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意見不合

朝堂兩位大佬主動登門拜訪,親自給他挾菜,姿態擺得很足。

大佬們想的事,趙孝騫隱隱有幾分察覺。

自己果斷放手兵權,確實讓大佬們鬆了一口氣,天下大亂還是天下太平,曾經真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如果趙孝騫至今不肯放兵權,這個時候的汴京該是滿朝備戰狀態了,說不定連討逆檄文都已新鮮出爐。

趙孝騫很清楚,趙煦哪怕時日無多,也斷然不肯在死前留下這麼大的一個禍患,讓他死後還要揹負昏聵的罵名。

如今趙孝騫捨棄兵權孑然回京,汴京朝堂看似風平浪靜,但其實大佬們心裡是長舒一口氣的,順便再加一個擦冷汗的動作。

不過大佬們看問題雖然看得深遠,但比趙顥父子還是差了點火候。

趙孝騫是回來了,然後呢?

趙煦時日無多,大佬們心裡都有數,在他們看來,卸下兵權的趙孝騫已毫無威脅。

接下來就算官家駕崩,皇位繼承人便由太后和大佬們商議決定,趙孝騫自動被排除在外,大宋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繼續走下去,很大的可能將會在下一任官家的治下,實現天下一統。

他們大約沒想到,卸下兵權的趙孝騫,其實並不是他們想象中的毫無威脅。

猛虎不過是暫時收起了鋒利的爪牙,而不是被剁了手。

燕雲兵權,只是被趙孝騫在明面上放棄了而已,實際上他還有一羣忠心耿耿的部將,這羣部將正代他掌控燕雲兵權,朝廷若欲徹底消除威脅,除非一紙令下,把種建中宗澤這些人全殺了。

按趙煦的心思,燕雲駐軍確實需要大換血,種建中宗澤這些將領會被安排到別的軍中,從而達到分化燕雲駐軍的目的。

不過趙孝騫剛被解除兵權,對趙煦來說最大的威脅已解除,接下來對將領的換血,進度不會太倉促,否則容易激起將士的反感情緒。

這個時間差,給了趙孝騫機會。

對燕雲駐軍將領換血,按正常流程走的話,至少需要花費一年半載。

可趙煦的時日,根本撐不到那個時候。

接下來新君即位,他就會赫然發現,自己根本指揮不動燕雲駐軍,換將換帥根本沒人買賬了,而那時的趙孝騫,也不存在對新君繼續效忠,他的忠誠沒那麼廉價。

當着兩位大佬的面,趙孝騫毫無顧忌地大吃大喝,根本不在意大佬們的表情。

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不必時刻都端着,以趙孝騫如今的分量,幾乎能與章惇曾布平輩論交了,所以根本不必講什麼虛禮,率性隨性便是。

章惇和曾布也不介意,他們笑呵呵地看着趙孝騫,目光滿是欣賞,就連趙孝騫剔牙的動作都覺得分外優雅。

有一口沒一口地陪着趙孝騫吃完,一頓酒宴草草結束,丫鬟收走了飯菜,奉上清茶,銀安殿內恢復了談笑風生。

閒聊一陣後,章惇等人終於說起了正事。

是的,大佬們沒那麼多美國時間登門閒聊,他們的任何舉動都是有目的的。

今日章惇二人登門也是如此。

示意趙顥屏退左右,銀安殿內只剩下他們四人,章惇捋須,神情突然變得沉重。

“子安剛回京,想必多少聽說了,官家的身體如今怕是……”章惇欲言又止,有些話說出口太犯忌諱。

趙孝騫也面色沉重地點頭:“正因如此,我才匆忙趕回汴京的。”

章惇神情凝重地道:“老夫雖在朝中,但所知並不多,唯觀官家氣色,恐難爲繼……”

趙孝騫淡淡地道:“章相公想說什麼,儘管直言便是。”

章惇沉默半晌,與曾布迅速對視一眼,然後緩緩道:“不知子安如何看官家的幾位兄弟?”

趙孝騫瞬間明瞭,章惇這是在試探他對下一任大宋官家繼任者的意見。

於是趙孝騫笑了笑,道:“我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德不高,望不重,如此國之大事,怎敢隨便妄議?一切自然聽諸位重臣的。”

章惇眸光閃動,不悅地瞥了他一眼。

這也是隻小狐狸,死活不肯吐真話,當真油滑得緊。

曾布卻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低聲道:“老夫聽說,你與端王趙佶頗有恩怨,子安若是一切都無所謂,如果端王即位,對子安恐怕……”

趙孝騫立馬正色道:“謠言!純粹是謠言!子宣先生,謠言止於智者,我與端王向來兄弟和睦,親密無間,如若端王即位,我必舉手贊成,絕無質疑,並竭盡全力輔佐端王,成就帝王偉業……”

一番碧血丹心的表態,把兩位大佬都搞懵了,禁不住對視一眼,眼神裡都透出茫然不解。

難不成傳言有誤,成王與端王其實並無嫌隙,他們的關係真的親密無間?

兩位大佬懵逼的時候,一旁的趙顥迅速瞥了趙孝騫一眼,眼神裡滿是鄙夷。裝!你就裝!小心把自己作死了!

趙孝騫面色坦然,一臉浩然正氣,鐵錚錚的忠臣良將模樣。

開玩笑,在兩隻老狐狸面前,怎能那麼容易袒露真話?做人太實誠的話,怎麼被坑死的都不知道。

“子安真與端王親密無間?”章惇皺眉問道。

“那是當然,我們經常一起談論風花雪月,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彼此甚爲投契,都恨不得拜關二爺義結金蘭了……”趙孝騫正色道。

兩位大佬頓時無語。

你們特麼本來就是宗室兄弟,還特麼“義結金蘭”,這關係到底是近了還是遠了?

一旁的趙顥狠狠瞪了他一眼,陪笑打圓場:“兩位莫怪,犬子說話經常有些離譜,亂七八糟的,習慣就好了。”

趙孝騫臉頰抽搐了幾下,“犬子”,這孽父是謙虛過頭了,他道德敗壞勾搭有夫之婦的賬,還沒跟他算呢。

章惇眸光閃動,捋須淡淡地道:“如此說來,子安對端王即位並無意見了?”

“完全沒意見,我舉雙手贊成,並且全心全意擁戴。”趙孝騫用力點頭。

章惇沉默許久,飛快瞥了曾布一眼,突然道:“子安不覺得端王輕佻麼?”

趙孝騫一驚,茫然地看着章惇,而一旁的曾布卻皺眉露出不悅之色。

瞬間趙孝騫便明白了。

兩位大佬對皇位繼承人的事,談不攏!

曾布是守舊派,按照禮法規矩,他支持趙佶即位,畢竟是排名第一的繼承人,一切合乎祖制。

但章惇卻似乎並不滿意趙佶,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竟然當面說出“輕佻”二字評語,顯然內心是很不認同趙佶的,而且演都不演了,不得不說,這很符合章惇的性格。

一個是政事堂大佬,一個是樞密院大佬,二人的意見不合,趙孝騫真心建議他們出去打一架,誰贏聽誰的。

大佬意見不合,對趙孝騫來說本來應該是機會的,畢竟就算皇位沒他的份,卻可以把趙佶弄下去。

但趙孝騫並沒有放鬆警惕,當着老狐狸的面,打死也不輕易表態,否則容易上當。

再說皇位繼承事關國本,到底選誰其實是非常複雜,根本不是兩位大佬能決定的,其中有很多利益集團的牽扯,以及朝堂陣營的博弈,甚至還有中原河北江南等各地士商集團的影子。

所以這件事到底誰說了算,目前是扯不清楚的。

既然扯不清楚,趙孝騫肯定不會輕易表態,讓子彈飛一會兒纔是正道。

恍惚間趙孝騫突然記起,真實的歷史上,章惇似乎確實不認同趙佶即位,並且當着向太后的面評價趙佶“輕佻”。

結果自然是趙佶依然即位,而章惇因爲站隊錯誤,從此被貶謫地方,此生再無機會回到朝堂中樞了。

所以理論上說,趙孝騫與章惇應該是盟友,反趙佶的盟友。

不急,再觀察觀察。

果然,章惇表態後,曾布忍不住道:“按祖制禮法,端王佶是官家的弟弟,自官家以下,端王爲長,所謂兄終弟及,理應由端王即位。”

章惇卻不慌不忙捋須道:“兄終弟及不錯,但官家還有好幾位弟弟,官家無子承嗣,此時便不應以長幼排位,而應立賢不立庸。”

曾布終於怒了:“子厚說話好生沒道理!誰是賢,誰是庸,憑你一句話而定嗎?”

章惇不甘示弱地道:“至少趙佶非賢,不可立。”

曾布冷笑:“子厚既然如此有主意,不如你一人而決便是,將來新君即位,你也莫當什麼宰相了,直接當攝政王如何?”

這話太重了,章惇忍不住憤怒道:“你這說的什麼話!老夫一心爲國,絕無私心,趙佶若即,必然昏聵無道。”

“你若有心不妨打聽一下,看看端王這幾年都在幹什麼,每日與那些文人墨客爲伍,舞弄筆墨,不問疾苦,只知風花雪月,沉迷書畫金石和蒐羅奇石,這樣的人,能治理好國家嗎?”

“你我君臣,還有子安,咱們這些年打下的大好局面,子宣難道放心交到趙佶這種人手裡,眼睜睜看他敗壞掉嗎?”

二人爭吵越來越激烈,這時也不管是不是主場客場了,互相噴着唾沫對罵起來。

作爲主人的趙顥父子,卻一點也不在意,父子倆興奮地坐在一旁,看着兩位大佬互噴,眼中閃爍着激動的光芒。

光動嘴有啥意思,打起來!快打起來!打出腦漿子來!

第416章 請戰圖功第22章 窘迫天子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594章 世子大喜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1章 開新號了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745章 孤家寡人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721章 兩個消息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239章 歸心似箭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82章 憤而揚鞭第349章 快了快結第32章 人生初見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73章 才子人設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105章 流民聚集第39章 名將之後第157章 名臣當保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42章 殺馬砸車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33章 馬場伏擊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755章 再見故友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157章 名臣當保第614章 歸京密議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27章 新賬舊賬第349章 快了快結第640章 師出有名第414章 大敵將至第435章 真定大捷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46章 罷官致仕第701章 故人美人第68章 皇城司事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771章 拜訪章相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12章 度盡劫波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13章 撞開封印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75章 官家親臨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76章 官封朝奉第604章 王師平叛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89章 深夜示警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715章 君臣爭執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412章 告捷結案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666章 殺官奪馬
第416章 請戰圖功第22章 窘迫天子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594章 世子大喜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1章 開新號了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745章 孤家寡人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721章 兩個消息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239章 歸心似箭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82章 憤而揚鞭第349章 快了快結第32章 人生初見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73章 才子人設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105章 流民聚集第39章 名將之後第157章 名臣當保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42章 殺馬砸車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33章 馬場伏擊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755章 再見故友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157章 名臣當保第614章 歸京密議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27章 新賬舊賬第349章 快了快結第640章 師出有名第414章 大敵將至第435章 真定大捷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46章 罷官致仕第701章 故人美人第68章 皇城司事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771章 拜訪章相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12章 度盡劫波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13章 撞開封印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75章 官家親臨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76章 官封朝奉第604章 王師平叛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89章 深夜示警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715章 君臣爭執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412章 告捷結案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666章 殺官奪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