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濤道:“姐,你聽着啊,我們工業處的領導班子是這樣一幫人,處長方天明,四十八歲,軍轉幹部,副處長趙強,五十一歲,原青石縣縣長,五年前因犯錯誤被貶,副處長周子琦,五十五歲,軍轉幹部,副處長楊清來,五十三歲,原天州縣副縣長,副處長蔣世林,五十歲,軍轉幹部,副處長姚國平,五十歲,原大溪縣縣委常委兼統戰部長,此外黨組還有三位年近六十的老幹部,這是個什麼樣的領導班子啊。”
鞏婷聽出了陳子濤的弦外之意,“這個領導班子確實非常奇葩,一是年齡大,二是外行多,三是人數多,總而言之,收容院兼養老院名不虛傳,能做事敢做事的人基本沒有,確實難以領導七十幾家地屬企業。”
可是,張英卻是一臉的嚴肅,“子濤,你想幹什麼?我警告你,你怎麼折騰下面的企業都行,那是你的職權範圍,但是你要是想動工業處的領導班子,門都沒有,地委不會支持你,我也不會支持你。”
陳子濤萬分的不解,“這是爲什麼?如果按照幹部年輕化和知識化及專業化的要求,他們應該全部讓賢吧。”
張英告訴陳子濤,工業處的這些老幹部老同志,每一個都與地委和公署的本地派領導有關係,也就是說,地委和公署兩套班子十六名成員,有八名是土生土長的,除了張英和郝偉明,其餘六位都與工業處的這些老幹部老同志有關係,而且其中五個曾經是工業處的這些老幹部老同志的下級,有三個就是工業處的這些老幹部老同志親手栽培和提撥起來的。
陳子濤倒吸了一口涼氣,張英的意思很明白,工業處的這些老幹部老同志不能動,除非他們自己想退,否則的話,會引來地委和公署的部分領導的干涉,更會得罪大批本地籍幹部。
沒辦法,陳子濤只好將這個想法塞回到肚子裡,剛剛上任屁股還沒坐熱,他不敢觸犯衆怒。
第二天上午,地委禮堂。
陳子濤早早就來到了地委禮堂門口。
工業處辦公室的五個人來得更早,兩個小青年兩個小姑
娘,在主任劉思紅的帶領下,積極地忙着各項會前事務。
陳子濤停好自行車,打開車架上的紙箱,拿出了從楊明娜那裡借來的攝像機,“哎,你們誰會使這個玩藝兒?”
劉思紅道:“小劉好象會使吧,小劉,你過來。”
小劉應聲而來,看到攝像機喜道:“處長,主任,我叔叔是電視臺的攝像師,我三年前就會使了。”
“好。”陳子濤吩咐道:“小劉,你上午就一個任務,守在門口專門拍攝前來開會的企業幹部,最好不要有遺漏,特別是遲到或早退的,一定要給我拍下來。”
小劉不解地問道:“處長,爲什麼只拍企業幹部?地委和公署領導不需要拍嗎?”
陳子濤笑道:“小劉,你要記住,你不是新聞記者,新聞記者整的是好人好事,你整的卻是不公開的壞人壞事哦。”
小劉是個中專生,今年不滿二十一歲,剛分配到工業處不久,人長得機靈,陳子濤一說,他是心領神會,“請處長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
劉思紅道:“處長,禮堂有六個門,那些企業幹部都是滑頭鬼,遲到早退會走其他的門,小劉顧不到吧。”
想了想,陳子濤道:“好吧,劉主任,你去把其他門統統關上,最好派人守着,就這一個門進出,我看他們還怎麼遲到早退。”
劉思紅領命而去。
陳子濤忽然想起了什麼,問旁邊的小劉道:“小劉,你叫什麼名字?”
“劉偉平。”
“中專讀的是什麼專業?”
“工業製造和管理。”
“哪兒人?”
“天州城。”
“劉主任是哪兒人?”
“天州城。”
“你們是親戚關係吧?”
小劉紅着臉道:“處長,劉主任,劉主任她是我親姑媽,我畢業後,本來要去機械廠的,是我姑媽安排我進的工業處。”
陳子濤笑了笑,拍拍小劉的肩膀道:“沒什麼,你也別不好意思,咱們是人情
社會嘛,再說以你所學的專業,你進工業處工作也是順理成章和專業對口。”
小劉嗯了一聲,埋着頭不說話了。
“工業製造和管理,好專業,有幹頭,有幹頭啊。”
陳子濤唸叨着進了禮堂,找了個角落處的座位,坐下後就閉上眼睛打起盹來,昨晚與乾姐姐們鬧得厲害,他要見縫插針補補覺。
九點差幾分鐘,開會的人陸續到來,處長方天明和五個副處長趙強、周子琦、楊清來、蔣世林、姚國平是第一批到的人。
方天明和趙強過來,讓陳子濤也去主席臺上就座,工業處黨組書記是方天明,副書記是陳子濤和趙強,按規定黨組正副書記有資格上主席臺。
但陳子濤堅決不去,大家問他理由,他又不說,只要求主持會議的方天明,在會議的最後點名讓他亮相。
大家不知道陳子濤葫蘆裡賣什麼藥,拗不過只好隨了他,決定方天明與趙強和周子琦三人上主席臺,蔣世林和姚國平負責會務,陳子濤與楊清來在臺下就座。
九點過後,禮堂裡已坐了幾百人,陳子濤剛想找人問問,參加會議的應該有多少人,副處長楊清來就主動捱了過來,“小陳處長,你是想知道參加會議的應該有多少人吧?”
陳子濤咦了一聲,笑道:“老楊,你是我肚子裡的蛔蟲嗎。”
楊清來笑了笑,介紹道:“是這樣的,幾年前我們根據企業的規模,把七十七家企業分爲四個類別,第一類是小企業,共三十一家,行政級別副科,各設黨支部一個,黨支部成員五人,第二類是中型企業,共二十七家,行政級別正科,各設黨總支一個,黨總支成員七人,第三類是大型企業,共十四家,行政級叻副處,各設黨委一個,黨委成員九人,第四類特大型企業,共五家,行政級別正處,各設黨委一個,黨委成員十一人,所以,到會人數應爲五百二十五人,此外,還有企業離休幹部和部分退休幹部,加上咱們工業處全體出動及地委和公署的領導和其他幹部,實際參加會議的人數應在七百人以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