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深宮天聽

第9章 深宮天聽

強迫性地逼着趙顥寫下這道詭異的奏疏,不是趙孝騫突然如有神助,而是來自前世的一點模糊的記憶。

北宋這個時期,趙孝騫能記得的內容不多,在他的記憶裡,終宋一朝把文人擡得太高,把武人貶落到塵埃。

而最令趙孝騫印象深刻的,是北宋時期的變法,那真是……數十年來被君臣們搞成了一場場鬧劇。

這個皇帝說新法好,換了下一任皇帝又說還是舊法好,新法舊法,幾廢幾復,國家大事跟特麼鬧着玩似的,折騰得百姓叫苦連天。

支持變法的,反對變法的,朝堂上的新舊兩黨勢力針鋒相對,黨爭愈演愈烈,搞得朝堂烏煙瘴氣。

年輕的官家有沒有政治抱負?

他當然是有的,但他的抱負與太皇太后背道而馳,在太皇太后聽政的十年裡,官家從來都是無條件支持太皇太后推行舊法,打壓新黨朝臣。

但在趙孝騫模糊的記憶裡,這位歷史上還算英明的哲宗皇帝,親政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舊法,再次恢復新法。

只能說,這位官家是非常懂得隱忍的。

太皇太后在世時,官家是堅定的舊法擁護者,因爲他年幼無權,太皇太后一死,他立馬就翻臉。

朕,其實是個臥底!

沒錯,在邪惡的舊黨裡臥底已十年了!

十年!你知道這十年我是怎麼過的嗎?

直到今日,哪怕太皇太后薨逝已半年之久,他也從未對外透露一絲打算復行新法的口風。

但是,趙孝騫知道,他馬上要動手了。

在今後的一兩年裡,大宋朝堂幾乎經歷了一次大清洗,曾經被打壓的新黨朝臣被複用,無數頑固舊黨朝臣被貶謫,被罷官。

而如今,正是官家打算復新廢舊的初始時期,趙顥卻在如此敏感的時刻自己跳了出來。

一個親王,在朝堂上其實基本沒地位,本來存在感很微弱,可誰叫這個不省心的親爹上了一道馬屁奏疏呢。

官家正愁找不到雞殺給猴看,正愁不知如何試探頑固舊黨的態度,恰好看到了趙顥的奏疏,上面竟還寫着“擁護朝廷繼續推行舊法”之類的屁話。

不搞你搞誰?你自己送上門的啊。

趙孝騫幾乎都能想象官家看到奏疏後的表情,必然是驚喜交加,仰天長笑的。

哪裡來的二貨,竟捨身甘當炮灰,助朕成就大事!

再一看署名,哦,我家二叔啊,那沒跑了,就是你了。

天家親自選擇的棋子炮灰,簡稱天選之子。

…………

懷裡揣着趙顥新鮮出爐的奏疏,趙孝騫匆匆朝王府門外走去。

走出大門,趙宗晟和大理寺官員仍在等候,趙孝騫上前行禮。

趙宗晟捋須,眼神充滿探究意味:“都安排妥當了?”

趙孝騫含笑道:“是,多謝濮王爺爺周全,父王馬上就出來。”

“子安如何處之?”

“父王無端涉事,小子欲爲父王鳴冤。”

“鳴冤何所往?”

“禁宮。”

趙宗晟欲言又止,但還是嘆了口氣,道:“去吧,爾父入大理寺後,老夫自會讓人關照,休教外人折辱慢待我大宋宗親。”

趙孝騫對這位老頭兒頗有好感,果然還是自家人靠得住。

此刻他已明白,爲何千百年來的古人如此依賴憑仗同姓宗族勢力了。

再次長揖一禮,趙孝騫轉身便朝禁宮而去。

王府到皇宮有一段距離,但不算太遠,趙孝騫決定步行,只帶了幾名禁軍護衛。

無暇欣賞路邊的繁華街景,此時的趙孝騫其實心裡是有些忐忑的。

趙顥對他這個唯一兒子的信任,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沒猶豫多久便選擇將身家性命都交託給了他。

父子倆都很清楚,這道奏疏送上去,會在朝堂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

禍兮福所倚。

這次針對王府的陰謀,未嘗不是楚王府的一次機遇。

很快官家就會驚喜地發現,原來臥底在舊黨十年的人不止是他自己,還有楚王父子。

沒錯,楚王父子臥薪嚐膽忍辱負重,也臥底十年了!

今日就是旗幟鮮明亮劍的時刻!

楚王一脈與官家永遠是背靠背的戰友!

穿過御街,趙孝騫和禁軍護衛很快來到皇宮前。

大宋皇宮的規模其實不大,跟別的朝代皇宮比起來,甚至顯得有些寒酸。

皇宮的中門是宣德門,那是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平常情況下是不會開啓的。

趙孝騫選擇的是宣德門旁邊的右掖門,算是皇宮的側門。

右掖門外,禁軍披甲,戒備森嚴。

趙孝騫令護衛停在原地,獨自上前。隔着老遠便掏出了證明身份的象牙腰牌,一邊走一邊揚聲道:“楚王諱顥之子趙孝騫,代父呈疏,煩請將軍代呈官家階下。”

說完從懷裡掏出趙顥新寫的那份奏疏,雙手高捧至頂。

右掖門外的禁軍們面面相覷。

朝堂大臣們每日送奏疏的多了,但這般繞過宰相和六部,直接把奏疏送到皇宮門外的,簡直聞所未聞。

按規矩,這種奏疏是不能接的。

可趙孝騫剛纔已亮明瞭身份,是楚王之子,楚王是官家的親叔叔。

親叔叔的奏疏若被禁軍所拒,萬一搞出了事,責任誰來擔?

所以,這道奏疏是接,還是不接?

猶疑許久,一名步軍司指揮模樣的武將走來,眼神充滿了幽怨和控訴。

你特麼這不是給我找事兒麼?

趙孝騫堆滿了笑:“多謝多謝,有勞將軍。”

隨手朝懷裡一掏,打算讓對方深深感受一下世間溫暖的人情世故,然而伸手入懷,臉色立變。

堂堂世子,爲何身上連一文錢都沒有?

不給足好處,別人如何辦事?

情急之下,趙孝騫朝腰間使勁一拽,一枚質色上佳的玉佩摘下,塞進武將的手心。

武將的臉色頓時燦爛起來,收下奏疏的同時,也不着痕跡地收下了那枚玉佩。

爲了對得起這枚玉佩的酬勞,武將親自進了右掖門,朝內宮皇儀門跑去。

…………

禁宮,福寧殿。

福寧殿是大宋歷代官家的寢殿,當然,也有別的作用,比如官家辦公。

官家趙煦今年正好二十歲,此刻的他正坐在偏殿的桌案後,眉頭緊蹙地批閱奏疏。

皇帝已當了十年,但真正親自處理朝政才短短半年。

前面的十年,國政皆是太皇太后與羣臣商議而定,那時送到他面前的奏疏,已是決定後的結果,他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去年太皇太后薨後,趙煦終於親政,有資格批閱奏疏,能提硃筆在臣子們的奏疏上做決定了。

而朝堂的權力,也在這半年裡慢慢聚握於他的手心。

說來不孝,對於太皇太后的薨逝,官家趙煦內心其實是喜大於悲的,原因自然不言而明。

但是對外,官家仍是一副悲傷的表情,皇宮的白幡孝帶至今沒有拆除,官家的悲傷逆流成河,半年仍未緩解。

朝堂上最大的老頑固去世了,年輕的趙煦雄心勃勃,少年已立志,他要做出一番遠邁漢唐的功業,大宋將在他手裡變得不同。

功業何所取?

必須變法,唯有變法,纔是大宋唯一的出路!

不僅爲了大宋社稷,也爲了自己的統治鞏固長久。

如今朝堂上大多是守舊勢力當道,學過帝王術的官家,怎會容許朝堂上的勢力呈現一面倒的絕對優勢?

他以後講話還管不管用了?

所以,朝堂勢力必須制衡,如今也該將那些被打壓多年,不得志的新黨臣子們提拔起來了。

兩邊打出腦漿子,他這個皇帝才坐得安穩。

硃筆在奏疏上劃了個小圈,又批示了幾個字,趙煦擱下筆,煩躁地揉了揉眉心。

一名宦官躬身匆匆而入,手裡捧着一份奏疏。

“稟官家,楚王之子趙孝騫,宮門外呈上楚王奏疏,伏請官家御覽。”

趙煦一怔:“楚王顥?朕的皇叔?他的奏疏爲何是從宮門遞進來的?”

“奴婢不知,是楚王之子趙孝騫親自送至宮門的。”

趙煦皺眉,這種不合規矩的事讓他有些不悅。

而且,這位楚王叔……此時應該在大理寺被訊問,怎麼會突然冒出一份奏疏?

“呈來。”趙煦一招手。

展開奏疏,趙煦隨意拿眼一掃,然後,漸漸睜大了眼睛,表情變得凝重嚴肅。

匆匆看完,趙煦猛地合上奏疏,表情看不出喜怒。

闔目沉思半晌,趙煦再次打開奏疏,重新認真地看了一遍,這次是逐字逐句,看得非常仔細。

良久,趙煦又合上奏疏,眼中閃過一道笑意。

“朕的這位皇叔,倒是一個妙人,以前卻是朕走眼了,有意思!哈哈!”

宦官靜立一旁,不敢吱聲。

片刻後,趙煦突然又問道:“你剛纔說,宮門外送奏疏的人是誰?”

“回官家,是楚王顥之子,也是唯一的兒子,趙孝騫。”

趙煦眨眼,腦海裡搜索許久,卻始終記不起趙孝騫的眉目容貌。

按輩分,趙孝騫是趙煦的堂弟,好像比趙煦小兩歲。

但趙煦似乎很多年沒見過這位堂弟了,最近的一次記憶,好像還是幾年前的正月,趙煦領羣臣和宗親祭祀農壇典儀時,匆匆見過一面。

傳聞中,趙孝騫這位堂弟久居王府深院,常年不見外人,性格非常孤僻古怪,今日竟然代父送奏疏,委實令人吃驚。

“趙孝騫還在宮門外嗎?召他進宮,朕想見見他。”趙煦吩咐道。

明天開始提速了,求收藏和各種票票數據,很重要,拜請諸君助我。

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640章 師出有名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53章 站隊大勢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791章 所圖甚大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483章 撤軍休整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222章 攻佔敵都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49章 又見佳人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4章 世子出馬第112章 自當雅量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45章 打就打了第125章 小種相公第63章 防身利器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59章 名臣蘇轍第152章 天作之合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709章 絕密出行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428章 意外決戰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2章 王府獨苗第41章 忍無可忍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771章 拜訪章相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320章 樞密交椅第638章 純潔朋友第504章 衆生皆苦第676章 強勢威壓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46章 罷官致仕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777章 權衡拉扯第70章 閒漢小乙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57章 青樓薄倖第386章 荒村惡客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612章 女真完顏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453章 回營探俘
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640章 師出有名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53章 站隊大勢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791章 所圖甚大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483章 撤軍休整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222章 攻佔敵都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49章 又見佳人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4章 世子出馬第112章 自當雅量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45章 打就打了第125章 小種相公第63章 防身利器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59章 名臣蘇轍第152章 天作之合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709章 絕密出行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428章 意外決戰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2章 王府獨苗第41章 忍無可忍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771章 拜訪章相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320章 樞密交椅第638章 純潔朋友第504章 衆生皆苦第676章 強勢威壓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46章 罷官致仕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777章 權衡拉扯第70章 閒漢小乙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57章 青樓薄倖第386章 荒村惡客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612章 女真完顏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453章 回營探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