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哭訴與做戲(中).

……

……

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爭鬥多年,也同樣對周尚景知根知底,知道周尚景彈劾薛貴與張伯崇的舉動絕不是那般簡單,恐怕只是以退爲進、欲擒故縱的手段。表面上是彈劾薛貴與張伯崇,但實際上則是暗中爲兩人開脫,若是任由周尚景繼續說下去,在周尚景的巧妙辯解之下,恐怕薛貴與張伯崇很快就要“罪責難掩、情有可原”了,這樣一來,薛貴與張伯崇的最終處罰自然是雷聲大、雨點小。

於是,德慶皇帝依然是一副怒氣衝衝的模樣,根本不給周尚景詳細解釋自己想法的機會,而是直接問道:“失察失職?這個罪名可小可大,懲處也是可輕可重,即可以罰俸了事,也可以罷官奪職……那麼,依周閣老看來,薛貴與張伯崇究竟應該是罰俸了事?還是應該罷官奪職?”

德慶皇帝的這句反問,可謂是大有講究,他利用如今的局勢,裝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樣,只給了周尚景兩個選擇,一是罰俸、二是罷官,而趙俊臣遇刺、西廠遇襲的事情,性質極爲惡劣,薛貴與張伯崇二人受到牽連之後,顯然不可能只是罰俸了事,否則也無法讓朝野各方心服,這樣一來,周尚景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

對於德慶皇帝的語言陷阱,周尚景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只見他蒼老的面龐上滿是嚴肅的表情,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緩緩說道:“正如陛下所說,昨日先是戶部尚書趙俊臣遇刺,然後又是西廠遇襲,刺殺趙尚書的兇徒也被人截殺滅口,此事之性質惡劣,可謂是百年少見,朝廷的威望也因此受損許多,而薛貴乃是順天府尹,京城境內出現了這般大案,完全是他的失職,若不嚴懲於他,也無法展現朝廷的決心,所以臣認爲應該奪去薛貴的順天府尹之職,但念在他這些年來還算勤勉的份上,可暫任順天府同知之職,讓他輔佐新一任的順天府尹,畢竟薛貴已是擔任順天府尹八年時間,最是熟悉京城狀況,如今又是非常時期,昨日的幾件大案必須要儘快偵破,新任的順天府尹初來乍到,恐怕會耽誤許多時機,還需要藉助薛貴的經驗。”

頓了頓後,周尚景話鋒一轉,又說道:“不過,刑部尚書張伯崇的情況則有些不同,他擔任刑部尚書之職不過五月有餘,期間還有四個月時間跟隨陛下南巡,連刑部的詳細情況都來不及熟悉,就更別說是掌控刑部了,若是硬要追究他的責任,恐怕有些不妥,老臣認爲只需要罰俸警告就好。”

聽到周尚景的建議之後,德慶皇帝略略有些沉吟。

似乎,周尚景這是想要與德慶皇帝進行一場交易,以放棄順天府尹這個重要位置作爲代價,來保全張伯崇的刑部尚書之位。

對此,德慶皇帝稍稍考慮了片刻之後,覺得這場交易還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也正如周尚景所說,張伯崇接任刑部尚書之位的時間尚短,若是強行追究張伯崇的責任,恐怕難以讓百官們心服,在周尚景的全力維護之下,德慶皇帝也很難罷免張伯崇的官職,放過張伯崇一次也未嘗不可。

相比較而言,順天府尹的位置雖然不像刑部尚書一般顯赫耀眼,但這個位置可以及時掌控與參與京城內的所有變動,而且順天府還有承接全國各地訴狀的資格,相當於一個小刑部,重要性卻是毫不遜色,能夠趁機奪去薛貴的順天府尹之位,讓周尚景失去對順天府的掌控,卻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了。

雖然,德慶皇帝原本是想要將張伯崇與薛貴的官職全部罷免,但那只是最理想的結果,在周尚景有所防備之下,能實現一半目標德慶皇帝也勉強可以接受。

於是,德慶皇帝輕輕點頭,並且問道:“那麼,順天府尹的位置應該由誰來接任?”

周尚景答道:“順天府尹的位置,頗是重要,究竟應該由誰來接任,自然應該由陛下您聖心獨斷,老臣不敢幹涉。”

聽到周尚景的回答之後,德慶皇帝眼中閃過了一絲滿意,覺得周尚景還算是知進退。

然後,德慶皇帝的目光向着百官掃去,想要在百官之中尋找下一任順天府尹的人選,並且等待着各位重臣的推薦。

然而,在德慶皇帝的目光掃視之下,百官們一個個皆是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全都是沉默不語,好似完全不知道德慶皇帝的心意一般,不僅沒有官員毛遂自薦,甚至也沒有朝廷重臣推薦自己的門人。

一時間,皇極殿內,突然陷入了安靜沉默之中。

若是平時,朝中出現了一個三品實權空缺,必然會是各大派系互不相讓、朝中百官拼死相爭的景象,但今天的情況,則是截然相反,對於順天府尹的位置,各大派系與朝中百官不僅沒有爭搶,反倒是一副避之不及的模樣,一個個皆是縮着腦袋,生怕德慶皇帝會注意到自己,進而讓自己擔任這個位置。

見到這般情況,德慶皇帝微微一愣,但轉念之間就已是想明白了百官們的心思。

京城之內,向來是局勢複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隨便一件小事情,就會牽扯出許多權貴,所以順天府尹的位置雖然重要,但向來是一個火山口,稍有不慎就會得罪人,稍有失誤就會引起無數的關注與指責,若是能力不足、靠山不硬,順天府尹反倒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位置,甚至還會影響自己的仕途、人脈、以及聲譽,百官們自然是避之不及。

若只是如此的話,考慮到順天府的重要性,百官們雖然會避之不及,但朝廷各大勢力依然會進行爭搶。

但今時不同往日,趙俊臣遇刺與西廠遇襲的案件撲朔迷離,似乎牽連甚廣,破案之日看起來遙遙無期,不論是誰一旦坐到順天府尹的位置上,就必須要接手這個案件,若是無法偵破案情,就依然會受到德慶皇帝的斥責,到了那個時候,順天府尹的官位還未坐熱,恐怕就要再次換人了。

這樣一來,順天府尹的位置就變成了影響仕途的代名詞,百官們皆是趨利避害的“聰明人”,又如何會進行爭搶?

事實上,周尚景也正因爲看清楚了這一點,纔會主動放棄了順天府尹的位置。

而德慶皇帝雖然明知道順天府的重要性,但得到了順天府尹的空缺之後,也依然沒有任命自己的親信,反倒是在百官之中尋找合適人選,也正是抱着同樣的心思,想等到這個燙手山芋稍稍冷卻之後再吃入口中,否則只會燙壞舌頭。

然而,德慶皇帝卻沒有想到,百官們皆是想到了其中的利弊關鍵,竟是沒有一人願意當這個冤大頭。

這樣一來,氣氛不免有些尷尬。

德慶皇帝眼中閃過一絲惱怒,只覺得百官之中無一人能夠爲自己分憂。

而就在德慶皇帝準備強行指派之際,趙俊臣突然向着大學士霍正源打了一個眼色。

然後,霍正源突然出列,說道:“臣霍正源毛遂自薦,願擔任順天府尹之位!”

……

……

第1303章.在握(十二).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容忍野心.第1440章.衆望所歸.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兵新軍(八).第四百零五章.混亂(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五百二十六章.博弈(二).第九百零九章.京師大震(二).第1345章.租賃抵押.第一百六十章.對楚嘉怡的第二次利用第三十章.廟堂爭鋒(下)三更第八百四十五章.大軍出動(五).第1245章.撲朔迷離(二).第四百零二章.初始(下).第五百五十二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上).第六百二十二章.“公正”(下).第1071章.人才?.第三百五十一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上).第八百七十三章.勢(完).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一).第七百四十八章.雷霆手段.第二百六十章 .陳芷容的投名狀(上).第1342章.自掘墳墓.第七百七十一章.各方的反應(一).第1322章.意外收穫.第四百二十六章.此時的趙府.第四百零九章 .勝負已定?第五百六十六章.第八百六十七章.勢(五).第1235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七).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五百二十一章.閣老之位(一).第九百五十七章.真相總是微不足道.第1009章.重返廟堂(三).第六百九十七章.計劃進行中(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示與暗示第1120章.西北方向.第九百章.樑輔臣脫困.第1056章.扶持.第1370章.殺雞儆猴.第六百八十四章.消息.第六百零一章.人心.第1048章.各方的表演(一).第六百二十六章.抄家狂潮(一).第六百章.分寸.第1273章.遼東劇變(完).第四百二十九章.趙俊臣的構想(下).第1256章.遼東劇變(六).第七百五十八章.夜談(三).第八十九章.閒看風起雲涌.第八百五十四章.戲與餌(三).第1357章.功成身退(六).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四百七十一章.暗棋(上).第一百九十章 .黨爭(十三)二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聯想(上)第123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六).第四百五十一章.各方的謀劃(一).第1344章.戰後餘波.第四百九十三章.風波(四).第1102章.君入甕中.第1135章.朱和堅出京.第四百九十一章.風波(二).第1310章.在握(十九).第七百三十六章.遇襲(三).第五百三十五章.內部紛爭.第1155章.周尚景的陽謀.第五百四十一章.德慶皇帝的鄙夷.第四十九章.豆花攤旁(上).二合一第1396章.納投名狀.第七百四十六章.定計.第六百二十六章.抄家狂潮(一).第九百四十章.督撫齊至.第四百三十七章.德慶回京(一).第一百四十二章.周尚景的打算(上).第四百零七章.敗局?(中).第1129章.引導輿論與製造流言的三種手段.第1088章.心頭之患.第1353章.功成身退(二).第二百一十九章.對幕僚團隊的構想.第三百一十五章.德慶皇帝的愧疚與補償.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1141章.逼迫(一).第1322章.意外收穫.第五百零三章.第七百九十四章.戰前(五).第八百五十二章.戲與餌(一).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1316章.大有用處!.第一百六十四章 .聚德客棧.第九百六十三章.御書房內的陰謀(完).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1155章.周尚景的陽謀.第1116章. 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閹人惡毒.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第1399章.虛則實之.第八百五十二章.戲與餌(一).第八百四十八章.戰(三).
第1303章.在握(十二).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容忍野心.第1440章.衆望所歸.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兵新軍(八).第四百零五章.混亂(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五百二十六章.博弈(二).第九百零九章.京師大震(二).第1345章.租賃抵押.第一百六十章.對楚嘉怡的第二次利用第三十章.廟堂爭鋒(下)三更第八百四十五章.大軍出動(五).第1245章.撲朔迷離(二).第四百零二章.初始(下).第五百五十二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上).第六百二十二章.“公正”(下).第1071章.人才?.第三百五十一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上).第八百七十三章.勢(完).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一).第七百四十八章.雷霆手段.第二百六十章 .陳芷容的投名狀(上).第1342章.自掘墳墓.第七百七十一章.各方的反應(一).第1322章.意外收穫.第四百二十六章.此時的趙府.第四百零九章 .勝負已定?第五百六十六章.第八百六十七章.勢(五).第1235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七).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五百二十一章.閣老之位(一).第九百五十七章.真相總是微不足道.第1009章.重返廟堂(三).第六百九十七章.計劃進行中(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示與暗示第1120章.西北方向.第九百章.樑輔臣脫困.第1056章.扶持.第1370章.殺雞儆猴.第六百八十四章.消息.第六百零一章.人心.第1048章.各方的表演(一).第六百二十六章.抄家狂潮(一).第六百章.分寸.第1273章.遼東劇變(完).第四百二十九章.趙俊臣的構想(下).第1256章.遼東劇變(六).第七百五十八章.夜談(三).第八十九章.閒看風起雲涌.第八百五十四章.戲與餌(三).第1357章.功成身退(六).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四百七十一章.暗棋(上).第一百九十章 .黨爭(十三)二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意外的聯想(上)第123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六).第四百五十一章.各方的謀劃(一).第1344章.戰後餘波.第四百九十三章.風波(四).第1102章.君入甕中.第1135章.朱和堅出京.第四百九十一章.風波(二).第1310章.在握(十九).第七百三十六章.遇襲(三).第五百三十五章.內部紛爭.第1155章.周尚景的陽謀.第五百四十一章.德慶皇帝的鄙夷.第四十九章.豆花攤旁(上).二合一第1396章.納投名狀.第七百四十六章.定計.第六百二十六章.抄家狂潮(一).第九百四十章.督撫齊至.第四百三十七章.德慶回京(一).第一百四十二章.周尚景的打算(上).第四百零七章.敗局?(中).第1129章.引導輿論與製造流言的三種手段.第1088章.心頭之患.第1353章.功成身退(二).第二百一十九章.對幕僚團隊的構想.第三百一十五章.德慶皇帝的愧疚與補償.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1141章.逼迫(一).第1322章.意外收穫.第五百零三章.第七百九十四章.戰前(五).第八百五十二章.戲與餌(一).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1316章.大有用處!.第一百六十四章 .聚德客棧.第九百六十三章.御書房內的陰謀(完).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1155章.周尚景的陽謀.第1116章. 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閹人惡毒.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第1399章.虛則實之.第八百五十二章.戲與餌(一).第八百四十八章.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