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高順

“你是……”陳默看着眼前跟自己差不多年歲的少年郎,有些茫然。

這兩天許紹爲他點評的事情已經傳開了,這點上,許紹還是很堅持自己的原則的,也有些不服氣的太學弟子跑來切磋,只是這麼早的,還是第一個。

太學院的弟子,果然都很閒,只是自己還要去西園,不是太想跟這些人糾纏,如果可以,他想躲軍營裡清閒幾天,話說自己雖然帶人打過仗,但不過是縣衛,真正的軍營,他還沒去過呢。

“在下楊修,久聞陳兄之名,今日特來拜會。”對方倒沒有咄咄逼人的樣子,只是很友好的道。

“原來是楊兄,弘農楊氏,果然人才輩出。”陳默抱拳一禮道:“只是在下今日尚有要事需辦,不好招待,得罪之處,萬望見諒。”

盧植昨日交代過,西園之事,不得外傳,雖然陳默覺得,盧植既然告訴自己,這件事的保密性恐怕沒那麼重要,但自己已經答應了,還是守信爲好,人無信則不立。

陳默說完,便想繞開楊修。

“陳兄不想知道如今太學院中,衆人如何評論此事?”楊修跨出一步,擋在陳默身前,依舊保持微笑,不過這個距離有些微妙,雙方臉面之間的距離已經不足兩尺,楊修的眼神自信中帶着幾分傲氣,已經有些針鋒相對之意。

“不太想。”陳默搖了搖頭。

“陳兄如此淡薄,修心中佩服,只是既然如此淡薄,又何必去月旦評?而且還是以卑劣的手段,陳兄可知,此舉於你仕途而言,有害無益?”楊修看着陳默,微笑道。

“第一,我未曾說我單薄,楊兄與我年歲相仿,心性上,相差不大,對於名望,皆爲你我渴求之物,我從未掩飾。”陳默有些無奈,認真的看着楊修道:“其二,子將先生立下的規矩是入內者可評,但並未限制手段,在下未必又錯,最後,默出身寒門,太學院中,大多數士子若論出身,都在我之上,子將先生給我下了評語,無疑助長我名望,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恐怕不會在意我是否真如子將先生所言,而是關注我手段如何卑劣。”

頓了頓,陳默止住想要說話的楊修道:“楊兄乃名門望族,四世三公之後,可知人性?”

“略有所知。”楊修點了點頭道:“只是此事與人性有何干系?”

“醜聞總比好評更易讓人接受,尤其是在大家都認爲我不如他們的時候,會本能的希望醜聞坐實,這個時候,無論在下如何說,都是無用的。”陳默笑道。

“此乃小人之言!”楊修顯然無法接受這個言論:“太學院弟子,皆乃君子,自有其修養。”

“太學院共有四萬六千八百一十七人,如今身在洛陽的實際人數是兩萬八千九百二十一人,楊兄是如何確定這兩萬八千九百二十一人皆爲君子?”陳默反問道:“我輩學者,所學爲何?”

“自是修心、修身、修德。”楊修皺眉道:“陳兄爲何有此問?”

“以此言來說,只有心身德兼備,方算君子?”陳默笑問道。

“自然。”楊修點點頭,突然覺得有些不對,自己似乎一直在被陳默牽着鼻子走,對方在有意引導自己!

“既然需要修,那便是未曾兼備,也就是說,還不是君子,既非君子,便有私慾。”陳默看着楊修,突然笑了,拍了拍楊修的肩膀道:“在下真的有事,今日便至此如何?”

“陳兄好辯才!”楊修聞言,點點頭,退出一步道:“若有暇,陳兄可願賞面一敘?”

“自然。”陳默見楊修推開,抱拳一禮,轉身朝着西園方向而去。

“人性?”看着陳默的背影,楊修卻是皺眉思索,陳默這番話雖有詭辯之嫌,話題被他引偏了,但不得不說,這番話確有些道理,楊修乃弘農楊氏嫡子,自小長於世家之中,書中雖有攻心之說,也提及一些人性弱點,但楊修卻很少認真思考這方面的東西,而且他生長的環境,也很難有機會接觸太多人性的陰暗面,此時對陳默這番話,更多的是質疑。

……

陳默對於楊修的出現,並不是太在意,許紹的評語的確能給他帶來一些麻煩,但更多的卻是好處。

他可以確定,許子將在給自己評語之時,根本沒有細想,若自己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這評語或許會讓自己名聲在短暫的提升之後,迅速變成罵名,可惜,自己並非紈絝子弟,衆人的質疑和挑釁,反而會逐漸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名聲。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兵權,不需太多,但自己要想憑功勳往上爬,手中至少需得有一定兵權才行,新軍是個機會,陳默不想錯過,等自己有了軍功,這些名聲會給自己帶來不少好處,至少讓自己的仕途走的更加順暢一些。

西園在上西門外,雖非皇宮,卻是皇傢俬產,有士卒看守,陳默有盧植的名帖,卻並無入西園的令牌,所以只能託人將名帖送給那位名叫高順的將領,然後再由高順派人來接。

這般一來一回,足足過了一刻鐘的時間,陳默才進入西園,在士卒的帶領下,找到高順。

高順身高八尺,面白微須,身高不滿八尺,雖然白淨,但卻並不陰柔,相反有股非常嚴肅的氣勢,那種氣勢並不讓人畏懼,但卻不自覺的生出一股敬意。

“陳默?”高順看了看盧植的名帖,隨後看了看陳默道。

“入隊!”高順指了指不遠處整齊的隊列,對着陳默示意道。

“喏!”

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九章 甩鍋第一百章 分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九章 學藝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十章 黑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七十章 得子第六十章 獲罪第十四章 膽氣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十章 突破口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六十九章 暗流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十三章 奇貨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二十五章 傷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七十章 得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二十八章 墾荒
第二百八十五章 何爲新政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五十九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三十四章 機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七十九章 洛陽夜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破口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九章 甩鍋第一百章 分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九章 學藝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十章 黑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二章 人盡其用第一百三十一章 鍾繇薦才第一百三十一章 刺殺第七十章 得子第六十章 獲罪第十四章 膽氣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六十八章 糧草問題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六十三章 困難第一百零六章 要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疑兵第五章 人心險惡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十章 突破口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一十三章 孫郎受挫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施離間郭太伏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六十九章 暗流第三百三十章 大火焚江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十三章 奇貨第六十六章 張闓第二十三章 童子郎的日常第二十二章 蒲桃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四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二十五章 傷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二十六章 不平凡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七十七章 新軍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七十章 得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社稷重器第二十八章 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