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何雨柱獨掌一攤,他可能做不了太好。
他最大的毛病,就是遇到什麼事老想着自保。
對於一些同級別的對手,何雨柱一般都是不會想着去得罪。
至少讓他現在因爲工作去得罪誰,何雨柱肯定是不會那樣做。
常同志在離開四九城之前,跟機電部門領導談過何雨柱的問題,他說了一句話,很有代表性。
按照常同志的原話就是,何雨柱同志是一個好參謀……
這也就是今天老牛讓何雨柱進入他傢俬密性很強的書房,又跟何雨柱聊廠裡工作與問題的原因。
說實話,在何雨柱不知道的情況下,這也是老牛對他的一次考覈。
“那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老牛輕描淡寫的問道。
何雨柱面色鄭重的搖搖頭說道:“很難,得讓從上到下的領導,都明白咱們這個時候,在外面市場所面臨的緊張局勢。
我看過一些資料,去年全球電視機市場銷量大概是6500萬臺以上。
阿邁瑞卡生產的一大半是彩電,一千二百萬臺。
那個比不了。
但光一個小日子就1300萬臺,百分之四十出口,彩電佔比有三成。
而咱們呢?
今年咱們電視機廠的產銷量,加上滬上那邊,大概是二萬五千臺的樣子。
其中出口大概是兩萬二三左右。
您換算一下,這個佔比。
六百分之一。
人家的電視,可以銷往洋鬼子的地盤。
還有他們自己家裡,這兩個地方是大頭,也是咱們電視機進不去的地方。
港島去年銷量十萬臺以上,咱們在港島就賣出了四千臺不到,這還是因爲前面那些宣傳疊加的效果。
其他零零碎碎的,也就是幾個小地方。
……”
何雨柱手裡的這些數字,都是婁曉娥從商業渠道收集而來,不是太準確。
也報給了四九城這邊。
但消息到了外貿口,就不了了之了。
外貿口肯定是不敢把這個消息瞞着的,那就是說,可能是上面爲了不讓大家士氣太過於低落,所以沒把這個消息擴散開來。
至少看着老牛目瞪口呆的樣子,就清楚他該不瞭解這些數字。
老牛下意識的後退了兩步,深呼吸了兩下,這才把何雨柱話語裡帶來的驚訝,給消化了。
他掃視一圈,拿起了桌上的茶缸,不出所料,肯定是空的。
他纔剛搬進來呢,哪有時間燒開水。
何雨柱見狀笑道:“去我家吧,估計我媳婦早飯也做好了。
泡杯濃茶,吃個早飯,咱們再細聊一下。”
老牛嚥了嚥唾沫,肚子也是配合的“咕嚕”了一聲。
這下他也不隱瞞了,尷尬的撓撓頭笑道:“那我就不跟您客氣了。
等我愛人過來了,到時請您全家一起過來做客。”
“好!”何雨柱答應的也乾脆,
“……咱們去年十二萬臺的產量(數字有虛化,畢竟不是原時空),我還以爲咱們的電視機事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了,
這跟人家外面一比,感情人家吃肉,咱們連湯都沒喝到,就站在邊上聞了個氣味。”老牛的眉頭緊皺,邊走邊吐槽了一句。
何雨柱輕笑道:“這也說明了,廣闊天地,大有作爲。
咱們廠子,只要上面跟市府支持,把科技再往前推一點。哪怕咱們廠子跟滬上那邊加起來能佔個百分之一,
您想想,該是多大的產值?
反正現在還不到咱們躺功勞簿上的時候。”
“對!就該這麼想!
何況咱們自己家裡的需求,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老牛畢竟有大心臟,輕易就消化了何雨柱畫下的大餅。
如此,何雨柱跟老牛同志的“隆中對”,算是圓滿成功。
看到差距,才能正視自己,纔有努力的動力。
接下來的日子,在老艾跟何雨柱的支持下,老牛同志在電視廠,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個上面,沒什麼好說的。
說是大刀闊斧,其實也就是給大家多開會,告知廠裡領導羣體,咱們跟外面的差距。
接下來自然是畫大餅了。
老牛豎了個大招牌在廠大門進口處,不是別的,就是世界銷量,以及四九城電視機廠的銷量。
七千萬對一萬五千,這個七千萬也是虛的。
現在不像後世,根本就統計不出一個準確數字出來。
今年的四九城電視機廠外貿銷量,已籤合同就是一萬五千臺。
國內市場以及友邦需求也有部份,這個上面就沒標註了。
最關鍵的是,老牛豎了個“目標”兩個大字在那,不鏽鋼敲打而成的“1%”兩個字符,就在“目標”下面。
按照老牛在動員會上的鼓勁,準備花五到八年時間,達成這個目標。
就算七千萬臺的百分之一,那也是七十萬臺,已然超過了目前國內電視機的總數量了。
而這一切,都得研發上面加把勁。
不說比小日子的產品優秀,至少能跟人家比一比質量,然後壓縮一下成本,這纔有一戰之力。
這個上面,應該說電視機廠趕到了好時候。
咱們“上面”,也是啓動了“電視會戰”(這個是真事),準備用五年時間,做整個產業的研發與技術升級。
五年後進行全國電視普及。
所以老牛何雨柱他們提出的這個口號,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
上面跟四九城,本來就重視這邊電視機廠,如今看到廠領導集體也有這個雄心壯志,自然要支持。
錢,人,都是安排了不少。
何雨柱還趁機在電視機廠內部,搞了個技工學校。
市府一個領導兼任,而何雨柱則是成了常務副校長。
這沒辦法的事,很多小年輕,雖然有初中或者高中文憑,但想要熟練的操控數控機牀,還是需要學習。
以前是師父帶徒弟,帶個兩三年,徒弟獨立操作。
但要是想着能五年八年之後,產量能到七十萬臺。
光靠這個師父教徒弟這種模式肯定是不行了。
所以技工學校,也就應時而生。
所有的產品升級,都不是一拍腦袋就能成的事情。
那是涉及到一個產業鏈整體的升級問題。
首先開始的就是基礎產業升級問題,那問題太大,何雨柱能做的不多。
但與此相比,專業的操作人才,也是不可或缺。
這個,何雨柱倒是可以嘗試。