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敵外有敵

蕭家父子效忠大宋是事實,但這“效忠”倆字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就不好說了。

趙孝騫當初也不過是用利益來籠絡住他們,除了利益,實在沒別的東西能給了。

給感情也是一種辦法,但感情是需要長期投資的,如果不是朝夕相處,感情投資很難見效。

所以蕭家父子雖然是棋子,但這棋子不一定忠心,棋子也是有思想,有慾望的,如果執棋的人不能滿足棋子的慾望,那麼對不起,這顆棋子或許立馬就會變成禍患。

趙孝騫被罷官的事,不僅引發了大宋朝堂的動盪,就連遼國朝堂也被深深影響,同時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這大約是連趙煦和章惇都始料未及的。

因爲一位臣子的罷免,宋遼局勢再次風雲涌動,邊境戰雲密佈,十萬兵馬因此而調動集結。

趙孝騫沒想到,自己居然活成了前世的戰神爽文。

戰神剛剛回歸都市,邊境便因他而陷入了動盪之中。

只能說,幸好戰神迴歸都市前,戰神他爹沒被賣進青樓接客……

不然豈不是被他爹爽到了。

相比蕭兀納的冷靜和現實,蕭光敬的表情就複雜多了。

他與趙孝騫有過來往,彼此間說是朋友,好像差了點兒意思,但多少是有幾分交情的,尤其是,二人還合夥幹掉了西夏的小樑太后,蕭光敬臨時扮演了一下金蓮,給小樑太后灌藥藥……

一起偷摸幹過壞事的人,交情終歸比普通朋友強一點。

所以聽說趙孝騫被罷官後,蕭光敬倒是沒有幸災樂禍,反倒是有點爲他擔心。

“孩兒明日就啓程去大宋汴京,面見趙孝騫,”蕭光敬道。

蕭兀納搖頭,嚴肅地道:“事發緊急,你今日下午便走,喬裝成西域胡商,老夫再給你一支商隊,帶上一些西域貨品,莫被宋人發現你的身份,入宋境後沿途所過城池,若遇盤問,只管用錢打點,萬莫與人爭執。”

“是,孩兒謹記。”

蕭光敬頓了頓,忍不住道:“若是趙孝騫真的不能官復原職,我們難道就不再效忠大宋了嗎?”

蕭兀納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當奸細還當上癮了?趙孝騫若不在了,我們有何必要繼續效忠大宋?”

說着蕭兀納面露冷笑,道:“陛下沒說錯,宋國皇帝出了一記昏招兒,宋國能扭轉當今局勢,全憑趙孝騫一人之力。”

“若趙孝騫被免,宋國已然扭轉的局勢,很快會倒退回當年,遼國不懼宋,所懼者唯有趙孝騫,今日宋國此舉,無異於自剪羽翼,愚蠢可笑!”

“既如此,你我有何必要繼續效忠宋國?宋國還有何前途可言?”

蕭兀納一番點撥後,蕭光敬頓時恍然,拋開情感不論,冷靜下來分析一下,確實如蕭兀納所說,趙孝騫一旦被免,宋國確實沒希望了,父子倆就沒必要效忠宋國了。

“孩兒明白了。”

…………

大宋汴京。

趙孝騫從大理寺監牢出來後,回到楚王府,老實本分地閉門謝客,在王府裡安安分分陪着趙顥和妻妾們。

闖了那麼大的禍,總算有驚無險地度過這一劫,趙孝騫感謝大自然的饋贈的同時,也明白自己必須要低調了,至少這段時間內必須低調。

趙孝騫被放出來了,但朝堂並未風平浪靜,反而因爲劉賢真等人的案子,掀起了驚濤駭浪。

趙煦下旨,政事堂頒文,將劉賢真等人的供狀和證據公示朝堂,涉案者共計三十餘權貴官員,所有的政局都擺在了檯面上,坦然地公示於朝堂百官。

這個舉動堵住了許多人的嘴。

供狀和證據都在,這樁案子已是板上釘釘,不可能反轉了,朝堂上那些槓精們也是有理智的,他們很清楚什麼事可以擡槓,什麼事最好閉嘴。

比如劉賢真這樁案子,就屬於必須閉嘴的範圍。

板上釘釘的鐵案,你還逼逼個啥?敢爲劉賢真他們抱不平,你到底存了什麼心思?你是不是他們的同黨?

誰都不想沒事惹上一身騷,於是趙煦下旨,三日後處斬劉賢真等三十餘官員,縱然朝堂震驚,倒也沒人敢站出來質疑反對。

劉賢真這批官員犯的事,沒人敢吱聲兒,但趙孝騫犯的事,出聲的人就多了。

嚴格說來,劉賢真和趙孝騫涉及的案子,看似是同一樁,但它們的性質不一樣。

劉賢真是已被坐實了,趙孝騫擅殺官員的事卻爭議很大。

對趙孝騫的所爲,趙煦和政事堂都沒有解釋,只是淡淡地提了一句“罷官免職”,就輕鬆帶過了。如此輕飄飄的處理結果,引發了不少朝臣的不滿。

不可否認,趙孝騫確實是大宋的功臣,但功與過是兩碼事,這世上也沒有功過相抵的規矩。

當初趙孝騫立了功,官家已然封賞過了,那麼他犯的事難道就不懲罰了嗎?

罷官免職算什麼懲罰?撓癢癢的力道,你還不如自罰三杯呢。

於是在趙孝騫回楚王府後,接下來的兩日裡,許多朝臣上疏,要求懲處趙孝騫之罪。

擅殺四十多名官員可不是小事,若是讓趙孝騫就這樣躲過了制裁,大宋的王法豈不成了擺設?

更何況,趙煦只是罷免了趙孝騫的官職,對他的河間郡王爵位卻一字不提,這其中的深意瞎子都看得出,官家這是打伏筆呢,等一個合適的時機重新啓用趙孝騫,大概率會官復原職。

羣臣知道官家特別器重趙孝騫,可你也不能偏袒得如此明目張膽吧?

無數上諫要求嚴懲趙孝騫的奏疏飛進延福宮。

趙煦的案頭很快被奏疏淹沒,他只隨便翻看了幾道奏疏,就命人全部送去政事堂,交給章惇解決。

現在輪到章惇犯難了,他不僅是宰相,也是朝堂新黨的領袖。

那麼多上諫的奏疏,其中一大半是新黨官員寫的,章惇總不能爲了趙孝騫而得罪自己的同黨吧?

可章惇又很清楚官家的態度,他擺明了是要保趙孝騫的,皇帝做出的決定,宰相能怎麼辦?他敢跟官家對着幹嗎?

再說趙孝騫能脫罪,章惇在其中出力不小,因爲這件事,章惇與趙孝騫的關係大爲緩和,可以說如今是章惇和趙孝騫的蜜月期。

好不容易緩和的關係,章惇不想再次破壞,以趙孝騫的本事,將來他的權力只會越來越大,更要命的是,趙孝騫還很年輕,不出意外的話,章惇將來告老致仕時,趙孝騫正是如日中天。

如果章惇還想有個善終的結局,不想致仕歸鄉的路上莫名其妙死於刺客的冷箭下,那麼現在最好不要得罪他。

於是章惇思量許久,索性將所有的奏疏束之高閣,置之不理。

主打一個冷暴力。

輿論終歸有平息的那一天,等到朝堂上參劾趙孝騫的奏疏越來越少,最後絕跡之時,這件事差不多就算過去了。

現在羣臣正是熱血上頭之時,不搭理他們,讓他們自己慢慢冷靜纔是最正確的做法。

…………

福寧殿內。

趙煦和趙孝騫相對而坐,正在對酌。

外面風急浪高,輿情漫天,奇怪的是,君臣二人卻好像根本沒受影響,二人飲酒閒聊很開心。

“子安戍邊大半年,幸得有你,邊境方得安寧,如今遼國已不敢輕舉妄動,子安正好趁此機會在汴京好好休息一段日子,待朝中風聲平息,朕再將你官復原職,你還是要回真定府的。”趙煦舉杯笑道。

趙孝騫急忙雙手捧杯,先乾爲敬,然後笑道:“官家的安排甚妥,臣其實早就想休息了,一直沒機會,這次闖禍反倒是給了我休息的理由。”

趙煦搖頭道:“朕知道你累,但你休息不了多久,莫忘了,燕雲十六州還在遼人手裡,燕雲若不收復,朕寢食難安。將來子安你回到真定府後,便要着手辦這件事了。”

提起燕雲十六州,趙煦不由有些興奮了,搓着手道:“如若一兩年內能收復燕雲十六州,朕覺得,遼國離亡國就不遠了……”

“遼國若亡,接下來只剩西夏,西夏本已對大宋稱臣,將西夏納入我大宋疆域更是易如反掌,如此一來,天下便可在朕的手中一統。”

“哈哈!朕豈不是成了大宋的中興之主?每年祭祀歷代先帝時,朕亦可昂首挺胸,在祖先牌位前稍微露一點得瑟之色,想必不過分吧?”

趙煦越想越高興,對皇帝來說,金錢權力什麼的,對他的誘惑已不大了,他要的是面子,是功績,是青史留名。

現在仔細一盤算,他想要的東西,有生之年很有可能實現,人生無憾了。

見趙煦如此興奮,啥都沒幹成呢,臉上的得瑟之色已掩飾不住了,趙孝騫暗暗嘆了口氣,不得不給他潑一盆涼水。

“官家,遼國就算滅亡了,大宋還有更棘手的敵人。”趙孝騫提醒道。

趙煦一怔:“遼國西夏之外,還有敵人?誰還配做大宋的敵人?”

趙孝騫一字一頓緩緩道:“有,正是如今遼國東北面的女真部落,它正在臥薪嚐膽,積蓄力量,若有一位卓越的領袖橫空出世,那麼女真部落的崛起勢不可擋,將來必成我大宋的勁敵。”

“準確的說,女真部落其實已經崛起了,只是它隱藏得很好,遼人都沒察覺到而已。”

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92章 奪船救人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260章 卿本佳人第23章 少年模樣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156章 君子難爲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100章 秋後算賬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102章 聖駕歸京第230章 城門立威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19章 加恩封官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331章 人情買賣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417章 無形威懾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775章 太后召見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172章 拿問到堂第19章 加恩封官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172章 拿問到堂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818章 重逢舊部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401章 宮闈暗鬥第114章 開啓時代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35章 其勢漸成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797章 密議謀事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56章 王府進財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99章 英雄救美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473章 高調懸賞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114章 開啓時代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670章 人前人後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161章 破門而入
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92章 奪船救人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260章 卿本佳人第23章 少年模樣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156章 君子難爲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100章 秋後算賬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102章 聖駕歸京第230章 城門立威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19章 加恩封官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331章 人情買賣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417章 無形威懾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775章 太后召見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172章 拿問到堂第19章 加恩封官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172章 拿問到堂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266章 封賞定論第818章 重逢舊部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401章 宮闈暗鬥第114章 開啓時代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35章 其勢漸成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446章 遼使入見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797章 密議謀事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56章 王府進財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99章 英雄救美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473章 高調懸賞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114章 開啓時代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670章 人前人後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161章 破門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