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

曹操大帳中,看着陳默着人送來的書信,曹操目光有些複雜,伸手想將這書信丟進火盆裡,卻見荀彧從外進來。

“主公。”荀彧一禮。

“文弱來了。”曹操猶豫了一下,沒有燒信,讓荀彧坐下來。

“主公,軍中已經穩定,不過將士們頗有厭戰情緒,再打下去,恐怕不會有結果。”荀彧跪坐在曹操下手,嘆息道。

“我若此刻退兵,陳默必然不願,你可信?”曹操看着荀彧,也是跟着嘆息一聲。

雙方都厭戰,從戰局來看,雙方這打了一年多,誰也奈何不得對方,但若從長期來看,陳默繼續拖下去,只要過了這段時間,會越來越強,反觀曹操卻是越拖越弱,最後會被陳默活活耗死在這裡。

這一點,從陳默現在的姿態就能看出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是跟曹操耗着,只要耗下去,曹操敗亡也是早晚之事。

“此乃伯道給我的書信,文若看看。”曹操將陳默的勸降書信遞給曹操。

荀彧接過來看了兩眼,擡頭看向曹操道:“主公做何打算?”

“奉孝走時,已經斷言青州不可守。”曹操皺眉道:“你可知,奉孝勸我去何處?”

“如今天下,還能與陳默相抗之地,無外乎江東、荊州、蜀地,江東孫氏如今雖經歷風波,然可爲盟友,卻不可奪也,荊州劉備,也非易於之輩,也只有蜀地了。”

“若去蜀地,如今這偌大基業,便需盡數放棄。”曹操點點頭,這也是他遲疑的緣故,想要把青州這些基業都帶出去,那不可能,那得打穿整個陳默的地盤兒才能過去,這不現實,所以郭嘉的意思是,讓曹操帶着心腹之臣,前往蜀中投奔劉璋,伺機奪取巴蜀基業,這一點,可請孫氏幫忙,坐船去往江東,再從江東去往蜀地,但這樣一來,能帶走的人註定不多。

“彧願隨主公同往。”荀彧肅容道,他已經明白了曹操的意思。

“就算要走,也不會是現在,那江東使者一直未走,而且就算能到江東,孫氏是否願意放人還在兩說。”曹操有些無奈道。

死守青州,守不了多久,但若離開,現在的他們,可不是想走就能走的,就算繞開陳默的地盤,江東是否願意放人?到了半路被江東扣留下來的可能不是沒有,畢竟就算曹操沒了地盤、兵馬,身邊帶着的謀臣、武將對江東來說也有極大地吸引力。

與其做江東的俘虜,那還不如直接投降了陳默。

“主公何不先向江東請援,願意依附江東,以鬆懈其防備,待到江東之時,再伺機去往巴蜀。”荀彧笑道。

這同樣也是困難重重,但至少有個方向。

曹操笑了,看着荀彧長嘆道:“知我者,文若也,不過此事不急,便是要敗,也不會敗的太快,可先讓那江東使者回去送信,看看那孫權之意。”

“彧這便去安排。”荀彧點點頭,起身道。

接下來,陳默和曹操之間的戰爭並未因爲郭嘉的去世而歇止,甚至泰山一帶的餘昇,清河的武義也開始對青州做出進攻姿態,看樣子,是準備將青州徹底拿下。

青州的局勢越發不穩,陳默這是在準備用大勢一步步將曹操徹底壓死。

但曹操的反應卻讓陳默有些摸不着頭腦,沒有絲毫慌亂,只是見招拆招,相當穩,當然,這本身並沒有問題,換做陳默,也未必能比曹操做到更好。

孟德兄!

打發走前來送信的將領後,陳默站在帳中,看着手中的情報,眉頭終於皺起,這幾天曹操一直沒回信,陳默都不着急,但真正接到回信的那一刻,陳默心中有些陰翳。

你真的寧願覆滅,也不願降我!?

“主公……”荀攸看着陳默的神色,遲疑片刻後道:“會否還有退路?”

“若說退路,也有,海上是我等難以顧及之地,青州如今雖然還在堅守,一時難以攻陷,但敗亡也只是遲早之事,若江東在此之前,以船隻將他接走,這確實是一條退路,但我不懂,爲何寧願投靠江東,也不願向我投降?”陳默皺眉道。

“在下或許知道一些。”荀攸苦笑道。

“哦?”陳默聞言,看向荀攸道:“爲何?”

“或許,正是因爲與主公交情深厚,所以纔不願降於主公。”荀攸笑道。

陳默聞言皺眉,這算什麼道理?

“主公向來對人心把握極準,此番卻是有些關心則亂了,恕在下直言,若主公與曹操易地而處,主公可願降曹?”荀攸反問道。

“自然……”陳默說了半句突然就說不下去了。

願意嗎?

肯定不願意,如果去了江東,還能有所謀算,以圖東山再起,但如果到了曹操麾下,那敗了就是敗了,只能認命,也就是說,如今曹操並未完全甘心,還在爲自己找尋後路。

呵~

陳默雖然覺得這種事多少有些鬥氣之舉,但也不得不承認,換做自己,多半也會選擇這條路,不到最後一刻,讓他認輸是不可能的。

“那便看看他能走多遠!”陳默重新坐下來道:“青州境內可有情報傳回?”

“這幾日並未有,曹操也封鎖了各處路口,甚至各處城池都戒嚴了,最近一次青州境內的情報,已是一月之前的事情了,不過以如今的戰爭規模來說,如今這青州內部恐怕也是人心不穩。”荀攸笑道。

“這般態勢,若是還能穩定人心,那才奇怪。”陳默搖了搖頭,他幫曹操算過幾筆賬,不說這各方大軍所需消耗的糧草,光是搬運糧草的民夫,以青州的人口,恐怕一半壯丁都得用在搬運糧草的事情上面。

如果這仗有希望還行,但現在陳默一直拖着打,曹操不得不應戰,這種情況下,如果曹操還能穩定內部人心,那就是神仙了。

“傳我軍令,命龐德、華戎、徐愷三人率領騎兵繞道去往餘昇那裡,從泰山一帶擇路進入青州進行襲擾,記住……儘量莫要犯民。”陳默取出三枚令箭,遞給傳令兵,讓他們將令箭送給龐德、華戎、徐愷三人,至於最後一句,陳默也知道,這種情況下要說完全不傷到百姓是不可能的,儘量避免青州百姓的損失吧。

“公達,這青州境內,有不少昔日家師好友,設法聯絡,說服他們支持我軍入青州。”命人前去傳令之後,陳默又看向荀攸,青州算起來也算陳默半個故鄉,他麾下如今就有不少青州士人,同年在青州求學四年,如今再回青州,也算有些根基,如今佔據大勢的情況下,青州士人知道曹操必敗,肯定會支持自己。

至於會不會被曹操發現然後禍及家門,那就不是陳默該考慮的問題了,戰爭中有所傷亡是在所難免的。

“喏!”荀攸點點頭,起身去辦這件事情。

“傳令張郃、徐晃二將,加大對曹軍的攻勢,最好能把琅琊給我搶回來!”陳默一邊說着,一邊又取出一枚令箭道。

“喏!”

陳默這邊開始逐漸加大攻勢,曹操自然察覺的出來。

“主公,前幾日北海有李氏一族聚衆作亂,如今局面越發不可收拾。”曹操大營中,毛玠急匆匆的進來,對着曹操躬身道。

“將士家屬已經送走了多少?”曹操沒管這個,這段時間,他已經跟江東達成協議,江東派人過來,先一步將一些重要將領的家眷以及家財送往江東,孫權對於曹操的投靠自然是歡迎的,這不但對孫權的地位和聲望有所鞏固,更重要的是曹操麾下這些謀臣猛將,若能加入江東,對於江東而言,那可是能夠大幅度提升戰力的機會。

要知道,江東水軍可說是天下無雙,但陸戰的水平卻一直爲人詬病,別說跟陳默的關中軍,曹操的百戰之師相比,便是跟劉備打,在陸上都難佔得便宜,這固然有江東士卒本身不習慣純粹陸地作戰的關係,但根本上卻是江東缺乏真正陸戰將領,若曹操麾下這些久經戰陣的將領能夠加入,對於江東來說,陸戰將不再是江東的短板。

當然,如果曹操能不來還能給自己帶來那麼多將領自然就更好了,孫權很清楚,曹操就算歸附,那也是個不安定因素,一旦進入江東,那必須看好了。

不過這也不現實,若沒了曹操,那些曹軍將領直接投降陳默豈非更好?又何必大老遠跑來江東?

“多數已經送走,此番乃是江東水軍都督周瑜親自率領戰船前來接應,有大船數十艘,每次都能運走三百人,這般往復,各家家眷如今已經悉數運走,只剩我等了。”荀彧笑道。

“那就讓他們再等等,青州可不能就這般輕易留給陳默!”曹操有些無奈的點點頭。

“主公,大事不好!”便在此時,一名將領突然急匆匆的衝進來,對着曹操拜道。

“何事驚慌?”曹操皺眉道。

“回主公,平原傳來消息,臧霸率領其麾下將領投降了武義,如今平原已被武義攻破,此刻武義已經率軍渡河,進入東萊境內,正直奔膠東而去!”

“什麼!”

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六十章 發泄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十八章 進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十四章 膽氣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二章 授業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八十章 女人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十七章 路遇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十六章 陳家往事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二章 里正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四十章 胡風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十九章 教授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三章 夏丘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
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求戰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五十八章 定計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六十章 發泄第三百六十二章 陷陣營出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薦才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默勸學第十八章 進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十四章 膽氣第五十六章 箭書第三百六十五章 司馬懿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一百一十章 要求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四百八十二章 孫權的決定第二章 授業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壓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七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八十章 女人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七十四章 傾巢而出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茫然第二百三十七章 張郃武義初交鋒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起第三十九章 不信命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零五章 劉備的出路第四百八十六章 冬雪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十七章 路遇第二百一十七章 生變故陳曹起兵,壽數盡本初託孤第六十一章 會面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十六章 陳家往事第八十五章 隔河相對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二章 里正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一百五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五十五章 首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論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一百四十章 首戰必勝第九十三章 弱點第三百六十九章 曹操欲退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第二百一十九章 話連橫袁譚結盟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四十章 胡風第九十四章 雙虎鬥第四百一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十九章 教授第八十一章 我是髒,那又如何?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投誠第四百九十八章 結束與開始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二百一十四章 攔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七十六章 入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洞局勢田豐勸和,明厲害兄弟止戈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人渡第八十九章 謀破長安第八十三章 張濟奪權第三章 夏丘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