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

崔耿的偏師出箕關之後連奪兩城,正面戰場上,高順率領着兩萬關中大軍的渡河之戰也相當激烈。

顏良在探得高順準備渡河後,並未在溫縣死守,而是帶着兵馬趁高順陣腳未穩之際,當先殺來,想要將渡河的將士給趕回水中。

八月的河水,水勢正猛,哪怕孟津一帶相對平緩,但若被趕入河中,生還機率也不是太大。

只是顏良挑選的兩千精銳士兵,在河口處猛攻高順當先登岸的千餘士卒,原本在顏良看來這是必勝之戰,但那千餘士卒的悍勇卻大出顏良意料,但見千餘將士並未結陣防守,而是在高順的指揮下結陣衝鋒,不說多麼悍勇,但一千人好似龐大的絞肉機一般,顏良親自帶領的兩千精銳,竟被對方殺的潰不成軍,顏良親自斷後,拼死力戰,差點陷入陣中被生擒。

兩千精銳經此一戰折損過半,顏良好不容易帶着潰軍殺出重圍,一路逃往溫縣,卻是再不敢出城迎戰,眼看着高順有條不紊的在溫縣城外立營,關中軍緩緩渡河,再難出城迎敵,只能拒城死守,同時派人星夜趕往鄴城求援,河內守軍就算把各縣縣衛都算上,也不過兩萬,面對如此兇悍的關中軍,顏良第一次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那高順竟如此兇猛?”顏良看着城外不斷聚集的關中大軍,一臉愁苦,陳默麾下的人怎的都是如此奇葩,那餘昇如同一頭烏龜般縮首不出,防禦之堅固,令人無從下口,如今這高順卻是兇猛無比,麾下將士不但配合默契,廝殺起來更是悍勇難當,河.北之地,也需只有當年的鞠義可以與之相抗。

奈何鞠義已死,其麾下的先登死士也被編入各軍,或爲小將,或爲精銳,但就算重新聚集,怕也早沒了當年鞠義手下時那般氣勢。

有時候一支軍隊的氣勢跟將領密切相關,就是同樣的部隊,不同的將領帶領,所發揮出來的威力也決然不同。

顏良此刻有些懷念鞠義了,雖然那人跋扈了些,武藝差了些,但戰場上的鞠義卻是當真厲害,只是事到如今,說什麼也沒用了,顏良現在只能靠自己,他不信那高順麾下將士都是這般勇猛,那樣的話,這仗也別打了。

一直到第三日,關中軍才盡數渡過黃河,集結在溫縣城外,此行陳默命王彪、馬岱爲高順副將,隨高順出征,二人整兵結束之後,前來向高順覆命。

“溫縣乃萬戶之縣,城牆堅固,那顏良有些勇武,也知兵,若是強攻,折損必巨。”高順攤開地圖,溫縣周圍的環境他已經在這兩日探查了一遍,指着下游,沇水至此而分,水道在北方來說,算是比較複雜的地方,但就地勢而言,並不算太有特點,但也沒有什麼缺陷,顏良手中兵馬不少,守城足矣,想要靠強攻攻破,折損必然極高,高順自然不願意在此時硬碰。

“不知將軍有何打算?”王彪躬身道。

“順水而東,便是李城,袁紹軍若來支援,必過此處,便請王將軍率本部人馬攻佔此城,防備袁紹援軍。”高順指了指溫縣下游處的李城,看向王彪道。

陳默麾下,擅守將領極多,王彪便是其一,當年祁縣守禦,王彪初涉戰場表現頗爲亮眼,之後這些年,王彪在各軍擔任要職,作戰經驗也頗爲豐富,讓王彪如同一根釘子一般釘在李城,一來可以讓溫縣守軍心中承受壓力更大,二來也可擋住來援之敵。

“喏!”王彪躬身接令。

高順又取了一枚將令,看向馬岱道:“馬將軍久在西涼,通曉騎戰之術,可帶領軍中騎兵襲擾敵後,斷其糧道,令諸縣不能馳援溫縣!”

“喏!”馬岱躬身接令,告辭離去。

一切軍務處理妥當,高順又命斥候散佈溫縣四周,打探溫縣動向他的兵力不足以圍攻溫縣,但卻有能力將溫縣困住,而後再徐徐圖之。

顏良連夜組織城中軍民搬運輜重,修繕城池,準備死守溫縣,但高順卻遲遲不來進攻,顏良詫異之下,命人出城打探,才知高順已經派兵襲擾自己後方,斷自家糧道,同時城池四周也被大量斥候監察,一舉一動都難逃高順耳目。

“將軍,若糧道被斷,城中糧草恐怕難以久持!”一名偏將看向顏良,皺眉道。

高順這是準備跟他耗或者說逼顏良出城來戰,溫縣存糧,顯然難以支撐太久。

道理,顏良自然清楚,但他手邊騎兵不及高順多,兵力無論數量還是戰力都有所不如,此刻若出城與高順決戰,敗多勝少,勝了還好,但若敗了,河內再難阻擋關中軍大舉入侵。

“死守待援,主公那邊很快便會得知消息,只要主公援軍趕來,到時候內外夾擊,何愁那高順不破?”顏良是打定主意要跟高順耗下去,等袁紹援兵前來支援。

只是如此一來,等於主動放棄各處險要之地,要知道,顏良要守的可不只是溫縣,而是整個河內,如今顏良所率主力被高順圍困在此,河內其餘地域自然難以顧及,蔣奇也在這個時候被崔耿所敗,率領殘部逃往溫縣本想跟顏良匯合,商議對策,卻正碰上奉命前來截斷溫縣後路的馬岱。

溫縣城西北三十里,沇水之畔,當看到迎面出現的騎兵斥候時,蔣奇便覺不妙,立刻命參軍集結列陣。

另一邊,馬岱在得到這邊發現袁紹軍之後,立刻揮軍趕來,正看到一支數百人的人馬在河水畔背水列陣!

馬岱眸子裡閃爍着興奮地光芒,這是他入陳默麾下第一次正式的大戰,對手還是當今天下公認的第一諸侯,雖然只是一支殘軍,但馬岱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立功的機會,骨子裡的血液好似沸騰起來一般,高高舉起手中的長矛,厲聲喝道:“聚!”

千餘騎兵迅速聚成龐大的騎陣,千餘騎兵的氣勢漸漸匯聚在一起,猶如一座巍峨大山一般朝着蔣奇和他的殘兵碾壓過來。

本就已經人困馬乏的殘軍見到如此氣勢的騎陣,尚未開戰,氣勢便已經弱了幾分,軍陣中不斷響起倒抽冷氣的聲音,那邊隨着馬岱高高舉起的長矛虛虛一劈,龐大的騎陣開始緩緩前進,速度並不快,卻在不斷攀升。

哪怕蔣奇知道,自己背後便是河水,對方不可能真的衝上來,但當那一名名騎士策馬開始狂奔之際,心中依舊不斷髮怵,無形的壓迫感讓他有種想要後退的感覺。

他尚且如此,身後的殘軍自然更加不堪,陣型開始變得混亂起來。

“噗嗵~”

有人跌落水中,慘叫着順着河水流往下游,北方將士會游泳的可不多,大多數都是旱鴨子,落在水中,除了撲騰起大量的水花,並不能緩解他們目前的尷尬處境,反而讓案上的將士軍心更亂。

“殺!”

蔣奇知道,再這般下去,自己這支殘軍恐怕尚未交戰便要徹底崩潰,必須做些什麼,身爲一名軍人,哪怕是死,也要死在戰場上,而非被敵人驅趕牲畜一般趕進河裡淹死,所以,他鼓起餘勇,當先殺向對面的敵軍,雖然這樣在戰術上來說很蠢,步兵對抗騎兵,必須以嚴密的陣型來對抗騎兵的衝擊,蔣奇作爲冀州名將,自然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別無選擇。

身後的將士士氣已經落到谷底,他要做些什麼,來激起將士們最後的鬥志。

只可惜,這樣做的意義並不大,跟着蔣奇衝出來的將士並不多,只有寥寥數十人跟在蔣奇身後,迎向那浩瀚的騎陣。

馬岱眼中閃過一抹凝重,哪怕是敵人,但也不得不敬佩對方的勇氣和膽魄,這是位值得尊敬的敵人,手中的長矛漸漸壓低,馬岱衝在最前方,正對着蔣奇的方向,兩支不成比例的人馬很快交接在一起。

“噗噗噗~”

這樣的對衝,過於花哨的武藝並沒有什麼意義,馬岱的長矛被蔣奇揮刀擊開,但馬岱沒有回頭,洶涌而至的騎陣很快便將蔣奇湮沒。

戰鬥開始同樣也代表着結束,馬岱緩緩將戰馬勒止在岸邊騎兵陣前,高高舉起手中長矛,朗聲喝道:“降者不殺!”

“噹啷~”“噹啷~”“噹啷~”

本就已經失去鬥志的將士並沒有太多的遲疑,眼見主將戰死後,紛紛丟下手中的兵器,跪地請降。

馬岱讓人安排這些降軍送往高順大營,自己則帶着人馬去找尋蔣奇的屍體,那幾十人的屍體,早已在軍中被馬蹄踐踏的不成人形,只能通過衣甲辨別出對方的身份。

馬岱從地上撿起那把殘缺不全的戰刀,嘆了口氣,轉頭下令道:“將這些……一起找地方埋了吧。”

“喏!”

不算一代名將,卻也配得上將軍之稱,同是軍人,馬岱不想蔣奇這樣的將領死後曝屍荒野,這也是作爲敵人,唯一能爲對方做的事情……

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戰牧野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徒重逢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章 殺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十五章 變味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天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四百一十六章 還朝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四章 聲音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六十章 發泄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十七章 路遇第六十章 人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
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九十六章 備戰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一百八十七章 夜戰牧野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勝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十四章 大事件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五十四章 立威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一百二十二章 師徒重逢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三百二十八章 荊州變局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民生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四十一章 無奈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章 殺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十五章 變味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天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命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九十四章 遊說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二百零九章 奇特之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侯進兵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八十四章 禍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難第十五章 歲月如梭第三百二十章 回朝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四百一十六章 還朝第三百九十八章 絕命伏殺第三百七十七章 排斥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四章 聲音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三百九十章 破門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六十章 發泄第四百四十三章 江東議戰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一百零一章 孤獨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十七章 路遇第六十章 人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四百二十五章 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