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將軍真乃是軍中及時雨也!

見衆人皆不理會自己,辛興宗也是心下一驚,不該啊,怎的都不理人了?

這是怎麼回事?辛興宗也不是傻子,豈能不往譚稹之事去想?但這一路來不也都還好好的嗎?

怎的今天忽然就變了?

還是劉延慶開了口:“辛將軍,倒也未談何事,就是問問各軍入營之事,你適才不在,倒也無妨……”

“哦,竟是這般,那末將也稟報一二,紮營之事,熙河之軍,都已妥善。”辛興宗點著頭,又看衆人。

其實有些事,人心之中,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辛興宗第一個去拜會了一下譚稹。

畢竟這大宋朝,軍漢們地位本就尷尬,誰都活得不容易。

就說劉延慶,其實也去拜會過譚稹,出於無奈,也是爲了長袖善舞,誰都不願真得罪了。

但話也說回來,人終究還是講感情的動物,辛興宗如今,吃相過於難看,本來這種事,與軍將們其實無關,只管做個表面功夫就是,但辛興宗就真的去捧臭腳了。

這就不是人情臉面了,這是主動去站隊,還站在了童貫的對立面。

衆人心中,自是不喜。

但如今之局,衆人也說不得什麼出來,真當面去怒斥辛興宗的行爲,那也是給自己找麻煩,只管不理會他就是。

衆人不說話,那便還是劉延慶說話:“散了吧……”

衆人自就起身散去,劉光世還要去幹活,準備人手等候迎接蘇將軍的鉅款與糧草。

但劉光世心中還是有那幾分不相信,哪裡真有人一見面,就是這般巨大的手筆?

蘇武自然不會說假,他於人心之道,如今也長進不少,如何打動人心?

便是人家缺什麼,你就給什麼,如此最是打動人心。

西軍漢子,就一個字,窮,就缺錢,那就用錢來砸,一砸一個準。

只管把錢與糧往西軍營帳處來運,還特意派魯達去運,魯達本就出身西軍,昔日裡又是在小種相公身邊走動,對於西北各般軍將,許多都有過照面。

便是讓魯達也來打打關係,乃至也讓魯達見見家鄉人,問一問家鄉事,解一解思想之苦。

往後,魯達還得經常去串門,今日送個二三百套好甲,明日又送許多南方的果蔬,後日再送大批肉食……

這就是人情往來,其中最關鍵的是,蘇武只管送,值錢也好,不值錢也罷。

西北衆人,卻沒得禮來回,越是沒禮來回,蘇武就越送。

頭前還是籠統來送,只待過幾天去,蘇武還特定來送,比如韓世忠,又送一百套甲,又給他送好幾車肉……

私下裡,那蘇武是各個都送到。

反正就是照顧,大哥照顧小弟一樣,往死裡照顧。

杜興只管往城內去採買,乃至,讓湖州府衙幫著採買,蘇武只管“亂送”,連柴火木炭都送,更別說什麼衣服被褥了。

只待五六天去,蘇武自己的大帳,那也是門庭若市,你給人家這麼送,人家沒有禮來回,豈不臉紅?

人家豈不也當上門來拜,感謝萬分?

這不就走動起來嗎?

蘇武再把自己麾下諸多軍將也一一介紹給西北軍將認識,這不就像兩個大家庭一樣,乃通家之好嗎?

就看今日,韓世忠一臉憨厚坐在蘇武下手,喝著茶水,一臉的不好意思。

只道:“蘇將軍,我來得急,也沒帶什麼東西來,著實也是行軍數千裡,帶不了什麼東西,只待來日,戰事鼎定了,我回去了,我也差人……”

蘇武只管擡手打斷:“誒,這是哪裡話?自家兄弟,說這些作甚?”

韓世忠堂堂一條兇猛大漢,從來不服就是幹,此時竟也點頭如搗蒜:“那是那是,我這話著實見外,但也是我心中感激之情,自家兄弟,矯情了。”

蘇武大手一揮,那是豪氣干雲:“這些,都不算什麼,你我乃是意氣相投,只管上陣去,你看我如何,我便也看你如何,如此,便更是英雄惜英雄!”

韓世忠只管點頭,便是此時此刻韓世忠,渾身上下加在一起,也沒有一樣在蘇武面前拿得出手的,但蘇武話語有理,韓世忠最拿得出手的,那隻管是上陣去!

蘇武繼續來說:“我知道韓兄乃是萬夫莫當之勇,在這軍中,那必也是心中驕傲之人,若不是怕韓兄看不起我,我已然要與韓兄納頭便拜了,只管是讓韓兄見我上陣一番,心中自就看得起了,到時候,只管再來拜過就是!”

只看蘇武一番話語說完,鐵血男兒韓世忠,噌的一下就站起來了,面色一變:“將軍這是哪裡話?我韓某雖然不曾見過將軍上陣,豈能不知將軍乃真正萬夫莫當之勇乎?這湖州城外京觀豈能有假?”

蘇武便也起身,伸手去拍韓世忠臂膀:“誒,許是我話語失當,韓兄不必如此,再坐再坐!”

韓世忠雙手一拱:“怎的將軍不曾見過我上陣,就篤定我有那萬夫莫當之勇?我沒見過將軍上陣,怎就篤定不得將軍定有萬夫莫當之勇,今日,將軍看輕我也!”

“那……”蘇武一臉爲難啊,左右看了看,又道:“這不……我年歲小嘛,韓兄長我幾歲,自是怕韓兄看我不起罷了……”

“將軍又說這話,又說這話!”韓世忠其實是急,臉上變的色,那也是急出來的,便是急得團團轉,又道:“軍中憑本事,年歲大小又何妨?咱也不是那讀書人,要說什麼先進後進,論資排輩……”

蘇武點頭,一臉開心模樣:“韓兄竟是看得起我,那我心中也就放心了,只道是我年歲小,還僥倖得了一些虛名,怕韓兄這般漢子,看我不起,都是我多慮了,失禮失禮,韓兄海涵則個,只待上陣幾番,定與韓兄納頭便拜!”

“還等什麼上陣之後,今日就拜,說拜就拜!”韓世忠左右一看,又道:“將軍,請擺香火案臺!”

蘇武一臉驚喜:“韓兄竟是如此待我,實教人涕淚俱下,來人吶,快,案臺香火上來!”

杜興自是去準備,其實已然是輕車熟路了,自家將軍已然在大帳裡拜過幾番了,頭前那小劉總管來的時候,就拜了一番,只是說辭不同。

東西都是現成的,只管送去就是,但這差事啊,還有門道,不能送去得太快,但也不能送去得太慢,只問,這是種什麼門道?

只待香案擺好,韓世忠是那主動之人,比手一請:“蘇將軍,請!”

蘇武更也來請:“韓兄,請!”

這一招,蘇武也不知使了多少回,不是蘇武篤信什麼盟誓之言,是蘇武知道,盟誓這件事,對有些人,那真是有巨大的作用。

但對另外一些人,其實意義不大!

但總體而言,軍漢對於這般的結義盟誓,還是更多看重幾分的,特別是韓世忠這種軍漢,更是如此。

也說小劉總管劉光世,結義盟誓,對於劉光世而言,意義興許就差上一籌了。

其實,軍中盟誓結義,這種事,在大宋朝,本並不合規制,是犯忌諱的。

只管去想那宋太宗趙匡胤,就是靠著一手“義社十兄弟”,奠定了他在軍中的基本格局,甚至追根溯源去說,就是趙匡胤在軍中哢哢幾個頭磕下去,纔有了這大宋朝。

他這麼幹的,別人自就這麼幹不得了。

只是大宋朝到得而今,已然是那“禮崩樂壞”之局,一旦從上至下,所有人都開始不嚴肅了,那些以往嚴肅之事,也就可以不嚴肅了。

所以,治國理政也好,軍事也罷,時刻保持政治上的嚴肅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

一旦一個國家,政治上開始不嚴肅了,那就已然走在了敗亡的道路上。

蘇武與韓世忠兩人,只管哢哢就拜,盟誓之言,自不用說。

只說是兩人互相看得一眼,蘇武來說:“韓兄年長,當……”

這回輪到韓世忠打斷話語:“我何德何能?哥哥身居高位,我不過一個小小校尉,蒙哥哥不棄,今日在此盟誓,乃上陣同生共死之義,哥哥!”

“這……”蘇武一臉無奈。

“再拜哥哥!”韓世忠那是沒有一點矯情!

蘇武連忙去扶:“不敢不敢,韓兄著實折煞我也!”

韓世忠順勢就起,只道:“我雖然年長了一些,但我與哥哥,便是同輩之人,哥哥功勳之大,已然是天下聞名,我自難望項背,若是我居長來,那纔是羞煞人臉。”

“也罷也罷……那就不談什麼長幼了,只說兄弟之情,拜見韓兄。”

“誒誒,這是作甚,拜見哥哥!”韓世忠又是去扶,又是擺手,又拱手,那是一團忙。

“好好好,不說這些,韓兄請坐就是!”蘇武笑著又請。

兩人坐下了,倒也自在了,相視一眼,便是爽朗來笑。

蘇武還有話語:“可惜我不生西北,不得早早與韓兄結識,若是早早結識,說不得早有生死之義也!”

“此番上陣,只待哥哥看著就是,生死之義,我韓世忠從來不負!”韓世忠說得認真。

說來說去,只聽得門口有人來報:“將軍,河東軍關勝、郝思文與京畿宣郡馬請見。”

“請!”蘇武如此一語,又與韓世忠說:“來的三人,也是好漢。”

顯然,蘇武也沒有厚此薄彼,關勝那邊,蘇武也不曾小氣。

只看三人進來,滿臉是笑,拱手在前是關勝,已然開口:“拜見蘇將軍!”

“坐坐坐。”蘇武只管擡手,顯然這幾日,蘇武可不閒著,已然也是簡單打過照面了。

三人也不矯情,左右落座,蘇武來去介紹幾番,衆人互相有個結識。

便是蘇武再言:“今日真是蓬蓽生輝!”

以往,時候不一樣了,如今蘇武,已然站到了一定高度,那真是做起事來,不知簡單了多少,手段上,那也是花樣百出。

關勝笑著來說:“也是失禮,竟是先讓將軍來見我等,還讓將軍如此破費,此時豈能不速速來拜?”

郝思文也說:“唉……也當說個清楚,頭前,不知將軍秉性,也不知將軍喜好,倉促之間,我等三人在不熟識的情況下,也不好意思輕易來叨擾將軍,只怕衝撞了將軍威嚴,令將軍不喜……”

宣贊更是來言:“是啊是啊,將軍何等人物,我等不過籍籍無名之輩,唉……失禮至此,著實有罪,竟是讓將軍頭前來尋我等……罪該萬死。”

“這是哪裡話,我自先到江南,鏖戰兩番,得了一些浮財罷了,後續戰事也多,豈能只顧自己?”

蘇武只管是笑,這幾日皆是這般場面,他也是駕輕就熟了,話語怎麼說,都琢磨了幾番。

也是這幾日,還未有戰事,還在等十五萬大軍與後勤物資,水陸慢慢而來,軍隊太多,便是再如何,也做不到真正同步到達。

還是關勝來言:“其實我等早知一事,乃是樞相親自提點,知道是將軍在樞相當面擡舉我等,如此之情,本想著戰陣來報,只待立了一些功勳,那個時候,自纔有臉面與將軍當面來說,寸功未立之時,也只怕給將軍臉上抹黑……”

說起來,關勝心中還是忐忑的,爲何?

關勝、郝思文、宣贊,這三人,其實從未真正上過陣,一些緝賊捕盜的小事,算不得上陣殺敵。

初上陣,豈能不緊張?更也怕到時候上陣一敗,真是成了笑柄,那時候,在樞相面前舉薦他們的蘇武,豈不也受牽連?

只看蘇武來說:“我雖然年輕,但已然是老戰陣,誰人用得,誰人用不得,我豈能沒有這點看人的本事,三位本是故交好友,我也聽得三位大名,既是好漢之輩,爲國之事,豈能不舉薦一二?上陣殺敵,三位定是不差!功勳在眼前,豈能不讓好漢來取?莫不還讓小人取了去?”

關勝聞言,豈不感動?只管起身來拜:“拜謝將軍擡舉之恩。”

郝思文與宣贊更也起身,話語也是拜謝。

蘇武哪裡還能不去扶,只管說道:“不必如此,萬萬不必如此,只管上陣殺敵就是,得了功勳,也是你們自己的!我大宋如今承平日久,難得有這般機會,三位光宗耀祖,就在此番!”

蘇武與每個人說話的方式與內容,都不一樣,說見人下菜碟也行,其實更是在人心之道,越發熟稔。

關勝心中激盪,左右一看宣贊與郝思文,只管一語鏗鏘:“我三人,萬不敢負此番將軍擡舉之恩!”

宣贊來言:“將軍真乃是軍中及時雨也!”

宣贊與衆人比起來,那當真是京城裡的場面人,這話語,實打實,直接拍馬屁戴高帽。

蘇武聽來一愣,這名頭,好嗎?合適嗎?

卻聽韓世忠也言:“哈哈……軍中及時雨,名副其實!”

“是極是極,義薄雲天,豪氣干雲,行事爲公,待人真誠,仗義疏財,助人爲樂!豈能不是軍中及時雨?”郝思文便也來說。

韓世忠的口裡,定是說不出這般話來,但這話聽到他耳中,那他又是連連點頭:“哥哥這名頭好,好得緊!”

蘇武笑是在笑,心中只想,這合適嗎?

口中也問:“這般不合適吧?”

韓世忠大手一揮:“合適,合適得不能再合適了,再合適不過了!”

“哎呀……慚愧慚愧啊!”蘇武紅著臉,搖著頭,擺著手,著實慚愧,慚愧萬分。

蘇武只問:“三位可還有什麼缺的嗎?或是其他什麼難處?只管一應說來!”

關勝連連擺手:“夠了夠了,錢也夠糧也夠,兵刃甲冑一應不缺,只等上陣,只待上陣!”

關勝那是一臉的躍躍欲試,既是命中有貴人,那豈能讓貴人失望?

更也知道一個道理,人家擡舉是擡舉,再如何擡舉,自己也要真有用場,否則,那不就是爛泥扶不上牆嗎?

蘇武欣慰點頭,又問韓世忠:“韓兄呢,軍中可還差了什麼?缺了什麼?只管說來!”

韓世忠也連連擺手:“哥哥待我,那已然說不出二話來,且不說沒有什麼缺的差的,即便是有,我也當自己再去掙,也爲哥哥掙一份!”

“這是見外啊……”蘇武一臉難受。

“不是見外!”韓世忠篤定非常。

及時雨,有雨都下不出去,這能行嗎?

這不行!

軍中及時雨,還是要下雨,只管來說:“這般,韓兄一部,晚間,再送五萬貫錢去。關巡檢與郝副將軍中,夜裡再去三萬貫,宣郡馬麾下人少,再去兩萬貫,只管讓將士們上陣之時,心中安定,更多奮勇!”

四人,個個起身,連連擺手:“不必不必……”

蘇武虎軀一震,眉目一張:“是不是看不起……”

韓世忠直接打斷:“非也非也,哥哥怎的又說這話。”

“定是看我不起……何以你我兄弟之間,你卻頻頻如此!”蘇武此時,黛玉附體。

“唉……”韓世忠雙手一攤,只覺得無奈,身形也賺了一圈,急的。

只問,怎麼才能證明韓世忠看得起哥哥蘇武?

蘇武就是欺負人,有一語來說,君子欺之以方。

這般招式,還真就對韓世忠這種人有大效果。

韓世忠都無奈了,關勝也說不得什麼了,只管起身又謝,卻也看了看韓世忠,其實有羨慕,何以這個西北漢子韓世忠,還與蘇將軍有了結義之情?

這韓世忠,莫不是有什麼大名傳揚?以往也沒聽說過啊?

此時,又聽帳外來報:“稟將軍,帥帳派人來招,說軍中大議事,諸般從六品校尉以上,皆要到齊,也請將軍速速前往,不得有誤。”

蘇武起身:“諸位,同去!”

韓世忠點著頭:“同去同去……”

自是要同去,不過還要等一等,蘇武還得召集麾下衆人,他麾下從六品以上,那可多了去了……

只待人齊,衆人往那中軍大帳而去。

蘇武一進門,裡面早已濟濟一堂,二三百人之多,也是這大帳擴建了幾番,不然還擠不下這麼多人。

只待蘇武往裡入,擡頭看前面,童貫眯著眼微微笑著點頭,譚稹更是滿臉有笑看向蘇武。又看左邊,西北軍將,只看蘇武來了,個個起身稍稍拱手。

再看下去,也看右邊,河東與京畿軍將,也是個個笑臉來看。

蘇武只管左右來看去致意,這四五日,別人不知道,蘇武自己知道,一百七八十萬貫去也!

這風雲際會之十五萬大軍,只問,哪個不識京東蘇將軍!

蘇武此時,已然是這軍中魅魔,哪個看他,那都滿臉是笑。

當然,這件事也不曾去瞞著童貫,童貫也知道蘇武在幹什麼,只是不知道細節,也不知道蘇武具體花出去了多少錢,只知道蘇武正在到處聯絡感情。

蘇武只管這麼幹,就等這場議事了,且讓童樞密看看效果如何。

今日就是成果展示。

蘇武去落座,左邊第一個是劉延慶,下手是河東軍,也就是山西軍。

蘇武落座的是右邊第一個,下手是京畿禁軍。

只待蘇武也落座了,議事也就開始了。

童貫先說一些場面話語,先說天子與朝廷之恩,說社稷家國之情,說此番剿賊,諸位當勠力同心,效死報國,一舉剿滅賊寇,到時候封賞功績,不在話下,如此云云……

再是譚稹開口,先補充了一下童貫大義之語,再說:“我倒是有一念,十五萬大軍,匯聚在一處,著實臃腫不堪,難以調度,且行事緩慢。不若兵分兩路,如此擊賊,賊必首尾難顧,腹背受敵,我軍當也是行事快速,事半功倍,不知諸位以爲如何?”

譚稹說著,先去看童貫,再去看蘇武,又去看辛興宗,再去看京畿幾將,已然是信心百倍。

童貫只言:“諸位在座,皆是軍中驍勇,那諸位就先議一議此事吧……”

蘇武聞言,立馬就開口:“下官倒也覺得譚置使此言甚好。”

倒是蘇武對面的劉延慶愣了愣,這是什麼個章程?那譚稹要分兵,意思再明顯不過,那就是要爭權,要分權,更是要爭功奪利,怎的蘇將軍這麼爽快答應了?

卻是劉延慶身後的熙河前軍總管辛興宗也在開口:“末將倒也覺得,此計甚妙!”

劉延慶轉頭去看,辛興宗這麼來說,倒是不意外。

劉延慶豈能愚鈍,他看了看蘇武,豈能不知其中定有蹊蹺?那恩相童樞密,何曾是個和事佬的性格?

劉延慶也只管點頭就是:“分兵之計,乃良策也!”

京畿自也有幾人附和。

再看譚稹,那是喜笑顏開,不枉費他在軍中手段百出,出發的時候,還有人與他言,說這軍中之事,難也,那童貫是經營得針扎不進、水潑不入,當徐徐圖之。

說這話的人,乃是進士甲等太監樑師成。

只看眼前場景,這還需要什麼徐徐圖之?這不幾番手段一出,已然是一馬平川之局。

譚稹還去看了看童貫,得意之色,忍了又忍,卻還是露出幾分。

不免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時代變了,這是年輕人的世界了。

自也是在等童貫說話,他還能說什麼?如此局面,他也只能說道:“嗯,我看譚置使此言甚好,兵分兩路,再好不過,如此撒開了去,諸將便也多一些立功的機會,剿賊之事,也當快得幾分。”

譚稹立馬再開口:“既是諸位如此來應我這一計,那我就再說幾句,分兵之事,可早早來做,便是把兵馬分成兩大部,但杭州城大,也是重中之重,當是兩部共擊之,一部在北,便是強攻,一部往杭州南去,輔助來攻,當也是阻斷賊人援軍與退路,諸位以爲如何?”

蘇武大聲一語:“譚置使好計策!甚妙,如此南北夾擊杭州大城,又阻退路與援軍,城內賊寇,必是惶惶不知所措!”

譚稹笑臉在開,嘴角咧得大大,八十萬貫,不白給啊,這年輕人,關鍵時候,真衝鋒陷陣!

劉延慶越發迷糊了,怎的恩相不語,譚稹做了大帥?蘇武卻還頻頻附和?

這到底是個什麼章程?

只看恩相依舊老神在在,微微含笑端坐。

穩住穩住,自家恩相可從來不是泥捏的,劉延慶只管也說:“那就這般……”

譚稹已然不等辛興宗與那幾個京畿軍將之言了,已然有了軍中兩大巨擘之鼎力支持,迫不及待再來言語:“那就接著議一議,這兩軍該如何來分?主要也是先看諸位將軍之意,畢竟,將帥互知,將士同心,便於軍事!”

蘇武豈能不附和:“那是那是,知人善用纔是正理,所以當將帥互知,何人當爲先鋒,何人當爲陷陣,何人善守,何人善出奇兵,如此皆是兵法正道。以往還覺得譚置使久居深宮,必是不通軍事,如今才知,譚置使竟是如此深曉兵事,可比肩大唐李國公與諸葛武侯也,難怪官家如此看重!”

蘇武這馬屁,那真是中聽,聽得譚稹開懷不已,這年輕人,嘿,絲毫不顧童貫之情,當著童貫的面,如此言語,豈不是自斷後路,在表忠心!

忠心,譚稹已經感受到了,立馬就說:“不敢不敢,軍事,我乃後進,在學在學,與諸位來學。”

劉延慶此時此刻知道了,興許有大事要發生了,只管把頭一埋,看著吧。

就聽蘇武開口:“還請譚置使點將!”

大獲全勝之譚稹,微微擺手:“這般事,剛纔也說了,當是個將帥互知,我在軍中,那是初來乍到,只看諸位,誰願意對我多有幾分信任,我自不虧待與他,還請諸位將軍來言就是,便是有個心甘情願,如此,也就上下一心,陣前之事,當是效死,萬萬不能是那心不甘情不願,反而不美!”

譚稹,誰敢說他不是好人?誰敢說他品性不高、品格不重?諸位都看到了,這當是人心所向之事也……

人心之道,譚稹豈不也是駕輕就熟?

在皇宮之內混出來的人,哪能沒點場面手段?不爭,纔是爭!

蘇武點頭:“也好,諸位同僚,既是兵分兩路,那總是要分的,誰願意與譚置使一路去?”

蘇武,彷彿此時成了主持人了,甚至起身環看一圈。

那辛興宗豈能不快,立馬起身:“那末將便隨譚置使一路吧,末將麾下,皆是熙河之精銳,悍勇效死,不在話下!”

譚稹點著頭:“好好好……甚好甚好……”

“還有誰啊?”主持人蘇武再問。

自有人再起身:“末將許州兵馬都監李明,願與譚置使一路去!”

自就有了爭先恐後:“末將唐州兵馬都監韓天麟,願往!”

“嵩州兵馬都監周信,願在陣前效死!”

……

連連好幾人,皆是京畿禁軍之將。

倒也不出意外,也多是昔日高俅麾下殿前司之將也,這些人本就是高俅一系,即便不是譚稹,換個人來,也是今日之局,何也?

出征之前,只怕早有媾和,那高俅之殿前司,童貫一時之間還沒來得及去消化,二三十萬京畿禁軍,消化起來也費時費力,此時豈能不是這般局面。

就看衆人如此踊躍,隨後便也有河東之軍將幾人……

河東關勝身後,郝思文附耳一語與關勝:“巡檢,咱們是不是……”

關勝搖搖頭:“不急,且看蘇將軍如何定奪,咱們只管往蘇將軍之軍前去就是。”

“嗯,知曉……”郝思文回身坐好。

只看得一番踊躍停了下來,主持人蘇武,還問:“還有何人吶?”

譚稹早已不笑了,把那笑容收到了心裡,起了幾分威武之勢,坐定當場,已然是千軍萬馬在座,一軍之主帥,豈能沒有威嚴在身?

又聽蘇武來問:“還有沒有人吶?”

無人起身。

蘇武又說:“那便算一算……”

蘇武擡手一指大帳側邊那坐著的樞密院編修官:“誒,你……算一算,這一分,分出多少兵馬,分多也不好,分少了自也不好……先算一算……”

譚稹欣慰點頭,這蘇武,真能辦事,也真曉事,真是一把好手啊,完全不用自己操心,有這般人在麾下,那真是舒坦得緊。

那樞密院編修,聞言也是一愣,我……我是誰啊我?我是你妻兄啊我!我沒名字嗎?

趕緊埋頭算吧,算得極快,立馬擡頭:“回蘇承旨,已然分得七萬三千七百餘人。”

蘇武點著頭:“再加一些輔兵,加個一萬五的輔兵。”

那編修立馬來答:“那就是八萬八千七百餘人。”

蘇武點頭:“多了一些,不過也無妨,如此算是合理,諸位以爲呢?”

諸位自在點頭,譚稹也下意識點頭,差不多,挺好,只怕分得少了,多一點無妨。

衆人都在點頭,蘇武自是再說:“那就這般了,如此一分,先攻杭州,再分西路與南路,各自進軍,大賊滅亡之日,就在不遠。”

蘇武真是越俎代庖,關鍵是,那兩位大帥,當真都不說話。衆多軍將,竟也安然接受,一個個在點頭,好似覺得蘇武這般越俎代庖沒什麼不對地方。

只管看蘇武也落座了。

誒……

不對不對!

譚稹眉頭一皺,哪裡不對?

譚稹連忙開口:“蘇將軍,誒……那個……”

蘇武立馬起身一禮,拱手問:“不知譚置使還有何吩咐?”

“那個……”譚稹愣了愣,左右一看,再看蘇武,怎麼回事?

這是怎麼回事?蘇將軍是不是說著說著給忘記了?

蘇武只管來問:“譚置使,莫不是如此,還不太滿意?譚置使若是有什麼不滿意,只管說來,若是不要哪部人馬,但說無妨……”

譚稹撓了撓頭,只管盯著蘇武看,好似在提示一般,也有話語:“倒是也無哪一部不滿意……只是……”

“譚置使但說無妨!”蘇武作爲主持人,當然得主持工作。

就看對面坐著劉延慶,已然低頭去,低頭在笑,不低頭怕人看到他在笑,恩相啊恩相……

童貫也看著蘇武,心中只想,這小子,真會耍寶,還耍得這麼好,舒坦!

譚稹也不是傻子,心中已然生出不好的預感,但卻不敢去信,只管當真問得一語:“蘇將軍所部,可是要與童樞相一路去?”

這話,也問出了譚稹心中的不爽,乃至也是提醒蘇武,你可是拿了我八十萬貫錢的!

蘇武只管來答:“下官本是願與譚置使一路去的,但此時此刻,譚置使麾下已然有了八萬八千餘人,若下官再去,那豈不兩路失衡?如此,便也不妥,那下官就只有往童樞相這一路去了,如此,纔是合理之法也!”

蘇武好似在說,不怪我,只怪譚置使這一路來,招攬太多,此時個個踊躍,人滿爲患了。

就看譚稹面色就變,他豈能還不知道自己被耍了?臉上已然黑出水來!

如今,誰不知道,京畿之軍,算個什麼軍?河東之軍,也不知是個什麼情況。

在座諸位,西北之軍與京東之軍,纔是強軍。西軍只拉來了熙河辛興宗一部,戰兵輔兵,不過四五千之數。

京東蘇武,那是一人不給。

真說起來,童貫的基本盤裡,就來了辛興宗一部四五千人。

這仗還怎麼打?這功勞還怎麼爭?到時候莫不真成了個笑話。

便是辛興宗此時,也是心中大急,他倒成了那唯一一個改換門庭之人了,這種事,若是多有幾個,本也就沒什麼,只有一個,那就真成了問題。

辛興宗急忙來言:“蘇將軍,頭前咱們可不是這麼說的……”

蘇武聞言就問:“啊?頭前怎麼說的?不也都說爲國效力嗎?你且看著,我殺賊來,自不手軟!”

“哼!”譚稹冷冷一聲,已然就在恐嚇蘇武了,一個小小軍將,也敢戲弄與他?

蘇武只當沒聽到,落座就是。

在場衆人,看得懂的,自是心中只念,樞相還是那個樞相,且當真以爲樞相爲人和善呢?

看不懂的,便也知道,今日這譚置使,似乎做了一番丟人現眼之事。

更有不少人,心中已是惴惴不安,今日似乎……好像做了什麼錯事?

就看童貫起身,陡然兩眼精光乍現,中氣十足,聲若洪鐘一語:“既是議定,各軍今日明日分兩路開拔,不得有誤,軍法無情,有違軍令者,斬!有失軍機者,斬!散了去!”

便是如此一語,滿場擡頭,只看童樞相起身就去。

蘇武與劉延慶,自也起身:“得令!”

衆將在散,魚貫而出。

譚稹已然站起,眼中寒光在閃,也看童貫去的背影,那更是咬牙切齒!

再尋那蘇武去,蘇武已然也是背影了,豎子小兒!

只管已是分兵兩路了,兩路大軍,自當有各自軍帳,明日就要開拔,定也還要商議。

譚稹大帳裡,只看諸多軍將濟濟一堂,正看譚稹怒不可遏來罵:“豎子小兒,也敢欺我!”

辛興宗豈能不言:“定是那童貫授意如此,好生狠辣的心思!”

辛興宗已然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只看來日,到底是不是自己走對了,那童貫六十有六,只問還有幾年能活。

此時,站隊之事一定,那就得同仇敵愾。

譚稹更是來言:“老兒欺我!只待回了京中,叫他好看!”

衆人皆是噤若寒蟬,這種話,不敢隨意來接,還是辛興宗來接:“行將就木之輩,恩相不必過多掛懷,此時此刻,只當是謀戰事再說,末將麾下,那也是悍勇軍伍,今日同僚皆在,更也是兵強馬壯,差不得他們去!”

譚稹如此,才稍稍定了一下心思,左右看得幾番,點了點頭:“那就仰賴諸位效死了!到時候,官家面前,太師面前,宰相面前,諸位皆有大名大功!”

諸將自是來言:“定當效死!”

譚稹的這份大餅,衆人看來,其實好吃。

那邊童貫帳中,自也落座一彪軍將,童貫又是老神在在來說:“子卿吶,你今日當真做得有些過分了,那譚置使怕是恨你入骨了……不該不該啊……”

蘇武豈能不知童貫脈搏,蘇武這幾日做的事,哪一件童貫不是樂見其成,此時口中說著不該,心中怕是早已爽歪歪。

蘇武只道:“管不得那麼多去,樞相向來心善,不與他計較,我卻忍他不得!豈能教他當真把樞相欺辱了去?”

劉延慶看著蘇武,那真是打心底裡佩服,人才啊!得學!

難怪,年紀輕輕,如此節節在升,原來不僅僅是戰功彪炳,更是手段高明!

韓世忠卻是一臉認同模樣,如此蘇武,那真是對他秉性!不服就是幹!

童貫擺著手:“唉……年輕,你終究還是年輕啊……”

“樞相於我,恩重如山,只管忍不得去,樞相,便議軍事,這南北夾擊,是他在南,還是咱們在南?”蘇武直接跳過話題,那就是不爭功勞,只管辦事,不求回報!

第205章 新城,你來吧第198章 權柄之下,親兒子尚且如此第26章 精彩精彩!117.第117章 將軍在上,受小人一拜(為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加更)第226章 這蘇武是怎麼了?發了瘋了?第90章 都監,追是不追?第312章 蘇子卿此乃何意?第174章 子卿,稍安稍安!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350章 漢唐歸矣,漢唐復矣!第285章 你當應之,責無旁貸第30章 哥哥讓殺誰來,就殺誰!第266章 蘇學士,這是爲哪般吶?第310章 願蘇相公長命百歲,千歲,萬歲!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99章 好軍將啊!第145章 當是死了。115.第115章 將軍大恩,小人沒齒難忘!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5章 在下武松,見過!第99章 好軍將啊!第228章 倒是你像樞密使,你像我的上官了第184章 這般之數,如何好與朝廷交代?第176章 你啊你啊,膽子比天都大!第211章 詩詞,小道爾,不堪一弄!第184章 這般之數,如何好與朝廷交代?第294章 管他媽什麼罪責不罪責!第28章 爽快!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61章 將軍也小心吶第154章 拜謝陛下聖恩!第28章 爽快!第66章 賊廝哪裡走!第205章 新城,你來吧第147章 尿了第55章 見過哥哥!第342章 宋軍逃了,宋軍逃了!第254章 哥哥此話當真?第1章 什麼?讓我去打虎?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116.第116章 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第63章 再來!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186章 莫要再都打殺了!第291章 尊王攘夷,討伐不臣第240章 隨陛下遷西京第54章 我大宋朝這世道,是不是變了?第135章 從今往後,天下何人不識你我?第240章 隨陛下遷西京第347章 大王是說看他來日鬧一鬧?116.第116章 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第2章 都頭,你再好生考慮一二第92章 不救著實可惜第320章 改元靖康!第310章 願蘇相公長命百歲,千歲,萬歲!第174章 子卿,稍安稍安!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263章 夫君想什麼呢?第231章 學士可是有何事要人相助?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79章 小乙哥來了!119.第119章 天子左右,能有幾人第28章 爽快!第135章 從今往後,天下何人不識你我?第287章 姐姐輕些,妹妹不堪受力第257章 報了此仇,便是喜!第138章 上馬上馬,先入本寨大營!第276章 咱們真要與宋人開戰嗎?第125章 呸!什麼東西!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214章 諸位在上,莫怪莫怪!第173章 樞相還想要什麼?第134章 他一個武夫,何以有資格代朝廷招安與我?第231章 學士可是有何事要人相助?第77章 賊人可兇可嚇人!(求首訂)第14章 他媽婢也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3章 當真響當當是條好漢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321章 他這是要去何處?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76章 我如何信得過你?第140章 饒我一命,便是榮華富(感謝暮流清溪一葉舟的十萬賞!)第241章 耶律大石,來了!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180章 將軍救我命也!第313章 朕何罪之有?第308章 竟真是羊在領頭,是羊說了算!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57章 願為將軍效死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306章 我夫君的兵,夫君不回,誰也不能動第198章 權柄之下,親兒子尚且如此第145章 當是死了。第252章 此乃我大金皇帝陛下之問!第9章 來人吶,拿下大獄!第268章 聽令聽令,護在本監軍身邊!113.第113章 你還有幾分本事呢
第205章 新城,你來吧第198章 權柄之下,親兒子尚且如此第26章 精彩精彩!117.第117章 將軍在上,受小人一拜(為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加更)第226章 這蘇武是怎麼了?發了瘋了?第90章 都監,追是不追?第312章 蘇子卿此乃何意?第174章 子卿,稍安稍安!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350章 漢唐歸矣,漢唐復矣!第285章 你當應之,責無旁貸第30章 哥哥讓殺誰來,就殺誰!第266章 蘇學士,這是爲哪般吶?第310章 願蘇相公長命百歲,千歲,萬歲!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99章 好軍將啊!第145章 當是死了。115.第115章 將軍大恩,小人沒齒難忘!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5章 在下武松,見過!第99章 好軍將啊!第228章 倒是你像樞密使,你像我的上官了第184章 這般之數,如何好與朝廷交代?第176章 你啊你啊,膽子比天都大!第211章 詩詞,小道爾,不堪一弄!第184章 這般之數,如何好與朝廷交代?第294章 管他媽什麼罪責不罪責!第28章 爽快!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61章 將軍也小心吶第154章 拜謝陛下聖恩!第28章 爽快!第66章 賊廝哪裡走!第205章 新城,你來吧第147章 尿了第55章 見過哥哥!第342章 宋軍逃了,宋軍逃了!第254章 哥哥此話當真?第1章 什麼?讓我去打虎?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116.第116章 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第63章 再來!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186章 莫要再都打殺了!第291章 尊王攘夷,討伐不臣第240章 隨陛下遷西京第54章 我大宋朝這世道,是不是變了?第135章 從今往後,天下何人不識你我?第240章 隨陛下遷西京第347章 大王是說看他來日鬧一鬧?116.第116章 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第2章 都頭,你再好生考慮一二第92章 不救著實可惜第320章 改元靖康!第310章 願蘇相公長命百歲,千歲,萬歲!第174章 子卿,稍安稍安!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263章 夫君想什麼呢?第231章 學士可是有何事要人相助?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79章 小乙哥來了!119.第119章 天子左右,能有幾人第28章 爽快!第135章 從今往後,天下何人不識你我?第287章 姐姐輕些,妹妹不堪受力第257章 報了此仇,便是喜!第138章 上馬上馬,先入本寨大營!第276章 咱們真要與宋人開戰嗎?第125章 呸!什麼東西!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214章 諸位在上,莫怪莫怪!第173章 樞相還想要什麼?第134章 他一個武夫,何以有資格代朝廷招安與我?第231章 學士可是有何事要人相助?第77章 賊人可兇可嚇人!(求首訂)第14章 他媽婢也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3章 當真響當當是條好漢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321章 他這是要去何處?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76章 我如何信得過你?第140章 饒我一命,便是榮華富(感謝暮流清溪一葉舟的十萬賞!)第241章 耶律大石,來了!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180章 將軍救我命也!第313章 朕何罪之有?第308章 竟真是羊在領頭,是羊說了算!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57章 願為將軍效死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306章 我夫君的兵,夫君不回,誰也不能動第198章 權柄之下,親兒子尚且如此第145章 當是死了。第252章 此乃我大金皇帝陛下之問!第9章 來人吶,拿下大獄!第268章 聽令聽令,護在本監軍身邊!113.第113章 你還有幾分本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