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凡日落處,皆爲漢土!(大結局)

炎興七年冬,幽州城外的朔風裹挾着雪粒,如無數鋼針般紮在漢軍將士的臉上。

城頭的瞭望兵裹緊狐皮大氅,呵出的白氣瞬間在鐵甲上凝成冰碴。

忽然,北方地平線騰起滾滾煙塵,宛如一條灰黑色的巨龍撕裂雪原,三千精騎踏碎三尺厚的積雪,疾馳而來。

“報——間軍司密使求見!“

斥候的呼喊穿透呼嘯的風聲。

中軍大帳內,牛油燭火將太子劉嗣的身影投在牛皮地圖上,玄色戰袍上的金線蟠龍隨着他急促的呼吸微微起伏。

當密使掀開氈簾,滿身的雪沫簌簌掉落,懷裡的羊皮卷卻乾燥如新。

“匈奴左賢王麾下的禿髮部已答應做內應。“

密使的聲音帶着抑制不住的興奮。

“鮮卑單于庭的糧草,三日前被一場無名大火燒去七成!“

劉嗣的手指重重按在地圖上的斡難河,指甲在羊皮紙上劃出月牙形的凹痕。

三年度田積累的錢糧,半年來間軍司在草原佈下的暗子,此刻終於到了收網時刻。

“傳令下去。“他的聲音低沉卻字字如鐵。

“明日寅時,全軍開拔!“

話音未落,帳外突然傳來戰馬的嘶鳴,彷彿預示着一場腥風血雨即將降臨。

半個月後,匈奴王庭所在的狼居胥山下,暴風雪驟然停歇。

漢軍的投石機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排列成陣,牛皮包裹的火藥罐在月光下泛着幽藍的光。

劉嗣身披玄鐵甲,腰間懸掛的螭紋玉佩與護心鏡相撞,發出清越的聲響。

他望着遠處匈奴王庭的氈帳,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穹廬,此刻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放!“

隨着令旗揮下,投石機的木質絞盤發出吱呀聲響。

三百枚火藥罐劃破夜空,拖着長長的尾焰墜入匈奴營地。

剎那間,爆炸聲如驚雷般響起,火光沖天而起,照亮了漢軍將士們堅毅的臉龐。

匈奴人從睡夢中驚醒,卻發現自己的營帳已被火海吞噬,尖叫聲、哭喊聲與爆炸聲交織在一起。

匈奴左賢王的金頂大帳內,燭火在劇烈的震動中搖曳不定。

左賢王慌亂地穿上戰甲,卻聽到帳外傳來漢軍的喊殺聲。

“不好!漢軍攻進來了!“

親衛的呼喊聲未落,帳門已被利劍劈開,劉嗣手持長劍,帶着十餘名精銳甲士闖了進來。

“左賢王,別來無恙?“

劉嗣的聲音冰冷如霜,劍尖挑起對方的冠冕。

“還記得三年前,你派人劫掠我大漢商隊的事嗎?“

左賢王望着眼前這個年輕的漢軍將領,眼中閃過一絲恐懼。

他想起密信中提到的太子,那個在雍州、荊州鐵血平亂的狠角色,此刻就站在自己面前。

不等左賢王回答,帳外突然傳來更激烈的廝殺聲。

劉嗣轉頭望去,只見一名匈奴勇士揮舞着彎刀衝了進來。

他冷笑一聲,手腕輕抖,長劍如毒蛇出洞,精準地刺入對方咽喉。

溫熱的鮮血噴濺在他的護目鏡上,模糊了視線,但他的動作沒有絲毫停滯,繼續向着匈奴王庭的核心地帶殺去。

與此同時,鮮卑王庭的戰場上,漢軍的騎兵正在與鮮卑騎兵展開激烈的拼殺。

漢軍的戰馬高大強壯,馬蹄踏碎積雪,揚起陣陣雪霧。

他們手持精鋼打造的環首刀,在陽光下閃爍着寒光。

而鮮卑騎兵雖然勇猛,但在漢軍先進的兵器和戰術面前,漸漸力不從心。

“殺!“

漢軍將領張嶷大喊一聲,帶領騎兵衝入鮮卑陣中。

他的長槍如銀龍出淵,挑飛一名又一名鮮卑勇士。

鮮卑單于騎着一匹白色的戰馬,試圖組織反擊,但他的命令在混亂中被淹沒。

忽然,一支利箭從暗處射來,正中他的肩膀,單于慘叫一聲,差點從馬上摔落。

然而,漢軍的戰鬥力太強,武器裝備,與他們甚至形成了代差。

這場戰鬥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

鮮卑、匈奴完全不是對手。

當最後一名鮮卑勇士倒下時,草原上已是屍橫遍野,鮮血將白雪染成暗紅。

劉嗣站在鮮卑王庭的高處,望着遠處狼狽逃竄的殘敵,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情。

這一戰不僅摧毀了鮮卑、匈奴的軍事力量,更重要的是,徹底改變了草原的格局。

隨後,朝廷頒佈詔令,將鮮卑、匈奴人遷移內地,讓他們在漢人的監視下生活勞作。

遷徙的隊伍如同兩條蜿蜒的長龍,在初春的草原上緩緩移動。

鮮卑人裹着破舊的皮襖,牽着瘦骨嶙峋的馬匹,孩童的啼哭與老人的嘆息混着北風飄散。

與之相反的,是從內地趕來的漢民隊伍,他們推着滿載農具的牛車,車轅上綁着剛發芽的桃樹苗,孩子們在隊伍裡嬉笑奔跑,手中攥着用紅繩繫着的泥土——那是家鄉帶來的火種。

“都加快些!“漢軍校尉的馬鞭在空中甩出脆響。

“過了這片戈壁,就是新家園!“他的鐵甲在陽光下泛着冷光,腰間懸掛的青銅鈴隨着顛簸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

鮮卑老族長木赤烈牽着孫子的手,望着遠處漢軍的旗幟,蒼老的臉上滿是憂慮:“莫日根,記住這些穿鐵甲的漢人,他們“

話未說完,就被孫子清脆的笑聲打斷。

草原深處,第一座新城“定朔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夯土城牆每日都在增高,青灰色的城磚上還帶着新鮮的泥土氣息。

劉嗣騎着高頭大馬巡視工地,玄色披風被風吹起,露出內襯暗繡的雲雷紋。

“城防要加固,護城河深挖三尺。“

他指着圖紙對工匠們說道。

“但學堂和醫館也要儘快落成。“

春日的陽光灑在草原上,融化的雪水匯成小溪,滋養着新翻的土地。

漢民們揮舞着鋤頭,將種子埋進溼潤的泥土裡。

鮮卑人在漢軍的監督下學習耕作,木赤烈的孫子莫日根蹲在田埂邊,好奇地看着漢人孩童用柳枝編草帽。

“給你。“

漢人孩子阿福將草帽扣在莫日根頭上。

“等秋天麥子熟了,我教你做麥芽糖。“

劉嗣站在定朔城的城樓上,望着遠處炊煙裊裊的村落。

春風拂面,帶來泥土與青草的芬芳,恍惚間竟有了幾分江南的氣息。

忽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斥候翻身下馬:“啓稟殿下,三十里外發現狼羣!“

“備馬!“

劉嗣轉身時,腰間的螭紋玉佩撞在護心鏡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他跨上戰馬,帶領一隊騎兵疾馳而去。 草原上,數百頭餓狼正圍着鮮卑牧民的帳篷,淒厲的狼嚎聲中,傳來牧民的呼救聲。

“放箭!“

隨着令下,箭雨破空而出。

劉嗣的長劍出鞘,寒光閃爍間,一隻撲來的惡狼被斬成兩截。

血花濺在他的臉上,溫熱的觸感讓他想起三年前雍州的戰場。

但此刻,當他看到牧民們感激的眼神,心中涌起的卻是另一種悸動。

戰後,莫日根怯生生地遞來一塊風乾的牛肉:“多謝殿下.“

劉嗣接過牛肉,摸着孩子的頭笑道:“以後叫我劉大哥。“

夕陽西下,他望着草原上奔跑的孩童,漢人與鮮卑孩子追逐嬉戲,笑聲在遼闊的天地間迴盪。

一年後的春天,劉嗣再次來到草原。

定朔城已初具規模,城牆上的漢軍旗幟獵獵作響。

城外的麥田一望無際,微風吹過,掀起金色的波浪。

學堂裡傳來朗朗讀書聲,醫館前的杏花樹下,鮮卑老人們曬着太陽,用生硬的漢話談論着今年的收成。

“殿下,該回城了。“

隨從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劉嗣勒住馬繮,回望這片曾經的戰場。

遠處雪山皚皚,與新建的城池、良田構成一幅和諧的畫卷。

他忽然想起父親的話:“真正的勝利,不是讓敵人恐懼,而是讓他們嚮往。“

暮色漸濃,草原上的燈火次第亮起。

劉嗣策馬回城,身後傳來悠揚的馬頭琴聲,那是鮮卑人新學的漢曲《關雎》。

他知道,這場戰爭帶來的不僅是領土的擴張,更是文明的交融。

這一戰,不僅爲大漢開疆拓土,更重要的是,讓草原徹底成爲了漢人的後花園,數十年內,再無人敢挑戰大漢的威嚴。

而他,作爲這場戰役的指揮者,也將在大漢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炎興九年仲春,洛陽城的柳絮尚未飄盡,洛河兩岸已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晨霧籠罩的河面泛起粼粼波光,三百艘樓船如巨獸般列陣,桅杆上懸掛的赤色“漢“字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船舷兩側新鑄的青銅炮口閃着冷光,驚起一羣白鷺撲棱棱飛向天際。

太極殿內,劉禪看向皇三子,問道:“昭兒,你可知道朕爲何選你?“

劉昭擡起頭,少年人特有的英氣在眉眼間流轉,玄色錦袍上金線繡的蛟龍尚未點睛,卻已顯出幾分威嚴。

“回父皇,兒臣願爲大漢開疆拓土,讓日月所照之處,皆爲漢土!“

他的聲音清亮而堅定,帶着年輕人特有的熱血與豪情。

劉禪的嘴角扯出一抹笑意。

“好,好啊.“

“你四弟終究是心軟了,這開海之事,需要的是鐵腕與膽識。“

“當年徐福東渡,衛溫赴夷洲,如今,該讓我大漢的船隊駛向更遠的地方了。“

半月後,泉州港人頭攢動,海風裹挾着鹹腥的氣息撲面而來。

劉昭站在旗艦“鎮海王號“的甲板上,望着眼前這支龐大的艦隊。

百艘海船密密麻麻排列在海面上,帆布尚未升起,卻已如同一道白色的城牆。

每艘船上都裝載着足夠三年使用的糧草、鐵器,還有二十尊新研製的“震天雷“火炮——那些鑄鐵炮身黝黑髮亮,炮口雕刻着猙獰的饕餮紋。

“啓稟殿下,三苗國使者求見。“侍從的稟報打斷了劉昭的思緒。

他轉身望去,只見舷梯上走來幾個皮膚黝黑的異邦人,他們身着草編服飾,脖子上掛着鯊魚齒串成的項鍊,手中捧着用芭蕉葉包裹的禮物。

爲首的老者跪在甲板上,用生硬的漢話說道:“聞大漢天威,三苗願附.“

劉昭彎腰扶起老者,目光掃過對方背後不遠處的戰船。

那些獨木舟在大漢的樓船面前,如同孩童的玩具。

“既願歸附,便隨我軍同行。“他的聲音溫和卻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待拿下夷洲,必有重賞。“

老者擡頭,望着少年皇子腰間懸掛的螭紋玉佩,在陽光下泛着溫潤的光,心中涌起莫名的敬畏。

船隊啓航那日,天空中烏雲密佈,海浪拍打着船舷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劉昭站在船頭,任憑海風掀起他的衣袍。

“傳我將令。“

他的聲音穿透風雨。

“全速前進,今夜必須抵達澎湖列島!“

隨着號角聲響起,百艘戰船同時升起白帆,如同一羣展翅的巨鳥,向着東南方向破浪前行。

三日後,夷洲島的輪廓出現在視野中。

島上的原住民從未見過如此龐大的船隊,驚恐的呼喊聲此起彼伏。

劉昭望着岸邊密密麻麻的人羣,舉起手中的青銅令箭:“火炮準備!“

隨着一聲令下,二十尊火炮同時發出怒吼,轟鳴聲震得海面都在顫抖。

火光中,原住民的村寨瞬間被夷爲平地。

“派使者上岸。“

硝煙尚未散盡,劉昭便下達了新的命令。

“告知他們,降者免死,願爲漢民者,賜田十畝。“

他的目光掃過驚恐的原住民,想起父皇在臨行前的叮囑:“開海不是殺戮,是要讓大漢的文明傳播四方。“

三個月後,夷洲島上已建起三座城池,漢民們開墾荒地,播種稻種,學堂裡傳來孩子們誦讀《論語》的聲音。

劉昭站在新建的城牆上,望着遠處的海面,心中已有了新的計劃。

南洋的香料、澳洲的金礦、更遠處那片未知的大陸.

這些都將成爲大漢的囊中之物。

而在洛陽皇宮,劉禪收到捷報時,正在翻看西域傳來的商路圖。

當看到夷洲已被納入大漢版圖的消息,劉禪面色帶笑,他拿起硃筆,在地圖上重重地畫下一個圈,彷彿要將整個世界都圈進大漢的疆域。

“丞相。“

他轉頭對身旁的諸葛亮說道,聲音裡帶着從未有過的豪情。

“今日昭兒下南洋,璿兒出西域,我大漢的版圖,該重新畫過了!“

諸葛亮臉上露出複雜的表情。

如今大漢已然三興,但陛下的志向,卻遠勝秦皇漢武。

他竟是要整個世界,都成爲大漢的疆土!

夜幕降臨,洛陽城的燈火次第亮起,洛河上的戰船依舊在訓練。

劉昭站在夷洲的城牆上,望着漫天繁星,耳邊似乎又響起父皇的話:“凡日落處,皆爲漢土。“

他握緊腰間的長劍,心中暗暗發誓:終有一日,大漢的旗幟將插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而這場波瀾壯闊的開海征程,纔剛剛拉開序幕。

(全書完)(本章完)

第324章 劉備:想稱帝了!(月票一百加更!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第766章 性命擔保,存亡之戰!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580.第575章 關廟第783章 浚儀攻守,先戰而勝!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第449章 你可真是我的好女婿!573.第568章 故事的結尾略顯倉促!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109章 傲關公,荊州有傾覆之危!第477章 陷陣營與漢軍神將!535.第530章 天下局勢之變!第418章 江陵百姓竭誠歡迎,汝南的困境!第105章 暗波泛起:孫曹將聯盟!第182章 兄弟鬩牆,殘暴本性!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617章 雕蟲小技,君臨江陵!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859章 都城之選,朝堂爭鋒!第244章 聖王之位,有德者居之!494.第489章 我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198章 以天下爲棋局,做執棋人!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674章 草原共主,代郡太守!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737章 天子北巡,大勢所趨!529.第524章 多子多福,關西情報!第688章 北破胡虜,黨羽心腹!548.第543章 讓天下人重新認識!第292章 困敵之策,劉禪你如何破局?第169章 三馬食槽,劉禪三氣曹孟德!(已訂530.第525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910章 匈奴近遁,貴霜威脅!第861章 文舉武舉,箭在弦上!第612章 防微杜漸,以身爲局!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41章 叟王臣服,越巂郡定493.第488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318章 落子長安,曹彰降漢!第616章 烈火烹油,局勢之變!第95章 斬使來投,班超故事!(二合一大章)第181章 司馬獻策,擒賊先擒王!第203章 送質送女,計定荊南!第439章 劉禪的陽謀,徐盛的人生信條!第879章 唆使儲君,奪嫡風起第32章 南中四郡(求追讀!)第651章 潛龍在淵,生死險關第384章 原來我等都只是棋子而已?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544.第539章 天險難攀,兩曹相會!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430章 伐吳開端,國際觀瞻!第7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580.第575章 關廟第746章 羈縻掌控,草原自亂!第249章 魏有死臣,漢有猛將!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587.第582章 討賊檄文 百日破遼!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612章 防微杜漸,以身爲局!第157章 先給你頭上帶點綠,謀荊州?給我去第845章 洛陽之戰:宗室社稷!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第732章 大漢飛將,絕命掙扎!第394章 貼身女秘,征服周徹!第7章 穩定人心544.第539章 天險難攀,兩曹相會!第153章 鏖戰江陵!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892章 宮中走水,危機頓生!第36章 兵出成都,劍指南中!(求追讀!)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359章 三國,就是三方互相拖後腿!第665章 黜昏啓聖,腹心之臣!第85章 漢中酣戰第783章 浚儀攻守,先戰而勝!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9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32章 攘外安內,取死有道!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第112章 荊州危局:太子劉禪計定荊襄!(求第20章 御下之道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第597章 龍山麗人,父慈子孝!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第789章 多手準備,各方突破!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第404章 校長授劍,微服私訪!
第324章 劉備:想稱帝了!(月票一百加更!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第766章 性命擔保,存亡之戰!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580.第575章 關廟第783章 浚儀攻守,先戰而勝!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第449章 你可真是我的好女婿!573.第568章 故事的結尾略顯倉促!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109章 傲關公,荊州有傾覆之危!第477章 陷陣營與漢軍神將!535.第530章 天下局勢之變!第418章 江陵百姓竭誠歡迎,汝南的困境!第105章 暗波泛起:孫曹將聯盟!第182章 兄弟鬩牆,殘暴本性!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617章 雕蟲小技,君臨江陵!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第859章 都城之選,朝堂爭鋒!第244章 聖王之位,有德者居之!494.第489章 我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198章 以天下爲棋局,做執棋人!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674章 草原共主,代郡太守!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737章 天子北巡,大勢所趨!529.第524章 多子多福,關西情報!第688章 北破胡虜,黨羽心腹!548.第543章 讓天下人重新認識!第292章 困敵之策,劉禪你如何破局?第169章 三馬食槽,劉禪三氣曹孟德!(已訂530.第525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910章 匈奴近遁,貴霜威脅!第861章 文舉武舉,箭在弦上!第612章 防微杜漸,以身爲局!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41章 叟王臣服,越巂郡定493.第488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318章 落子長安,曹彰降漢!第616章 烈火烹油,局勢之變!第95章 斬使來投,班超故事!(二合一大章)第181章 司馬獻策,擒賊先擒王!第203章 送質送女,計定荊南!第439章 劉禪的陽謀,徐盛的人生信條!第879章 唆使儲君,奪嫡風起第32章 南中四郡(求追讀!)第651章 潛龍在淵,生死險關第384章 原來我等都只是棋子而已?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544.第539章 天險難攀,兩曹相會!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430章 伐吳開端,國際觀瞻!第7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580.第575章 關廟第746章 羈縻掌控,草原自亂!第249章 魏有死臣,漢有猛將!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587.第582章 討賊檄文 百日破遼!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612章 防微杜漸,以身爲局!第157章 先給你頭上帶點綠,謀荊州?給我去第845章 洛陽之戰:宗室社稷!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第732章 大漢飛將,絕命掙扎!第394章 貼身女秘,征服周徹!第7章 穩定人心544.第539章 天險難攀,兩曹相會!第153章 鏖戰江陵!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892章 宮中走水,危機頓生!第36章 兵出成都,劍指南中!(求追讀!)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359章 三國,就是三方互相拖後腿!第665章 黜昏啓聖,腹心之臣!第85章 漢中酣戰第783章 浚儀攻守,先戰而勝!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9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32章 攘外安內,取死有道!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第112章 荊州危局:太子劉禪計定荊襄!(求第20章 御下之道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704章 天工開物,春秋代序!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第597章 龍山麗人,父慈子孝!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第789章 多手準備,各方突破!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第404章 校長授劍,微服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