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

郿縣,李傕跟郭汜最終還是罷手言和了,雖然恨不得砍死對方,但眼下的局勢,顯然不適合這麼做,這點無論李傕還是郭汜都懂。

天子被曹操給劫走了,陳默麾下大將武義,還有長安一戰成名的太史慈起兵聯手夾擊武功,隨時可能打到郿縣,這種時候,兩人若再鬥下去,那最後的結果幾乎可以預料了。

郭汜與李傕各退一步,郭汜將美陽讓出由李傕駐守,如此一來,郿縣、美陽、武功三縣互爲犄角,扶風各縣還在郭汜手上,糧草也被郭汜掌握,抵抗陳默的同時,也能控制住李傕。

“曹孟德!”看着狼藉的宅院,郭汜幾乎將自己的牙給咬碎,若非曹操突然殺進來奪走了天子,自己也不至於方寸大亂,更不必跟李傕妥協,當日便能收拾了李傕,所有人都被那曹操給騙了。

“將軍,武功求援,是否立刻派出援兵?”一旁樑興詢問道。

“嗯。”郭汜點點頭,隨即看向樑興道:“段煨的兵馬何在?”

眼下對抗陳默,可不是他李傕一人之事,段煨、李蒙這些人手中的兵馬若在往日不值一提,但現在,李傕、郭汜皆傷了元氣,這些人的兵馬就變得重要起來了,現在李傕更是急需這些人的力量。

“尚在雍縣一帶。”樑興躬身道。

“前日不是已經在雍縣了嗎?”郭汜聞言卻是大怒,雍縣距此不過百餘里,急行軍的話兩三日足夠趕到了,段煨卻一直拖在那裡不動,顯然是打着撿便宜的心思。

樑興苦笑着點點頭,但段煨不願出兵,他能有什麼辦法?

“去告訴他,槐裡已失,郿縣若破,扶風將再難抵擋陳默大軍,我便是亡了,他以爲可以獨活?”郭汜怒道:“若他再不出兵,我便撤出郿縣,退往隴右,讓他來擋陳默!”

這眼看着兵臨城下了,西涼軍都快完蛋了,這些人還想着那些爭權奪利的心思,郭汜突然有些悲哀,什麼時候開始,西涼軍變得如此不堪了?

“喏!”樑興見郭汜動怒,不敢多言,當下躬身告退,前去派人連夜趕往雍縣傳令,不止是段煨,包括李蒙甚至在北地郡的徐榮在內,樑興都派人去了,這個時候,能來一支人馬支援也是好的。

另一邊,武功縣外,大郎和太史慈已經立起了大營,陳默這邊能調動的兵馬此刻已經盡數聚集於此,包括張濟等人的降軍。

陳默抵達的時候,已經是曹操離開之後的第三日,雖然日夜行軍,但最終還是未能搶住戰機,看樣子,郭汜和李傕又和解了。

“悔不聽先生之言,致使錯失良機!”陳默在洞察局勢之後,第一件事做的就是向賈詡道歉,最終沒能奪回天子,而且失了盡佔扶風之機,的確是他決斷失誤,想要的太多,最終反而一樣都沒得到。

賈詡連忙側身讓開,而後迅速還禮道:“主公不可如此,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主公雖失天子,然於主公而言,卻也未必是壞事,至於西涼軍之事,如今關中大勢已在主公掌握,雖失戰機,不過以李傕、郭汜二人如今連失長安與天子,士氣萎靡,軍心思變,已不足爲患,主公只需穩步安撫,步步爲營,必能勝之,此禮詡實不敢當!”

“錯便是錯,先生不必爲我開脫,默終究年少識淺,日後還需先生在側多多提點。”陳默對着賈詡行了半禮道。

賈詡微微頷首,陳默用人、用兵手段都頗爲高明,本身也是果斷之人,如今若是拿下關中,雖失了天子,但亦是這西北霸主,可與袁紹一較長短,未來可期,雖然奉天子以討不臣,在大義上會給陳默得了許多幫助,但同樣陳默也會面對如同當初董卓所面臨的那些問題,況且曹操得了天子,但陳默、袁紹這兩大諸侯顯然不會任曹操擺佈,兗州又是四戰之地,以賈詡的觀察來看,若曹操能夠挺過初期的危局,這天下最大的可能就是北方有陳默、袁紹兩大諸侯爭鋒,中原有曹操、陶謙、袁術相持,往西有巴蜀劉焉,往南則是荊州劉表,頗似昔日七雄爭霸之局,而陳默在七雄之中實力屬於第一梯隊,而年紀卻是最幼的一個,佔據着關中、幷州這等龍興之地,未來未必不能如先秦一般橫掃六合,反正短時間內,陳默這邊是安全無憂的,至於未來,如今這天下局勢,真不好說。

“諸位入座!”陳默點點頭,這才走上帥位跪坐下來,同時伸手示意衆人入座。

衆將一禮,各自坐下。

“主公,如今這武功守將王方,乃是西涼悍將,守的頗爲嚴密,一時間恐怕難以破城。”太史慈與西涼軍對峙最久,也最熟悉武功的情況,當先對着陳默道。

自古以來,攻城都是迫不得已才做的事情,但如今已經打到這裡,攻城在所難免,只是眼下卻是要廢不少功夫了。

陳默點點頭,示意親衛將地圖掛起來,而後指着扶風道:“諸位莫要將視線着眼於武功一地,扶風很大,北到漆縣,南至陳倉,南北縱橫便有兩百里,如今李傕、郭汜佔據武功、郿縣、美陽三縣之地,互爲犄角,的確很難破,但諸位可以將目光放在這三縣之外,偌大扶風,若其餘諸縣皆被我所得,僅餘三縣之地,又能有何作爲?”

郿縣三縣地勢最好也是最肥沃,但要說戰略意義而言,未必就是最好的,只是離陳默最近而已,但若將這三縣之外的地方都佔據的話,那三縣還能翻起什麼浪?

“如此一來,三縣將成一片死地。”徐庶笑道,如今陳默已經據有京兆,與扶風完全接壤,以陳默如今手握的兵力,的確有資格滿面開花的打,若李郭迎戰,則正好趁機與之決戰,但若不應戰,就只能看着陳默一步步的侵吞扶風。

“主公!”大郎皺眉道:“若是如此,我軍等於是要將三縣一起圍了,我軍如今兵馬雖多,但恐怕仍舊不夠。”

“未必就需要我軍兵馬。”徐庶在一旁微笑道:“如今馬騰佔據金城,若我軍太過深入,反而會引起馬騰警惕,如今主公大勢在握,完全可以派人說服西涼衆將,便是不來相投,也可自立觀望,不與李傕、郭汜往來,如此一來,便相當於借西涼各部圍困了李傕、郭汜二人,而我軍,只需在這武功一帶設下軍營,迫的那李郭二賊不敢妄動便是。”

陳默點點頭,他也是這個意思,既然如今已經在勢上佔據了便宜,西涼衆將本就人心不齊,又何必非要跟戰力兇悍的西涼軍死磕軍陣?

只要如今屯兵在外的段煨、李蒙這些人選擇了獨立,就相當於幫助陳默孤立了李郭二賊。

“主公!”賈詡微笑道:“臣與段煨,有同鄉之誼,可助主公說服段煨不予援助李傕、郭汜。”

他沒把話說滿,讓段煨直接來投,時機未到,李傕、郭汜雖然勢窮,但終究還是西涼軍首領人物,這個時候段煨這些人也未必願意完全放棄,但說服段煨兩不相幫,以賈詡對段煨的瞭解,還是可以做到的。

“如此,便有勞先生了。”陳默點點頭,對着賈詡笑道。

“不妨事。”賈詡微笑道。

至於李蒙等其餘衆將,陳默手下也有不少西涼將領,挑一些有交情的前去說服,就算不能全部說服,只要有一半願意選擇觀望,那這一仗就贏了。

“鮑庚!”安排完前去遊說西涼衆將之人後,陳默又看向衆將。

“末將在!”鮑庚起身領命。

“你帶三千人馬,佔據陳倉,威脅郿縣後方,另外也威懾段煨所部,但記住,未得軍令,不得擅自出兵。”陳默看着鮑庚笑道。

“主公放心,末將領命!”鮑庚起身躬身道。

陳默點點頭,又看向趙岑道:“趙岑!張繡!”

趙岑沒想到陳默這個時候會點到自己,連忙起身應道:“末將在!”

“你二人率領騎兵,遊弋在三縣之地,切斷美陽與郿縣聯絡,包括對方糧道。”陳默笑道,三縣看似一體,但美陽是李傕駐守,剛剛跟郭汜打了一場,害的郭汜丟了天子,要說郭汜對李傕沒有絲毫怨言和防備,陳默是不信的,這兩城之間關係也最爲脆弱,只要切斷了糧道補給,美陽是最容易攻下的一座城池,陳默也準備將美陽作爲突破口。

趙岑是西涼老將,手握騎兵,張繡是陳默比較看好的西涼軍中後輩將領,而且雙方以前也算同袍,將張繡派到趙岑身邊,不會引起趙岑的不滿和排斥,至於趙岑的兵權……確實太多了,最重要的是,陳默對此人並不放心,所以張繡被派去,主要就是分趙岑兵權的。

“末將領命!”趙岑與張繡二人也無異議,當即領命而去。

“武義繼續留守此處,攻略武功,其餘衆將率各部準備啓程,隨我移兵美陽,我們先破李傕!”陳默笑道。

“末將領命!”衆將聞言,紛紛起身領命道。

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十章 突破口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九章 學藝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六章 屠莊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二十六章 陳家往事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七章 瑣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五章 緩一緩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空城否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二章 授業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六十七章 機會
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弩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一百五十四章 壞消息第十章 突破口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柳城破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九章 學藝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三十九章 追殺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九十七章 幷州軍內亂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一百五十六章 賜字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五十六章 人性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暮年第七十五章 劉宏託孤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四百五十二章 完美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六章 屠莊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九十八章 董卓得勢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八十二章 反目第二十七章 春暖閣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亂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九十二章 無奈第五十九章 生亂第七十三章 榜樣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二十六章 陳家往事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四百八十七章 歲月如梭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七章 瑣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五章 緩一緩第三百五十三章 見面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之憂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空城否第九十二章 李儒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五十八章 一計亂長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第四百六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二十九章 再見鄭屠第二章 授業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六十七章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