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重大線索!(求月票)
翌日,案發第三天。
縣局招待所對面的包子鋪。
嶺蒙縣的早餐和安南市沒有什麼不同,要麼是包子、稀粥,要麼就是豆漿油條,或者是米粉,素的一元一碗,想要加點肉沫,那就得多加五毛。
出來辦案,伙食當然是市局補貼,所以楊錦文、貓子和齊斌都沒有虧待自己。
一人點了一碗加了肉沫的米粉,還在隔壁要了三屜小籠包,也是純肉的。
因爲天氣太冷,貓子放了兩勺油辣椒,吃的滿嘴油乎乎的。
齊斌是個壯漢,這點根本不夠他吃,所以他又要了一碗米粉,筷子在碗裡挑了挑,低頭,就是一陣暴風吸入。
“嗦,嗦……”
“別說,嶺南縣這米粉真的好吃。”
貓子嘖嘖道:“比我們安南市的米粉稍微粗一點點,嚼起來更有口感。”
“貓哥,吃完了,你再來一碗?”
貓子搖頭:“吃不下了,我還有包子都沒吃呢。”
“蘸點油辣椒吃,那個美啊。”
“是嗎?”
貓子用筷子夾了一個包子,咬破了包子皮,然後用勺子舀了一點油辣椒,放在包子餡裡。
齊斌再道:“擠一擠,得讓辣椒順下去,不然吃着膩。”
貓子是個很聽勸的人,照辦了。
他眨了眨眼:“現在可以吃了吧?”
齊斌點頭:“你試試看好不好吃。”
貓子忍不住嚥下一口唾沫,把小籠包一口送進嘴裡,咀嚼了兩下。
齊斌馬上問道:“怎麼樣?”
貓子回答,他轉了一下腦袋,手扶着額頭,眯着眼,喉嚨裡哼哼兩聲。
隨後豎起一個大拇指:“過癮啊!”
齊斌咧嘴笑了:“我也吃一個。”
這時候,楊錦文擡起頭,盯着這兩個猛人。
“不是,吃個早飯,非得搞那麼誇張嗎?”
貓子嚥下包子,讚歎道:“楊隊,真的好吃,不信你試一試看,吃下去渾身冒汗,精神不說,還暖和。”
楊錦文不搭理這一茬:“對了,讓你打聽的事情,搞清楚了嗎?”
貓子點頭:“清楚了,嶺蒙縣就只有一家磚廠,但有的農村還保留燒窯的習慣,所以要查農村的自建房,得打電話給轄區派出所,讓他們問一問情況。
所以,咱們今天除了要查磚廠的供貨,還得查那些農村的私窯,工作量有點大啊。”
說到正事兒,齊斌放下筷子,認真道:“楊隊,溫局都說了,馬上就要成立專案組,等人手夠了後,咱們再去查唄,就我們三個人的話,起碼得跑好幾天。”
楊錦文搖頭:“不能耽擱,咱們動作得快。嶺蒙縣就那麼大的地兒,不出意外的話,這夥人應該已經逃出去了。”
貓子又吃了一個包子:“那怎麼辦?”
楊錦文道:“搖人。”
楊錦文起身離開,去招待所打了一個電話。
不多時,何金波開車把姚衛華和蔡婷送了過來。
何金波把自己的大哥大遞給楊錦文:“你先拿着用,有什麼消息,或者需要支援,立刻通知我。
查農村自建房這個事情,我已經給萬局說了,他現在已經在聯繫各鄉鎮派出所,有消息,他們就會打你這個電話。
我就在縣裡待着,跟着章勇他們,拿着你畫的素描,摸排一下全縣這幾天的外來人口,看能不能查出什麼來。”
“好。”楊錦文接過大哥大,放進手包裡。
何金波叮囑道:“你現在是副大隊長了,要學會帶人,咱們重案組能不能打出名頭來,就靠你了,凡事注意安全。”
楊錦文點頭:“我知道。”
何金波瞥了一眼貓子,嫌棄道:“吃的滿嘴流油,把你那嘴擦一擦。”
接下來,一輛車五個人,前往嶺蒙縣最大的磚廠。
磚廠是半國營、半私營性質的,老闆就在廠裡。
楊錦文向他出示證件後,他也很配合,當即就把磚廠最近一個月出貨的名單拿出來,交給楊錦文瀏覽。
紅磚的出貨量很多,有的還供應安南市,楊錦文看着頭皮發麻,這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單位,很難篩查到具體的地方。
要查這條線索,首先一點就是,尼龍帶上的紅磚粉末,證明尼龍帶來自工地、磚廠、正在修建自建房的這些地方。
尼龍帶很新,幾乎都沒用過,應該是近期購買,那麼工程也是在近期才修建的。
1.5cm寬的尼龍帶,楊錦文他們昨天跑了一天,至少在縣城和周邊的建築工地沒有用到這個。
那麼只能從農村的自建房出發,看能不能查出線索來。
除此之外,楊錦文心裡還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
這起滅門慘案爲什麼會發生在嶺蒙縣?
96年8月份的滅門案,是在雲城,雲城是省會城市,有錢人多,當地居民存款,至少比縣城的居民要豐厚一些。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嶺蒙縣縣城不大,正兒八經的小縣城。
誰跟誰都認識,不認識的,中間肯定也會有共同認識的熟人,就那麼大一個圈子。
小縣城、人口不多、經濟落後,這羣入室侵財殺人的歹徒,反偵查能力很強,都是老手,不可能會在這麼一個地方犯下這麼大的案子。
雲城的話,人多眼雜,城市那麼大,想要干擾公安的偵查,比較容易一些。
就安南市,或者隔壁的大雁市,離着嶺蒙縣不遠,這羣歹徒爲什麼不選擇在這兩個地方作案呢?
犯得着在一個小地方,犯下如此嚴重的刑事大案嗎?
楊錦文的推測只有一個,這夥歹徒裡肯定有嶺蒙縣的本地人!
而且不是住在縣城的,可能是周邊某個鄉鎮的人,並且常年不在家,或者是回家的次數很少。
這就是楊錦文藏在心裡的疑問,他不是不想說,這只是沒有物證支撐的推測,跟空中樓閣沒什麼區別。
要是在會議上說出來,他怕干擾到縣局的偵查視線。
就比如說,這夥歹徒恰巧路過嶺蒙縣,手上沒錢了,就想着先做一單。 反正他們殺了人,馬上就走,公安追不到他們的行蹤。
這也是有可能的。
楊錦文查了半天,在磚廠一無所獲之後,一個電話打了進來。
“楊隊,是吧?”
“我是楊錦文,你說。”
“我是嶺蒙縣天台鄉派出所的副所長,我姓張。”
“張所,你好。”
“萬局親自打電話過來說,你要查天台鄉現在正在修建的農村房屋?”
“是。”
“行,那我派人去調查看看,你有什麼要求?”
“張所,有以下幾點,第一,從外省外市近期回來的人,男、女的都要算在內,第二,農村自建房是否用了紅磚,第三,是否用到了1.5釐米的白色尼龍帶,就算是揹簍和竹簍子用的肩帶也要查。
如果這三個結合在一起了,麻煩你一定通知我。
除此之外,在調查走訪的時候,要換裝,不要打草驚蛇。”
“好的,我明白。”
說着,對方把電話掛了。
這會兒,楊錦文他們的車就停在縣城的路邊,他坐在方向盤後面,蔡婷因爲是女性,坐的副駕駛。
姚衛華和齊斌坐在後座兩側,貓子被擠在中間。
這幾個人互相瞅了瞅,姚衛華道:“楊隊,咱們就待在這兒,哪裡都不去?”
楊錦文正要回答,又有電話進來。
“喂,你好,我這邊是嶺蒙縣萬家鄉派出所,請問你是楊錦文同志嗎?”
“我是……”楊錦文照樣把話說了一遍。
如此這般,先後十幾個電話打進來,楊錦文也一直在接聽電話。
姚衛華實在是無奈,大聲道:“楊隊,咱們不能就待在這兒,得動起來啊。”
楊錦文轉過身,問道:“不是在查嗎?”
貓子笑道:“老姚,我還以爲你無慾無求,不在乎案子能不能破呢。”
“屁呢,我什麼時候無慾無求了?”
齊斌道:“老姚是在裝清高,他破案子的心情比我們還要強烈。”
“懶得跟你們講,我下去抽支菸。”
倒是坐在副駕駛的蔡婷,抓住了楊錦文話裡的意思,她好奇的問道:“楊隊,你覺得犯案人中有本地人?”
“猜測而已。”
“我們就這麼等下去?”
“不然呢?嶺蒙縣雖然不大,但鄉鎮這麼多,我們哪裡跑的完。”
“也是哦。”
就這麼着,桑塔納轎車停在路邊,從上午到中午,從中午到下午。
期間,姚衛華車裡坐一會兒,路邊蹲一會兒,抽了一整盒香菸,貓子和齊斌互相抵着腦袋睡了一覺。
就連蔡婷也按耐不住了,連連打着哈欠。
天色快黑的時候,楊錦文毫無負擔,招呼道:“沒查到什麼,咱們先回去吧。”
姚衛華抱怨道:“咱們在路邊待了一整天,能查到個啥啊?也不知道,你把我們要過來幹啥。”
齊斌打了一個哈欠:“倒是睡了一個好覺。”
蔡婷望了望楊錦文的側臉,也有點想抱怨。
坐在後座的貓子道:“你們懂個屁,楊隊肯定是有辦法的,把你們叫來,就是給你們立功的機會,你們還不樂意了。”
姚衛華嘿嘿笑道:“上哪裡立功去?夢裡立功啊?”
貓子在車裡是睡的最久的一個,當即有些拉不下臉。
楊錦文看了看後視鏡,沒有解釋,也不搭理他們。
車快到縣城的時候,一通電話打進來。
楊錦文單手握着方向盤,接聽電話。
“我是楊錦文。”
“楊隊,你好,我是雙龍鄉派出所的教導員,上午時,我們通過電話。”
“伍教導員,你好。”
“你上午說的這個情況,我們偵查出了一條線索。”
楊錦文立即減速,皺眉道:“你說。”
“我們雙龍鄉,鄉鎮邊上的十一村,有一家自建房,這家人姓高,他們家兒子叫高明亮,這個人剛從外面回來。”
“還有呢?”
“你說的1.5釐米的尼龍帶,我們鄉鎮上有的買,高明亮的父親因爲近期修房子,他趕集的時候買過這種尼龍帶。”
“是不是白色的?”
“是白色的。”
聽見這話,楊錦文單手打滿方向盤,車子在雙車道上快速調頭,以至於坐在後座的姚衛華、貓子和齊斌倒在了一堆。
貓子趕緊問道:“楊隊?什麼情況?”
楊錦文撂下電話,只回答了一聲:“大家的槍都帶着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