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哭訴與做戲(中).

……

……

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爭鬥多年,也同樣對周尚景知根知底,知道周尚景彈劾薛貴與張伯崇的舉動絕不是那般簡單,恐怕只是以退爲進、欲擒故縱的手段。表面上是彈劾薛貴與張伯崇,但實際上則是暗中爲兩人開脫,若是任由周尚景繼續說下去,在周尚景的巧妙辯解之下,恐怕薛貴與張伯崇很快就要“罪責難掩、情有可原”了,這樣一來,薛貴與張伯崇的最終處罰自然是雷聲大、雨點小。

於是,德慶皇帝依然是一副怒氣衝衝的模樣,根本不給周尚景詳細解釋自己想法的機會,而是直接問道:“失察失職?這個罪名可小可大,懲處也是可輕可重,即可以罰俸了事,也可以罷官奪職……那麼,依周閣老看來,薛貴與張伯崇究竟應該是罰俸了事?還是應該罷官奪職?”

德慶皇帝的這句反問,可謂是大有講究,他利用如今的局勢,裝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樣,只給了周尚景兩個選擇,一是罰俸、二是罷官,而趙俊臣遇刺、西廠遇襲的事情,性質極爲惡劣,薛貴與張伯崇二人受到牽連之後,顯然不可能只是罰俸了事,否則也無法讓朝野各方心服,這樣一來,周尚景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

對於德慶皇帝的語言陷阱,周尚景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只見他蒼老的面龐上滿是嚴肅的表情,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緩緩說道:“正如陛下所說,昨日先是戶部尚書趙俊臣遇刺,然後又是西廠遇襲,刺殺趙尚書的兇徒也被人截殺滅口,此事之性質惡劣,可謂是百年少見,朝廷的威望也因此受損許多,而薛貴乃是順天府尹,京城境內出現了這般大案,完全是他的失職,若不嚴懲於他,也無法展現朝廷的決心,所以臣認爲應該奪去薛貴的順天府尹之職,但念在他這些年來還算勤勉的份上,可暫任順天府同知之職,讓他輔佐新一任的順天府尹,畢竟薛貴已是擔任順天府尹八年時間,最是熟悉京城狀況,如今又是非常時期,昨日的幾件大案必須要儘快偵破,新任的順天府尹初來乍到,恐怕會耽誤許多時機,還需要藉助薛貴的經驗。”

頓了頓後,周尚景話鋒一轉,又說道:“不過,刑部尚書張伯崇的情況則有些不同,他擔任刑部尚書之職不過五月有餘,期間還有四個月時間跟隨陛下南巡,連刑部的詳細情況都來不及熟悉,就更別說是掌控刑部了,若是硬要追究他的責任,恐怕有些不妥,老臣認爲只需要罰俸警告就好。”

聽到周尚景的建議之後,德慶皇帝略略有些沉吟。

似乎,周尚景這是想要與德慶皇帝進行一場交易,以放棄順天府尹這個重要位置作爲代價,來保全張伯崇的刑部尚書之位。

對此,德慶皇帝稍稍考慮了片刻之後,覺得這場交易還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也正如周尚景所說,張伯崇接任刑部尚書之位的時間尚短,若是強行追究張伯崇的責任,恐怕難以讓百官們心服,在周尚景的全力維護之下,德慶皇帝也很難罷免張伯崇的官職,放過張伯崇一次也未嘗不可。

相比較而言,順天府尹的位置雖然不像刑部尚書一般顯赫耀眼,但這個位置可以及時掌控與參與京城內的所有變動,而且順天府還有承接全國各地訴狀的資格,相當於一個小刑部,重要性卻是毫不遜色,能夠趁機奪去薛貴的順天府尹之位,讓周尚景失去對順天府的掌控,卻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了。

雖然,德慶皇帝原本是想要將張伯崇與薛貴的官職全部罷免,但那只是最理想的結果,在周尚景有所防備之下,能實現一半目標德慶皇帝也勉強可以接受。

於是,德慶皇帝輕輕點頭,並且問道:“那麼,順天府尹的位置應該由誰來接任?”

周尚景答道:“順天府尹的位置,頗是重要,究竟應該由誰來接任,自然應該由陛下您聖心獨斷,老臣不敢幹涉。”

聽到周尚景的回答之後,德慶皇帝眼中閃過了一絲滿意,覺得周尚景還算是知進退。

然後,德慶皇帝的目光向着百官掃去,想要在百官之中尋找下一任順天府尹的人選,並且等待着各位重臣的推薦。

然而,在德慶皇帝的目光掃視之下,百官們一個個皆是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全都是沉默不語,好似完全不知道德慶皇帝的心意一般,不僅沒有官員毛遂自薦,甚至也沒有朝廷重臣推薦自己的門人。

一時間,皇極殿內,突然陷入了安靜沉默之中。

若是平時,朝中出現了一個三品實權空缺,必然會是各大派系互不相讓、朝中百官拼死相爭的景象,但今天的情況,則是截然相反,對於順天府尹的位置,各大派系與朝中百官不僅沒有爭搶,反倒是一副避之不及的模樣,一個個皆是縮着腦袋,生怕德慶皇帝會注意到自己,進而讓自己擔任這個位置。

見到這般情況,德慶皇帝微微一愣,但轉念之間就已是想明白了百官們的心思。

京城之內,向來是局勢複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隨便一件小事情,就會牽扯出許多權貴,所以順天府尹的位置雖然重要,但向來是一個火山口,稍有不慎就會得罪人,稍有失誤就會引起無數的關注與指責,若是能力不足、靠山不硬,順天府尹反倒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位置,甚至還會影響自己的仕途、人脈、以及聲譽,百官們自然是避之不及。

若只是如此的話,考慮到順天府的重要性,百官們雖然會避之不及,但朝廷各大勢力依然會進行爭搶。

但今時不同往日,趙俊臣遇刺與西廠遇襲的案件撲朔迷離,似乎牽連甚廣,破案之日看起來遙遙無期,不論是誰一旦坐到順天府尹的位置上,就必須要接手這個案件,若是無法偵破案情,就依然會受到德慶皇帝的斥責,到了那個時候,順天府尹的官位還未坐熱,恐怕就要再次換人了。

這樣一來,順天府尹的位置就變成了影響仕途的代名詞,百官們皆是趨利避害的“聰明人”,又如何會進行爭搶?

事實上,周尚景也正因爲看清楚了這一點,纔會主動放棄了順天府尹的位置。

而德慶皇帝雖然明知道順天府的重要性,但得到了順天府尹的空缺之後,也依然沒有任命自己的親信,反倒是在百官之中尋找合適人選,也正是抱着同樣的心思,想等到這個燙手山芋稍稍冷卻之後再吃入口中,否則只會燙壞舌頭。

然而,德慶皇帝卻沒有想到,百官們皆是想到了其中的利弊關鍵,竟是沒有一人願意當這個冤大頭。

這樣一來,氣氛不免有些尷尬。

德慶皇帝眼中閃過一絲惱怒,只覺得百官之中無一人能夠爲自己分憂。

而就在德慶皇帝準備強行指派之際,趙俊臣突然向着大學士霍正源打了一個眼色。

然後,霍正源突然出列,說道:“臣霍正源毛遂自薦,願擔任順天府尹之位!”

……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歸鄉”(上).第七百三十六章.遇襲(三).第六百八十六章.棟樑之臣.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八百九十七章.戰後(一).第三百七十一章.合作的方向(上).第六百一十一章.面聖.第五百九十九章.蓄力.第八百五十章.戰(五).第七百四十章.計成?.第1064章.各方佈置(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策.第三百七十章.不合作?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1430章.態度反轉.第1145章.逼迫(五).第六百一十四章.整治(中).第1400章.妥協退讓.第六百四十九章.德慶皇帝的賞賜.第五百四十七章.寸步不讓(中).第七百一十九章.皆是雙面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後究竟.第七百零九章.餘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互印象.第三百四十一章 .“歸鄉”(上).第八百六十四章.勢(二).第1011章.漕運.第八百八十八章.決戰前的陰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八十五章.戰兵新軍(五),第五百七十八章.熱鬧的朝議(一).第五百八十六章.朝議結束.第三百九十章 .京城裡的變故(下).第六十八章.除夕瑣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六百零四章.談話.第七百五十四章.收服(四).第二十七章在路上下第五十五章.敵友變化(上)一更第九百三十八章.巧舌如簧.第六十四章.七皇子朱和堅.第六百九十五章.計劃進行中(五).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1084章.馴化之術.第八百九十七章.戰後(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宮宴(中).第一百五十八章.趙俊臣的暗示第五百三十二章.博弈(八).第七百一十六章.態度.第三百二十二章 .送給你,還請收下.第三百九十四章.刺探.第七百一十二章.出京之前(上).第1345章.租賃抵押.第二百八十四章 .蟻穴與種子(下)第五百零六章.哭訴與做戲(中).第六百二十四章.推斷.第四百零四章.混亂(中).第1024章.宣府鎮.第六百五十五章.李倫的建議.第五百五十五章.特簡!.第1061章.失控.第1277章.手腕(四).第1263章.遼東劇變(十三).第1184章.風雲際會(一).第1418章.優勢在我.第三百六十五章.儀式(下).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1407章.變數之一.第二百零八章 .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 上 .第三百九十章 .京城裡的變故(下).第八百三十八章.隱忍.第四百一十一章 .周尚景的底牌(下).第九百四十六章.海事的構想.第1032章.野心的滋長.第1388章.再來一次.第五百九十四章.人之初.第一百五十章.盲女蝦兒.第1361章.見吳三桂.第996章已修改。第1065章.各有所謀(三).第1320章.吃幹抹淨.第二百六十九章.下一個目標.第二百三十八章 .魔高一丈.第1048章.各方的表演(一).第九百五十七章.真相總是微不足道.第六百五十一章.投名狀.第1392章.進退維谷.第九百八十二章.曾經的稚嫩.第四百一十八章.德慶皇帝的疑慮.第1126章.秘密生意.第1122章.顛倒黑白.第三百三十六章 .立場.第1327章.恩義籠絡.第一百七十四章.趙家來人(下)第1003章.政治交易(二).第1178章.初至遼東.第三百一十六章.各有所謀.第一百七十章.趙山才初露鋒芒!第1091章.杏林風波.
第三百四十一章 .“歸鄉”(上).第七百三十六章.遇襲(三).第六百八十六章.棟樑之臣.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八百九十七章.戰後(一).第三百七十一章.合作的方向(上).第六百一十一章.面聖.第五百九十九章.蓄力.第八百五十章.戰(五).第七百四十章.計成?.第1064章.各方佈置(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這是一門學問(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策.第三百七十章.不合作?第1395章.好人壞人.第1430章.態度反轉.第1145章.逼迫(五).第六百一十四章.整治(中).第1400章.妥協退讓.第六百四十九章.德慶皇帝的賞賜.第五百四十七章.寸步不讓(中).第七百一十九章.皆是雙面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後究竟.第七百零九章.餘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互印象.第三百四十一章 .“歸鄉”(上).第八百六十四章.勢(二).第1011章.漕運.第八百八十八章.決戰前的陰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八十五章.戰兵新軍(五),第五百七十八章.熱鬧的朝議(一).第五百八十六章.朝議結束.第三百九十章 .京城裡的變故(下).第六十八章.除夕瑣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六百零四章.談話.第七百五十四章.收服(四).第二十七章在路上下第五十五章.敵友變化(上)一更第九百三十八章.巧舌如簧.第六十四章.七皇子朱和堅.第六百九十五章.計劃進行中(五).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1084章.馴化之術.第八百九十七章.戰後(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宮宴(中).第一百五十八章.趙俊臣的暗示第五百三十二章.博弈(八).第七百一十六章.態度.第三百二十二章 .送給你,還請收下.第三百九十四章.刺探.第七百一十二章.出京之前(上).第1345章.租賃抵押.第二百八十四章 .蟻穴與種子(下)第五百零六章.哭訴與做戲(中).第六百二十四章.推斷.第四百零四章.混亂(中).第1024章.宣府鎮.第六百五十五章.李倫的建議.第五百五十五章.特簡!.第1061章.失控.第1277章.手腕(四).第1263章.遼東劇變(十三).第1184章.風雲際會(一).第1418章.優勢在我.第三百六十五章.儀式(下).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1407章.變數之一.第二百零八章 .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 上 .第三百九十章 .京城裡的變故(下).第八百三十八章.隱忍.第四百一十一章 .周尚景的底牌(下).第九百四十六章.海事的構想.第1032章.野心的滋長.第1388章.再來一次.第五百九十四章.人之初.第一百五十章.盲女蝦兒.第1361章.見吳三桂.第996章已修改。第1065章.各有所謀(三).第1320章.吃幹抹淨.第二百六十九章.下一個目標.第二百三十八章 .魔高一丈.第1048章.各方的表演(一).第九百五十七章.真相總是微不足道.第六百五十一章.投名狀.第1392章.進退維谷.第九百八十二章.曾經的稚嫩.第四百一十八章.德慶皇帝的疑慮.第1126章.秘密生意.第1122章.顛倒黑白.第三百三十六章 .立場.第1327章.恩義籠絡.第一百七十四章.趙家來人(下)第1003章.政治交易(二).第1178章.初至遼東.第三百一十六章.各有所謀.第一百七十章.趙山才初露鋒芒!第1091章.杏林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