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兄在杭州等你

十一月中旬。

中華帝國的外交使節秦宰,長途跋涉,風塵僕僕,終於圓夢般地站到了南宋小朝廷皇帝趙構的面前。

沒有什麼語言能形容秦宰這一刻的心情,當他驕而不狂,以平淡的外交辭令向南宋朝廷的文武大臣和宋高宗轉述來意之時,心中當真是快意縱橫。

站在這金碧輝煌的南宋朝殿之上,他心中有的只是對滿堂文武大臣們的鄙視,對神情忐忑不安的少年皇帝的不屑。

“今我朝元武陛下正承大統,文興武功,軍民一心。西攏諸蕃,威鎮党項,北戰女真,拓地千里,新設燕雲、河內兩行省,此乃萬世之功。元武陛下不忍同族戮殺,手足相殘,置千萬百姓於水火之中,徒損我漢家元氣。特下詔旨,令東、北兩路大軍止戈頓兵,合一而統,順天之道。”

新任宰執藍寧工道:“爾等不過叛賊篡朝,你家陛下之詔,豈敢下到我等君臣頭上?”

秦宰昂然道:“藍相此言差矣,詔乃萬民之言,陛下不過代民詔之。況民心所向,大勢所趨,爾等還看不清前路麼?”

“笑話,賊朝不過一年半載,就敢妄言民心?”

“多費口舌,無義於此。”秦宰對高坐於皇帝寶座之上的宋高宗道:“瞿塘關、劍門關雖是地勢險要,卻也擋不住我朝十萬天兵和萬萬民心。我朝元武陛下自開國以來,善待前朝元老家眷,並未濫殺,此乃有目共睹之事。況,興兵伐金,救回皇嗣多人安撫寬待,天下皆知。此番和談促成,他必以爵位相授,恤體皇族,爾朝文武臣工亦可擇優取材,同聚一心攘外抗敵。”

“爾叛朝有十萬軍,我朝亦有二十萬軍,且駐守險關要地,誰勝誰負,猶未可知!”

冥頑不靈啊!

秦宰深吸一口氣,從袖口取出一封書信,雙手奉上,朗聲道:“高宗陛下,我朝元武陛下亦有話要與您述說,親筆書信在此!”

宋高宗正處於天人交戰之中,聞言清聲道:“快些呈來。”

內監王德忙下雲梯把信取來。

在宋高宗神色複雜地閱信之時,秦宰目光在殿內文武大臣們面上一一掃過,最後轉到了三衙太尉王煥面上。只是王煥迅速低下頭,也不知在想什麼。

“趙老弟,咱是粗人,就不跟你文縐縐絮叨了。你我兩家同族同胞,不過意氣之爭。眼下你雖佔地勢之憂,但我革新除舊盡得萬萬民心,擁兵六十萬,陳兵邊界,鎮西夏伐女真,宵小之徒再無犯境之心。且不說軍事,你我俱爲天子,當知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歷朝歷代莫外如是。你我殺得血流成河,到頭來不過是胡人得利,於心何忍?倘若戰戈一起,覆水難收,屆時,即便我想保你皇族,只怕麾下臣工難應。你我皆是上有老下有小,何必殺得不可收場?劍門、瞿塘不比長城關隘,數百門火炮下,焉有完卵?兄我年長你十歲,聽哥哥一勸,安心做個勳爵,倘若將來老哥我昏聵糊塗,百姓怨聲載道,你趙老弟再登高一呼,萬民擁戴承接大寶,把兄弟攆下皇座看笑話,豈不快哉?言盡如此。另,聽說你最近生了兒子,順道恭喜恭喜。兄在杭州等你,屆時一道岸邊燒烤,賞山玩水,豈不美哉?”

趙構被拱上皇座,今年也不過十八歲年齡,雖是早熟,但畢竟未脫少年心氣。看到這封書信,儘管文辭粗鄙,但其中誠意足足,彷彿正有一個男人在跟自己絮絮叨叨地抱怨,想象之餘,忍不住咧嘴一笑。

他這一笑可不得了,底下文武大臣們俱都面面相覷,疑惑萬分,議論紛紛。

秦宰道:“陛下,我家元武陛下來時囑咐我說,這是他寫給您的私人書信,閱完還請燒掉。”

趙構點頭道:“好吧,王德,拿個火盆子來。”

宰相藍寧工驚呼道:“陛下不可。”

“有何不可?”

“天子事無大小,家事亦是國事,待臣下替陛下把閱書信。”

秦宰冷笑道:“歷朝歷代,尚未聽聞臣子管涉天子私事。藍相想做王介甫嗎?抑或是曹孟德?”

王介甫即是王安石,雖然他革法強國,但權傾朝野,天子亦被其所制,乃是歷朝歷代皇室都不會歡迎的大臣類型。

此言一出,滿堂俱驚。

藍寧工面紅耳赤地喝道:“爾乃叛使,焉敢血口噴人!”哪裡還管得着跟乳臭未乾的宋高宗要私人信件。

“信已送到,話已說明,在下告辭!”秦宰躬身,作禮告退,趾高氣昂地走出大殿。至於信會不會燒掉,其實也無關緊要了。

他在蜀地還會留一段時間,蜀關看似牢不可破,實則內部腐爛已透,只需稍稍吹一吹風,這南宋小朝廷自個兒就要先燒起火來了。

能不用兵,則不用兵。

大炮一響,萬金萬兩啊,這麼多軍費應該用在北地外族身上,而不是在同胞手足身上殘殺浪費掉。

成都府與杭州府東西相距甚遠,隔着三千多里路,八百里加急傳遞消息都得五六天。張林自然是鞭長莫及,讓前線負責外交的使節和軍事將領們自行決斷。

他不通文墨,臣工們也都習以爲常了,好在大家平時說話交談都不像電視劇裡那般文縐縐,只是書面上比較詞句嚴謹。

話說回來,讓一個將近三十歲的男人去看書學文,實在是太難爲人了。他真真是看不下去,最多練練字罷了。

南方用兵能不打最好,打也不能把蜀地給打爛掉。

錦衣衛和軍機署早在年前就不斷地派人在蜀地活動,底線、探子,被收買策反的文武官員也有很大一批,希望秦宰能好好把這批人利用起來。

張林還是很看好秦宰這人的,外交能力非常不錯,是下一任外交大臣的理想接班人,不過還需要下放歷練一番才堪大用。

至於這宋朝另一個姓秦的人,在去歲回返開封府的時候,張林就着令錦衣衛找了理由把此人下獄,一直在天牢裡關着呢。

此人要不要殺,張某人也很猶豫啊。

歷史告訴他,此人非殺不可。但從實際瞭解的情況上看,此人大有學問,對新漢學非常推崇,其在獄中所寫的治國文章中的思想甚合張林的胃口,才智不下於當今首相吳用。

如此志同道合之人,殺了他,實在是有些浪費啊。

第630章 第四期五年計劃第202章 保甲司裡的花差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274章 商船改炮艦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480章 內戰第334章 財政吃緊第497章 條件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40章 賠罪主薄第715章 以戰爭開啓新時代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第627章 新內閣人選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571章 東三省和外蒙第715章 以戰爭開啓新時代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206章 唆使第716章 銀聯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622章 風氣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21章 監守自盜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529章 戰策轉向第65章 殺子之仇第234章 聲東擊西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634章 閱艦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571章 東三省和外蒙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339章 邦交第239章 回大名府第227章 回到陽谷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396章 磚窯第10章 買丫頭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716章 銀聯第239章 回大名府第406章 戰壕掘進第268章 取杭州,擄船坊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599章 海商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609章 小規模戰爭練新兵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213章 膽大包天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360章 府裡府外有佳麗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302章 階層矛盾第591章 燕青的歸宿第438章 大整改第36章 勞動改造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708章 新法案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42章 管理人才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624章 有名無實第311章 命如草芥第245 荷塘好事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388章 破城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606章 整風第585章 遷族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2章 偶遇武大郎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139章 上元節
第630章 第四期五年計劃第202章 保甲司裡的花差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274章 商船改炮艦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480章 內戰第334章 財政吃緊第497章 條件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40章 賠罪主薄第715章 以戰爭開啓新時代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第627章 新內閣人選第645章 教育體制第571章 東三省和外蒙第715章 以戰爭開啓新時代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206章 唆使第716章 銀聯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622章 風氣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21章 監守自盜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529章 戰策轉向第65章 殺子之仇第234章 聲東擊西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188章 祝彪好氣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634章 閱艦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571章 東三省和外蒙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339章 邦交第239章 回大名府第227章 回到陽谷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396章 磚窯第10章 買丫頭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716章 銀聯第239章 回大名府第406章 戰壕掘進第268章 取杭州,擄船坊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347章 光陰迫人第599章 海商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609章 小規模戰爭練新兵第345章 科學的小進步第213章 膽大包天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360章 府裡府外有佳麗第123章 錦衣還鄉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264章 佯攻高郵軍,實取揚州府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302章 階層矛盾第591章 燕青的歸宿第438章 大整改第36章 勞動改造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708章 新法案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42章 管理人才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624章 有名無實第311章 命如草芥第245 荷塘好事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388章 破城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606章 整風第585章 遷族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2章 偶遇武大郎第684章 技術泄露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139章 上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