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鷹感嘆道:“子濤,楊羣能力超強,但此人絕情啊。”
“我明白,我明白。”點了點頭,陳子濤道:“我這人的人生態度是這樣的,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既然你對我絕情,對不起,我只好也還你絕情了。”
張鷹道:“子濤,我表個態,我跟你綁一塊。”
嗯了一聲,陳子濤問道:“老張,他交給你的難道你解決了嗎?”
“我正爲難呢。”張鷹道:“他要我將五百萬元的集資任務層層分配下去,每個鄉鎮每個部門或單位,要以人數和工資總額按比例算好,再以縣政府的名義,以文件的形式通知到每個鄉鎮和每個部門,我現在什麼都沒幹,因爲我要真是幹了,非被下面的同志們罵死不可。”
“呵呵,我給你出個主意。”陳子濤笑着說道:“你計劃照做,越詳細越好,也按時下發到每個鄉鎮和部門,但是,你可以在署名上做點小文章。”
張鷹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說,讓我背罵名而推責任?”
“兩害相權取其輕嘛。”陳子濤道:“你的文件以縣政府和縣政府辦公室兩個機構的名義下發,縣政府辦公室蓋章,縣政府不蓋章,這樣一來,文件會被視爲無效,但文件的內容卻爲大家熟知,大家會罵你及你的縣政府辦公室,但不會怪你們,因爲大家都會知道文件是誰發的,而且也不會主動參與集資。”
張鷹疑道:“子濤,現在是常務副縣長劉貴龍臨時主持工作,你怎麼肯定他不會簽字蓋章呢?”
陳子濤胸有成竹道:“這是我的事,我讓他不要蓋章,他就不會蓋章,再說了,他對楊羣早有積怨,即使我不從中挑撥,他也不會配合楊羣的。”
張鷹道:“我信你,早知道你能與李光輝和方同偉同位副縣長共進退,沒想到劉貴龍常務副縣長也能與你共患難。”
“這個原因麼,以後再慢慢告訴你。”陳子濤道:“老張,在這件事上,你還有一張王牌可打,重大決策必須經過縣常委會討論批准,楊羣的這個修路計劃和集資決定,可以說是重大決策裡的重大決策,他對常委會連個招呼都不打,就憑
這一條,就夠他喝一壺的。”
張鷹點了點頭道:“子濤,我也直說吧,我早就想反抗他一回,但我是沒有靠山的人,在地委沒有,在縣裡也沒有,我怕自己會死得很慘。”
“怕他個球啊。”陳子濤道:“不過,咱們這些小人物當然要講究策略,更要懂得自我保護之道,我建議你抓緊時間,去找兩套班子成員們談談,我也會一個一個的走一遍,同時我會發動兩套班子裡的個別領導成員,讓他們直接將問題往上捅。”
“子濤,有你幫我,我心裡就有底了,我這就去起草關於集資的文件。”
說罷,張鷹起身告辭。
陳子濤在餘全國的辦公室待到中午,再悄悄溜出縣委大院,朝縣機關幹部宿舍區走去。
副縣長李光輝有個習慣,他家離縣委大院不到兩百米,所以他中午總是回家吃飯。
李光輝讓陳子濤佩服的地方不少,其中一點是他那文盲老婆,現在還是一名不是正式編制的清潔工。
來到李家,陳子濤先將腦袋伸進門裡,讓鼻子聞了聞屋裡飄出的空氣,然後怪聲怪氣地嚷道:“老嫂子,你今天中午的炸醬麪醬放得有點多啊。”
屋裡傳出李光輝的笑聲,“狗鼻子,踩着飯點來的麼。”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李光輝兩口子正要吃飯,炸醬麪加點青菜,一年四季很難變動的午餐。
招呼過後,李光輝老婆又去下面。
陳子濤肚子有點餓,一滿碗麪條就着自釀的豆醬,很快被他消滅得乾乾淨淨。
飯畢,李光輝拉着陳子濤鑽進了他那有點簡陋的書房。
坐下後,點上煙,李光輝笑看着陳子濤道:“胃口不錯,心情肯定也好,說明打擊沒起到作用。”
陳子濤咧嘴一樂,“沒心沒肺唄,這也是我最大的優點。”
“你少來。”李光輝笑道:“你越高興,說明你心裡的火越到爆發的時刻,笑着與人打架,跟你老媽一個脾氣。”
陳子濤笑道:“你也不差,楊縣長的‘把農業大縣建成工業大縣’的宏偉計劃,沒把你這位分管農業的副縣長
嚇蒙。”
“臭小子,你是來挑撥離間的吧。”李光輝道:“楊縣長一直不重視農業,這反而讓他很少干涉我的工作,所以我們有點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我也很少質疑和反對他的決策,畢竟他是政府一把手,尊重他是起碼的。”
陳子濤冷笑道:“老傢伙,你少跟我來這一套,他出發前劃給交通局的五百萬,其中有三百二十萬是農用資金,其中還包括今冬明春的水利建設資金,這算井水不犯河水嗎?”
李光輝臉上立即沒了笑容,“你也知道了?”
陳子濤微微一笑,“我曾分管過財政工作,而且,縣財政局有我的人。”
“有點亂搞啊。”李光輝道:“除了今冬明春的水利建設資金,還有救濟款、農業補助金、農機補助金、種子專用金和農業稅返還金,都是省裡撥下來的專款專用資金,他這是違規挪用,嚴重違犯財政紀律啊。”
陳子濤道:“現在還好一點,等過了春節,春耕生產即將展開時,各鄉鎮各部門向你伸手要錢,我看你李縣長怎麼交待。”
李光輝苦笑,“怎麼交待?涼拌。”
陳子濤問道:“你沒勸過他?”
李光輝道:“勸了但沒用,他被高長熙的‘把農業大縣建成工業大縣’的宏偉計劃迷住了,兩個人一拍即合,雄心勃勃,什麼話都聽不進去。”
陳子濤呵呵一笑,“他孃的,大海歸大博士,太有欺騙性了,我有機會也去國外轉一轉,弄點學位和新名詞回來,一定能幫我飛黃騰達。”
李光輝嘆道:“楊羣的能力沒問題,比我強很多,但他還是太年輕了。”
陳子濤很不以爲然,“我呸,把農業大縣建成工業大縣,簡直就是一個騙局,百分之八十三的人口是農業人口,工業產值僅佔百分之十九,沒有一家工人人數上百的象樣企業,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人口處於溫飽線之下,要把這樣一個既無資源優勢又無交通優勢的人口大縣建設成一個工業大縣,這不等於是在沙漠上建造十二層的高樓大廈嗎?”
李光輝問道:“子濤,楊羣沒有徵求過你的意見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