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我夫君的兵,夫君不回,誰也不能動

第306章 我夫君的兵,夫君不回,誰也不能動!

完顏宗翰,此時顯然有些束手束腳,他騎在馬上,觀瞧前方將士爬那東平府城牆,眉頭卻是緊皺。

難道此番來這京東一趟,當真就要空手而歸?

陽谷縣的兵,當真不出來救援,眼前擡頭去看,好似這府城之守軍,應戰更爲嫺熟悍勇……

完顏宗翰當真就問一語:“何以燕雲河北之兵,那般羸弱糜爛,何以這京東之兵,又顯得正常許多?怎麼一個國家裡,竟有這麼大的區別?”

“殿下,國家大了,自然如此,這大宋啊,那所謂河北,承平太久,太久沒打仗了,而這京東,起了一個蘇武,南征北戰不少,善戰一些倒也正常,孟子有一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是這個道理……”

答話者何人?

完顏希尹,女真裡極少數真正的文化人,最早就見過世面,讀過書,乃至女真文字也是他一手創造而出,國家那些冊典之類的重要文書,都出他手,他是此時金國最重要的文臣,沒有之一。

當然,也是此時正兒八經的女真裡,沒幾個文臣。

但他,也是武將,甚爲能戰。

着實乃允文允武之輩,只可惜他非阿骨打近支血脈,此時,他正是完顏宗翰身邊副手。

完顏宗翰似也在思索:“你是說,虎狼養久了,也會成爲羊?”

完顏希尹點頭來:“是這個道理……”

“我女真乃山林虎狼,來日……是否也會如此?”完顏宗翰着實豪傑之輩。

“怕也如此吧……亦如契丹,昔日豈不也是虎狼?”完顏希尹見識廣博。

“那怎麼能避免如此?”完顏宗翰還問。

完顏希尹卻是不答,沉默之間,稍稍嘆息……

“莫不沒有避免的辦法?”完顏宗翰又問。

完顏希尹卻是來說:“此乃人性,哪怕是虎狼,山林裡狩獵何其之難?若是真有一日三餐不必動手,誰人不願?長久如此,尖牙利爪自就不好用了!”

“嗯……”完顏宗翰眉頭緊皺,這個道理不復雜,這件事顯然無法避免,就好比此番若歸,盆滿鉢滿而回,無數的錢糧,無數的奴隸,虎狼再也不必山林狩獵了,可以一日三餐不必動手了……

大金之國,來日何以立足?

完顏宗翰豈能不思解決之道?他看向眼前不斷奮勇爬牆的舊遼之軍,一語說來:“那就變成養虎狼的人……”

“此法可以……”完顏希尹自聽得明白,卻又來說:“一旦來日,虎狼噬主,如何是好?虎狼的主人成了羊,又如何抵禦得住那噬主的虎狼?”

“那你來說……”完顏宗翰知道,完顏希尹既然說到這裡了,那自然就心中有定計。

“殿下,養虎狼,自是一定要做的,來日若是真得燕雲,乃至得了河北,這般手段豈能不用?卻還有更要去做的手段,就是文化與認同,不可分化彼此,要讓養在手中的虎狼知道,他與主人,是一類人,是一樣的人!如此,他自不會反噬自己……小族凌大國,必然要如此,亦如昔日五胡十六國!一定要避免胡漢之別……一旦胡漢有別,必受反噬!”

完顏希尹,正在奠定國策!

也是此時此刻,女真大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其實,歷史上的金國,在這個問題上,後來慢慢做得還不錯……

何以完顏宗翰忽然要提到這個問題?

也與眼前場景有關,就是他捨不得麾下兵將,他家底太薄,宋人有成千上萬能死,他卻連幾百攻城之人死傷都覺得肉疼……

這種看似強大,其實又謹小慎微的感覺,着實不好,與一個強大之國的地位着實不匹配。

城池之上在戰,完顏宗翰無奈一語去:“罷了,不打了……”

終究還是捨不得血本,完顏希尹一語來:“來日,定不會如此!”

完顏希尹顯然也懂得完顏宗翰此時所想所思。

也如歷史上,完顏宗翰會在太原圍城八個月打不下來,更如歷史上,兩番伐宋,真正血戰不多,到得汴京城,也並不真去猛打。

還如歷史上,金國真正得了河北山西等地之後,纔開始大規模與宋死磕,血戰連連,死傷之中,多也不是女真了……

也是北宋拉胯至極,讓女真人在這麼謹小慎微的兵事策略裡,真成事了。

後來但凡真能死戰時候,岳飛一起,女真立馬也就現出了某種原形,再也不見數萬之騎所向披靡,當然,這裡面自也有“虎狼成了羊”的原因……

東平府的女真人在撤軍,攏共就在城下損失了四五百人,便也不打了……

也是完顏宗翰對戰場與戰爭過於瞭解,一交手就知道敵人什麼水平,打下去要耗費多大的力氣……

理智,便是良帥之基礎,善戰之輩,不一定每戰都勝,就是這個道理。

程萬里急匆匆趕上城頭去,喜出望外,左右來說:“我京東,真乃強軍也!犒賞全軍,犒賞全軍!”

程萬里也在做對的事,勝利,似乎並不難……

城樓之內走出來的程娘子,自也是個個側目去看,城牆之上歡呼喝彩自不用說,程娘子還來巡視一番城牆……

女真在撤,遊騎不斷帶回來消息,女真卻不是往大名府撤,而是往南去,往濮陽去……

消息也終於來了,大名府破了,女真準備渡河去汴京!

這個消息,無異於晴天霹靂,直接劈在了在陽谷縣的宗澤腦門之上。

只待女真當真遠走,宗澤第一時間快馬加鞭趕到府城而來。

見程萬里,宗澤第一句話就是:“相公,快,當快快出兵往南去,救援汴京!”

程萬里聽得一愣,他自滿面愁容,他豈能不急汴京之危?卻是答來:“宗相公,你也知道,子卿走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便是大軍萬萬不可離開,要緊守城池啊!”

宗澤聞言大急:“相公,此時不同往日啊,蘇相公走的時候,哪裡能料到會是如今危局?眼前東京有危,天子有危,豈能不起勤王之師?”

程萬里滿臉愁容再說:“勿憂勿憂,天下勤王之師何其多也,百萬披甲,少不得咱京東這幾個,再說……樞密院無令,豈敢亂走兵馬?”

“相公,時不我待,想來聖旨與樞密院之令,要不得兩三日就到,我等提前出發往南,還未出境,聖旨只怕就來,勤王之事,事關重大,若是咱們早早出發,天子豈不深知相公爲國心切,此也是功勞……”

宗澤自是心繫天下,自也心繫天下中心,心繫君王安危,急不可待,也是正常。

程萬里滿心憂愁之中,已然站起,左右踱步不止,這事……

自也對,勤王而去,建功立業!

也不對,眼下兵馬也不算多,三萬五萬的,去少了,意義不大,去多了,可如何睡得着覺?女真纔剛走,女真快馬,若是轉頭又來了,如何是好?

身家性命……

“相公,如此家國危難之際,豈可袖手旁觀啊!”宗澤可急得不行了,雙手在身前交擊作響,腳步也在跺地。

程萬里自也團團在轉:“不是我袖手旁觀,而是……你看你……”

程萬里說不得自己身家性命之憂,轉悠來去,一語來:“這不也無樞密院令,也無聖旨來,朝廷自有調度啊……咱京東,如今也是戰地,朝廷不曾調度,豈可亂動?萬一京東有失,罪責何在?”

“朝廷定會着我等前去勤王啊!”宗澤深信如此,自也不假。

頭前朝廷還有些亂,趙佶跑了,趙桓登基,還沒來得及,此時此刻,樞密院令與聖旨,還真就在路上,何也?

李綱豈能不知京東有強軍?當然,就算沒有李綱,但凡趙桓沒有第一時間跑出汴京,自當往周遭之地,但凡有兵之處,都要調撥勤王。

“不急不急,等來了再說,來了軍令再說……”程萬里只管拖一拖,便是他一時,着實不知如何好。

宗澤無奈,往外看看,只望京中之命速速快來,也看程萬里,早早就知道了,這位上官,不是那等胸懷大志大才之輩。

如之奈何?可惜蘇武不在,但凡蘇武在此,大軍早早就動了,還待此時?

且不說蘇武忠義無雙,只問如此大功,蘇武豈能不要?

宗澤轉身去,又回陽谷去,便是去等,要第一時間等到聖旨來。

卻是宗澤一走,程萬里待客的小書房裡,走進來程娘子。

程萬里正是焦頭爛額,程娘子先奉了新茶,落座一旁,倒也不急着開口。

只待程萬里來問:“乖女剛纔可是聽到了?”

程娘子點點頭……

“那你說說……”程萬里倒也真問。

程娘子此時才說:“父親,待變……”

“什麼待變?”程萬里不解。

“局勢不明,一來,女真是否真渡河了?如此大軍,渡河豈能是簡單之事?二來,東京城內是什麼情況?三來,咱們家……”

程娘子一時未說完。

“三來什麼?”程萬里問。

“三來,咱們家,是京東重要,還是東京重要?”程娘子如此一語。

“門戶私計,婦人之見!”程萬里立馬就斥,這種話,那是讀書人說得出口的?

шшш☢ttk an☢¢ Ο

“父親,許有時候,要一些婦人之見。”程娘子一語來,倒也不氣。

“你兄長可還在京中呢!”程萬里豈能不憂?若是東京出點事,那不成器的兒子啊……

“兄長雖然不曾中第,但向來機靈,待人接物,處處得體,他如今更是樞相身邊親信,再有什麼危險,也到不得他身上……”

程娘子此時,還真理智非常。

程萬里卻是一時未說話語。

程娘子豈能真是一點婦人之見?若真是一點婦人之見,枉費她讀了那麼多書。

便聽程娘子再來開口:“父親,其實,此事不在是否要出兵去,而是在……這京東,攏共就這麼點家底,這點家底,放在夫君手中,那是可大放光彩,卻是此時勤王,那女真數萬之騎來去縱橫,就問此時京東,誰領兵去,誰能領兵去?莫不父親去?還是那宗相公去?這麼一點家底,一旦敗了,就算夫君來日回來了,天大本事也使不出了,敗軍還有罪責,夫君又無兵馬可用,這京東還無可守,咱們家豈不萬劫不復。

於私,自是門戶私計,於公,此番這天下亡不了,哪怕出得什麼事去,天下也還在,天子必也還在,夫君來日若歸,手上有兵,自還可大放異彩,還可收復山河,還可建功立業,若是無兵,夫君能做什麼?”

洋洋灑灑一大篇去,說到這裡,程娘子最後一語:“所以,我夫君的兵,夫君不回,誰也不能動!父親可明白這個道理?”

程萬里陡然目光清朗了不少,看向乖女,一語說來:“乖女,好乖女,爲父理了許久,一時理不清這些頭緒,卻是乖女之語,豁然開朗,你說得對,子卿不歸,旁人動他的兵馬,如何使得?萬萬使不得……倒是那老宗澤,當真不好打發……”

卻是乖女一笑:“父親安心,想來夫君走的時候,與諸多部將早已交代得清清楚楚,他若不歸,兵馬萬萬不可能出得境去,那些部將,豈能不聽夫君之語?便是誰來了,他們也不會去的……便是父親去,怕也不太好使。”

“那倒是好打發了,他宗澤再來,只管讓他拿着聖旨與樞密院的令去軍中調撥就是……如此,他若調撥不動,也與我無話可言!”

程萬里心頭一鬆……

卻說宗澤,自也正在陽谷等候勤王聖旨。

等得兩日,聖旨豈能不來?

宗澤大喜,出縣衙去迎,傳旨的也不是什麼太監宦官了,而是快馬軍漢,也沒有那些宦官的做派,只管把樞密院令與聖旨交付宗澤之手。

宗澤展開就看,先看聖旨,看得幾番,開口就問:“這聖旨不對啊!”

軍漢也問:“何處不對?”

“這這這……”宗澤低頭不斷觀瞧:“這簽押不對!”

軍漢上前去看,還問:“哪處簽押不對?”

“這……”宗澤陡然腦袋一懵,他何等聰明,他馬上明白過來了,就問:“官家怎麼了?”

他也怕問,他本來是要問天子是不是駕崩了……

何也?顯然是宗澤在簽押之處發現了名號不對,竟是有了新天子。

一路奔馳而來的軍漢才恍然明白過來,立馬說:“相公說太上皇啊?太上皇往鎮江去祈福了,太子登基,太子剛剛登基!”

宗澤一時就懵,心中好似被什麼東西割了一下,切割撕扯一般的疼痛,便是又問:“宰相呢?樞相呢?”

“都去了……”軍漢點頭就答。

“那京中……京中誰在主持大局?誰主持戰事,就是對敵之事!”宗澤再問。

“哦,來了一個什麼御史,姓李,他在調度城防!”

“誰?”宗澤立馬就問。

“好像叫做李綱,他在到處奔忙,小人就是受這位侍郎相公,兵部侍郎,受他之命,前來傳信……”

宗澤只感覺兩眼一黑,這都是什麼事?

祈福?祈什麼福?有多大的福氣要這個時候祈?

“京中什麼情況?”宗澤再問。

“亂,大亂……聽說南城之外,還有軍漢殺人……殺得不少。”軍漢照實就說。

完了,完了完了……

宗澤拿着聖旨,一時竟是站都站不穩……

這個國家怎麼了?宗澤心中唯一的念頭!

是,他知道,知道天子有一些……純良純善,他也知道朝中政事多糜爛,但也不止於此啊!

何以至此?

何以天子棄城而逃?歷朝歷代,哪裡有多少這般事來?莫不是那唐玄宗?

不行不行,宗澤轉身就去,馬就在衙門口,上馬就走。

救國家於危難,扶大廈之將傾!

不論如何,也當赴死一遭!

快馬輪換,以最快的速度直去東平府,哪怕老骨頭都顛散架了,也要速速勤王,先入府衙。

程相公看得聖旨與軍令,自也不多言:“你我速去兵馬總管衙門,召集諸將議事!”

兵馬總管衙門裡,不得多久,衆將齊聚。

呼延灼自不用說,欒廷玉列席其中,祝龍、曹正、孫新、李忠、周通……

還有東平府本地崛起的軍將,李雲龍就在其中,更還有一位名叫範雲,新婚燕爾,且有傷勢,升了官職,已然不在親衛營……

也還有剛纔隨宗澤一起從陽谷趕來的楊志。

衆將皆在,宗澤把東京局勢一說,把聖旨軍令一念,只看左右去:“諸位,當速速整軍,明早開拔……”

只看衆人,皆是左右去看……

宗澤也是不解,就問:“怎麼?有何之難?”

範雲一言來:“宗相公,倒也無甚難,就是想看看有沒有我家相公的書信!”

範雲留在家中,顯然不是那麼簡單,他還有任務,蘇武之耳提面命,自不用言,便是防備今日。

乃至範雲,還有蘇武一封手書藏在懷中,自也不會拿出來,除非真有人要去,攔都攔不住,蘇武的手書,纔會當真出現。

宗澤只管一語來:“此時此刻,還要什麼蘇相公手書?天子聖旨在此,樞密院令在此!”

範雲往左右去看,一語來:“那……我等怕是去不成……”

呼延灼聞言也愣,只看範雲去,按理說,範雲資歷輩分都小,一般不會多言,此時此刻,卻當真第一個來言…… 那道理……不言自明。

範雲以往,可是與蘇相公形影不離之人,貼身所在。

宗澤不解,就問:“爲何去不得?”

“相公,誰帶我去?”範雲也問。

宗澤倒是一愣,左看看程萬里,又掃視來去,也看呼延灼。

呼延灼連忙擺手:“如此大軍行事,末將實不敢亂來……女真數萬之騎來去馳騁,末將領兵,怕是敗多勝少……”

宗澤又去看楊志……

楊志連連擺手:“末將祖輩倒是帥才,那末將何曾領過大軍,身家性命所繫,不敢託大……”

再看其他人,其他人更是不必說了……

宗澤又低頭,想的是自己,卻也心虛不已……

卻有一語來:“我等只管往京畿去,朝廷自有軍令調度……”

範雲一語去:“宗相公,天子都跑了,樞相也走了,京城之內,靠何人調度我等?更何況,女真數萬之騎,又豈能坐視我等一路走進汴京城去?只怕半路就來截殺,相公不在,武將軍等人也不在,在座何人領兵與戰?大名府可還有女真,若是大軍出去,女真再犯如何是好?”

便也有楊志來說:“是啊,相公走的時候,與我等也有諸多交代,他若未歸,我等是萬萬不能帶兵出境,如此大事,相公不在,我等若是出去大敗虧輸,待得相公回來,如何交代事小,相公還何以力挽狂瀾?”

範雲立馬點頭:“正是此理,若想勝戰,還待相公回來,並騎兵一起回來,如此,方可大戰!”

宗澤在聽在看,衆人說得沒有道理嗎?顯然,也很有道理。

眼前之局,衆將皆是不願動,當如何是好?

宗澤立馬去看程萬里,程萬里一臉無奈來說:“諸位所想,皆有道理,京東之軍,兵雖有,但無帥纔可用,此番若是勤王去,定遭女真數萬之騎截擊,只怕當真敗多勝少,天下勤王之兵衆多,荊湖也好,江南也罷,還有數萬京畿之軍,其實,真能解困之軍,唯有西北諸軍與子卿,子卿不歸,此困難解,子卿歸來,方可力敵!東京軍民百多萬,自要撐一撐纔是,撐到子卿回來,一切自就迎刃而解了……急也急不來,許十幾日,許二十幾日,子卿必歸!盲目動兵,不是大功,而是大禍,必然是大禍!”

有道理嗎?

宗澤心急非常,恨不得飛到汴京去大敗女真,力保江山社稷,此時聽來左右之言,卻也知道,那只是一廂情願,甚至可能給蘇武留下一個大坑……

便是滿場之人都在指望蘇武,宗澤何嘗不也要指望蘇武?

一時間,宗澤沉默起來……

程萬里不等宗澤沉默之後再說,直接起身:“罷了,就此散了,先等等,不着急,在座皆是家國棟樑,不知多少次拋頭顱灑熱血,此番亦然,只待時機,只待子卿歸來!”

說着,衆人也都散去,範雲倒是大氣一鬆,他懷中那封手書之信沒拿出來,就是他這差事辦得好。

頭前相公不帶他出徵的時候,他還負氣,只管是相公交代了這件事之後,他又覺得欣喜非常,相公如此信任,豈能辜負?

辦得好!相公回來肯定高興。

自也是相公那封信,若是真在無奈之時拿出來之後,只怕宗相公從此可就要與自家相公成陌路人了……

倒是避免了此局。

京東之事,倒也不復雜……蘇武後手自也奇效。

京畿之勢,正在鉅變。

宦官樑方平,領着京畿人馬數千,正到黃河要津之處,乃浚州境內,此處有一段河道,河水雖急,但河道狹窄,所以其上建有一座便橋,名爲天成橋,雖然橋也狹窄,但這裡真就是可以不必船隻而渡黃河。

其他地方,女真渡河,還要收攏大量的船隻,也還要去找大量會操舟之人,繁瑣非常。

卻是此處,那真是可以直接過河。

所以樑方平之職責,就是守住這座橋,其實不難,河水兇急,橋面狹窄,按理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只管諸般弓弩一架,來多少也過不來,即便沒有弩弓,長槍林立一擋,來幾個就得死幾個。

樑方平自然先到,因爲這種河道上的小細節處,女真人知道的晚了,等到女真人尋到遊騎尋到此處,宋軍已然駐紮在便橋對面。

這橋怕就是過不去了。

爲何不拆了呢?

一來好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沒必要拆。二來,來日勤王之軍從北來,便說蘇武來了,要入京畿,也可走此處,此處過軍隊最是方便。

來日京畿往北運錢糧軍械之類去支援蘇武作戰,有此道也是方便非常。

樑方平領兵在此,紮營來守,視野望向對岸,也開闊得緊,一眼望去,哪裡有什麼女真?

便是女真遊騎,也只是隱匿身形偷偷遠遠看過一眼就回頭去了,這邊樑方平,不曾發覺。

自也是女真還遠,大名府那一線,在東邊,當是聚集在濮陽那邊等着渡河,這浚州之處,女真還沒來也正常……

那就紮營等着就是,女真若來也好守,不來再好不過。

夜裡還來點小酒助興,樑方平忽然也算是混出頭了,開始監軍領兵了,若非童貫老邁,若非譚稹無能,也不知哪一日能輪上他。

到了軍中,樑方平也聰明得緊,知道要拉攏軍將,不論是童貫還是譚稹,終歸是有軍將之輩願爲效死,所以才步步高昇。

樑方平以往沒怎麼接觸過軍將,今日正好,第一次領兵,豈能不拉攏一二?也要聽衆人說一些依附之語,如此人情來往,往後樑方平自也就有了倚仗。

如何少得了一頓酒宴?

只待入夜,忽然,戰事就起,女真趁着夜色,正在搶橋樑與渡口。

樑方平酒意微醺,只帶出帳來看,其實看不到什麼,就看到四處喊殺,到處奔逃,他其實連正經的女真人都還沒看到眼前,只看到軍漢蜂擁往後在跑……

那還能怎麼辦呢?

趕緊跑吧……

他都不知道是怎麼敗的,剛纔還在大帳裡一個個吹噓的軍將,此時更是一個都找不到了……

他還沒來得及施展胸中兵法韜略,說什麼就潰敗了……他甚至都還沒看到女真如何兇狠廝殺,便是頭也不回趕緊就奔……

只待他連夜奔逃,打馬一直跑去,回到汴京城,剛剛入城,城池立馬各門皆閉,四處示警的鼓聲大作。

何也?

女真前鋒已至!

李綱上得城頭去看,從北邊來的,煙塵大起,騎兵數千……

來了來了……

李綱心中慌亂是有,更有內心裡自我的話語:不急不急,護城河寬敞,城牆也高,軍漢不算少,百姓也有動員一些前來幫襯,穩住……

攻城,這些騎兵是攻不了城池的……

還有一事更爲緊要,趕緊往皇城去,把天子穩住!

只要城門不開,女真人一時也無辦法,若是城門自己打開了,那可萬劫不復,新天子此時此刻,萬萬不能再走。

趕到皇城之中,垂拱大殿裡,又是一團鬧哄哄,天子更是滿臉焦急,屁股也坐不住,七嘴八舌之間,其實所有人都在等李綱從城頭觀敵而來。

只待李綱一入,天子趙桓就問:“愛卿,如何啊?”

李綱連忙答道:“無妨,陛下,無妨,數千騎兵而已,既無軍械,也無步卒,進不了城池!城牆之上,臣早已把城防安排妥當,諸般軍械人手,一應俱全!”

說完此語,李綱又與衆人來說:“諸位勿要驚慌,漢有白登之圍,唐有城下之盟,一如今日,一如今日啊……”

說的是兩件事,漢高祖劉邦,曾經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那是岌岌可危,生死一線,最後想盡辦法花錢了事,後來自也是勵精圖治,漢武帝大報此仇!

唐太宗李世民,被突厥大軍打到長安城下,無奈,一人去與突厥會盟,說是會盟,其實也是給錢,讓突厥滿載而歸之後,李世民勵精圖治,再報大仇!

李綱說這兩件事,便也是安穩人心,不論怎麼樣,衆人都不能再逃了。

天子心下稍鬆,又問:“愛卿何意?”

李綱連忙來說:“陛下,諸位,女真豈真有破城之意?臣看未必,女真蠻夷,一如昔日匈奴突厥,不外乎要錢糧罷了,諸位萬萬莫要想那棄城之事,臣可保城池無憂,今日受些屈辱,來日定然可報!”

李綱無奈之語,他怕,生怕在場之人一起鬨,由不得他多言,剛剛登基的天子轉頭就跑了……

倒是李綱一言之後,在場衆人,還真有不少人點頭認可。

白時中便是來說:“李侍郎此語,倒是有理,就好比昔日突厥已然打到長安城下,何以不衝殺進去?何以還能與唐會盟?一來捨不得兵馬折損,二來天下正統不可能爲突厥所承,三來,三來他們起戰事,不過就是爲了一點錢糧而已……四來,他們也知道,大唐千萬之民,不在一城一池,打破長安,不過就是仇恨更深,滅不得大唐去……”

李邦彥立馬接話:“一如今日,一如今日啊!”

再看滿場衆人,好似當真安定不少……

李綱一口大氣喘出,便知,局勢好似穩住了,天子此時不會出走了……

果然,天子慢慢坐了下去,也在深深一口大氣出去。

李綱來說:“臣自備戰,也好教女真知曉,此東京大城,非他輕易可破,他強攻城池,自當死傷慘重!只要拖沓一二,勤王之師一到,便可痛擊女真!”

“好好好,甚好甚好……”天子連連點頭,剛纔知曉樑方平大敗,真是連生氣的時間都沒有,此時一想,便是開口:“來人,去把那樑方平捉拿下獄!”

自有人去……

李綱連忙開口:“諸位,當各司其職,不必再聚此處,只待我等上下一心,此關一定會安然度過!”

趕緊把人散了,李綱當真是有點孤木難支,好不容易穩住局勢,怕就怕這些人還聚在這裡,又是一番七嘴八舌,說着說着,等下又出了幺蛾子……

說完,李綱去看天子,天子倒也點頭:“散了吧散了吧,各司其職,萬萬不可懈怠,有事速來稟報!”

衆人這才散去……

李綱未走,天子也未走,兩人好似都還有事。

只待衆人一散,天子三步並作兩步下了高臺,走到李綱當面:“愛卿,你說,你說實話,女真是否真如你剛纔所言?”

李綱拼命篤定:“自古如此,陛下放心!”

“那……”天子轉悠一兩圈去,回頭又來說:“那你說,女真若是當真攻城一番,就是……他試探着……就好比他想着與我等展示武力,不管怎麼說,女真若是真打上一打,你可當真守得住?”

李綱認真點頭:“固若金湯!”

“好……”天子又腳步在轉,顯然,他還在走與不走之間徘徊,怎麼也安心不了……

李綱也是皺眉不止,他得想個辦法,想個說辭,得徹底把天子穩定在此,也還怕天子什麼時候一時想差了去,半夜從被窩爬起來就跑……

爹做得,兒子何以做不得?

就看天子此時模樣,怕是真會做。

李綱想來想去,忽然一語來:“陛下,臣有幾語,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講就是,這個時候,愛卿何以還能三緘其口?”

“那臣就冒死說幾語,眼前女真所謀,定是錢糧,只要讓女真退兵而走,陛下穩固朝廷,穩住局勢……如此,真天子也!”

李綱一語說完,先看一眼天子,見天子當真認真在聽,再道:“若是陛下此時當真出城去,來日女真再被擊退,太上皇一歸,陛下……怕是……也說太上皇向來喜歡鄆王殿下,若是陛下不能穩坐東京,出城而走,太上皇歸來自當復位,許……必然還要問罪陛下失城之責,且不說皇帝之位不保,許還成了階下囚!”

李綱這回,是豁出去了。

就看天子,愕然當場,他何以想得這麼多?李綱幫他想了,處處在理。

天子腳步站定了,他也知道,此番天下亡不了,這大宋亡不了……

只要大宋還在,就有天子……

站定當場的趙桓,眉頭之上,皺鬆來去……

忽然,天子定睛一瞧,瞧在李綱雙眼目光之上,說得一語來:“愛卿還可再說一些……”

再說……

再說什麼?

李綱再說:“陛下,太上皇已然逃出城去,若是陛下能力挽狂瀾,安坐東京,再有退敵之功,自是安坐皇位,再也無人可以撼動,即便太上皇再歸,也不可能復位了!”

天子趙桓,忽然眉宇之間當真起了幾分神采,看了看李綱,擺擺手去:“愛卿去忙吧……定把城池守好!”

李綱躬身一禮,心下的大石頭,終於是落了地,穩住了,終於是穩住了……

自也容不得李綱慶幸片刻,便是心急再奔,天子穩住了,那還得趕緊上城頭去,趕緊去……

女真在來,越來越多,有從偏東北方向而來,也有從偏西北方向而來,顯然是有人乘船,有人過橋……

慢慢在聚……

大同,正在擊鼓,將臺之上,蘇武端坐,王稟當真身先士卒往前去。

關勝也到,郝思文也到,兩人左右,三面城池去打。

吳用帶着快騎一千五百人往南在奔,先去太原,再去河東諸多州府,兵將,錢糧,民夫輔兵,吳用此去,事關重大。

吳用也知,此番,是他在蘇相公麾下第一次單獨負責一件大事,做得好,來日自當大事來用,節節高升,做得不好,只怕就沒有來日了……

只管還在路上,吳用已然就開始絞盡腦汁如何來治那些相公們與軍將們,也左邊去看一眼,隨行是武松,心中也安,有此輩在側,殺人不過頭點地!

也可見蘇武對這件事的重視!

戰場在打,城內不過數百女真,還有各族之人與奴隸萬餘……

只管往前填人命!

蘇武眉眼都不眨,珍惜了那麼久的人命,就是爲了用在今時今日,慈不掌兵,蘇武第一次當真做到了。

戰前蘇相公也有軍令,一個生女真,屍首皆在,查驗清楚之後,賞錢二百貫!

二百貫,買一個真正女真的人頭,蘇武第一次開出這般價碼來,生死一搏,最後一筆投資了。

若是這筆投資萬一還不見效,蘇武甚至開得出五百貫的價碼!

吳用一出,河東之錢,盡皆在手,不得幾日,再入燕雲,燕雲土地之大半,蘇武都要,燕雲高門,盡皆吃裡扒外,與金媾和,裡通外國,一戶不留,不是殺人,而是財產!

要的就是錢!

當面王稟,當真賣力,甚至隔得老遠,在衆多嘈雜之中,蘇武都能隱隱聽到王稟的呼喊。

王稟此時如此賣力奮力,一來自是因爲他本就是悍勇善戰之輩,二來,不免也是心中有愧,愧對蘇武之恩。

當然,這是蘇武個人猜測,畢竟那一日深入去談,王稟就是沒有表態,蘇武心中也嘆:這王稟,還是怕啊,還是不敢……許要把主意打到王荀上去了,父親不做,兒子來做!

且看到時候,清君側,王荀跟着入了京,王稟又如何?

(兄弟們,一萬字,是昨夜的,最近生物鐘出問題了,我真的疲憊不堪,一滴都沒有了……晚上再來,許也在後半夜或者早間……)

(本章完)

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251章 走走走,快快快,往北去,去燕京!第258章 恕罪恕罪,大學士恕罪啊第140章 饒我一命,便是榮華富(感謝暮流清溪一葉舟的十萬賞!)第163章 要死了吧第254章 哥哥此話當真?第55章 見過哥哥!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第96章 蘇武,真乃我東平府之猛霸王!第34章 不好不好第177章 錢糧之處,把握在手!第209章 只問,蘇武事何人?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285章 你當應之,責無旁貸第340章 天下要變,變吧變吧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177章 錢糧之處,把握在手!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301章 大名府怕是要破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34章 不好不好第163章 要死了吧第297章 陛下有令,不戰了!第127章 入陣!蘇將軍入陣!第16章 我能會的,樣樣都教得哥哥也會第6章 我這條命,就是哥哥的了!第18章 敬哥哥一杯!第175章 大膽大膽!當真放肆!第299章 我滿門忠烈,且看滿朝諸公,拿我何第141章 蘇郎再來可要憐惜第203章 天子?天子算個屁!第75章 合夥生意,一起發財第34章 不好不好第158章 命懸一線,且看你如何求生?第281章 陛下放心,我還能勝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35章 狗急跳牆,不得不防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210章 樞密院直學士第202章 不是!不是我家聖公!第341章 此番,同死!第154章 拜謝陛下聖恩!第15章 都頭辛苦,要不吃杯茶再走?第310章 願蘇相公長命百歲,千歲,萬歲!第237章 那下官就僭越了第312章 蘇子卿此乃何意?第52章 待我思慮一二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193章 延州鄉勇潑韓五第183章 驚煞我也!第162章 甚麼傻屌弔客神!第160章 朱相公啊,何以還自刎了呢?第73章 上架感言第17章 他蘇武算個甚麼物什?第278章 生死一處,勠力同心!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207章 你管我睡哪裡!第190章 與童大伴謝罪來也!119.第119章 天子左右,能有幾人第188章 無卵直娘賊!第125章 呸!什麼東西!101.第101章 今夜我來!第12章 來啊,打二十大板第154章 拜謝陛下聖恩!107.第107章 蘇總管已經殺去也!第247章 再戰,再戰許宋軍就潰了!第256章 蘇帥,還是我去吧103.第103章 嘿嘿,我就是個遼人!第258章 恕罪恕罪,大學士恕罪啊第324章 子卿,你還去東京嗎?第336章 對,大唐,我們就是大唐!第254章 哥哥此話當真?第50章 得加錢第291章 尊王攘夷,討伐不臣第209章 只問,蘇武事何人?第246章 天佑大遼,天佑大遼!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266章 蘇學士,這是爲哪般吶?第3章 當真響當當是條好漢第190章 與童大伴謝罪來也!第41章 兄弟,料事如神吶第78章 就叫李雲龍吧!”第121章 蘇武蘇子卿116.第116章 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111.第111章 行是不行?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186章 莫要再都打殺了!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316章 非我一人之榮,乃兄弟們共榮之貴!第177章 錢糧之處,把握在手!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3章 當真響當當是條好漢第14章 他媽婢也第238章 老夫領命!第71章 當真滅得此賊?第132章 這不是打發要飯的嗎?第86章 倒也好耍弄
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251章 走走走,快快快,往北去,去燕京!第258章 恕罪恕罪,大學士恕罪啊第140章 饒我一命,便是榮華富(感謝暮流清溪一葉舟的十萬賞!)第163章 要死了吧第254章 哥哥此話當真?第55章 見過哥哥!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第96章 蘇武,真乃我東平府之猛霸王!第34章 不好不好第177章 錢糧之處,把握在手!第209章 只問,蘇武事何人?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285章 你當應之,責無旁貸第340章 天下要變,變吧變吧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177章 錢糧之處,把握在手!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301章 大名府怕是要破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34章 不好不好第163章 要死了吧第297章 陛下有令,不戰了!第127章 入陣!蘇將軍入陣!第16章 我能會的,樣樣都教得哥哥也會第6章 我這條命,就是哥哥的了!第18章 敬哥哥一杯!第175章 大膽大膽!當真放肆!第299章 我滿門忠烈,且看滿朝諸公,拿我何第141章 蘇郎再來可要憐惜第203章 天子?天子算個屁!第75章 合夥生意,一起發財第34章 不好不好第158章 命懸一線,且看你如何求生?第281章 陛下放心,我還能勝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35章 狗急跳牆,不得不防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210章 樞密院直學士第202章 不是!不是我家聖公!第341章 此番,同死!第154章 拜謝陛下聖恩!第15章 都頭辛苦,要不吃杯茶再走?第310章 願蘇相公長命百歲,千歲,萬歲!第237章 那下官就僭越了第312章 蘇子卿此乃何意?第52章 待我思慮一二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193章 延州鄉勇潑韓五第183章 驚煞我也!第162章 甚麼傻屌弔客神!第160章 朱相公啊,何以還自刎了呢?第73章 上架感言第17章 他蘇武算個甚麼物什?第278章 生死一處,勠力同心!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207章 你管我睡哪裡!第190章 與童大伴謝罪來也!119.第119章 天子左右,能有幾人第188章 無卵直娘賊!第125章 呸!什麼東西!101.第101章 今夜我來!第12章 來啊,打二十大板第154章 拜謝陛下聖恩!107.第107章 蘇總管已經殺去也!第247章 再戰,再戰許宋軍就潰了!第256章 蘇帥,還是我去吧103.第103章 嘿嘿,我就是個遼人!第258章 恕罪恕罪,大學士恕罪啊第324章 子卿,你還去東京嗎?第336章 對,大唐,我們就是大唐!第254章 哥哥此話當真?第50章 得加錢第291章 尊王攘夷,討伐不臣第209章 只問,蘇武事何人?第246章 天佑大遼,天佑大遼!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266章 蘇學士,這是爲哪般吶?第3章 當真響當當是條好漢第190章 與童大伴謝罪來也!第41章 兄弟,料事如神吶第78章 就叫李雲龍吧!”第121章 蘇武蘇子卿116.第116章 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111.第111章 行是不行?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265章 大獲全勝 事事謀成第186章 莫要再都打殺了!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316章 非我一人之榮,乃兄弟們共榮之貴!第177章 錢糧之處,把握在手!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3章 當真響當當是條好漢第14章 他媽婢也第238章 老夫領命!第71章 當真滅得此賊?第132章 這不是打發要飯的嗎?第86章 倒也好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