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

不管吏治的問題如何麻煩,但冀州的人心是穩住了,新的官吏法出臺,自然再度引起了官場動盪,不過相比於之前來說,這動盪就小了許多,因爲這次主要針對的是吏,而且明文規定了吏向上晉升的途徑,這其中是好是壞,一時間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來的,只有等待時間來驗證這官吏法是否能夠改善如今的情況。

秋收之後,陳默沒有離開鄴城,而是繼續居住鄴城,梳理政務,他要看看這新的官吏法是否能夠適應這個時代。

秋收之後,陳默在冀州初步穩定之後,終於將目光投向了幽州,袁尚在逃離冀州之後,投奔了袁熙,秣兵厲馬,準備重奪冀州。

事實上,之前士人鬧得最兇的時候,袁尚曾率軍攻入河間幾次,都被駐守在河間的徐晃擊退,不管再怎麼秣兵厲馬,擁有大半個冀州時都沒能擋住陳默,如今僅餘一個地廣人稀的幽州,如何能與陳默抗衡。

新招募的兵馬更遠非昔日那些久經戰陣的冀州老兵對手,但那些冀州老兵,如今活着的,都已經投靠了陳默,甚至在陳默的軍制制度下,已經開始成爲陳默的擁護者。

這次出征的,是太史慈,袁尚和袁熙在薊縣與太史慈決戰之後,便逃往遼西,投奔了烏丸首領塌頓,幽州平定的過程,輕鬆的讓人咋舌。

幽州既下,此番北征也徹底圓滿結束,而伴隨着次年冀州糧食豐收,根據統計,百姓實際拿在手中的糧食已經超過五成,官吏法的推廣以及新政在冀州取得階段性的勝利,有了足夠的成效,同時三學也順利在冀州開辦起來,爲了避免那些加入三學來抵消罪孽的士人能夠出力,陳默和禰衡商定了一套針對書院老師的獎懲機制以及監察機制。

漢授五年八月,幽州平定之後的第三月,陳默在安排好冀州佈署,尤其是在與曹軍交界處的佈署之後,方纔班師回朝。

自漢授二年的後半年開始,此次陳默東行,足足耗時三年,冀州、幽州二州之地纔算徹底拿下,至此,陳默治下有三輔、西涼、幷州、幽州以及大半個冀州,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北方霸主。

而曹操則據有兗州、豫州、青州、徐州以及冀州兩郡之地,與陳默各有優劣,中原天下,雙雄對峙,陳默與曹操之間必有一戰,而且沒了第三方的牽制,雙方一旦開戰,便是決定中原霸主地位的一戰,只是這一戰牽連甚廣,一旦開戰,必是石破天驚,無論陳默還是曹操,都不敢言必勝,所以雙方如今都在醞釀截斷,同時也是在等對手露出破綻。

陳默回朝,劉能親自率百官相迎。

洛陽城外,看着陳默的車架,劉能扭頭看向身邊衆臣:“朕這笑容可真誠否?”

陳默一戰而定河北,聲威大震,甚至一直以來與陳默並列的曹操,這次都被陳默給比下去了,如今正是他聲威正隆之時,無人敢纓其鋒,劉能此番率百官出迎,多少有些討好之意。

“陛下發自肺腑,自然是真誠的。”被問到的楊彪笑的有些無語,劉能現在這姿態,頗有些巴結之意,一朝天子當到這份上,也挺叫人悲哀的。

一排排凱旋而歸的將士在城外迅速分列兩側,陳默的車架緩緩向着城門外駛來。

“大將軍~”劉能一臉興奮的迎上去,周圍羣臣跟了一片。

坐在車架上的陳默看到這一幕皺了皺眉,示意車伕停下來,從車架上走下,迎上天子對着天子一禮道:“臣,參見陛下!”

“大將軍不必如此客氣,快快請起!”劉能有些無奈,在禮數上,陳默從未有過半點僭越,這讓他想從這方面下手也無從談起,在各大傀儡天子中,論排面兒,劉能絕對是第一,但這並不是他想要的。

“禮不可廢!”陳默再度一禮,這才起身,扶着劉能道:“臣何德何能,竟累陛下與諸位公卿出城相迎,實乃折煞臣也。”

“大將軍此番平復河北之地,若論功勳,古來少有,朕若不如此,難以表達心中對大將軍之敬意。”劉能笑眯眯的撫着陳默的手掌道。

“臣既總領三軍,又受陛下相托,爲國征戰,乃本分之事,陛下切莫如此說。”陳默一邊走一邊搖頭道:“天氣寒冷,陛下當速速回宮,以免受了風寒。”

“大將軍可與朕同行。”劉能拉着陳默的手笑道。

“怎敢?”陳默搖了搖頭,兩人推脫片刻後,劉能拉着陳默的手往回走,陳默落後了劉能半個身位,一路微笑着給劉能講一些此番征戰的趣事,他本就口才極佳,冀州之戰其實要換一個人來說,雖是大勝,但也未必有什麼精彩之處,但落在陳默嘴裡,卻聽的人熱血澎湃,將士捨身死戰,陳默並未去刻意擡高關中軍或是貶低冀州軍,但一場冀州之戰在他嘴中說來,卻如同戰場重演一般,聽得劉能一片神往。

“只恨早年蹉跎歲月,未能參軍爲國征戰,如今想來,頗爲可惜。”劉能一臉遺憾的道。

這是真有些遺憾,想想陳默崛起,身邊都是軍中出生入死的勇士,而他劉能呢?當皇帝的時候,身邊能用的幾乎都是他在市井中結交的那些狐朋狗友,一個頂用的都沒有,還沒怎麼着,就被陳默連根拔起,如果他也能像陳默一樣,參軍報國,此時至少能跟陳默分些軍權出來。

“陛下乃天下之主,這天下還需陛下坐鎮,怎可親臨戰陣?”陳默搖頭笑了笑,不知道自己是否說錯了,他本想讓劉能知道這軍中將士不易,沙場殘酷,但落到劉能這裡,反倒想要去參軍了。

戰場不是兒戲,如果真讓劉能領兵……陳默心中無奈的搖了搖頭,其實有個不懂兵事的統帥,在戰場之上纔是最致命的,這比敵人強大十倍都致命。

如果自己身處敵人的位置,劉能敢親征,他絕對會將戰略圍繞劉能來定,以擒殺劉能爲主,只要劉能出事,那整個戰局恐怕就得崩了。

當天,劉能已經在皇宮備下酒宴,爲陳默接風,朝中百官不管事陳默派系的還是反對陳默的,都來了,畢竟就算是陳默的政敵,至少面上,不能拂了陳默的臉面,何況還是天子親自設宴。

一場酒宴,至少看上去是賓主盡歡,冀州雖未能盡得,但此戰陳默力壓曹操、袁尚,揚了朝廷之威。

劉協死後,各家所立天子其實都不算正統,所以這諸侯之戰,有時候爭得也是個正統之名,陳默這次大勝,力壓兩大諸侯,從某些層面來說,卻也是向天下人證明洛陽朝廷纔是正統。

次日一早,早朝之上,陳默向天子遞上了奏章,河北之戰已經結束,這個時候必然是要論功行賞的。

“大將軍,這功勳冊是否……”看着封賞名單,哪怕早有準備,劉能依舊有些難受。

陳默的功勳冊中,太史慈被封做徵北將軍,河陽侯;徐晃封爲鎮東將軍,塢鄉侯;武義被封爲鎮南將軍,河陰侯;高順爲徵南將軍,軹侯;此外馬超、龐德、張繡、崔耿、鮑庚、餘昇、石庚等將領都有關內侯之封號,官職也得以升遷,而且還都是實權將領。

此外還有高覽、張郃、韓瓊、牽召、張顗、張南、焦觸這些降將也都有封賞,這些冀州降將,在劉能的想法裡,本是準備拉攏的,誰知這些人陳默一個都沒帶回來,只是向朝廷爲他們討要封賞,這讓劉能的拉攏計劃直接胎死腹中。

“陛下有何疑惑?”陳默躬身一禮道:“這功勳冊之上所述,皆爲事實,陛下可以着人查驗。”

“大將軍之言,朕自然是相信的。”劉能連忙笑道:“只是這一下子升遷甚多,還有這戰死將士的撫卹……大將軍,如今府庫之中……”

“陛下!”陳默面色一沉,對着劉能一禮道:“府庫空虛,但戰死將士撫卹卻斷然不能少,他們爲我大漢出生入死,捨命捍衛,所爲者,也不過妻兒衣食無憂,如今戰死,若我等只因國庫空虛,便枉顧他們妻兒不顧,難免寒了三軍將士之心;錢糧沒了,我等可以再賺,可以耕作,但若人心寒了,想要再得可就難了!望陛下以天下爲念。”

“望陛下以天下爲念!”陳默一拜,身後大半臣子紛紛下拜,論功行賞,激勵士氣,同時也是穩定人心,有功不賞,時日一久,關中軍恐怕再難保持冀州之戰時的那股士氣,而他們接下來要面對的,卻是比冀州軍更加難纏的曹操,若將士不能用命,接下來這一仗可就難打了。

劉能看着拜下去的羣臣,有些不是滋味,這些人中,可是還有陳默的政敵呢!有時候劉能很嫉妒陳默,他身上有種奇特的力量,甚至能讓敵人都認同他。

“朕也只是說說而已,衆位愛卿起來吧,一切就依大將軍之言。”劉能嘆了口氣,對着衆人揮手道。

“陛下英明!”

第五章 緩一緩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十五章 變味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一百章 兄弟反目第一百章 兄弟反目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四十一章 奇怪的奴隸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八十章 女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一百二十三章 呂布的煩惱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二十五章 雨幕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四章 聲音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濤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
第五章 緩一緩第一百三十章 夢境戰場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四十八章 人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爭陰雲第四百九十一章 稱帝,推演未來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七十三章 欺負小朋友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四十五章 世道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三百六十章 陳家幼虎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涼第一猛將之爭第十五章 變味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正式入主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下歸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局勢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四十五章 立威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出第五十二章 冷暖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二百五十章 城破第一百章 兄弟反目第一百章 兄弟反目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蠱惑袁譚獻降,大勢成陳默出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一百五十章 獻降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兵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一百五十三章 生擒第四十一章 奇怪的奴隸第二百五十六章 袁氏家眷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一百四十四章 匹夫之勇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八十章 女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叛徒第一百五十八章 中原三分第一百二十三章 呂布的煩惱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十九章 大郎得名第八十八章 內亂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二十五章 雨幕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四章 聲音第三十四章 雨幕第八十八章 救駕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三十五章 高順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濤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機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一百零三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四十六章 荊襄易主(上)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二百七十五章 目的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四百二十七章 藉機發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匯合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孫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