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三國失衡

第463章 三國失衡

當初的宋夏之戰,對西夏人而言,是留下深深的心理陰影的,陰影面積用數學公式可求。

大宋火器的登場亮相,第一個被針對的對象就是西夏,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碾壓,西夏被壓成了大宋的形狀……

後來的西夏樑太后被鴆殺,停戰和談,李幹順和一衆西夏臣子在宋軍的裹挾下親政,和談割讓城池和土地給大宋等等。

一系列的操作下來,西夏像被寡婦榨乾的中年姦夫,徹底蔫軟了。

如今西夏的國君李幹順心態穩的一批,不惹事,也怕事。

關上門一心只求發展內政,外面的宋遼打生打死,他都不感興趣,只希望自己是個小透明,宋遼這兩個魁梧壯漢最好不要看到自己。

小夥子還很年輕,跟大宋官家趙煦算是同齡,捱了現實社會的耳光後,表現得無比乖巧懂事。

有心逃避宋遼發生的任何事,然而宋遼之戰終究還是被西夏的御史帶上了朝堂,這下躲不過去了。

面對羣臣的議論,李幹順沒表態,一副沉穩且自信的模樣,彷彿宋遼之戰的結果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散朝之後,李幹順召來了兩位重臣,一個名叫嵬名阿吳,一個名叫仁多保忠。

這兩位在西夏是赫赫有名的人物,當初小樑太后還活着時,便是太后的左膀右臂,李幹順親政後,他們又被李幹順倚重。

嵬名阿吳是西夏皇族宗親,“嵬名”這個姓就是西夏皇族原來的姓氏。

至於西夏國主爲何姓李,是因爲在唐朝時,党項族的首領爲朝廷平黃巢之亂有功,被唐僖宗賜姓“李”,這個姓氏成了党項一族的榮耀,於是被一代代繼承下來。

被李幹順倚重的兩位重臣,不是他們的能力有多強,而是他們背後的家族很強大,西夏國內如果要以家族排名次的話,皇族自然是無可爭議的第一,而第二第三便是這兩位重臣背後的家族。

當年小樑太后的兄長樑乙逋篡權謀反,就是被這兩位重臣鎮壓了,從此西夏皇族對兩大家族深爲信任。

留下兩位重臣,李幹順自然是要垂問宋遼之事。

以前宋遼夏三國關係微妙,三國之間打打和和,互相鉗制,百餘年下來倒也勉強算是形成了平衡。

如今宋遼已開戰,而且明顯是宋國佔了上風,作爲西夏國主,李幹順不得不拿出態度了,總不能真的裝聾作啞吧?

名義上,遼國是西夏的宗主國,然而宋夏一戰後,西夏又對大宋稱臣,這關係就有點亂了。

總之就是,西夏如今是兩頭當孫子,比誰都矮了一頭,偏偏這種現狀還無法改變,這也是李幹順刻意逃避與宋遼兩國打交道的原因,心裡堵得慌。

“宋軍大勝,殲遼軍五萬,這個結果委實……”嵬名阿吳搖頭嘆道。

仁多保忠也嘆道:“這才幾年光景,宋國竟已如此強大了,看這情勢,恐怕宋遼夏三國中,以後要以宋國爲尊了,就連遼國也不得不在宋國面前低頭……”

嵬名阿吳冷冷一笑:“這樣下去,過不了幾年,都不知有沒有‘遼國’這個國家了。”

殿內二人一驚,臉色瞬變。

這個說法看似荒謬,但仔細一想,好像不算誇張。

宋國有了那種神秘古怪的火器,在冷兵器戰爭裡幾乎是無敵的存在,只要宋國皇帝有雄心壯志,數年之後,遼國會不會被滅國,實在很難說。

“宋廷若真滅了遼國,接下來是不是輪到……咱們西夏了?”李幹順眼中露出惶恐之色。

兩位重臣互視一眼,沒回答,但沉默的態度已是明確的答案。

嵬名阿吳寬慰道:“陛下勿憂,宋人皆受中原聖賢教化,做事還是講規矩的,西夏已對宋國稱臣,成了藩屬國,只要咱們保持稱臣的態度,每年攜禮朝賀,那麼宋廷就不會輕易對西夏動手。”

李幹順心中稍安,但臉上卻露出了苦笑。

拿宋人所謂的承諾,去賭西夏的國運,這是多麼無奈且不靠譜的事兒啊。

“宋遼之戰已至此,我西夏當如何向兩國表態?”李幹順又問道。

兩位重臣沉默了一會兒,嵬名阿吳道:“臣以爲,應向宋廷上表賀勝,並向宋廷送去牛羊戰馬等重禮,以彰我西夏臣服之意。”

李幹順忍不住問道:“西夏若徹底倒向宋國,遼國會是怎樣的反應?”

二人又不說話了,一碗水沒那麼容易端平,尤其是三國之間的關係,西夏如今就像在走鋼絲,任何失衡的動作都有可能國破家亡。

見二人不說話,李幹順也陷入了沉思。

良久,李幹順突然一咬牙:“向宋廷上表賀勝是應該的,但遼國也不能忽視。”

“朕去年剛親政不久,今年恰好已十六歲,到了大婚的年紀,這樣吧,西夏遣臣出使遼國,以朕的名義向遼國請求和親,朕願迎娶遼國公主,冊立爲後,請遼帝恩允。”

二人聽後,頓時兩眼放光。

“陛下好主意!如此正好平衡了西夏與宋遼的關係,對宋國賀勝,對遼國求親,兩方都不得罪。”

二人深深地注視着李幹順。

他還只是個十六歲的少年,而且去年才執掌朝政,但他的謀略與遠見遠超同齡人,少年已有英主氣象,假以時日,西夏未必不能重振雄風。

李幹順沉思片刻,又補充道:“另外,西夏再遣使向真定府的趙孝騫送去一萬頭牛羊,五千匹戰馬,也以賀勝的名義。”

二人不解地看着他。

李幹順嘆道:“趙孝騫,此人你們應該不陌生吧?”

二人面容苦澀地點頭,怎會陌生?西夏國淪爲今日的境地,皆因此子而起。

至今西夏都城興慶府還流傳着趙孝騫的種種傳說,畢竟當初就是他領軍破了興慶府,在城裡大殺四方,殘酷冷血的手段,城中孺兒聞之止啼。

李幹順無奈地道:“這次宋遼之戰,領兵擊敗遼軍的,又是趙孝騫。宋國真是撞了大運,老天賜給宋國一位了不得的少年英雄。這樣的豪傑人物,爲何不出生在我西夏……”

“以往種種恩怨不必再提,朕斷定此人是當世英雄,對英雄萬不可交惡,唯有禮敬如國賓,方可消英雄殺機戾氣。”

“朕送他牛羊戰馬,正是與他結一份善緣,這份善緣未來或許能讓西夏逃過一回劫數。”

兩位重臣躬身行禮:“陛下遠見高瞻,得陛下英主,西夏有幸,萬民有幸。”

…………

飛狐兵馬司。

一戰定乾坤後,遼軍位於拒馬河北岸的大營被張嶸一把火燒乾淨了,活着的遼軍倉惶逃竄,敗軍收攏之後,向東北面的析津府集結。

也就是說,數日前宋遼再度交戰之後,遼國再次後撤,飛狐兵馬司方圓百里內,已無遼軍的痕跡,宋軍紮紮實實地控制了拒馬河南岸所有的土地村莊和堡寨。

接下來便是向汴京報捷,更重要的是,督請趙煦和章惇馬上派遣官吏,接管這片新佔領的土地。

快馬送出奏疏後,趙孝騫又無所事事了。

具體的事情自然交給下面的牛馬去做,不然呢?難道領導親自做嗎?

儘管已停戰,但按照趙孝騫的軍令,龍衛營三萬將士仍不能懈怠,每日在校場上操練,上午下午皆有科目。

操練的內容不僅是列陣射擊,還包括冷兵器。

這也是趙孝騫的指示。大家手裡有火器,但人不能完全依賴它,如果遇到火器不好使的境況,也要保證龍衛營將士抄刀就上,一點不含糊。

於是,兵馬司的校場上,每日都能聽到將士們的喊殺聲,激起黃塵滾滾,瀰漫四周。

趙孝騫則每日待在官署裡,心情特別愉悅,尤其是看到大家都忙得腳不沾地,唯獨他無所事事像條掛在房檐下的鹹魚,感覺實在太妙了。

這就像暴發戶地主看着家裡的牛馬拉磨似的,你們忙成了狗,但你們卻不知道所有的勞動成果都歸我,爽不爽?

現在趙孝騫終於有點理解前世公司的領導,爲何老是叫員工加班了,其實很多事情是不需要加班的,可領導偏偏要把大家留下來,直到天黑才放人。

沒別的,就不樂意看到員工拿着自己發的工資到點就走人,必須要把這點工資發揮到效益最大化,哪怕沒事你們也得在公司裡留着,敢怒不敢言的樣子讓心靈得到極度變態的爽感。

陽春時節,天氣已暖,陽光灑在身上,身子從裡到外都暖和起來,像泡在溫泉裡一樣舒服。

官署的院子裡,趙孝騫翹着二郎腿,眼睛眯成一條縫。

陳守站在他身前,正向他稟報重要事情,……中午吃什麼。

“燉只整雞,薑片搞裡頭,山參切幾片搞裡頭,枸杞紅棗搞裡頭,砂鍋慢火燉足半個時辰……”說起做菜,趙孝騫滔滔不絕,越說越餓。

陳守一一記下,隨即又道:“世子上次醃製的熊掌,存了很久了,風乾後一直留在陰涼處,末將總擔心下面哪個不開眼的崽子偷偷吃了,要不世子勉爲其難,把熊掌做了?”

趙孝騫瞪眼:“誰敢偷吃我的熊掌?再存一段日子,我給別人留着呢,食材難得,要與好友分享……”

“誰?”

趙孝騫脫口道:“蘇軾……”

說完這個名字,趙孝騫突然一愣,扭頭看着陳守:“蘇軾出使遼國多久了?”

“蘇學士在世子從汴京出發前就去遼國了,至今未歸,算算日子,已小半年了。”

趙孝騫皺眉,心裡愈發不踏實,摸着下巴喃喃道:“老傢伙該不會被遼國哪個貴族招爲贅婿了吧?使不得啊!一大把年紀了晚節不保……”

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597章 登門道歉第18章 來錢門路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466章 漢使之風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316章 高端獵人第452章 平章重事第98章 小乙歸心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79章 野心萌芽第32章 人生初見第771章 拜訪章相第5章 所謂罪名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710章 驚天殺器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65章 利器面世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77章 校場試槍第20章 股東大會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292章 義妾朝雲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729章 背後黑槍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73章 才子人設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478章 壓境駐軍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9章 深宮天聽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524章 急奏驟至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22章 窘迫天子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64章 又見狄女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74章 雅號半闕第89章 深夜示警第36章 生母之愛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479章 兇險歸途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802章 流言又起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627章 意外消息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137章 恍如夢醒
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597章 登門道歉第18章 來錢門路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466章 漢使之風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316章 高端獵人第452章 平章重事第98章 小乙歸心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79章 野心萌芽第32章 人生初見第771章 拜訪章相第5章 所謂罪名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710章 驚天殺器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65章 利器面世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77章 校場試槍第20章 股東大會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292章 義妾朝雲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729章 背後黑槍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73章 才子人設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478章 壓境駐軍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9章 深宮天聽第601章 連根拔起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524章 急奏驟至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22章 窘迫天子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64章 又見狄女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74章 雅號半闕第89章 深夜示警第36章 生母之愛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479章 兇險歸途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802章 流言又起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627章 意外消息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137章 恍如夢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