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心靈導師

第464章 心靈導師

從汴京出師後,趙孝騫心思都在宋遼戰事上,偶有分心之時,分出來的心也在婆娘身上,一時間竟真忘了,蘇軾出使遼國居然小半年了。

誰家好人出使別國,一待就是半年的?

難道蘇軾的祖上是蘇武,就喜歡在異國他鄉牧羊,挑戰生存極限?

趙孝騫蹙眉想了很久,覺得有點不對。

“陳守,去把趙信召來,另外……雞湯裡多放點薑片,加少許黃酒去腥。”

趙信來得很快,他是皇城司勾押官,作爲十分重要的情報部門,趙信一直隨趙孝騫和龍衛營行動,只不過最近兩軍交戰,刺探軍情的事都交給了軍中斥候,相比皇城司密探,軍情的活兒更適合讓斥候幹。

趙信見到趙孝騫時兩眼泛紅,就像被拐賣多年的孩子見到了親生父母,差點都哭了。

“難得見你一面,卻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你家有長輩仙逝了?”趙孝騫彷彿喝了摻砒霜的雞湯,小嘴兒抹了毒。

趙信哭喪着臉道:“是下官難得見郡王殿下一面啊,下官一直隨軍而動,宋遼兩番交戰,殿下卻從未動用過皇城司,下官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以爲殿下已忘了咱皇城司這些苦命的娃兒……”

“這話說的,皇城司乾的是狗狗祟祟的勾當,兩軍交戰,刺探軍情,我用得着皇城司嗎?這活兒軍中斥候比你們內行,你們皇城司最近啥都不用幹,還白領朝廷的餉,你倒抱怨上了。”

趙孝騫斜眼乜着他,道:“你若真有一腔報國的心思,下次我把你編入前鋒敢死隊,單人單騎向遼軍發起自殺式衝鋒,能活着回來我給你記頭功,怎樣?考慮一下。”

趙信臉色一僵,訕訕一笑:“……殿下就當下官啥都沒說。”

接着趙信又道:“今日殿下召下官來,想必要動用皇城司,殿下儘管吩咐,皇城司自下官而下,願爲殿下效死。”

“不好意思,你們還是繼續白領朝廷餉銀吧,這次還是用不到你。”趙孝騫頓了頓,道:“甄慶如今可還在遼國上京?”

甄慶是皇城司三大勾當公事之一,也是趙信的上司,趙信聞言急忙道:“是的,甄勾當一直留在上京,據說正忙着與遼國權貴結交,最近甄勾當鎖定了一個人,名叫‘蕭奉先’……”

趙孝騫嗯了一聲,道:“你派人給甄慶送一封密信,讓他打聽一下蘇軾的情況,蘇學士出使遼國小半年了,至今未歸,也不給個說法,這事兒讓遼國上京的皇城司所屬去查查,儘快回報。”

趙信凜然道:“下官領命,最遲半月可有消息。”

說完趙信突然吸了吸鼻子,一臉疑惑:“哪裡來的香氣?好香啊,似乎是雞湯的氣味……”

趙孝騫正色道:“你最近可能患鼻炎了,嗅覺在欺騙你,回去趕緊找個大夫看看。”

“鼻……鼻炎?”趙信一臉迷茫地告辭。

趙孝騫目送他離開,嘴角微微一笑。

除了蘇軾,郡王殿下不喜歡與別人分享美食,就喜歡吃獨食。

…………

遼國上京。

蘇軾爲何遲遲未歸?遼國都城的母豬爲何半夜慘叫?

嗯,兩者並無關係。

蘇軾一直住在上京的館驛裡,他最近忙着應酬。

不得不說,蘇軾不愧是當世文豪,他的粉絲不僅遍佈大宋,就連遼國的粉絲也不少。

其中甚至包括遼帝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這人其實是頗爲傾向漢學的,他登基之後積極學習大宋的聖賢經義,學習中原的禮儀,包括道家學問等等。

後來到了晚年,耶律洪基迷上了佛家,沉迷於此不可自拔,於是遼國到處都建了寺廟,無數百姓棄耕出家,賺取香火。

耶律洪基的這個愛好太昂貴,這也是導致遼國漸現頹勢的原因之一。

早年間,耶律洪基一度也是蘇軾的粉絲,對蘇詞尤爲欣贊,從大宋得蘇詞一首,常常愛不釋手,掩卷伴眠。

可惜耶律洪基不僅是粉絲,同時也是遼國的皇帝。

作爲皇帝,他無疑是冷靜的。

愛豆再牛逼,他也不可能變成腦殘。耶律洪基知道,愛是剋制。

蘇軾這次出使遼國,耶律洪基從頭到尾只召見了他一次,然後將蘇軾安排在館驛住下,從此不聞不問。

然而令耶律洪基奇怪的是,以宋遼如今的關係,基本已是雙方不宣而戰的敵國了,而蘇軾這位宋使卻留在上京遲遲不肯歸國。

這是啥情況?

耶律洪基想不通,咱們兩國都交戰了,你還賴着不肯走,難道等我遼國給你發俸祿?你是宋國的官兒啊,瘋了吧你。

趙孝騫赴任真定府後,兩國之間的關係急轉直下,耶律洪基忙着與朝臣商議對付宋軍,一時竟將蘇軾這位宋使給忘了。

而蘇軾呢?

他在上京過得很快活,因爲粉絲衆多,每天都有很多人堵館驛的門,有遼國文人登門求教,也有高傲者要求與蘇軾辯經,更多的卻是上京權貴的千金小姐,以及青樓的花魁娘子們。

蘇軾身負使命,無心風月,後來遼帝召見過後,蘇軾不知爲何卻換了性子,開始小批量地會見粉絲。

後來粉絲聽說蘇軾願意見他們後,頓時又在上京造成了轟動,於是各方粉絲紛至沓來,館驛門前聚集的人越來越多。

蘇軾也不擺架子,每日固定時間會見一批粉絲,大約一二十人左右,粉絲們狂喜,蘇軾也一臉應酬式假笑。

後來蘇軾與遼國的權貴們頻頻飲宴,青樓買醉,不知不覺間,蘇軾好像已融入了遼國的社會。

可是,仍然沒人知道,蘇軾爲何賴在上京不走。

直到數日前,上京傳出一個消息,耶律淳兵敗真定府,宋國郡公趙孝騫率部與遼軍交戰,五萬遼軍全軍覆沒。

消息傳到上京,遼人的天都塌了。

街頭巷尾,朝堂寺廟,都在議論宋遼這一戰,遼人無不悲憤長嘆,或是跳腳大罵耶律淳和趙孝騫。

遼國兵敗的消息自然也傳到了蘇軾的耳中,聽說趙孝騫率部全殲五萬遼軍後,蘇軾在館驛裡仰天長笑,笑聲數十息而不止,笑到最後,蘇軾老淚縱橫,嚎啕大哭,跪在院子裡,面朝南方汴京方向三拜。

時局到了這般時候,蘇軾還是沒走,每日仍熱情地會見粉絲,與遼國的文人們高談闊論,與權貴們飲宴狎妓,樂不思蜀。

後來,館驛的下人們專門騰出了一間大屋子,裡面擺上了矮桌和蒲團,蘇軾會見粉絲的方式也變了。

蘇軾變成了蘇老師,他開始給遼國的粉絲們上課。

學生是經過蘇軾挑選的,大多是一些慕名而來的權貴子弟,還有一些不懂中原文化的將門之後,以及少許權貴千金腦殘粉。

這些學生有一個統一的特點,他們的父輩都當權,而且整個家族的文化都不高,對中原文化尤爲陌生。

能被名滿天下的蘇學士親自授課,對遼國這些大老粗權貴來說,那是何等的榮耀。

這時遼國的權貴們都忘了蘇軾的宋使身份,一個個喜笑顏開,嚴厲勒令被蘇軾選上的學生必須上課,但凡敢遲到早退曠課,皮都給你扒了。

遼軍兵敗數日後,蘇軾坐在館驛的課堂裡捋須,面容沉穩。

學生們陸續進來,朝蘇軾行禮,口稱“夫子”。

蘇軾淡淡地迴應,所有學生到齊後,才淺啜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

“上一課,老夫教你們秦史,爾等可還記得?”蘇軾緩緩問道。

學生們紛紛應是。

蘇軾目光閃動,又道:“秦亡於二世,何也?蓋因始皇殘暴,苛法治民,而致民不聊生,天下遂反。”

“爾等可還記得,陳勝吳廣起事之時,以何爲名?”

一衆學生齊聲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蘇軾笑了:“沒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意思就是,憑什麼你那麼好的命能當皇帝和王侯,這皇帝王侯爲何不能是我?”

緩緩環視一圈,蘇軾加重了語氣:“這句話,爾等當牢記,日後若遇不公時,不妨想想這句話,當可受益良多。”

學生們齊聲應了,當然,其中少數兩個長了腦子的學生,腦海裡莫名浮出一個疑惑。

蘇夫子說這番話時,表情爲何如此陰險?是錯覺嗎?

蘇軾翻開一頁書,又道:“上次說了秦史,這次老夫與爾等說漢史……”

學生們剛翻開史書,本以爲蘇軾會從楚漢相爭說起,然而蘇軾卻擺了擺手,道:“漢史的內容,爾等回去自讀便是,老夫今日重點講義講漢朝末年,話說有一位名叫張角的大賢良師……”

“這位大賢良師了不得啊,見漢帝昏庸,朝堂奸佞當道,百姓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天下不公甚也,張角遂號召教衆起事,喊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蘇軾的眼睛赫然睜大,一臉欽敬崇拜:“我輩男兒,正應如大賢良師,若遇不公,何須忍耐,但凡熱血未涼者,當提三尺青鋒斬妖除魔,爲自己,爲天下人博個公道!”

“爾等以爲呢?”

學生們一愣,紛紛附和:“不錯,我輩正應效仿張角,若遇不公,便召集起事,寧折不屈!”

蘇軾重重點頭,欣慰大笑:“不得不說,老夫生平弟子無數,沒想到在你們遼國,卻遇到爾等這羣天賦高絕之輩,不枉老夫與爾等這份師生之緣,快哉快哉!”

“哈哈,興之所起,不必拘泥,來人,取一罈酒來,老夫邊飲酒邊授業,爾等當不會怪老夫無狀吧?”

學生們急忙起身行禮:“蘇夫子正是性情之人,灑脫不羣,名士風采,弟子素仰欽崇之。”

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790章 打破平衡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243章 慶功宮宴第469章 營救蘇蘇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670章 人前人後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64章 又見狄女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192章 演武練兵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89章 深夜示警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713章 岳父登門第22章 窘迫天子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785章 宮闈喪儀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316章 高端獵人第406章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789章 快意恩仇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170章 前程利弊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71章 再見花魁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4章 世子出馬第143章 遼使離京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518章 宰相拜訪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192章 演武練兵第749章 爲母則剛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99章 英雄救美第34章 奸佞之子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485章 歸家團聚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0章 股東大會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9章 深宮天聽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487章 君臣不疑
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790章 打破平衡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243章 慶功宮宴第469章 營救蘇蘇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670章 人前人後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64章 又見狄女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192章 演武練兵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89章 深夜示警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713章 岳父登門第22章 窘迫天子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785章 宮闈喪儀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316章 高端獵人第406章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789章 快意恩仇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170章 前程利弊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71章 再見花魁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4章 世子出馬第143章 遼使離京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518章 宰相拜訪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652章 首戰首功第192章 演武練兵第749章 爲母則剛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99章 英雄救美第34章 奸佞之子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485章 歸家團聚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0章 股東大會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9章 深宮天聽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487章 君臣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