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東三省和外蒙

中華國吃下西京道和中京道後,整個關內地帶全部收復,兵峰直壓在赤峰、老哈河一帶。

在這種情況下,上京道的東蒙三部已經坐不住了,遣使和談,問中華國能不能把條件放寬些,畢竟以戰俘身份投降實在是難堪。

對於這羣死鴨子嘴硬的蒙古部族,种師道直接把使節攔截了下來,明言朝廷不會更改條件。前番一系列的大戰和小戰,這三個部族損失了大量壯丁,對中華國而言已夠不成威脅,中蒙五部就能收拾掉他們。

當初這三部投靠金國,欺壓草原上的其他蒙古部族,剛金國徵收兵稅和勒索牲畜、女人。要不是折彥質嚴令中蒙五部不得擅開兵事,蒙古人早把這三個部族的老窩給端掉了。

Www¤ тт kan¤ c o 眼下金國自顧不暇,兵力收攏到上京道東北部,看來是打算死守發家之地東京道了。東蒙三部使節哭求幾天後,不得不向种師道投誠。

种師道要求這三部把族人統一遷徙到臨近西京道的上京道白達旦部,由朝廷安排糧食救濟。不願意遷的,朝廷大軍一律當作敵人。

原茶札剌部和阻卜部的地盤則賞給了中蒙五部,這對於中華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這些地盤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要控制住中蒙五部的人口,是形不成大患的。

別看現在蒙古部族俱都主動或者是被動投靠了中華國,朝廷只是不想節外生枝,集中全力先解決金國,事後便把這些蒙古部族一網打盡。

到時候,理由也很簡單,要求他們交出兵權,不交兵權就打。

交兵權那就寬鬆對待,把這些蒙古族人大多數成年男子遷到國內打散定居,給他們在國內找畜牧場,養不了大規模的馬羣,養牛養羊還是可以的。

讓這些蒙古諸部不論是遷徙的還是留在草原上的百姓家庭一律跟漢人通婚,對他們新生代進行漢化教育,逼迫他們信仰道教。

至於不聽話的蒙古人,那不好意思了,礦山裡勞教去吧。

古代漢人爲何屢屢擊敗草原遊牧民族後不能徹底收伏,大部分是因爲道路問題,由於軍隊補給線太長,往往草原民族只要表示臣服,漢人就設個官署在當地管理,根本約束不住他們的發育。

一旦中原虛弱,這些遊牧民族就會聯合成一個大國家,對漢人進行打草谷掠奪,甚至入侵中原燒殺搶掠。

所以,在戰俘勞動力充足的情況下,需要修幾條國道深入草原境內。沿着國道建設一系列的定居點,加強對草原的控制力。

水泥國道修不起,不過碎石砂土路還是搞得起的,順便帶動一下東北的經濟發展。

縱觀古今數千年,不難發現道路纔是國家對百姓的統治基礎。越是道路四通八達的地區,經濟發展的好,百姓安居樂業很少興造反之事。越是交通荒廢之地,百姓生活貧困,民風彪悍,朝廷影響力日漸積弱。

所以,現在的中華國新朝廷,每發展一個地區,必先進行交通建設,把人口集中起來管理,消滅散戶和黑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百姓、少數民族)。

在人口集中的地方發展手工業和工業,擴大城市規模,在城市周邊發展農場經濟。

這是張林借鑑後世中國和英國工業革命的經驗,以朝廷爲主導展開圈地運動,進行人口城鎮化建設,儘可能地減少自耕農在國家經濟組成中的佔重比。

中華國這麼大一片土地,只要朝廷有規劃地發展農場經濟,糧食產量是絕對不愁的。哪怕是南邊地形多山多水,也可以實行連片田承包制度(鄉村或者個人),壓制零散田自耕農地的現象。

當然,完全杜絕自耕農和零散田現象是不可能的。

就目前中華國收復的土地來看,已經初步完成了後世中國的版圖,只差吐蕃和大理、部分李朝交趾國的土地。外蒙也就是上京道中部和西部的實際上是處於中華國控制之下。

上京道的東部和東京道便是後世中國版圖上的“雞頭”,把雞身橫切一刀,雞身上半部分是煤礦和鐵礦的豐富地區,是拉動人口城鎮化和經濟發展的基礎。

後世日本爲什麼要從東北南下地佔領中國,爲什麼對東北和滿蒙垂涎三尺?蓋因這片土地上的礦產豐富,平原地帶適合大農場經濟,肥美草原又是畜牧業的天堂,養活兩三億人小意思。

中國建國之初,東三省重工業可是出了名的牛逼。到後面,新疆地區(高昌)又是著名的產油地。

說道高昌行省,秦檜這人不虧是能吏,一方面利用帶過去的官員和富商子弟們的背景,拉攏大批人去投資葡萄、瓜果等特色農業經濟,一方面利用當地的資源興建水泥、磚窯、玻璃,鹽,煤炭、釩、銅、鐵、金、硫磺、玉等工廠。乾的有聲有色,遞交的經濟發展規劃書十分完善,朝廷也追加了對其地的財政撥款。

並且,利用中華國的影響力,秦檜正在與黑汗國王庭進行談判,想聯合黑汗國把于闐國吃下來,把高昌行省的版圖沿着塔里木盆地沙漠的外圍向南延伸到天然防禦的國門屏障---帕米爾高原。

按照秦檜的構思,朝廷是早晚要拿下吐蕃(包含克什米爾)的,如果他能夠提前把中華國西部以喜馬拉雅山脈、崑崙山脈延伸到帕米爾高原的一系列山脈、沙漠盆地等天然防禦地形被囊入高昌行省版圖內,直接與吐蕃連接到一起。

于闐國以前是屬於唐代的藩國,所以從道義上重新收復不是什麼問題,但是秦檜提出割讓帕米爾高原(部分屬於于闐國)以西的地區給黑汗國,換取黑汗國割讓疏勒到圖魯噶爾特山的內部地區給中華國。

這樣割一塊(暫時還不屬於中華國,只是計劃中),收一塊的好處就是中華國西面可以利用山脈和沙漠把整個國防連成一條天然防禦線,只需要在較少的地區駐紮兵力和修建城池通商即可。

張林在看到秦檜的奏章後,還特意把後世的中國地圖找出來仔細查了查,心裡還是很滿意這樣的國防線的。

只不過內閣大臣們認爲現在國家兵強馬壯,何需跟別國分割歷史上本屬於中華民族的土地?直接調派一兩萬精銳軍隊就能強吞下來,沒必要跟黑汗國“做買賣”。

再者中華國的高昌行省往西,黑汗國境內有不少的民族都依靠漢人生活,比如特克斯河一帶、賽裡木河一帶、從東往西延伸過去的伊犁河兩岸地區都該屬於漢人的纔對!

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256章 殺進大名府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433章 登基第114章 爭寵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281章 上課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699章 封鎖帕爾拉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662章 夏國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655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446章 人口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466章 兄在杭州等你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540章 金國身上的刺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486章 查整新聞第420章 戰爭爆發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405章 攻城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647章 日本的動亂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67章 另起爐竈第99章 假貨探親第339章 邦交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634章 閱艦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第708章 新法案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579章 鑄幣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17章 請客吃酒第378章 監禁裡的七姐第398章 大項目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16章 其實不想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438章 大整改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310章 對陣第446章 人口第679章 資本血腥第105章 消遣閒暇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19章 巴結官吏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321章 上門第204章 派對第50章 女人的心思第607章 軍官學團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83章 買命錢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438章 大整改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401章 體制第130章 人生得有目標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329章 法治人治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536章 化學爆炸事故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302章 階層矛盾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468章 問秦檜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67章 另起爐竈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526章 視察鐵廠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450章 邦交事宜
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256章 殺進大名府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433章 登基第114章 爭寵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281章 上課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699章 封鎖帕爾拉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662章 夏國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655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446章 人口第619章 人口遞增第466章 兄在杭州等你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540章 金國身上的刺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486章 查整新聞第420章 戰爭爆發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405章 攻城第532章 官商互動第647章 日本的動亂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67章 另起爐竈第99章 假貨探親第339章 邦交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634章 閱艦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第708章 新法案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579章 鑄幣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17章 請客吃酒第378章 監禁裡的七姐第398章 大項目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16章 其實不想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438章 大整改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310章 對陣第446章 人口第679章 資本血腥第105章 消遣閒暇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19章 巴結官吏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321章 上門第204章 派對第50章 女人的心思第607章 軍官學團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83章 買命錢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438章 大整改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401章 體制第130章 人生得有目標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329章 法治人治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536章 化學爆炸事故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302章 階層矛盾第517章 天竺海駐軍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468章 問秦檜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67章 另起爐竈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526章 視察鐵廠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450章 邦交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