都不能留了,通知內廷方面,讓他們幫着解決此事!”朱和堅開口吩咐道。

賈倫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點頭表示知道,然後就轉身離開了。

太子朱和堉一向不待見內廷,認爲歷朝歷代皆有閹人禍國,明朝數百年來這般情況尤爲嚴重,所以他對待內廷的態度頗是苛刻,而朱和堅則是趁機下手,在內廷中籠絡了許多有權勢的大太監,經過多年經營之後,已是初步得到了內廷的支持,連內書堂的劉清對於此事也秉持着默許態度。

尤其是東廠,很大程度上已是受到朱和堅的掌控,朱和堅有許多見不得光的事情,皆是有東廠幫忙遮掩,甚至是由東廠親自在辦,也正因爲如此,朱和堅的諸多行動才一直沒有被人察覺。

只不過,朱和堅一向心性謹慎,從不會在勢力盤根錯節、遍佈各方眼線的京城內輕易動用這股力量。

然而,事到如今,爲了掩蓋自己的破綻,朱和堅卻也只能動用東廠的力量了。

若是不出意外,不論是秦曦還是張威,皆是很快就會徹底消失。

只不過,朱和堅依然是隱隱有些不放心,總覺得自己雖然是當機立斷的做出了決定,但這件事還會有後續等待着自己。

所以,朱和堅坐在書房之中,表情頗是深沉,不斷考慮着後續的變化。

朱和堅覺得,自己應該再留一條後路備用!

……

ps:二合一大章節,明天會更新更多。

……

第五百八十二章.熱鬧的朝議(五).第六百五十九章.舌辯百官.第1170章.南京民變(三).第八百四十四章.大軍出動(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養心殿內第1010章.整頓戶部.第1129章.引導輿論與製造流言的三種手段.第六十五章.養心殿內.第二百六十八章.崔勉的無奈選擇.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下).第三百五十七章.顧慮(下).第1378章.將計就計.第四百零五章.混亂(下).第1374章.權臣一怒.第1197章.放與收.第四百一十三章 .逆轉(中).第六百五十章.方茹的提議.第五百四十九章.廟堂大亂(上).第1219章.私心之和.第三百二十七章.意外的聯想(下).第1183章.性格與命運.第1017章.上秤.第1338章.合作細節.第七百八十五章.戰兵新軍(五),第七百八十七章.戰兵新軍(七).第1160章.事端開啓(四).第四百九十八章.陰謀與圍捕(上).第二百零二章.七皇子朱和堅的算盤.第八百三十一章.巴根的警覺.第三百九十二章.邀遊.第1127章.誰是漁翁?.第四十六章.各方聚談(上).二合一第七百九十二章.戰前(三).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六百六十七章.我有一策.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德慶皇帝的態度.第十七章利誘威逼中第五百三十一章.博弈(七).第五百四十三章.合縱連橫(上).第1364章.奔赴興州.第1008章.重返廟堂(二).第七百四十九章.立威.第八百八十三章.奏疏的後續.第1109章.狗咬狗(三).第八百零二章.趙俊臣的佈局(三).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三百二十章 .飄遠的思緒第1051章.挑唆.第1124章.黃有容的轉變.第五百八十二章.熱鬧的朝議(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俊臣的構想(上).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1170章.南京民變(三).第七十二章.尾巴.第二百五十九章 .約見第1445章.大亂鬥(五).第1031章.火沒燒起來.第八百九十六章.衛國軍.第四十七章.各方聚談(中).第1425章.小小震撼.第二十一章造勢與作秀下第六百八十五章.伏筆.第1014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一).第八百二十章.戰鞏昌(九).第九百一十九章.班師回營.第九百七十六章.把他們全部趕出去!.第二百一十章.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下).第八百八十九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二百零七章成爲最終勝者的可能性下第五百一十八章.開始了(下).第九百三十五章.計劃的真相.第1326章.奔赴前線.第二百七十三章.風驟起!.第五百三十三章.博弈(九).第1405章.困擾之事.第三百一十三章.相邀.第三百二十一章 .紈絝.第1149章.逼迫(完).第三百一十四章.同遊.第八百五十四章.戲與餌(三).第七百七十三章.各方的反應(三).第123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四).第一百四十二章.周尚景的打算(上).第九百三十五章.計劃的真相.第1355章.功成身退(四).第1235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七).第123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四).第1168章.南京民變(一).第六百二十四章.推斷.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七百四十四章.花馬池營.第七百一十九章.皆是雙面人.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七十九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中).第1081章.拆屋別砸樑.第1247章.撲朔迷離(完).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
第五百八十二章.熱鬧的朝議(五).第六百五十九章.舌辯百官.第1170章.南京民變(三).第八百四十四章.大軍出動(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養心殿內第1010章.整頓戶部.第1129章.引導輿論與製造流言的三種手段.第六十五章.養心殿內.第二百六十八章.崔勉的無奈選擇.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下).第三百五十七章.顧慮(下).第1378章.將計就計.第四百零五章.混亂(下).第1374章.權臣一怒.第1197章.放與收.第四百一十三章 .逆轉(中).第六百五十章.方茹的提議.第五百四十九章.廟堂大亂(上).第1219章.私心之和.第三百二十七章.意外的聯想(下).第1183章.性格與命運.第1017章.上秤.第1338章.合作細節.第七百八十五章.戰兵新軍(五),第七百八十七章.戰兵新軍(七).第1160章.事端開啓(四).第四百九十八章.陰謀與圍捕(上).第二百零二章.七皇子朱和堅的算盤.第八百三十一章.巴根的警覺.第三百九十二章.邀遊.第1127章.誰是漁翁?.第四十六章.各方聚談(上).二合一第七百九十二章.戰前(三).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六百六十七章.我有一策.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德慶皇帝的態度.第十七章利誘威逼中第五百三十一章.博弈(七).第五百四十三章.合縱連橫(上).第1364章.奔赴興州.第1008章.重返廟堂(二).第七百四十九章.立威.第八百八十三章.奏疏的後續.第1109章.狗咬狗(三).第八百零二章.趙俊臣的佈局(三).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三百二十章 .飄遠的思緒第1051章.挑唆.第1124章.黃有容的轉變.第五百八十二章.熱鬧的朝議(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俊臣的構想(上).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1170章.南京民變(三).第七十二章.尾巴.第二百五十九章 .約見第1445章.大亂鬥(五).第1031章.火沒燒起來.第八百九十六章.衛國軍.第四十七章.各方聚談(中).第1425章.小小震撼.第二十一章造勢與作秀下第六百八十五章.伏筆.第1014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一).第八百二十章.戰鞏昌(九).第九百一十九章.班師回營.第九百七十六章.把他們全部趕出去!.第二百一十章.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下).第八百八十九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1401章.幾處變數.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二百零七章成爲最終勝者的可能性下第五百一十八章.開始了(下).第九百三十五章.計劃的真相.第1326章.奔赴前線.第二百七十三章.風驟起!.第五百三十三章.博弈(九).第1405章.困擾之事.第三百一十三章.相邀.第三百二十一章 .紈絝.第1149章.逼迫(完).第三百一十四章.同遊.第八百五十四章.戲與餌(三).第七百七十三章.各方的反應(三).第123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四).第一百四十二章.周尚景的打算(上).第九百三十五章.計劃的真相.第1355章.功成身退(四).第1235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七).第123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四).第1168章.南京民變(一).第六百二十四章.推斷.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七百四十四章.花馬池營.第七百一十九章.皆是雙面人.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七十九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中).第1081章.拆屋別砸樑.第1247章.撲朔迷離(完).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