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

會去!

童貫慢慢點着頭,說了一語:“陛下在等你……”

這個陛下是誰不必多言,蘇武只答:“嗯,我知曉……”

隨後蘇武又說:“樞相在此處安心就是,慢則一年,快則近日……”

“好!”童貫看着蘇武,目光裡有一種複雜。

蘇武得去忙了,許多事要忙,最先要忙的就是燕雲招兵,更還要把招兵的信息傳到河北去……

河北自古出強軍,乃至也多出強賊,如今河北之弱,不是河北人之弱,是這個朝廷之弱……

招兵之事安排一二,蘇武還要往軍中去,諸多將領都來議事。

很多事,如今女真撤了,西北諸軍自也要歸,不可能長久在此,乃至興慶府之防務也要有安排,那邊自還能倚仗種家兩位老相公。

大帳之內,諸事議得差不多了,蘇武有話說:“諸位,而今燕雲人丁損失慘重,這裡土地平整肥沃,西北卻又是貧瘠之地……我有一事要與諸位來說……”

劉正彥只管一語:“蘇帥吩咐就是!”

蘇武自也繼續說:“往後定還有與女真之苦戰,燕雲之人不可深信,唯有自家兄弟才能倚仗,我有一想,便是問問諸位與各部軍漢,有沒有願意拖家帶口遷徙燕雲者,發放來往路費,每一戶之人丁,不論大小老少,每一口人皆發三十畝地,租發七十年,只交十稅其一,願入軍伍自是最好,土地照發,錢糧照給,也是西北安穩許多,防線也短了許多,再養這麼多軍隊,自也難做,來日朝廷定也要削減西北諸軍之數,也要削減錢糧之用度,不若把軍漢遷徙一些過來,如此,便是兩全之策!”

說完,蘇武眼神左右去掃。

劉正彥立馬一語說來:“我自願來,我第一個來,來此自也是再守邊關,麾下軍漢,且讓我去說,願來皆來,也如蘇帥所言,來日朝廷定是要裁汰西北諸軍之數,還不如早早尋個新出路,蘇帥如此厚待,豈能不來!”

姚平仲聞言也來點頭:“那我自回軍中去說去問,也幫襯蘇帥好生與他們說項,不過這背井離鄉,着實也不是易事……”

蘇武哈哈一笑:“自不強求!”

但蘇武心中有數,不論是給的土地,還是燕雲生態環境,那着實不是西北黃土高原可比,軍漢,本多就是社會底層,蘇武這個待遇,關中願來的許不多,但環慶、鄜延、熙河蘭煌等地,只怕趨之若鶩。

背井離鄉自是不易,那說的是個人,若是舉家遷徙,那自不同。

且眼前之地,所有人都親眼目睹了,已然是確定之事,不是去搏一個未知之事,自更簡單許多。

再有一個,如今,蘇武在軍中的信用,那是高到了無以復加,這件事,蘇武信心十足,只要衆人把事情說下去,不知多少西北軍漢願意遷徙來此。

蘇武繼續再說:“願意遷徙燕雲的,自就登記造冊,領了路費盤纏,簽訂契約文書,可組織先行歸鄉,只待遷徙之人回來了,諸部再各自撤回,如何?”

“好,那就如此!”姚平仲回答着話語,也回頭與衆多西北軍將點頭。

西北諸軍終究是要走的,蘇武這個辦法,自是合理!

蘇武又說一件事來:“我欲在燕京籌建一個學堂,以講武之用,就叫做講武學堂,最近也無戰事,也請諸位共同做一件事,便是編寫講武學堂裡諸般戰事科目之書籍,這事怕是不難吧?”

蘇武說着,便也笑着……

衆人聞言,先是意外,隨後便也來答:“這有何難……”

姚平仲也笑:“就怕誤人子弟啊……”

劉正彥也笑:“便是領兵之事,戰陣之事,事無鉅細說清道明即可吧?”

蘇武點頭:“是也,諸位都是老戰陣,想怎麼編就怎麼編,不論大事還是小事,只要想起來的,只管說清道明!此事,便以朱虞侯來從中聯絡……”

“好說好說……”姚平仲點頭來。

朱武也起身:“得令!”

這件事,蘇武想了許久,一直沒有時間去辦。

蘇武也是眼前許多問題要通過這個講武學堂來解決。

第一就是軍將素質問題,軍中軍將的素質,着實有些參差不齊,甚至許多中層軍將,壓根就不識字,這個問題要解決。

第二就是軍將培養梯隊,如今之軍將,都是軍功而升,那是因爲戰事多,這個辦法其實難持久,一旦戰事沒那麼多,軍將素質就會更參差不齊,這個講武學堂,就能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並非講武學堂就一定能把所有軍將都培養得極爲優秀,而是說可以大大提升軍將的下限。

乃至,和平年代,講武學堂培養軍將,培養良好的風氣,也可以多保持一些軍隊的戰鬥力。

第三個問題最重要,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這件事一定要開始做了,且還任重道遠,這件事更需要一個抓手,就是一個切入點,蘇武不可能苦口婆心去對每一個軍將不斷去做思想教育。

但有了一個講武學堂,那就不一樣了。

乃至,蘇武自己還要編寫一些教材,一方面是思想教育上的,要讓這些軍將當真慢慢知道自己到底爲何而戰,這是一個宏大的命題,道阻且長,但一定要馬上開始。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關於大規模戰役上的指揮調度,這是這個時代的軍將極爲缺失的東西。

便是這個時代,不論領兵軍將官職大小,皆不過團長旅長,極少有過指揮大規模戰役的經驗。

昔日劉法,死了,再想就是种師道,也老邁了,种師中都不算。

整個大宋,就剩下一個种師道,自也還有蘇武,乃至种師道,其實經驗也不多。

這門課程需要開起來,多培養一些這般的軍將。

最後,還有軍隊文化知識普及的問題,先從中層軍將開始,再往底層去!

這些都做到了,纔是能讓一支軍隊不論是戰亂還是和平,都能保持基本戰鬥力的唯一辦法。

軍隊建設,重中之重!

正好,此番要大規模擴軍,蘇武初步想定,至少招十萬強壯的戰兵,輔兵另算……

到時候,西北來的軍漢,乃至京東許多軍漢,都要重新整編,以骨幹的形式充斥其中。

既是這般手筆,那一切都要有一個新氣象,都要與以往的軍隊模式有一定的進化,所以,更要多管齊下,一次解決!

把所有必要的新東西,都一次性加入其中。

會議開完,蘇武立馬開始擬定新軍操練之法,操練倒是其次,隊列也好,兵刃也罷,那都是其次……

所謂操練之法,更多是這支軍隊的組織架構,軍規軍紀,待遇規定,思想文化,後勤管理,諸如此類……

蘇武事無鉅細要規定清楚,便是要讓麾下軍將操練,都按照規章制度進行。

招兵,直接派出諸多小分隊,帶着錢糧,往燕雲與河北各處城池門口去,招到了人,全部送到燕京城外來,城外自也要大規模建設軍營。

都是事……

還有事,去信京東,不免也是遷徙移民之事,讓宗澤來做,也發路費,也發田畝,活得困難的人,自會找新出路。

忙忙碌碌,一刻不停,幾日之後也接到了京東來信,範雲殺劉豫!

蘇武立馬把許貫忠與吳用喊來。

信件兩人在看,蘇武直接就問:“眼前如何是好?”

許貫忠與吳用兩人對視了一眼,許貫忠來說:“只怕京中在震動!”

吳用接話:“相公,震動一番也好……免得京城裡許多人真以爲咱們好拿捏!”

許貫忠點頭來:“倒也是這個道理,只是這件事,不免會把天子嚇到。”

“嚇到也好,如此,相公要什麼都好說了……”吳用又接。

許貫忠眉頭一皺,看了看吳用,又看了看蘇武,便又來說:“那既是如此,自也不必多想了,相公那請功的奏疏已然去了,且看京中如何回覆就是!”

許貫忠感受到了什麼,他比吳用感受得慢了許多,但他顯然也有過許多事的猜想與構想,此時此刻,轉變也快。

蘇武聽得幾番沒有說話,忽然不說這件事了,直接說起另外一件事:“你們二人,當從軍中之事抽離出來,也不必再擔任軍中虞侯等職位了……”

“相公是何謀劃?”許貫忠來問。

蘇武一語:“開府,開琅琊郡王府!”

這事,昔日封蘇武爲琅琊郡王的時候,朝廷可沒有允許。

開府,這種事,大宋是沒有過的,雖然也還有“開府儀同三司”的名頭,但那是榮譽頭銜,不是真能開府。

大宋能做開府這種事的人,其實就是東宮太子,會配一套官員班底,耿南仲昔日就是這個班底的頭子。

許貫忠與吳用,都有些詫異,私自開府……

蘇武一語來:“既然開口要了,那就多要,開府算不得什麼事!再不開府,這偌大的攤子,怎麼弄得過來?”

開府,就是自己給自己弄一套行政班子,春秋戰國有,漢唐也有,乃至南北朝,五代,都有……

許貫忠自來點頭:“那自聽相公的就是!”

蘇武點頭:“你二人,便爲琅琊郡王府左右詹事,許先生居左,軍中那些虞侯文書,你們看着抽調,人手定是不夠,那就多招攬賢才,京東士林,堪用之人,只管去請!”

蘇武攤子太大,必須要有一套行政班底,不能再侷限在軍中了。

今日是琅琊郡王府,往後,自就是燕王府……

吳用已然喜不自禁,一語說來:“要不,就把那舊遼皇城當做琅琊郡王府來用?”

就看蘇武眼神一瞟:“胡說八道!”

許貫忠連忙來說:“自是有礙觀瞻,旁人看得,豈能不胡言亂語?不妥不妥……”

“燕京城有的是大宅院,且去選,一座不夠,就選兩座三座並聯。”蘇武大手一揮。

吳用早已低頭去,連連躬身:“此事下官去辦!”

“還有,多問趙李之家,讓他們多出人手來府中奔走!”蘇武再來一語,這件事很重要。

吳用懂得,就問:“趙家大伯已然管了燕京之事,要不讓趙家二叔到王府來用?”

吳用說的是趙家老二趙思誠,蘇武點頭:“可以,教他掌管府內度支之事!”

管錢糧戶籍鹽鐵之事,其實是苦差,但權柄也大,責任也大。

且上頭這個王爺蘇武,本就是事無鉅細之人,趙思誠自更是難做,乃至蘇武的錢糧,也並非全在王府行政裡來去……

但,這是個信任,是個態度。更是綁定得更深,賊船上來了,已然開始出海搏擊風浪了,那就看掌舵的怎麼開,下船是下不去的……

蘇武在慢慢把自己所有的攤子都領上正軌,行政軍事,稅收錢糧,戶籍百姓,工商土地,一一要理清楚,把組織效率都提到最高。

蘇武自是悶頭在幹。

京中,劉光世,已然入了東京城,劉延慶更早兩天就到。

天子皇城之內設宴,只待父子二人到來。

那艮嶽,徹底沒人管了,更顯幾分自然之美,其中還有許多飛禽走獸,昔日裡,呦呦鹿鳴,皇城之外都能聽見。

而今裡,這些飛禽走獸,全都不見了。

那龍亭還是那龍亭,昔日裡,徽宗皇帝最喜歡在這裡待客,乃至撫琴書畫……

今日裡,宴席也在這裡,會宴之人,耿南仲、白時中、李邦彥。

小宴,歌舞也有,倒是這位天子,不會自己撫琴弄墨……

天子眉頭緊蹙,便是心中忐忑,剛剛接報,是宗澤萬言之書,痛陳之事數不勝數,天子看得敷衍,獨獨裡面一件事,他看得認真,就是劉豫死於京東軍漢之手……

只管再看劉延慶與劉光世父子,這豈能不是救命稻草來了?

天子趙桓,擡杯示意:“兩位,請!”

劉延慶立馬屁股擡起,站定躬身:“臣惶恐!”

劉光世有樣學樣:“臣惶恐!”

趙桓和煦來笑:“誒,不必多禮,二位皆是柱國之石,更是朕股肱之臣,請飲此杯!”

父子二人連忙一飲而盡,更是躬身站着,自不敢坐。

還要讓天子來請:“二位愛卿請坐!”

兩人才敢落座,也只坐半個屁股,這也是劉光世這一輩子第一次見到天子之尊,便是千軍萬馬他不怕,此時卻是心中緊張忐忑不已。

曲子在唱,腰肢在扭。

天子開了席,衆人自都互相來敬酒,寒暄幾語,誇讚幾句,倒也無甚。

只待酒菜吃得一番,曲子暫時停了。

那耿南仲開口說:“二位許也知道陛下爲何召見吧?”

劉延慶連忙一語:“自是陛下念我老邁,如此恩隆!許也是犬子在戰陣之上,立了些許小功,陛下降恩!”

劉延慶在裝傻,耿南仲也不怪,點點頭:“是也是也,卻也不只是這些……”

“那還請耿相公示下!”劉延慶一語來。

耿南仲卻從懷中掏出一物來:“劉樞相看看這書信!”

劉延慶,豈能不是樞相了?籤書樞密院事,雖然是樞密院二把手,那稱一聲樞相也無妨。

劉延慶自是接來就看,看的是什麼?

看的是蘇武請功之奏疏,其中話語雖然還顯得謙恭,但意思明顯,就是要再加恩。

劉延慶看完迭好,再還給耿南仲,笑道:“大宋有這般軍將,着實乃朝廷之福也!”

還裝傻……

耿南仲再來一語:“劉樞相可知新任京東兩路宣撫使劉豫,剛剛到任東平府,就被東平府的軍漢殺害了?”

這事,劉延慶還真不知道,只聽來,渾身一震,兩眼瞪大,不敢置信。

耿南仲更來一語:“劉樞相其實懂得,卻也不必多說,那蘇武有不臣之心,已然行了悖逆反叛之舉,不得不防!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社稷恐有傾覆之危!”

劉延慶看了看兒子……

劉光世連忙來說:“耿相公,許其中有什麼誤會吧?”

耿南仲面色一正:“連如此朝廷大員也敢殺害,這還能有什麼誤會?二位不會是與蘇武有同謀之私?”

劉延慶人都嚇壞了,連忙起身再躬身:“我與蘇武,來來去去也都是軍中之事,並無私下交情!”

劉延慶立馬又去看兒子。

劉光世自也早就起身了:“陛下,諸位相公,此事,許……”

劉光世一時有些不知如何去說,他與蘇武有結義之事,這事軍中許多人都知道,但京中這些相公們知不知道,劉光世心中沒底。

眼前,不說心中如何作想,但一定是要避嫌的……

只待劉光世一個結巴,耿南仲立馬又道:“小劉總管莫不是有那同謀之私?”

劉光世連連搖頭:“萬萬沒有!只是……有些事當要避免纔是,難道當真要同室操戈?萬萬不妥!”

與蘇武開戰,這……

劉光世來之前,是萬萬沒想到事情會這麼嚴重,已然就在議論這些了……

耿南仲面色有些不快,這些軍漢,怎的還敢有自己的想法?

耿南仲一語再去:“小劉總管以爲如何爲妥?”

“嗯……”劉光世真還想出言,卻是陡然看到了父親的眼色,話語一收,便答:“下官見識淺薄,出不得什麼大策,還請諸位相公定奪……”

耿南仲面色好看多了,點頭來:“我等心中早有定計,小劉總管如今有河東河北兩路之兵在手,此番回去,自當厲兵秣馬,一來防備女真,二來防備內亂。朝廷自當對蘇武好言相勸,若是勸說不得,他不知天恩之浩蕩,自免不得起一些兵亂之事,想來蘇武麾下之兵也並不多,不過一些京東親信,其餘諸多西北部曲,自也陸續要回故地……”

劉光世心中驚駭無比,只聽得心驚肉跳。

劉延慶自也皺眉來說:“京東之軍,善戰非常,不好相與啊……”

耿南仲手一擺:“京東之軍,自也不是鐵板一塊,那些州府之兵,豈敢亂來?說來說去,就是蘇武昔日剿賊那一部罷了,不過兩三萬人吧?我倒也查看了樞密院的諸般文書,最多兩三萬人……”

劉延慶眉頭緊鎖,心中不知如何想,口中卻在說:“怕是不止……”

“再多一些也無妨,三五千,一兩萬,都無妨。大宋之天下,哪裡有那麼多亂臣賊子?他蘇武一人,能糾結多少黨羽?只待西北諸軍一歸,河東河北之軍整備好,守得城池,他蘇武真要謀叛,那是自尋死路!”

耿南仲這幾番話語,今日之前,早就對天子說過了。

此時天子一言不發,好似在閉目養神,耳朵是豎得直直,昔日裡,不論什麼事,都是耿南仲來去在前奔走,而今裡,亦是如此。

劉延慶與劉光世兩人對視着,便是兩人入宮之前,也有一番詳談,但頭前所言,此時都用不上了,便是一切都出乎了預料。

朝廷顯然就是打定了主意,要把蘇武弄下來,已然就是劍拔弩張了。

耿南仲繼續來說:“此番着你父子二人來,兩件事,你父子二人皆是善戰之輩,劉樞相坐鎮東京,手握京畿之軍,小劉總管坐鎮河北,以河東河北之軍在手,如此數十萬軍,蘇武不過是疥癬之患,都說蘇武善戰,此番你們都看到了,軍報也有,那蘇武何曾與女真有過一戰?只管是躲是避是跑,一時躲在城池之內,一時被女真追得抱頭鼠竄,蘇武言過其實!二位有何懼之?”

劉延慶連忙來答:“不是懼怕,只是同室操戈,不免心有不忍吶……”

耿南仲一語來:“而今是他蘇武爲亂臣賊子,同室操戈,那也是蘇武之罪也!二位,事成,榮光之甚,自不必多言,天子之隆恩,豈能不予?”

白時中終於開口了:“是啊,只要小劉總管整備兵馬駐防城池,那蘇武許也不敢亂動了,說不得就是不戰而決此事,一旦事成,天下軍事,自在劉氏之手!朝廷再有軍事之仰仗,豈不就是小劉總管?”

劉光世心中翻江倒海,先把三位相公一看,再把天子一看,不免也知道了,這些人,真不知戰陣爲何物,真不知蘇武手下強軍之悍勇……

真是兒戲……太兒戲了!

就這麼決定了?真要這麼做嗎?

其實,換個角度來想,天子與耿南仲,還有諸位相公,豈不也是果決果敢?

劉光世起身來,他想爭取一下,卻是劉延慶起身更快,躬身一禮:“臣,領旨!”

耿南仲大喜,連忙起身去扶劉延慶:“劉樞相爲國之心,可昭日月!”

天子猛然雙眼一睜:“愛卿忠義無雙,一切就託付愛卿之手!”

劉延慶只管躬身:“拜謝陛下!”

天子大手一揮:“接着奏樂接着舞!吃酒……”

宴樂又起,只是那父子二人,着實憂心忡忡。

只待宴席散了去,父子二人出宮同坐一車,劉光世便是嘆息不止:“誒……唉……父親……父親啊……”

劉延慶卻有不解:“何以京東會殺劉豫?”

劉光世一語來:“還能爲何?自是忍無可忍,那劉豫去京東,豈不也是要人命去的……倒也不知是誰出的計策,竟是如此真要動手!”

劉延慶搖頭:“耿南仲啊耿南仲……軍將之命,這些相公自是拿捏慣了……”

“這回不同了……”劉光世如此一語,便是知道自家那位哥哥,與旁人可不同,再問:“父親,怎麼辦?”

劉延慶一語來:“還能怎麼辦?你自就去河北整軍就是!”

“這……父親……我若真領兵上陣與……那……”劉光世大急,河北之兵,河北有什麼兵?

十萬二十萬?

河東,河東之兵,堪用本就不多,王稟駐在大同,指望王稟與蘇武死戰?

從龍之功,一步登天,誰不想要?

但……

劉光世腦子都要炸了,也看父親,父親還教他去整兵……倒也不知父親是怎麼想的……

劉延慶掀起車簾,回頭看看,是那紅牆黛瓦之皇城,巍峨聳立。

回頭來,看看這朱雀大街,人流如織,也看得到任店一角在遠方,還能看到樊樓街邊牌樓彩旗在飄……

“父親!”劉光世真是熱鍋上的螞蟻。

劉延慶嘆息之下,幽幽一語來:“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天子之命,豈能違背?讓你整軍,你就整軍,讓你出征,你就出徵……回去啊,先見蘇帥一面吧……”

劉光世陡然眼前一亮,好似懂得不少……

第96章 蘇武,真乃我東平府之猛霸王!第288章 河西,大同第19章 好漢饒命!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277章 風雲際會,就在眼前。第194章 是他們求戰心切了!第174章 子卿,稍安稍安!第4章 獵虎?虎在何處呢?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221章 得遇蘇學士,赴死又何妨!第267章 我自與城池共存亡!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151章 我要見童樞密!第170章 蘇將軍真妙人也第155章 下官願全領此事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123章 已是精銳,可當大用也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170章 蘇將軍真妙人也第14章 他媽婢也第168章 發病了發病了,這廝發病了!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233章 女人,不足爲伍101.第101章 今夜我來!108.第108章 他要與你結為兄弟第74章 你先試試看(大章)第72章 豈不教人笑掉大牙?第56章 就是個甕中捉鱉第62章 怕是不好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127章 入陣!蘇將軍入陣!第180章 將軍救我命也!第70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311章 蘇卿何在?蘇卿何在?第204章 譚相公旗開得勝!第140章 饒我一命,便是榮華富(感謝暮流清溪一葉舟的十萬賞!)第322章 怕你今日是活膩歪了!第177章 錢糧之處,把握在手!第304章 皇太子可即皇帝位!第44章 山東,當起大賊。第346章 尊號曰天可汗第22章 三娘真是會誇人呢第221章 得遇蘇學士,赴死又何妨!116.第116章 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第94章 我當親自去先登!102.第102章 適才怕是粗魯了些。第187章 方臘直娘賊,直娘生方傑!第23章 三兩下的事第24章 殺人好!第95章 都監威武!將軍威武!第149章 哼!豎子!第202章 不是!不是我家聖公!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126章 要出事了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100章 走走走,睡覺去第48章 不得胡言第143章 末將為先鋒!(感謝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再次十萬賞。)第129章 將軍!一定要殺光他們!第47章 記你一功第32章 西門大官人?第55章 見過哥哥!第97章 靉靆第165章 可否將令郎借到我這帳下行走?第56章 就是個甕中捉鱉第241章 耶律大石,來了!第313章 朕何罪之有?第336章 對,大唐,我們就是大唐!第301章 大名府怕是要破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205章 新城,你來吧第188章 無卵直娘賊!109.第109章 你來與朕說第142章 末將這就去擊鼓聚兵第343章 是不是勝了?是不是勝了?第298章 蘇帥指哪裡,我等自就打哪裡!第321章 他這是要去何處?108.第108章 他要與你結為兄弟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346章 尊號曰天可汗第2章 都頭,你再好生考慮一二103.第103章 嘿嘿,我就是個遼人!第338章 請大王拭目以待第246章 天佑大遼,天佑大遼!第61章 將軍也小心吶第44章 山東,當起大賊。第269章 真有此事,竟是真有此事?第195章 他總比那聖公要好吧?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106.第106章 當亡,該亡。第40章 當真飯桶!飯桶!第349章 你就不擔心自己之生死?第291章 尊王攘夷,討伐不臣第27章 可都坐得實?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332章 在下大名趙構!小字德基。
第96章 蘇武,真乃我東平府之猛霸王!第288章 河西,大同第19章 好漢饒命!第255章 哥哥,當如何謊報軍情?第277章 風雲際會,就在眼前。第194章 是他們求戰心切了!第174章 子卿,稍安稍安!第4章 獵虎?虎在何處呢?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221章 得遇蘇學士,赴死又何妨!第267章 我自與城池共存亡!第325章 開府,開琅琊郡王府!第151章 我要見童樞密!第170章 蘇將軍真妙人也第155章 下官願全領此事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123章 已是精銳,可當大用也第262章 蘇李兩門,不分你我,一榮俱榮,一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170章 蘇將軍真妙人也第14章 他媽婢也第168章 發病了發病了,這廝發病了!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233章 女人,不足爲伍101.第101章 今夜我來!108.第108章 他要與你結為兄弟第74章 你先試試看(大章)第72章 豈不教人笑掉大牙?第56章 就是個甕中捉鱉第62章 怕是不好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127章 入陣!蘇將軍入陣!第180章 將軍救我命也!第70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311章 蘇卿何在?蘇卿何在?第204章 譚相公旗開得勝!第140章 饒我一命,便是榮華富(感謝暮流清溪一葉舟的十萬賞!)第322章 怕你今日是活膩歪了!第177章 錢糧之處,把握在手!第304章 皇太子可即皇帝位!第44章 山東,當起大賊。第346章 尊號曰天可汗第22章 三娘真是會誇人呢第221章 得遇蘇學士,赴死又何妨!116.第116章 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第94章 我當親自去先登!102.第102章 適才怕是粗魯了些。第187章 方臘直娘賊,直娘生方傑!第23章 三兩下的事第24章 殺人好!第95章 都監威武!將軍威武!第149章 哼!豎子!第202章 不是!不是我家聖公!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126章 要出事了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第100章 走走走,睡覺去第48章 不得胡言第143章 末將為先鋒!(感謝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再次十萬賞。)第129章 將軍!一定要殺光他們!第47章 記你一功第32章 西門大官人?第55章 見過哥哥!第97章 靉靆第165章 可否將令郎借到我這帳下行走?第56章 就是個甕中捉鱉第241章 耶律大石,來了!第313章 朕何罪之有?第336章 對,大唐,我們就是大唐!第301章 大名府怕是要破第260章 殺得好,殺得解氣第205章 新城,你來吧第188章 無卵直娘賊!109.第109章 你來與朕說第142章 末將這就去擊鼓聚兵第343章 是不是勝了?是不是勝了?第298章 蘇帥指哪裡,我等自就打哪裡!第321章 他這是要去何處?108.第108章 他要與你結為兄弟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284章 蘇帥,小人知錯了!第346章 尊號曰天可汗第2章 都頭,你再好生考慮一二103.第103章 嘿嘿,我就是個遼人!第338章 請大王拭目以待第246章 天佑大遼,天佑大遼!第61章 將軍也小心吶第44章 山東,當起大賊。第269章 真有此事,竟是真有此事?第195章 他總比那聖公要好吧?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106.第106章 當亡,該亡。第40章 當真飯桶!飯桶!第349章 你就不擔心自己之生死?第291章 尊王攘夷,討伐不臣第27章 可都坐得實?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332章 在下大名趙構!小字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