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蘇子卿此乃何意?

第312章 蘇子卿此乃何意?

李綱着急非常,他雖然沒有打過仗,也並不真正懂得軍事,但此時此刻也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蘇武顯然來了,從西與北而來,正是反擊的時候,合該配合。

新晉籤書樞密院事耿南仲立馬來說:“東京之兵萬萬不可動,此時女真北去,不可再去招惹也,當讓他們安然退去就是!”

李綱急忙又道:“此非良策,而今西北諸軍已至,定是從西北而來,若是東京之兵再出,哪怕不去追擊,也當遠遠跟隨而去,在女真人身後收復一座座城池,便也可多阻擋一些女真人戰場迴旋之餘地,河北空虛,定要填補一二。”

耿南仲自是連連擺手:“不可犯險,萬萬不可犯險,天子爲要,東京爲要!”

李綱擡頭去看,先看白時中,後看李邦彥,還有一個張邦昌已然被女真帶走往北,還要看看天子……

白時中與李邦彥自不說話,天子,似也不知如何是好,也不多言……

李綱無奈,微微嘆息,卻還是無力一語:“肅王殿下與張相公還在敵營……女真擄掠無數金銀綢緞與人丁,臃腫至極,定走不快,若是蘇相公在北來打,我等往北亦步亦趨把城池佔住,許能多救無數百姓……”

耿南仲連連揮手:“陛下,此時此刻,天子之兵皆至,自有大軍與女真來戰,京畿之兵,守衛京城就是,如此,纔是穩妥之策,社稷安穩!”

天子便也點頭:“那就如此!”

天子臉上,自還是喜色,自也覺得東京更重要,如何,只要穩坐東京,東京不出事,皇位就定,不橫生枝節,也符合天子此時心中念頭。

李綱徹底說不得什麼了,只能點點頭:“遵旨!”

天子腦瓜子在轉,眼前之局,接下來什麼最重要?

便是天子一語來:“嗯……太上皇往鎮江祈福去也,而今大敵退走,合該請太上皇速速回京……主持大局!”

李綱何等聰慧,在場之人何等聰慧,便是這一句話,就能聽出太多太多的意思在其中。

什麼主持大局?

不外乎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那太上皇得弄回來了,不能讓他在外面到處晃悠,否則這朝廷聖旨,是聽太上皇的還是聽皇帝的?

也是天子趙桓在急,要急着把一切徹底定下來。

而今,樞密院裡,有耿南仲爲主。

皇城之內,趙桓這些時日已然也有了一個清理,換句話說,如今皇城之內的宦官內侍,已然都是趙桓的人了。

這兩樣,已然確保。

天子此時說的話語,說是讓太上皇回來主持大局,不免也還在問在場之人的態度。

到了要表態的時候了,是擁立天子?還是擁立太上皇?

耿南仲自是做個表率,第一個開口:“陛下,合該速速着人請太上皇回京頤養天年!”

天子不言,只是掃視來去。

白時中自是開口了:“陛下,臣附議!”

李邦彥自也不落後:“臣附議!”

這兩位相公,何以附議?道理太簡單不過,太上皇若是回來真的主持大局,那這兩個人自然又要靠邊站。

眼前這位陛下臨朝,這兩人,自是左右肱骨。

都不用想,還是新天子好。

至於那些人,很多人,蔡京、童貫、樑師成、王黼……

都要與太上皇一起掃進垃圾堆裡,大殿裡的這些人,才能真正出人頭地。

大殿之內,此時此刻,也有一個人開始嶄露頭角,便是頭前的開封府尹蔡懋,官職本也不低,此番辦差着實得力,天子此番籌錢,他功勞最大。

此人出身也高,是昔日宰相蔡確之子,是昔日宰相馮京之女婿,便是有一句話“錯把馮京當馬涼”的那個馮京,真說起來,這個馮京也是大才,連中三元,昔日還是仁宗朝宰相富弼的雙倍女婿,就是前後娶了富弼兩個女兒。

蔡懋與蔡京,其實是親戚,蔡懋的父親蔡確與蔡京,共一個曾祖父,雖然有些遠了,但也是同個宗族。

蔡確在王安石變法時期,算是變法派的核心人物,蔡京曾經想攀附與他,也就是蔡京曾經還真是變法派的小弟,後來蔡京在變法派與保守派之間反覆橫跳,倒是長袖善舞。

變法派失勢之後,蔡京立馬成了保守派的急先鋒,乃至清算過變法派,不免兩家,關係並不十分親近,乃至蔡確家族,對蔡京其人,還多有不爽不快,甚至有些仇怨。

後來哲宗時期,變法派又稍稍擡頭了,蔡京又成了變法派……

再後來,就是徽宗朝了,這就是幾十年內的恩恩怨怨。

蔡懋,此番努力辦差,天子在眼,又與蔡京之輩並不十分親近,豈能不用?

蔡懋也是高官,三品之職,此時上前拱手,更也附議。

天子趙桓自也就看到了蔡懋,微微一笑,已然開口:“此番解圍困之危,開封府尹蔡相公奔走有力,居功至偉,當有封賞,擢升爲同知樞密院事!”

樞密院裡,塞一個耿南仲還不夠,還得再塞一個蔡懋!

天子自有天子的小算盤,真說起來,太上皇身邊,其他人都不算大事,唯有蔡京與童貫最麻煩,一個黨羽遍天下,一個軍中威望高。

如今爭權之時,朝堂上這些還在的人,已然與天子一條心去,倒也好說許多。

關鍵在樞密院,軍權在爭奪之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須把童貫搞定,那就得往樞密院裡塞人,一個不夠,一雙來湊。

只要這些局勢穩住,太上皇再回來,那也掀不起來什麼風浪了。

這還是眼前看起來沒什麼人可用,若是有人用,趙桓還要往樞密院裡塞,什麼籤書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能塞多少塞多少……

只管這些人都到樞密院去,一個個大權在握,各顯神通,只想達到一個目的,那就是把童貫給架住。

蔡懋豈能不喜?此時只管大禮拜去:“拜謝陛下隆恩浩蕩,臣定當鞠躬盡瘁,爲國分憂,死而後已!”

天子含笑點頭,自是一朝權在手,自把令來行,朝廷官員之任免,此時此刻,着實是一言而決,朝堂上下,連一個反對意見都沒有,這種情況下,豈能不多做?

只管太上皇回來了,朝廷上下,變幻了個世界。

天子還要來賞:“白相公此番,更也是忠義在前,臨危不亂,進太宰,兼門下侍郎,進崇國公!”

一切來得太快,女真才走,天子已然一刻不等,開始大封羣臣,道理不必多言。

快得連白時中都愣了愣,只管躬身去:“拜謝陛下皇恩浩蕩,臣當再接再勵,再效臣子之勞!”

李邦彥已然擡頭了,他知道,輪到自己了。

天子自是來言:“進太宰!”

“臣……叩謝皇恩……”

莫名之間,擡頭之人自是越來越多,天子自是真不作假,也捨得給,趙野,升尚書右僕射。王孝迪,禮部尚書,中書侍郎……

這些自是昔日都與蔡京走得並不很近的人,此番都有在用,都算有功。

還要說一人來,李梲,頭前來去與金人說事,給金人送錢的人,就是這個李梲,雖然膽子不大,常常被完顏宗望幾言幾語嚇得兩股戰戰,此番卻也脫穎而出。

升官,樞密院都承旨,並樞密院直學士!一躍與蘇武官職同等。

不免還是想方設法往樞密院裡塞人去。

此時此刻,只看得天子大手在揮,官品賞賜不斷,連李綱都多多少少有些期待了,也在擡頭……

天子自也忘不了李綱,從兵部侍郎,擢升尚書右僕射,名義上,也可稱宰相了。

李綱一時心中也是激動,不免也是……得償所願,儒生在世,求的不就是宣麻拜相?

李綱懷着激動的心情,躬身在拜在謝,雙眼有紅,不免心中一時意氣風發,乃至……也在暢想未來爲國爲社稷,大展拳腳。

這朝堂,便算是穩住了。

樞密院塞進不少人,朝堂穩住了,皇城內廷拿捏在手,依然就是鐵板一塊,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趕緊把太上皇請回來。

太上皇在外,也還有騷操作,還在下聖旨,到處要錢糧去用,要人去服侍聽用……

這些細節,自不必多言。

女真在往北去,一個城池一個城池去取“存款”,臨走之前,還要再弄一通,走得着實快不了,輕易放棄這些財貨,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蘇武在燕京,開始佈置防線,也是在運籌經營,京東之人,文武皆有,不斷從滄州往燕雲去,官職只管去發……

河東之錢糧民夫,不斷通過太行八陘與大同,往燕雲來。

燕雲之內,許多城池裡,百姓慢慢也回來了不少,乃至官府也開始慢慢再次組建,官員也慢慢到了一些,重新組織,民夫也開始徵用調用。

乃至蘇相公昔日做過的事情,而今也在再做,那就是給百姓發糧,上次發,那是博取一個好名聲,這次發可不同,這次真是救命糧。

許多人家,人倒是避開躲去了,但家中早已空空,也好在蘇相公大軍來得快,若是來慢一些,不知又要有多少人餓死在野外。

蘇相公救命也不白救,只管是那些青壯,都要幹活,軍中輜重民夫也好,修繕城池與公廨也罷,乃至打掃衛生清理街道,組織基礎的軍事訓練……

所有的事情,都在慢慢展開,只在先後與快慢……

南邊劉光世,已然克服雄州,正也往河間府去試探……

鎮江!

趙佶祈福所在,其實太上皇人還沒走到鎮江,那東京城來的信件着實也快,已然就報告來了,女真退兵了,請太上皇速速回京去主持大局,安穩人心。

太上皇豈能不是大喜?

王黼那滿臉是笑的嘴巴豈能不說:“恭喜陛下,賀喜陛下,些許小患,已然自解,還請陛下速速啓程回京!”

老蔡京也是滿臉喜色,卻是喜悅之中,稍稍有憂,沒有急着說話。

童貫是面無喜色,陪了個笑臉,便直接轉憂了。

太上皇自是高興不已,對着王黼也笑:“天命所在,豈是宵小之輩可以改之?”

卻是再看蔡京童貫,太上皇心中疑惑,只問:“二位何以看起來不那麼欣喜?”

蔡京與童貫對視一眼,蔡京來說:“陛下,此番回京,怕是……”

蔡京還是話語頓住了。 太上皇自就來問:“怕是什麼?”

蔡京嘆了一口氣,又看童貫……

還是童貫來說:“陛下回京,怕是……不復從前了。”

“什麼不復從前?”天子笑容一止,一時間真是一頭霧水。

蔡京來說吧:“陛下親筆詔書,傳位皇太子,陛下回京……自古,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臣等老邁,倒是無妨,陛下正是身體康泰福壽延綿……”

說來說去,最先急的是王黼,何也?他們兩個自是老邁,王黼可還年輕,前程遠大,這麼一說他也懂了,只怕回京去,他王黼也沒個好了。

那自是如此,王黼還不知,京城裡天子湊錢的時候,先把他家給抄了,真抄,誰叫他王黼不在家呢?誰叫他王黼沒什麼勢力呢?

趙佶此時才真聽懂了,擺手來說:“此乃何言?太子向來敦厚純良,正是孝順非常……”

趙佶所想,還真是如此,雖然趙佶並不喜歡太子趙桓,想過要換太子,換成更像他趙佶的趙楷,但趙桓從小到大,那真是一點小毛病都挑不出來,着實敦厚純良,那對父親是百般恭順,萬般孝義……

蔡京與童貫之語,趙佶是真不信,不可能,他那一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的兒子,能有多大能耐?

蔡京與童貫爲何說這話,自是他們比純良趙佶更懂人心複雜,他們是想着要做點應對之策,不能真就這麼傻乎乎回京了,那到時候可就太被動。

所以蔡京不免來說:“陛下,許回京還是不必着急,且先看看局勢……”

趙佶已然有些不快:“太師這是疑太子恭孝之德?”

蔡京連連擺手:“陛下,老臣不敢,老臣是想着有備無患!”

“那你就說說,該如何有備無患?”趙佶就問,其實心中不爽。

真說要如何準備如何應對,蔡京其實也有些束手無策,不在東京的人,能怎麼辦?除了聯繫一些故舊,好似也沒什麼辦法……

如此,只管去看童貫,顯然,童貫是有辦法的……

ωwш¸ ttκΛ n¸ ¢ ○

爲何?

童貫有蘇武啊!

童貫便是慢慢開口:“倒也不知西北諸軍,到底到了何處,蘇子卿之軍伍是否已然進到京畿,乃至進了東京……”

這是個倚仗,若是蘇武此時在京畿,或者進了東京城,那回去自是無礙,大不了……以太上皇之名,來一場兵變……

蔡京立馬來說:“那樞相就趕緊給那蘇子卿去信啊,着他帶兵入京畿來就是!”

童貫點頭:“信倒是好說,就是不知他在何處,只能多派人手帶信先往北去,各自去尋,想來也不難尋……”

“是極是極,就這麼辦……”蔡京連連點頭。

倒也是世事變遷,也是奇怪,此時此刻,童貫倚仗蘇武那是應該,卻是連蔡京好似也只能倚仗蘇武了。

“哎呀,朕看你們都是多慮了!”趙佶擺着手,有些煩躁。

蔡京連忙來說:“陛下,只當是有備無患而已……”

趙佶更是煩躁一語:“就算真如你們說的這般,太子本也不是雄才大略之輩,朝堂內內外外,中書門下六部,臺諫兩院,樞密院殿前司,還有皇城司,內侍,還有諸部軍伍,他能一一弄個清楚明白?真是杞人憂天,朕在位二十餘載,不知施恩多少官員,便是東京城裡的百姓,何人不沐皇恩浩蕩?怎的教你們說來,朕竟如此不堪?”

趙佶等人,太子來太子去,自是還把趙佶當做天子對待,而不是什麼太上皇。

蔡京連忙躬身作禮:“是老臣謹慎有餘,陛下恕罪!”

“哼,哪怕真如你們所言,此時此刻,更是要加緊趕回去纔是,還真慢慢拖沓,豈不是讓不孝之人從容不迫來任用奸佞掌控大局?”

天子也在動腦。

說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若真是要到爭奪權柄的那一步,似乎快回比慢回要好。

王黼本是聽得愣愣的,只聽天子此時所言,便也點頭:“是啊,若真是那般,陛下速歸,自是能震懾宵小,哪怕真有何不妥之處,蘇子卿大軍在外,更是倚仗……二位老相公在東京,更也是門生故舊遍地,更也是助力……”

這話說來說去,蔡京與童貫兩人頻頻對視,一時還真說不出什麼反駁之語……

還聽天子一言:“難不成,還有弒父之事?此事,連唐太宗都不敢做,太子敢做?他真做下了,何以能面對天下?”

話都說到這裡了,童貫再去一想,還真也是這個道理,只要太子不敢弒父,這局勢哪怕再壞,只要有蘇武大軍在外,那也是怎麼都能翻盤……

蘇武與天子之情分,可也不少,天子顯然也明白這一點,心中着實不憂。

童貫便去看蔡京……

蔡京皺眉沉思幾番,慢慢點頭來:“陛下聖明!”

“走,趕緊走,日夜兼程往東京去……”天子大手一揮,那自也還有雄主之姿,臣子擔憂來去,天子自是自信非常,威武不凡。

王黼已然開口:“那臣這就去準備,這就去,馬上調頭往東京回!”

天子趙佶,開始往京城而回,飛快在趕,趕的是那份皇權在手。

天子趙桓,此時也在京中忙碌,準備許多事來,特別是皇城之內的事。

在燕京的蘇武更也忙碌,趙存誠到了,趙存誠隨着青州兵馬都總管秦明一起來的,來得稍稍有些慢。

蘇武自要見他,兩人在燕京皇城之內見面,互相作禮。

寒暄三五,蘇武開口來說:“趙相公終於是來了,這燕京城內之事,着實讓人焦頭爛額,軍中多是武夫之輩,還待相公來把這燕京城治理起來……”

趙存誠來是來了,是想着蘇武缺人手來用,但也還有擔憂,不免就說:“蘇相公,如此……私相授受乎?”

蘇武笑着擺手:“什麼私相授受,我豈能做那種僭越之事?而今是權宜之計,三十萬人口之城池,豈能無人來管?大敵從南而來,如何稟報朝廷?只是讓相公來先治理起來,只待來日,自當再往東京稟奏,若是朝廷準允,那時候,趙相公纔是這燕京之留守,若是朝廷不允,那自讓他們再派人來,咱們領兵回家就是!”

蘇武還得忽悠趙存誠,許多事,講究一個溫水煮青蛙,得慢慢煮,得煮到那一步,到時候,趙存誠不是反賊也是反賊了,那時就是個無可奈何。

此時此刻,若是蘇武直白了,趙存誠只怕當場嚇尿,還能辦什麼事去?

對待京東來的所有人,蘇武都會如此對待。

趙存誠果然心下一平,點頭來說:“那我只當以軍中行事,如此來理燕京政務……”

“對,就是這般!”蘇武連連點頭。

趙存誠自也點頭來:“也好,我當與衆人都這麼說,只先讓大家把差事辦起來,把燕雲政務理起來,來日且看東京如何定奪就是……”

蘇武更也點頭:“甚好!”

不免也想,你趙存誠自是高門大戶,祖上是宰相,京中有門路,不在乎這麼一個小小機會。

那些人可不一樣,人家求個門路求個機會,求爺爺告奶奶都求不到,好不容易混了個機會,來日起還捨得輕易放棄。

真說起來,此時燕雲還是戰場,來日還有大戰在後,這些京東之士人,願意冒着巨大的風險來這裡當個官?

何也?

一來是對蘇相公的信任,只管都說,蘇相公百戰不殆。二來,不就是被沒有門路給逼的嗎?逼到這個份上了,這回不出仕,這輩子就難有機會了。

反正,這些人,可都是跟着趙李之門而來,都是你們李家趙家的門生關係,來日,這些人不必蘇武如何說,朝廷真若給人一腳都踹了去,人家鬧起來,自也是你趙存誠在鬧……

以何鬧之?

打仗的時候人家身赴險地,生死置之度外,一心要報家國,打完仗給人趕走了?這說得過去嗎?

泥人也有脾氣,更何況大宋朝高人幾等的讀書人?

蘇武想得極多,趙存誠自沒往這些去想,此時與蘇武說完話語,自就安心,拱手來:“那我就往府衙去理政務之事了!”

蘇武起身一禮:“辛苦趙相公!”

“哪裡哪裡,如今我京東一體,你我更是親密無間,更是家國社稷之重,不敢懈怠!”趙存誠真心所語,官場政治上,他與蘇武,自已然綁定在一起了。

“府衙早已收拾妥當,奔走之人也有,若是趙相公還缺人少,官也好,吏也罷,那自安排就是……”

蘇武那是真放得下心,只管一應都是趙存誠,只管讓趙存誠呼朋喚友,長輩小輩,只管叫來。

“那是應當,蘇相公軍事繁忙,諸事也多,理政之事,自不能做出差池來!”趙存誠說得認真,人也認真。

兩人幾番來去,便散了,那自是趙存誠去幹活,蘇武來日,要錢要糧要人手,只管往燕京府衙去要。

更也說東京……

一個消息終於傳到東京了,那西北諸軍,乃至蘇武,壓根就不曾往河北京畿來,而是直接去了大同進燕雲。

這個消息,天子趙桓豈能不怒?

李綱自是頻頻來勸:“陛下,蘇相公此舉,雖然有悖聖意,但也是高明之舉也,史書所載,自古遊牧入寇,內地軍伍去戰去擋,邊軍去堵去截,此乃正法,蘇相公深知此理,如此行事,也是不可怪罪……”

天子趙桓此時也多少明白,只是一語來:“哪裡有領兵大將不聽聖旨召喚的?蘇子卿此乃何意?”

李綱自要爲蘇武開脫:“陛下,不免也是圍魏救趙之法,女真退兵,自是驚恐退路被截,也是蘇相公所謀得逞,且蘇相公在燕雲佈防,一來收復失地,二來興許也還能截留住女真擄掠中原之所獲,一舉數得啊……”

天子趙桓,多少也是講道理的,昔日裡,蘇武與他,也算交情不淺,只管嘆息去:“唉……總歸這般事,着實不好……”

才登基,天子趙桓,對於自己這個天子的尊嚴,顯然很是看重,也還怕一些東西,擔憂一些東西,更也常常聽說,太上皇與蘇武情分極爲深厚……

更何況,還有一個老童貫……那是一手拔擢蘇武之人,乃至坊間也有傳聞,說蘇武就是童貫義子……

這哪能不讓人擔憂?

更何況,如此大事,蘇武已然不遵聖旨了,天子不免也想,莫不是不遵新君旨意?願遵太上皇旨意?

人的心眼,都是小的……哪裡真有大氣……

好在,李綱勸說得也在理,暫時而言,蘇武所作所爲,那是可以理解的……

天子擺擺手:“李卿自退去吧……”

李綱心下也定,算是勸好了,自是退去忙碌。

李綱一走,天子身邊,還有最親信之人耿南仲,天子不免也問:“耿卿對這件事如何看?”

耿南仲皺眉幾番,思索來去,開口來言:“終究是一個不好的預兆……”

“唉……”天子也嘆。

耿南仲察言觀色,繼續來說:“還是要想些辦法,有些事,不能不防……”

這兩人,相處十幾年,趙桓入東宮不久,耿南仲就來作陪,那真是已然到了親密無間的地步,兩人說話,着實沒有遮掩,都是直白。

(兄弟們……)

(本章完)

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176章 你啊你啊,膽子比天都大!第15章 都頭辛苦,要不吃杯茶再走?第150章 願納投名狀!第37章 這都是怎麼回事?第75章 合夥生意,一起發財第82章 拔毛虎武松(為盟主【在雲端呢】加更)第150章 願納投名狀!第301章 大名府怕是要破第98章 人中豪傑也!第13章 真真是個人物!105.第105章 願拜為義父!第162章 甚麼傻屌弔客神!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153章 展我天朝上國之威勢!第35章 狗急跳牆,不得不防第27章 可都坐得實?第335章 怕一事啊第128章 那我就收下了!第150章 願納投名狀!第143章 末將為先鋒!(感謝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再次十萬賞。)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210章 樞密院直學士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204章 譚相公旗開得勝!第29章 尋個僻靜處,一了百了!第56章 就是個甕中捉鱉第161章 六百萬貫到八百萬貫第245章 速去速去,慢則生變!第133章 萊州,城破了!第145章 當是死了。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280章 完了,怕是真完了第132章 這不是打發要飯的嗎?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第305章 當清君側,殺盡那些祿蠹豬狗奸佞之第308章 竟真是羊在領頭,是羊說了算!第163章 要死了吧第15章 都頭辛苦,要不吃杯茶再走?第202章 不是!不是我家聖公!第39章 赴湯蹈火,定來相助!110.第110章 那就先剿一剿嘛第37章 這都是怎麼回事?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37章 這都是怎麼回事?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45章 莫要鬨笑了第136章 出去,有多遠去多遠!第135章 從今往後,天下何人不識你我?第217章 嶽小哥着實了得第152章 老天著實不公!第175章 大膽大膽!當真放肆!第296章 這般是爲何啊?第83章 父親,你得奮鬥啊!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第162章 甚麼傻屌弔客神!第236章 大變!第278章 生死一處,勠力同心!第147章 尿了第219章 子卿,聽你的就是!第196章 原來是我同道中人第279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第220章 我兒,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第100章 走走走,睡覺去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65章 將軍公務為要第302章 殺啊殺啊,阿爺多殺!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49章 哥哥教我第183章 驚煞我也!第216章 復漢唐之土,尊天可汗之名!第238章 老夫領命!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206章 一場亂事,功過是非,對對錯錯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224章 那我隨你同去吧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288章 河西,大同第308章 竟真是羊在領頭,是羊說了算!第187章 方臘直娘賊,直娘生方傑!第266章 蘇學士,這是爲哪般吶?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189章 好賊!(萬字回來了)第130章 今夜莫求饒!第60章 你真是要氣煞我也!第195章 他總比那聖公要好吧?第151章 我要見童樞密!第295章 爾輩武夫,無君無父,不忠不義!第150章 願納投名狀!第74章 你先試試看(大章)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第237章 那下官就僭越了第269章 真有此事,竟是真有此事?第291章 尊王攘夷,討伐不臣第223章 你到底要說什麼?第178章 童貫兵敗,童貫兵敗!第288章 河西,大同第30章 哥哥讓殺誰來,就殺誰!
第248章 祖宗之業,寧予外賊,不予兄弟?第176章 你啊你啊,膽子比天都大!第15章 都頭辛苦,要不吃杯茶再走?第150章 願納投名狀!第37章 這都是怎麼回事?第75章 合夥生意,一起發財第82章 拔毛虎武松(為盟主【在雲端呢】加更)第150章 願納投名狀!第301章 大名府怕是要破第98章 人中豪傑也!第13章 真真是個人物!105.第105章 願拜為義父!第162章 甚麼傻屌弔客神!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153章 展我天朝上國之威勢!第35章 狗急跳牆,不得不防第27章 可都坐得實?第335章 怕一事啊第128章 那我就收下了!第150章 願納投名狀!第143章 末將為先鋒!(感謝盟主【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再次十萬賞。)第307章 此非戰神在世乎?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210章 樞密院直學士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204章 譚相公旗開得勝!第29章 尋個僻靜處,一了百了!第56章 就是個甕中捉鱉第161章 六百萬貫到八百萬貫第245章 速去速去,慢則生變!第133章 萊州,城破了!第145章 當是死了。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280章 完了,怕是真完了第132章 這不是打發要飯的嗎?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第305章 當清君側,殺盡那些祿蠹豬狗奸佞之第308章 竟真是羊在領頭,是羊說了算!第163章 要死了吧第15章 都頭辛苦,要不吃杯茶再走?第202章 不是!不是我家聖公!第39章 赴湯蹈火,定來相助!110.第110章 那就先剿一剿嘛第37章 這都是怎麼回事?第46章 扈家小娘皮,造反不成?第37章 這都是怎麼回事?第185章 這天子,就得這麼忽悠第45章 莫要鬨笑了第136章 出去,有多遠去多遠!第135章 從今往後,天下何人不識你我?第217章 嶽小哥着實了得第152章 老天著實不公!第175章 大膽大膽!當真放肆!第296章 這般是爲何啊?第83章 父親,你得奮鬥啊!第337章 對,我是大宋的大王!第162章 甚麼傻屌弔客神!第236章 大變!第278章 生死一處,勠力同心!第147章 尿了第219章 子卿,聽你的就是!第196章 原來是我同道中人第279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第220章 我兒,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第100章 走走走,睡覺去第227章 天子,昏庸!所以至此!第65章 將軍公務為要第302章 殺啊殺啊,阿爺多殺!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第261章 你真是個好漢!第49章 哥哥教我第183章 驚煞我也!第216章 復漢唐之土,尊天可汗之名!第238章 老夫領命!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206章 一場亂事,功過是非,對對錯錯第229章 容得一敗!第224章 那我隨你同去吧第348章 誅殺國賊!第288章 河西,大同第308章 竟真是羊在領頭,是羊說了算!第187章 方臘直娘賊,直娘生方傑!第266章 蘇學士,這是爲哪般吶?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189章 好賊!(萬字回來了)第130章 今夜莫求饒!第60章 你真是要氣煞我也!第195章 他總比那聖公要好吧?第151章 我要見童樞密!第295章 爾輩武夫,無君無父,不忠不義!第150章 願納投名狀!第74章 你先試試看(大章)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第237章 那下官就僭越了第269章 真有此事,竟是真有此事?第291章 尊王攘夷,討伐不臣第223章 你到底要說什麼?第178章 童貫兵敗,童貫兵敗!第288章 河西,大同第30章 哥哥讓殺誰來,就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