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圍點打援,軍心崩潰!

皇帝曹叡端坐在龍椅之上,面容凝重,目光深邃,彷彿要穿透時空,洞察未來的走向。

他的身旁,站立着幾位重臣——尚書令陳羣、帝師鄭稱、以及燕王曹宇和謀士高堂隆。

內殿之內,燭光搖曳,映照出衆人臉上的嚴肅與緊張。

曹叡輕輕咳嗽一聲,打破了殿內的沉寂,開口道:“諸位愛卿,關於是否支援鄴城之事,朕今日再次召集爾等商議,望諸位能暢所欲言,爲朕分憂。”

陳羣聞言,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道:“陛下,臣以爲洛陽乃國家之根本,八關之內,雖有十萬大軍,但弘農郡與枳關方向漢軍虎視眈眈,一旦大軍調動,洛陽空虛,後果不堪設想。因此,臣建議以保洛陽爲主,不可輕易調兵支援鄴城。”

陳羣的話語沉穩有力,透露出他對國家安危的深深憂慮。他的面容嚴峻,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執着,彷彿要用自己的話語說服每一個人。

然而,鄭稱卻持不同意見。

他上前一步,與陳羣並肩而立,對曹叡說道:“陛下,鄴城若失,冀州不保,河內無山川之險,必被漢軍所破。到那時,漢軍兵鋒直指洛陽,國家危矣。臣以爲,必須派兵支援鄴城,禦敵於洛陽之外,方能保國家社稷之安危。”

鄭稱的話語激昂慷慨。

他的面容堅毅,眼神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彷彿要用自己的智慧爲國家指明一條明路。

曹叡聞言,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兩位重臣所言皆有道理,但國家安危繫於一身,他必須做出一個明智的決策。

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燕王曹宇,希望這位宗室親王能給出一些建議。

然而,曹宇卻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一個計策來。

他的面容顯得有些尷尬與緊張,眼神中透露出迷茫與無助。

曹叡見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失望之情。

他嘆了口氣,轉而看向高堂隆,希望這位謀士能給出一些啓示。

高堂隆見狀,上前一步,對曹叡行了一禮,說道:“陛下何不取鄭公與陳公二人的計策?洛陽的兵卒不能調動,但青州、兗州、豫州的兵卒卻可調用。如此一來,既能支援鄴城,又能保洛陽無虞。”

高堂隆的話語如同一股清泉,瞬間澆滅了殿內的緊張氣氛。

曹叡聞言,眼睛一亮,彷彿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

然而,陳羣卻當即駁斥道:“青州如今亦被漢軍所攻,若非士族忠心,早被漢軍所克。豫州要防止漢軍自南面而來,亦不可調兵。至於兗州,雖可調兵,但要防止趙雲所部自清河南下。其實說來說去,即便是調兵,也調不了多少。”

陳羣的話語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曹叡心中的希望。

他的面容再次變得凝重起來,彷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就在這時,高堂隆再次開口道:“陛下,臣以爲雖調兵有限,但總比無兵可派要好。兗州之地,雖需防趙雲所部,但可調部份州郡兵前往鄴城支援。如此一來,既能展現我魏國之決心,又能給鄴城守軍以信心。至於青州與豫州,可加強戒備,以防漢軍趁機進攻。”

高堂隆的話語如同一盞明燈,爲曹叡指明瞭方向。

他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高堂隆的看法。

曹叡開口說道:“那便在兗州徵兵兩萬,讓兗州州郡兵前往鄴城支援。此事刻不容緩,望諸位愛卿速去辦理。”

衆人聞言,紛紛領命而去。

陳羣雖然心中仍有疑慮,但也不敢違抗皇命;鄭稱則面露喜色,彷彿看到了鄴城解圍的希望;燕王曹宇則顯得有些尷尬與失落,在這場決策中他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而高堂隆則面帶微笑,彷彿對自己的計策感到滿意。

另外一邊。

兗州。

自洛陽的徵兵令下達以來,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盪之中。

這已不是兗州第一次被動員,但此次的徵兵規模之大、手段之強硬,卻遠超以往。

洛陽的朝廷似乎鐵了心要將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壯丁都徵召入伍,以應對日益嚴峻的邊疆局勢。

天命九年的秋日,本該是收穫的季節,但兗州的田野間卻瀰漫着一股不安的氣息。

百姓們聞訊紛紛逃散,有的躲入深山老林,有的則流亡他鄉,只爲逃避那看似無盡的兵役。

村莊裡,空蕩蕩的院落和緊閉的大門訴說着人們的恐懼與無奈。

而那些不幸被捕獲的壯丁,眼中滿是絕望與不甘,他們被捆綁着,如同待宰的羔羊,等待着被送往未知的戰場。

在漢國間軍司的挑撥之下,兗州的局勢更是雪上加霜。

一些心懷不滿的民衆開始聚集起來,他們或手持鋤頭,或肩扛農具,試圖以微薄的力量對抗那看似不可一世的朝廷。

然而,這些零星的反抗很快便遭到了兗州州郡兵的殘酷鎮壓。鐵蹄之下,血肉橫飛,哭喊聲、求饒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慘烈的畫面。

但即便如此,那些倖存下來的反抗者依舊沒有放棄,他們在暗處積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的爆發。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便來到了天命九年的十月下旬。

秋日的腳步悄然離去,取而代之的是冬日的肅殺與寒冷。

天空中,柳絮一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飄灑下來,將大地裝扮成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

寒風凜冽,吹在臉上如同刀割一般,讓人不禁縮緊了脖子。而此刻的兗州州郡兵,卻正整裝待發,準備前往鄴城支援。

這兩萬州郡兵,乃是兗州的精銳之師。

他們身着厚重的鎧甲,手持鋒利的兵器,隊列整齊,步伐堅定。每一位士兵的臉上都寫滿了堅毅與決心,他們深知此行的艱險與重要。

領頭的將領是一位年約四十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魁梧,面容威嚴,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

兗州都尉站在隊伍的最前方,他環視着周圍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豪情。

這次前往鄴城支援,不僅是對自己能力的考驗,更是對整個兗州州郡兵的考驗。

他深吸一口氣,高聲喊道:“將士們!我們即將踏上征程,前往鄴城支援前線。此行兇險萬分,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封妻廕子就在眼前,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士兵們齊聲高呼,聲音震耳欲聾,迴盪在空曠的原野上。他們的眼神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彷彿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決心。

隨着兗州都尉的一聲令下,兗州州郡兵開始緩緩前行。

沿途之上,不時可以看到一些逃難的百姓,他們或扶老攜幼,或孤身一人,眼中滿是驚恐與無助。

李將軍看在眼裡,心中不禁泛起一陣酸楚。

這場戰爭給百姓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但作爲一名軍人,他必須履行自己的職責,保衛家園,守護百姓。

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儘快結束這場戰爭,讓百姓們重新過上安寧的生活。

數百里之外。

此刻的鄴城,城牆斑駁,箭樓殘破,經歷了漢軍數月的猛烈攻城,無論是守城的魏軍,還是持續圍攻的漢軍,都已疲憊至極。

鄴城,這座堅固的城池,即便漢軍擁有火藥之利,數月的炮火轟擊也未能將其攻破。

魏軍的俘虜和冀州世家部曲在連番的戰鬥中消耗殆盡,若繼續攻城,勢必將損傷漢軍的精銳力量。

因此,漢軍調整了策略,由攻城轉爲圍城,企圖通過散播謠言、挑撥離間、利益勸降等手段,從內部瓦解城中軍民的士氣,實現不戰而勝的目的。

天空中,稀稀疏疏的白雪緩緩飄落,爲這殘酷的戰場增添了幾分悽清。

鄴城外,漢軍大將魏延等人接到了大漢天子的詔令,詔令簡短而明確:“圍點打援”。

這意味着,漢軍不僅要圍住鄴城,更要在此地伏擊並殲滅任何前來增援的敵軍。

魏延深知此戰的重要性,他明白,若能當着鄴城軍民的面,將援軍一舉殲滅,鄴城中的士氣必將低落至極,攻城之戰也將迎來轉機。

魏延立即召集衆將,開始籌備伏擊包圍殲滅兗州援軍的諸事宜。

他面色凝重,目光如炬,掃視着帳下的每一位將領。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諸位,天子有令,圍點打援。我們必須在此地佈下天羅地網,讓兗州援軍有來無回。此戰關乎我大漢的興衰存亡,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不容有失!”

衆將紛紛領命,各自忙碌起來。有的將領負責偵察敵情,有的負責佈置陷阱,有的則忙着調配兵力。魏延則親自率軍,在鄴城周邊的重要關隘和交通要道設下伏兵,只待兗州援軍一到,便將其一網打盡。

隨着時間的推移,鄴城外的氣氛愈發緊張。

漢軍將士們嚴陣以待,他們的眼神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彷彿要用這場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忠誠與勇敢。而城中的魏軍和百姓們,也在密切關注着城外的動靜,他們的心中充滿了焦慮與不安。

終於,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兗州援軍的先頭部隊悄然抵達了鄴城附近。他們小心翼翼地前進着,試圖避開漢軍的偵察。

然而,他們的一切行動都在漢軍的掌握之中。魏延得到消息後,立即下令全軍出擊。

夜色中,漢軍如猛虎下山般衝向兗州援軍。

鐺鐺鐺~

喊殺聲、兵器交擊聲響徹雲霄,火光在雪地上映照出一片片血紅。魏延身先士卒,他手持長槍,奮勇當先,所到之處,敵軍紛紛敗退。他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隱若現,如同一尊不可戰勝的戰神。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兗州援軍被漢軍徹底擊潰。

他們的將領被俘,士兵們四散逃竄。

漢軍將士們乘勝追擊,一直將敵軍趕出了數十里之外。

這場伏擊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不僅沉重打擊了兗州援軍的士氣,也讓鄴城中的魏軍和百姓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

戰鬥結束後,魏延站在雪地上,望着遠方漸漸消散的火光,心中涌起一股複雜的情感。

他既爲這場勝利感到欣慰,又爲即將到來的攻城之戰感到擔憂。他知道,雖然殲滅了兗州援軍,但鄴城依舊堅固如初,攻城之戰依舊艱難重重。

然而,他並沒有退縮的念頭,而是更加堅定了必勝的信念。

他轉身對身旁的將領們說道:“此戰雖勝,但不可懈怠。我們必須繼續加強圍城之勢,同時尋找破城之機。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大漢的榮耀,就在我們手中!”

衆將紛紛點頭,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信心。

在魏延的帶領下,漢軍將士們再次投入到緊張的圍城之戰中。

他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攻克鄴城,爲大漢的復興立下赫赫戰功。

此刻。

鄴城之內,氣氛沉重得令人窒息。

剛剛得知兗州援軍被漢軍伏擊,大敗而歸的消息,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原本就波濤洶涌的心湖,激起了層層漣漪。

城中的軍民,無論是士兵還是百姓,眼中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絕望與無助。

冬日的寒風在城牆上呼嘯而過,帶着刺骨的冷意,彷彿連風都在嘲笑這座孤城的命運。

雪花在空中飛舞,緩緩飄落,將這座古老的城池裝扮得銀裝素裹,卻掩蓋不了城內瀰漫的死亡氣息。

軍民們的臉上寫滿了茫然與失措,他們的眼神空洞,彷彿失去了靈魂。

曹真此刻正站在城牆上,凝視着遠方。他的面容嚴峻,眉頭緊鎖,眼中閃爍着不屈的光芒。

此刻的鄴城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援軍的失敗,不僅打破了城中的最後一線希望,也讓士氣跌落到了谷底。

曹真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他轉身對身旁的士卒說道:“將士們,我知道你們此刻心中充滿了絕望,但我要告訴你們,我們還沒有輸!只要我們還有一口氣在,就不能放棄希望!”

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試圖喚醒士卒們心中的鬥志。

他接着說道:“我已經派人去求援了,相信很快就會有新的援軍到來。”

同時,曹真下令將城中剩下的肉食和烈酒分發給諸位,希望這些能夠讓大家暫時忘卻寒冷與恐懼,恢復一些士氣。”

說着,他揮了揮手,示意士卒們去領取分發下來的物資。

然而,儘管曹真做出了種種努力,但士卒們的反應卻異常冷淡。

他們機械地接過物資,臉上沒有絲毫的喜悅之情。

有的人甚至只是默默地站在原地,連動都不動一下。

曹真的心沉了下來,他意識到,僅僅依靠物質上的激勵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重燃士卒們心中的希望之火。

否則,鄴城真的要守不住了。

第120章 關羽:還沒出嫁呢?胳膊肘就往外拐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133章 我的志向是星辰大海!第897章 西域佈局,大有可爲!第604章 強敵環伺,漢帝消息!第457章 娘希匹!夏侯楙無能,喪權辱國!第11章 講武武選第711章 大疫大災,戰機已至!第78章 如火如荼(求追讀!)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324章 劉備:想稱帝了!(月票一百加更!第66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21章 步入正軌第694章 修錄漢書,正統之爭!554.第549章 天下英雄真如過江之鯽!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355章 周瑜之女,蠻夷草芥!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220章 曹丕:我這一拳20年的功力你擋得住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827章 拉鋸攻防,毒蛇窺伺!第65章 王城公審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92章 虎神化身,幽怨美人徹底豁出去了!493.第488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第669章 內憂外患,鮮卑兇囂!第804章 弒君重罪,不可饒恕!第14章 讖緯解黃龍第842章 洛陽之戰:百年王朝!(元宵快樂!)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239章 是做曹魏的狗,還是做大漢的臣?第125章 血濺堂中:叛徒的下場!第389章 做漢人最光榮,孫仲謀無能狂怒!(第432章 拿我練兵?陸遜準備火燒連營!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554.第549章 天下英雄真如過江之鯽!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702章 狡詐惡徒,魏略幽原!第136章 宛城鏖戰,劉禪閒棋定南陽!第740章 龍興之地,天子之威!第853章 洛陽之戰:絕命掙扎!第450章 趙雲先鋒,勢如破竹!第241章 徐元直釜底抽薪,諸葛亮成及時雨!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15章 公子有龍氣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811章 關破將亡,進攻號角!第798章 關門打狗,洛陽糧斷!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8章 崇文館與講武堂第728章 經略幽州,收下當狗!第67章 屠龍術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266章 汝南兩龍齊聚!第374章 玩弄巴人於股掌之間!538.第533章 馬超之子,魏軍陰謀!第648章 微服私訪,人心難定!第39章 好男兒建功立業,便在今日!第195章 一漢當五胡,蠻夷算個球!第812章 魏有錚骨,龍戰於野!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448章 有人要頂不住了!第683章 牛金歸漢,反常有妖!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513.第508章 曹丕被劉禪氣得吐血!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516.第511章 太子蓋世威,東線無戰事!第111章 歷史變動,孫權提前出手!(求首訂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第891章 定策安國,清剿不臣!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567.第562章 陽謀難擋!第12章 巾幗銀屏第877章 與民休息,度田民冊第22章 曲轅犁與筒車第65章 王城公審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第12章 巾幗銀屏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200章 武陵盡在掌握,荊南震怖!第631章 太想進步,投名之狀!第477章 陷陣營與漢軍神將!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896章 知己知彼,放其猖獗!第270章 夫目前,敢殺我否?第250章 戰略成功第600章 代天伐魏,國本之爭!第640章 血脈吳王,練師柔情!第232章 我要做皇帝!第380章 自即日起,山林之中再無成建制蠻軍
第120章 關羽:還沒出嫁呢?胳膊肘就往外拐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133章 我的志向是星辰大海!第897章 西域佈局,大有可爲!第604章 強敵環伺,漢帝消息!第457章 娘希匹!夏侯楙無能,喪權辱國!第11章 講武武選第711章 大疫大災,戰機已至!第78章 如火如荼(求追讀!)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324章 劉備:想稱帝了!(月票一百加更!第66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21章 步入正軌第694章 修錄漢書,正統之爭!554.第549章 天下英雄真如過江之鯽!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355章 周瑜之女,蠻夷草芥!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220章 曹丕:我這一拳20年的功力你擋得住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827章 拉鋸攻防,毒蛇窺伺!第65章 王城公審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92章 虎神化身,幽怨美人徹底豁出去了!493.第488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第669章 內憂外患,鮮卑兇囂!第804章 弒君重罪,不可饒恕!第14章 讖緯解黃龍第842章 洛陽之戰:百年王朝!(元宵快樂!)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239章 是做曹魏的狗,還是做大漢的臣?第125章 血濺堂中:叛徒的下場!第389章 做漢人最光榮,孫仲謀無能狂怒!(第432章 拿我練兵?陸遜準備火燒連營!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554.第549章 天下英雄真如過江之鯽!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702章 狡詐惡徒,魏略幽原!第136章 宛城鏖戰,劉禪閒棋定南陽!第740章 龍興之地,天子之威!第853章 洛陽之戰:絕命掙扎!第450章 趙雲先鋒,勢如破竹!第241章 徐元直釜底抽薪,諸葛亮成及時雨!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15章 公子有龍氣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811章 關破將亡,進攻號角!第798章 關門打狗,洛陽糧斷!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8章 崇文館與講武堂第728章 經略幽州,收下當狗!第67章 屠龍術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266章 汝南兩龍齊聚!第374章 玩弄巴人於股掌之間!538.第533章 馬超之子,魏軍陰謀!第648章 微服私訪,人心難定!第39章 好男兒建功立業,便在今日!第195章 一漢當五胡,蠻夷算個球!第812章 魏有錚骨,龍戰於野!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448章 有人要頂不住了!第683章 牛金歸漢,反常有妖!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513.第508章 曹丕被劉禪氣得吐血!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516.第511章 太子蓋世威,東線無戰事!第111章 歷史變動,孫權提前出手!(求首訂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第891章 定策安國,清剿不臣!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567.第562章 陽謀難擋!第12章 巾幗銀屏第877章 與民休息,度田民冊第22章 曲轅犁與筒車第65章 王城公審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第12章 巾幗銀屏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200章 武陵盡在掌握,荊南震怖!第631章 太想進步,投名之狀!第477章 陷陣營與漢軍神將!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896章 知己知彼,放其猖獗!第270章 夫目前,敢殺我否?第250章 戰略成功第600章 代天伐魏,國本之爭!第640章 血脈吳王,練師柔情!第232章 我要做皇帝!第380章 自即日起,山林之中再無成建制蠻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